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千载伏生流芳韵

2020-10-08叙事散文范廷伟
“垄头何处焚樵薪,欲奠椒酒迹已洇。旧冢尚然今异古,遗经那不伪淆真。千年水道沧桑变,前代黄冠俎豆新。莫怪临歧还踯躅,下官原是爱书人。”这是一首拜谒秦朝博士伏生的诗,然而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中国文化史、经学史、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伏生


  “垄头何处焚樵薪,欲奠椒酒迹已洇。旧冢尚然今异古,遗经那不伪淆真。千年水道沧桑变,前代黄冠俎豆新。莫怪临歧还踯躅,下官原是爱书人。”这是一首拜谒秦朝博士伏生的诗,然而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中国文化史、经学史、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伏生,竟是邹平县魏桥镇冢子村人。他原先高大壮观的墓葬,距离我从小生活过的村子只有五华里的路程,我却从来没有去过,所以祭拜伏生的愿望虽然由来已久,终于在11月22日下午得以成行。

  伏生又名伏胜。据传伏生是伏羲氏的后裔,是孔子学生伏子贱之后,西汉经学大师。他是秦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今文尚书》最早的传播者。伏生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岁。伏生自幼嗜古好学,兀兀穷年,异常艰苦,他曾把自己关在阴冷潮湿的石头屋子里,在腰部缠上一条大绳,每读一遍《尚书》就在绳上打一个扣结,不久,八十尺长的大绳就完全打满了结。秦朝初年,伏生因博古通今被选为经儒学博士,博士是一种掌通古今的职务。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为了尽快排除不同政治思想和见解,加强对思想的控制,采纳丞相李斯建议,焚烧史书,熊熊大火毁灭了千年典籍,先秦文化遭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这场熊熊大火将许多重要的文献典籍被付之一炬,几乎让先秦的史料荡然无存。之后又有众多学问高深的儒生遭到迫害,有的被活埋在山谷中。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焚书坑儒”中,伏生冒着诛杀之罪,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夹壁墙内,在秦末汉初的兵荒马乱岁月里,颠泊飘摇,离乡背井,流落他乡。刘邦平定天下后,伏生才返回家乡,找到了那部被他藏起来的《尚书》,却发现所藏经书被虫子蛀咬和雨水浸泡后,已经毁损了一半以上,只剩下了28篇。由于他对《尚书》研读最精,章句烂熟心胸,万分痛惜之余,他凭着记忆将残书一一抄录整理,并开始在家收徒讲授《尚书》。伏生是秦后第一个传授《尚书》的学者,在《尚书》传播史上占据始祖的地位,西汉一代的《尚书》学者全都出自他的门下。伏胜的弟子根据伏胜对《尚书》的解释,编成《尚书大传》。  从邹平县城西北部的魏桥镇驻地出发,西行不足十华里,便到达了位于冢子村西南的伏生墓。当地年逾七旬的农民收藏家傅延常先生给我带路,伏生墓在一条土路的西侧,我们的目光越过路边堆积的柴草,所谓伏生墓没有突兀的墓基,没有庄严的殿堂,没有高大的墓碑及炫耀的牌坊,只是静静地掩映在一片青春正少的杨树林中,一通残缺不全的“徵君伏生墓”石碑,正孤独地躺在杨林间,另有一通“伏生墓序”石碑,像一位历经沧桑的孤独老人,默默地目睹着人世间的万般变化,站在墓碑前,庄严肃穆的神圣感也风一样地扫荡着我的心空。不远处还有邹平县人民政府于1983年所立的“邹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上书“伏徴君墓”四个大字赫然醒目。傅先生介绍说,伏生之墓为汉代墓葬,他小的时候在伏生墓以北的弭家完小读书,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里,都曾亲眼见过伏生墓及其墓上庙宇的高大巍峨,香火鼎盛,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解放以后几经运动波折,尤其是文革期间的严重破坏,整个墓葬几乎被夷为平地,数棵千年唐槐和很多棵百年楸树被砍伐一光,黑质腴沃的墓土被无知的百姓积了粪肥,许多石碑被人垒做屋墙,许多树木被人砍做屋梁,听说一些村民家厨房的切菜板便是用伏生墓地的树根做成的,虽历经百年而不朽呢。看着我们来祭拜伏生,冬日赋闲在家一些村民,立即围拢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给我们讲述着伏生的故事及关于伏生墓的多种传说:唐太宗东征高丽时曾寄驾于此,因名寄驾冢,寄驾冢坐落于战国时期的崔子城地界内,也是著名当时著名军事家崔杼的故里。太宗发现这是伏生的坟墓后,很是惊讶,得胜归来后,重修了伏生墓和墓东侧不远处麻姑堂村的麻姑庙。村民们介绍说,县志上白纸黑字说,寄驾冢是春秋战国建村,那时很多伏姓人家居住于此,伏氏后人为了逢年过节时祭拜方便,便在村子的旁边修建了伏生墓,古代的名人都是先修墓后建祠庙,邹平韩店镇苏家村虽有伏生祠遗址和伏姓传人在世,但县志说该村明代立村,比冢子村晚好多个朝代呢!寄驾冢在1982年以后定名冢子村,这里才真正是一代大儒伏生的桑梓之地。

