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公祠前忆先贤
2020-10-10叙事散文范廷伟
金阳灿灿,秋实飘香,甘霈流滋,清风送爽,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好时节。十月十八日上午,首届中国山东(邹平)范仲淹文化节暨第七届邹平读书文化节在邹平县文化中心广场隆重开幕,范仲淹博物馆揭牌和三十集电视连续剧《范仲淹》开机仪式同时举办。来自海内外的
金阳灿灿,秋实飘香,甘霈流滋,清风送爽,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好时节。十月十八日上午,首届中国山东(邹平)范仲淹文化节暨第七届邹平读书文化节在邹平县文化中心广场隆重开幕,范仲淹博物馆揭牌和三十集电视连续剧《范仲淹》开机仪式同时举办。来自海内外的范公后裔及范仲淹研究专家汇聚邹平,怀思千载,景仰先贤,追忆着他轶后空前的言行与报国尽忠的业绩,追忆着他忧先乐后的民本思想与利泽生民的伟大情怀。
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罕见的杰出人物。他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到现在的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从四岁起一直在邹平整整生活了二十年,他年少时就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宏大志向,划粥断齑,矢志苦读,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询知家事,感泣辞母,佩琴剑径趋南都,”去河南应天府书院读书学习,他刻苦攻读,立志向上,奋笔写下了“白云天籁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的诗句,比喻自己暂时虽然还是一介贫寒学子,但朝廷的汉宫文苑已经奏响了召唤的“洞萧。”尚未出仕前,他就胸怀天下,志向超群,欲拯民于水火;步入仕途后,勤政履忠,亲躬为民。他一生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居庙堂之高,忠直敢言,数度被贬,难改初衷;处江湖之远,强兵固防,囤田联羌,竭诚尽力;他忠实地践行自己的诺言,以天下为己任,匡时救世,在中国历史上矗立起了一座空前的精神丰碑,成为垂范千古的一流人物,赢得了世人的千秋爱戴。纪念他的有关祠堂庙所遍布全国各地,据我所知,山东境内有范公祠四处,仅邹平地界就有两处:一处是邹平长山镇河南村的范公祠,另一处是位于邹平城西长白山醴泉寺中的范公祠。
十月十八日下午,我们驱车从邹平经济开发区东行十五华里,到达了长山镇驻地的河南村。绿荫掩映中,可见古朴典雅的面南门楼映入人们的眼帘,门楣上金光闪闪的“范公祠”三个大字赫然醒目,让人从心底蓦然生发出无限敬仰之意。门侧一对威武的石狮,更让范公祠倍添森严,游人到此,无不顿生肃然起敬之感。人们称大门左侧的古槐为“宋槐,”这棵九百多年树龄的宋槐,树高达十余米,干径近两米粗,树冠阔径十五米,虽然历经千年变幻,依然枝繁叶茂,浓荫蔽天。据树侧的《宋槐碑志》记载:范公祠原有古槐若干株,相传为范仲淹病逝后的第十三年,北宋治平二年时,由当时的长山县令韩泽创建祠堂时亲手所植,至清尚有古槐夹道,民国初年只剩三株。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日寇侵入县境祠堂门内,右侧一株古槐突然枯死,当地百姓誉之为“节槐。”主殿前东侧一株最为高大,树冠呈伞状,文革中不幸被砍伐。现仅存的一株,早年树干中空,尔后空干中又生新干,生长茁壮,人称“槐中抱子。”元、明、清时期,虽经多次修葺,但千百年来,古槐因范公之英名而倍受世人珍视,因古槐之常青而倍增后人缅怀幽情。
进入范公祠正门,正面为碑廊门庭,其上下联分别是:宠尊忧天下,清白照宇寰。两侧为建筑风格精美的碑祠、碑廊,连廊回环,诗意盎然,一种浓浓的翰墨古风气息飘然而来,让人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每一个留恋徜徉于碑祠、碑廊的游人,都是范公忧患意识庇护之下的子民。东碑祠为忧乐亭,亭柱上的楹联为:忧乐亭中坐怀古,孝水河畔卧吹笙。碑廊内是历朝历代创建、重修范公祠的碑志,从碑文中游人可大致了解到范公祠虽然历经千年风雨的摧残,但人们崇敬仰慕范仲淹敦尚丰义的情怀,如日月星辉,亘古不变。左壁观图右壁观史,东牖养蕙西牖养兰,这副对联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范公仲淹忠君爱国,勤政为民,忧乐天下,视民为衣食父母,虽九黜而不悔,历万难志弥坚的人生志向,如芝兰之香,清芬依旧。西碑祠为烟雨亭,亭柱上的楹联为:绕适淡烟笼盖柏,卷帘幽雨解催诗。俱是镌刻在石碑上的文人墨客书法,一些楹联作品用简约的自然诗意和优美的民间传说,将范仲淹的一生勾勒出来,如“苦读僧舍断齑划粥苦心人天不负,出将入相先忧后乐有志者事竟成;”如“垂史名篇岳阳楼记千秋传颂,绝代贤臣范文正公百世流芳”等等。正如臧克家名诗《有的人》中所言: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范仲淹正是真实地实践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与抱负,所以德高于人,人必敬上。
