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漫游记
2020-09-16叙事散文薄暮
春山漫游记薄暮 进入春分节气后,江南水软山温,草木蔓发,正是踏青好时节。一个周末的早上,窗外阳光明媚,东风送暖,忽而动了去山间走走的念头。刚上公交车坐定,习惯性地在包里掏手机,可怎么翻寻也没有。看来我的手机“漫游”了,真有点鬼使神差。也好
春山漫游记
薄暮
进入春分节气后,江南水软山温,草木蔓发,正是踏青好时节。
一个周末的早上,窗外阳光明媚,东风送暖,忽而动了去山间走走的念头。刚上公交车坐定,习惯性地在包里掏手机,可怎么翻寻也没有。看来我的手机“漫游”了,真有点鬼使神差。也好,一日没手机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倒也落得清静,可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车到虞山公园站头,下来,径直走向山脚边。春风浩荡,吹醒了天地万物,吹动了整个城。
小时候不懂啥叫踏青,只晓得游山。我的家乡在常熟的最西边,靠近无锡市羊尖镇廊下村的宛山。清明节那天,方圆十几里内所有村落的乡人都要去游宛山,从早到晚,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宛山很小,但有一座明朝建造的石塔,呈六角形五层,每层有石凿的腰檐,矗立于山顶,二三十里外都可望见。这一日,村里热闹景象不亚于过年,几乎家家户户要招待远道赶来的亲戚,都是预先请的,以前没有电话,只能提前几天亲自上门邀约,或托亲戚转告。我家请的都是母亲的娘家人,母亲的兄弟姐妹多,全家人来,一般要烧三桌菜,一日两餐,吃完中饭,大家就去游宛山。其实不全是游山,还去赶集。各小镇的供销社在这里举行展销会,山脚下的大道两边、工厂和学校的场地上都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和食品。那一带被游人挤得水泄不通,人们慢腾腾地走着,看着,似乎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总觉得当时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匮乏,可人们尽心竭力地过好一些重要节日,这应该是一种仪式感吧。
到了农历三月三,乡人常常说这么一句话:“三月三游常熟山。”“常熟山”就是虞山。七十年代,交通还不发达,上城里要去镇上乘轮船,村人大多没有到过常熟城,更不要说游常熟山了。对于我们小孩来说,想都不必想,好像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属于常熟,总把常熟城简称“常熟”,常熟有多远,常熟山有多大,只能听见多识广的长辈或老师讲述,常熟山古称乌目山,形状如卧牛,又称卧牛山,后来叫虞山,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直到八十年代,通了公路,有了公共车,才在三月三那日跟几个同学游了虞山,一位同学还去向开照相馆的好友借了黑白相机,拍了若干照片。这会儿,我正经过那块古老的卷云石,其状舒展如云,形态临风欲飞,正中镌刻着“卷云”两字。那年第一次游虞山便倚石而照,以前的照相机都需要胶卷,得省着拍,挑好的或有名的景点拍,不像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可随心所欲,走到哪拍到哪,还把拍得不好的删除了,重新拍。
如果把春天想象成一座春山,我就是山中的一棵树,或一只鸟,在暖阳煦风里,在草青的山野和花香的林间,回归自然。
清早下过一场小雨,空气格外清新,飘忽着植物的气息,似一种水果的味道,许是春天与生俱来的体味。
当一棵开满紫色花朵的玉兰树闯入我的视线时,右手下意识地伸进包里掏手机,才想起今日忘带手机,便静静地注视着它的美丽姿容,以内心拍摄这一树芳华。这样甚好。