  伏生墓原先的占地面积约在四十亩左右,既然称为墓就是乡下人所说的坟冢,坟基南北长约一百五十多米,宽约六十来米,高约二十米左右,像一座土山一样高大巍峨、气势非凡的伏生墓,是方圆几百里闻名的一道景观呢。清代邹平的学者成瓘对伏生很有研究,他在会仙山下的墓铭上刻有这样一首诗:“济水蕴伏脉源长,灵锺大儒阐幽光。伏生古墓郁相望,经师千祀同颉颃。”意思是说成瓘和伏生两人的墓相隔不足百里,从会仙山就可以望见伏生墓呢!伏生墓的周围是高大挺拔的杨树,郁郁葱葱,清风吹来,刷刷作响,墓堆的上面是用宽大的青砖垒砌起来的花墙大院,正门是一座巍峨的石制牌坊,匾额有“尚书再造”四个金字,牌坊前面左右雄踞着两个高大威猛的石狮,从正门进到院内,但见雕梁画栋,飞檐抱角,气势恢宏,高大的主宅额匾上面书有“灵光重耀,”走进厅房里面时,人们的面前仿佛站立着头戴峨冠,手捧经书的大儒伏生,他清瘦的脸庞充满着坚毅与智慧,长长的胡须飘逸着真情与思想。正房内的两侧,有很多皇帝来祭拜伏生的碑刻。主宅仪门均左右配以厢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做工精良,造型朴实,青砖瓦舍,牌坊两侧和院内,有数棵千年唐槐苍劲耸立。围观的村民们说,他们的爷爷小时候。还经常从中空了的唐槐树洞里爬到树丫上去玩,那些三、四抱粗的楸树,风姿挺拔,高耸入云,春夏开粉紫色的花朵,秋天结下的长长的豆荚,还经常被顽皮的女孩子们戴在头上当作大辨子玩来玩去呢!解放以前的历朝历代,伏生墓是有守墓人的,石碑上还记载着清末一个名叫潘秀昌本土乡民,一家三代人给伏生守墓的事迹,他们在大墓的下面开辟出部分闲地来,种些庄稼以补贴自己的日常开支,他们不需要上缴各种赋税。每当清明,附近读书人会成群结队来虔诚地祭拜伏生,日渐月磨,耳濡目染,培养对先贤的景仰与礼敬,以求得到伏生的保佑。附近百姓也用红布盖地,上铺红纸,让风从墓上吹下细细的沙土,加水攒成药丸给老人孩子治病,据说很是灵验。现在墓北还有一口千年古井,水质清澈甘甜,井泉四季旺涌,人们喝生水从不泻肚子,十里八乡的百姓麦秋时节再忙再累,也要步行来担圣井里的水。

