祁连山下牧马场
2020-10-06抒情散文田瞳
祁连山中段,冷龙岭北麓,好一片无边无际的大草滩!那地方,地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牧草繁盛,地跨甘肃、青海两省,是历代屯兵养马之要地。据史料记载,这里自汉武帝时就开始屯兵养马,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片草滩,古称汉阳大草滩,因古代最
祁连山中段,冷龙岭北麓,好一片无边无际的大草滩!那地方,地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牧草繁盛,地跨甘肃、青海两省,是历代屯兵养马之要地。据史料记载,这里自汉武帝时就开始屯兵养马,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这片草滩,古称汉阳大草滩,因古代最早的治所叫汉阳,即今日永固城。《五凉志》载:汉阳大草滩,东自永昌高古城堡,西至民乐永固堡,南屏祁连,北据胭脂(焉支山)。这一地带历史上向为民族战争频仍的古战场,地理位置极具军事价值。大草滩西端的大斗拔谷横穿祁连山,是连接河西走廊和青海的重要通道。离此不远的永固堡,即为古时月氏人筑的月氏城。秦汉时期,匈奴赶走月氏,这里又成为匈奴右贤王据守的单于城。
西汉时,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从青海出大斗拔谷,攻占单于城,过焉支山千余里,逐匈奴于大漠之北。汉武帝为经略西域,设河西四郡,屯驻军队,镇守边地。军队离不开战马,汉阳大草滩地处四郡中部,有天然草场和丰盛水源,适宜孳养马匹,因而成为驻军牧马的极好场所。
传说汉武帝“梦骏马生渥洼水中”,遂作《天马歌》,下诏设苑马寺负责马政,在河西各郡设牧师苑(牧马场)。时河西有牧苑66所,战马30万匹,汉阳大草滩即为其中最大的牧马场。汉武帝特别爱马,他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从西域引进有名的汗血马,在汉阳牧苑培育出良种山丹马。东汉时铸造的武威铜奔马,即是这种良马的形象再现。杜甫有诗《房兵曹胡马》赞曰:“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劈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到了西汉末年,河西各马苑多在战乱中废弃。但后来的历朝历代皆看重祁连山下的大草滩。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在率军作战过程中见张掖、武威一带沿祁连山大片草原水草丰美,遂划为官牧地,十数年养马200万匹。孝文帝时,汉阳大草滩养马10万匹,每年将一批军马送往并州(山西大同)补充军需。隋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命大将屈空通恢复河西地区的军牧场。到隋炀帝时,曾下诏查问河西牧马情况。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张掖,亲临山丹马场,成为成史上一大盛事。唐初,以俘获的突厥马2000匹和隋朝战马3000匹在河西牧场繁殖。主持马政的太仆张景顺创造了一套有序的管理办法,从贞观到麟德近40年时间里,河西一带军马繁殖已超过70万匹。《唐会要》还记载着唐太宗登陇山(六盘山)观看群马放牧的情景。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2年),征西大将军冯胜克复河西,大草滩为官办牧场,在草滩边沿挖壕沟100公里,马民分界。永乐四年(1406年),汉阳大草滩治所移至大马营,改称大马营草滩。大马营这地方原无村镇,也无地名,是因为在此处设置了马政机关而得名。大约过了100年后,明孝宗时,督理陕西马政的杨一清奏请重建大马营城堡及大草滩各牧马场的公署(场部)、住房及马厩,招募牧马军人,每场补足2000名牧夫,还查明大马营有草场1337万亩,马4万匹。
清代沿袭旧制,在各地设马场,以大马营马场最为著名。嘉庆七年(1802年),朝廷派人清查养马情况,大马营马场存栏马17500匹。道光十八年(1838年)达2万匹。至晚清时,因时局动荡,马政衰微,大马营草滩也随之衰败,仅存马数百匹。
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政府派人经管马场,次年定名为甘肃种马牧场。后因战事频起,马场几经俘沉,从1929年起沦为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的私人马场。直到1940年,才复归国民政府经管,几经周折,组建为山丹军牧场。