拐弯,下坡,缓缓前行。发现低处隐着一个水潭,几枝粉红色的桃花跃入眼帘,喜极,走近,见一株清瘦的桃树横斜着身子长在山石上方,颇有一树桃红临水照镜之意境。以前读过胡兰成的《桃花》,最喜此句:“桃花是村中惟井头有一株,春事烂漫到难收难管,亦依然简静,如同我的小时候。”这话颇有意思,记得老家场院前有几棵桃树,一夕之间,桃花灼灼,想必大多人的心里都住着一株童年的桃树,那么天真,那么娴静。这开在山间的桃花,便似落了一团粉红的云彩,又长于水边,占尽春光,给山里频添春色几分,明艳动人。这静谧的水潭上,有天空的蓝和飞掠而过的鸟影,还有参天古木的倒影,构成一幅天然水墨画,让人流连忘返。
此时心中不免有点遗憾,假如手机在身边该多好。不过一转念,感觉现在的我仿佛回到了从前,简单而悠闲,一切都慢下来,忘记了时间,心无旁骛地置身于春天的山野,浮想联翩,心境越发清明。平时遇到美景,光顾用手机上的相机取景拍照,并当场把一张张照片稍作处理发到微信朋友圈,以获得被点赞的满足感,而这样恰恰在匆忙中忽略了看风景的心情和对事物真正的审美情趣。
这里不仅有桃花,还有迎春花,一丛丛的,仿佛春游的孩子们,三五成群,草地上蹲着,树边靠着,林间跑着,长椅上坐着。春天在阳光里拔节,所有植物都铆足了劲,你追我赶,充满生机。
往山里走,树木越显繁茂,疏密有致。高大的枫杨树苍劲有力,枝上冒出簇簇嫩芽;枫树挺拔、伟岸,新叶初长,像美少年,英气逼人;松树姿态雄奇,绿得深沉。树的种类繁多,每一棵树都有其独特的风姿。
树下青草遍地。随处可见一片片浆麦草,叶子扁而狭长,长得茂盛。我见过有人将叶子捣烂挤出汁水,用来做青团。走了一段路,看到两个中年妇女蹲在草丛里,挥动着镰刀,割下来的一把把肥绿的浆麦草清香扑鼻。她们喜形于色,在切磋揉搓浆麦草汁水的技巧,草洗净后不用沥干水,放入盆内加少许水,双手用力揉搓,水越少草汁越浓,挤出汁水后,再加少量水,继续揉……两人还研究如何做出颜色好看、香味重的青团。我没去扰了她们的勃勃兴致,感觉她们应该是姐妹俩。不由得想起我的妹妹,去年她给过我一小瓶青麦汁,说是青汁装瓶里密封,冷藏,可以保存半年,慢慢用。我后来做糯米小圆子时放些汁水,原汁原味的色香,不仅好吃,还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就像有些人喜欢种菜,或喜欢养花,或喜欢炒菜,或喜欢做甜品,等等,都能在寻常日子里品尝生活滋味。
有种春草匍匐在湿润的泥土上,密密层层,它的名字给人亲切感,叫婆婆纳。花是素净的蓝,星星一样点缀于碧绿的叶间,精致,玲珑。小时候唤它“星星草”,顿时恍若回到童年时光,扎小辫的我在河边割青草,摘野花。那会儿,对开花的草特别好奇,比如蛇莓草,春天开鹅黄色的花,夏天结果,果子是红色的。还有一种开着浅紫色小花的野豌豆草,挨挨挤挤的,它结的荚可以做哨子,吹的时候有一定技巧,得使劲吹,声音清脆而悠长,这可是童年的一大乐趣,还听奶奶说过以前闹饥荒时都煮了野豌豆草填肚子。实则,每一种草都是有故事的,比如那些药草:蒲公英、大金钱草、鱼腥草、夏枯草等。
“人在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会把心中最美好的东西拿出来。”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这句话说到我心里了。就这样穿行于山野,清清静静的,做一个有灵气的人,亲近大自然,用眼睛去捕捉万物的美,在寂静里倾听草木生长的声音。这寂静是脱离嘈杂和浮躁后从内心滋生的,像一块璞玉,天然,润泽。
那些叫声清亮的鸟儿,似在给我引路,便循着鸟鸣向高处爬。我站在山道的石级上,仰起脸,望向林梢上空。天空清远,像处子的眼眸,俯视着山下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和所有蓬勃的生命。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