  现存的这通伏生墓序石碑,标注着光绪二十五年荷月所立,石碑的正面,记载着清朝嘉庆年间一个姓候的县令,到任后即考证《山海经》、《水经注》、《太平寰宇记》、《大清一统志》等资料,确认伏生墓所在的寄驾冢即是汉代伏生的真墓。看到伏生墓年久失修的颓败景象,他有意整修庙宇建立义学,但其重修伏生墓的愿望还没有来得及实现,便调任易地任职,临行前来伏生墓前流连数日,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并以诗言志:黄花泛酒照深厄,折柳瞻前有所思。此去休抛临别泪,他年或有再来时。登城莫辨朝阳市,谪墓谁修伏生祠?知否为君无赖甚,夕阳影里扬鞭丝。墓序石碑的下面是东皋居士的一首颂诗,热情讴歌了伏生“书以人传,人以书显,垂万世名”的伟大历史功绩:伟哉伏夫子,高风缅汉初。艰危兵火际,犹抱前王书。汉皇初向学,古策文阙如。皇皇天子使,受业来茅庐。有女虽非男,乃能传典谟。身随大化尽,道与天壤俱。松柏晚萧萧,旷代叹鸿儒。由来多古意,再拜满踟蹰。这首诗说的是伏生传《尚书》的故事。汉朝接受前秦教训,决定文治天下,以德治国。于是朝廷开始着手搜集以前散失的各种古代典籍。汉文帝时,广征天下能治《尚书》者,得知只有伏生一人能解,便想召他进宫。可这时伏生已经九十八岁。文帝让主管文化教育的太常故晁错到了伏生家里,伏生由于年纪太老,已经连话都说不利落了,只得叫自己的女儿羲娥传话来教授。伏生的女儿羲娥便成了传播《尚书》最早的女学者,明人张延登曾赋诗赞叹道伏生父女:嬴氏干天纪,六籍付灰烬。博士焚其业,挟书有酷禁。不谓笄黛流,能习此典训。微言代以明,允执发真蕴。翩翩曹大家,续汉史不紊。之子传绝学,古文得正印。伟哉两文苑,千载流芳韵。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其内容上起传说中的帝尧,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保存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由于它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政事史迹汇编,其中的《禹贡》又奠定了当时中华版图框架,有学者将《尚书》推崇为中华民族的“时空定位”之书,它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先秦历史来说,也是一部必读之书。晁错所记录的《尚书》被称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人们从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全部是汉代以前的蝌蚪字,竟没有一个人能够读懂,被称为“逸书”。给我们介绍的村民说,焚书坑儒时,伏生为了传授《尚书》,用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由此而来躲过了被杀的厄运,史家这样说“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已不能晓其义,”在伏生墓序石碑上,我则看到记载;当考帝典王谟载于尚书,当秦焚之后能断而得已至于存者,则伏生之功大矣。后人对伏生评价相当高,认为探求尧舜时期的历史,如果没有伏生口授传《尚书》,人们必然是茫无头绪,治丝益棼,因此,传《尚书》之功以伏生为最。伏生死后一千多年还受到皇帝封侯,被称为先儒圣贤,成为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大圣人之一。宋元之际时的学者吴澄就曾作诗说:先汉今文古,后晋古文今。若论伏氏功,遗像当铸金。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也曾作诗高度称赞他:秦燔直多事,圣泽流孔长。齐鲁尊博士,日月炳重光。祠古碑无字,经传书有香。抠衣一展拜,肃然瞻阶堂。《尚书》及其它的传播者伏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永远如同广袤的平原一样文脉悠远,深邃厚重。   从伏生墓序上看到,除了官府出资重新整修伏生墓及墓上的庙宇以外,附近村庄的老百姓也多次捐砖瓦、木料对其建筑进行修缮。当年流亡在外的伏生,念念不忘的是他的生身故土,所以他落叶归根,长眠在古老的梁邹大地上。他兴起了秦汉之际崇文重教的第一次高潮,波及整个九州华夏,彪秉史乘。在邹平这方文化的昌盛之域,在这个物质相当丰富的年代,人们都在渴盼着这位千年先贤的安息地能够尽快地恢复原貌,让圣人的光泽荫及后人,让先贤遗风激励后人,让人们能有凭吊先贤陵墓,踏寻先贤足迹,追思先贤遗风的一方精神家园。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08-12-5 13:10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