1949年8月,兰州解放。毛泽东主席电令人民解放军要完整无缺地把大马营马场接收下来。9月21日,解放军抵达大马营。从此大马营马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牧场,人们习惯上叫作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部队提供了大量的战马,以致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马场。
这片草滩,古称汉阳大草滩,因古代最早的治所叫汉阳,即今日永固城。《五凉志》载:汉阳大草滩,东自永昌高古城堡,西至民乐永固堡,南屏祁连,北据胭脂(焉支山)。这一地带历史上向为民族战争频仍的古战场,地理位置极具军事价值。大草滩西端的大斗拔谷横穿祁连山,是连接河西走廊和青海的重要通道。离此不远的永固堡,即为古时月氏人筑的月氏城。秦汉时期,匈奴赶走月氏,这里又成为匈奴右贤王据守的单于城。
西汉时,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从青海出大斗拔谷,攻占单于城,过焉支山千余里,逐匈奴于大漠之北。汉武帝为经略西域,设河西四郡,屯驻军队,镇守边地。军队离不开战马,汉阳大草滩地处四郡中部,有天然草场和丰盛水源,适宜孳养马匹,因而成为驻军牧马的极好场所。
传说汉武帝“梦骏马生渥洼水中”,遂作《天马歌》,下诏设苑马寺负责马政,在河西各郡设牧师苑(牧马场)。时河西有牧苑66所,战马30万匹,汉阳大草滩即为其中最大的牧马场。汉武帝特别爱马,他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从西域引进有名的汗血马,在汉阳牧苑培育出良种山丹马。东汉时铸造的武威铜奔马,即是这种良马的形象再现。杜甫有诗《房兵曹胡马》赞曰:“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劈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到了西汉末年,河西各马苑多在战乱中废弃。但后来的历朝历代皆看重祁连山下的大草滩。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在率军作战过程中见张掖、武威一带沿祁连山大片草原水草丰美,遂划为官牧地,十数年养马200万匹。孝文帝时,汉阳大草滩养马10万匹,每年将一批军马送往并州(山西大同)补充军需。隋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命大将屈空通恢复河西地区的军牧场。到隋炀帝时,曾下诏查问河西牧马情况。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张掖,亲临山丹马场,成为成史上一大盛事。唐初,以俘获的突厥马2000匹和隋朝战马3000匹在河西牧场繁殖。主持马政的太仆张景顺创造了一套有序的管理办法,从贞观到麟德近40年时间里,河西一带军马繁殖已超过70万匹。《唐会要》还记载着唐太宗登陇山(六盘山)观看群马放牧的情景。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2年),征西大将军冯胜克复河西,大草滩为官办牧场,在草滩边沿挖壕沟100公里,马民分界。永乐四年(1406年),汉阳大草滩治所移至大马营,改称大马营草滩。大马营这地方原无村镇,也无地名,是因为在此处设置了马政机关而得名。大约过了100年后,明孝宗时,督理陕西马政的杨一清奏请重建大马营城堡及大草滩各牧马场的公署(场部)、住房及马厩,招募牧马军人,每场补足2000名牧夫,还查明大马营有草场1337万亩,马4万匹。
清代沿袭旧制,在各地设马场,以大马营马场最为著名。嘉庆七年(1802年),朝廷派人清查养马情况,大马营马场存栏马17500匹。道光十八年(1838年)达2万匹。至晚清时,因时局动荡,马政衰微,大马营草滩也随之衰败,仅存马数百匹。
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政府派人经管马场,次年定名为甘肃种马牧场。后因战事频起,马场几经俘沉,从1929年起沦为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的私人马场。直到1940年,才复归国民政府经管,几经周折,组建为山丹军牧场。
1949年8月,兰州解放。毛泽东主席电令人民解放军要完整无缺地把大马营马场接收下来。9月21日,解放军抵达大马营。从此大马营马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牧场,人们习惯上叫作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部队提供了大量的战马,以致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马场。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