穿越碑廊,我们看到的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范文正公祠,”范公祠座北面南,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四角飞檐,斗拱相扣,堂宇巍然,气势非凡。正门两联为“朗如日月清如明镜,忧乐天下不我而为。”进入祠门后,我们看到范仲淹先生手握书卷,孜孜以学的塑像,左右各有学童相伴。东墙壁画像说的是范仲淹在邹平长白山中的读书洞潜心治学的故事,那时他的生活异常清苦,每天将煮熟的少许米粥,冷却后划成四块,早晚各食用两块。醴泉寺中有个别爱搞恶作剧的小和尚故意捉弄他,让他饿肚子,范仲淹根本不在意,还是痴迷读书。僧人们很受感动,以后处处照顾他,范仲淹从此学业大进。西墙壁画像说的是范仲淹礼参父老的故事,时年六十二岁的范仲淹,春天奉命来山东青州上任,即将路过当时的山东长山县。离开哺育他成长的故土三十多年后,故乡的山川草木、阡陌河流,都给他近乡情更怯的激动和不安,儿时嬉戏的伙伴,同父异母的兄弟,淳朴善良的乡邻,醴泉寺中的僧人都是他的日盼夜想,情思梦萦。得到消息的乡亲们在路上敲锣打鼓列队欢迎,欢乐的场面让他激动地无语哽噎。那次他兴奋提笔写下《留别乡人》诗:“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他礼参父老的地方,时至今日仍保留着“礼参坡”和“接官亭”两个地名。
范公祠内塑像前后门楣的上方,是旧时长山著名的八景:连台暮秋、范公烟雨、系河夕照、齐囿风光、米沟荒草、长山晴岚、济水归帆、於陵夜雪,正殿前院的左右两侧为厢房,东厢房为长山镇的人文传说与名人志士生平简介;西厢房为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岳阳楼展名篇千秋传颂,文正公忧乐观万代景仰,最引人眼球的作品有八扇屏木制品,侧联为沈鹏先生题写的忧乐对联,其中的六扇屏是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的隶体作品《岳阳楼记》。范公祠正殿的西侧有“射箭石”一块,石碑上简单地介绍了石碑的来历:清康熙年间,长山境内的孝妇河洪水泛滥成灾,据说是水妖作怪,四十九天水势不见不落。一天深夜,人们只见范公祠那边一片红光,红光中有一老人弯弓搭箭,冲着汹涌的孝妇河连射三箭,河中心翻滚的浪头一下子平息了下去,接着那片红光也消失了。人们都连声称奇,说这是范公神灵相助,降妖治水。次日清晨,人们看到范公祠的过门石上,留下了射箭石的两个大脚印深陷石内一寸多。记得我家居长山镇的同事说,早些年范公祠曾被辟为学校,这是人们渴望子孙后代,能在范文正公的庇护下,陶冶情操,奋发有为,终成一代国家栋梁之材的美好愿望。也有很多农村老年妇女,到范公祠内烧香许愿,祈求家人身体康健,平安幸福。
范公祠的北院大殿为“菜根茎舍,”门柱上也有一副长联:聪明睿智经纶运筹排国忧,文理密察勤政善教爱民切。正门中间是范仲淹的画像,祠内展示了全国各地一些范仲淹研究的文本成果,和他在大江南北的宦迹资料。画像西侧的墙壁上,有范仲淹家训百字铭: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事行八德……儿孙坚心守,成家重善根。正是由于范仲淹的特殊身世,造就了他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精神,他对邹平长山亲人的养育之恩始终没有忘记,也是结草衔环,矢志以报。他用家训规范子孙后代的行为举止,他的儿子范纯仁秉承了父亲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的高风亮节,范纯仁在掌管庆州的时候,有一年闹灾荒,饿莩满地,他请发常平的大米,救济灾民。郡官认为必须上奏才可以发米。范纯仁说:人不吃就要饿死,上奏再发济什么事?你们不必担心,有罪我自己来承担。于是当天发米赈灾,救活了无数灾民。后来范纯仁官拜宰相。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时,给他同学的信中曾提到“学颜子之箪瓢与范公齑粥自篡。”后来他对范仲淹的评价也很高,他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
游览范公祠的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净化思想的过程,就是一次重新塑造灵魂的过程。他的忧先乐后的至理名言,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所敬仰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最高道德标准,每次读来,都令人感到振耳发聩,撼动心魄。忧民之所忧恐落他人后,乐民之所乐敢为天下先,每一名游览过范公祠的游人,尤其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学习范仲淹勤政廉洁,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学习范仲淹报国尽忠,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将范公忧乐天下的人生情怀,与时代的要求完美地结合起来,自觉担当天下重任,让范公忧患意识光被四海,泽惠于民。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