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故乡的老屋
2020-10-13抒情散文不雨亦潇潇
一最喜欢故乡的晚秋,空气中充满了萧条又宁静的气息。傍晚的农村总是宁静的,二层的青砖瓦房偶有炊烟升起,那是一幢四间的瓦房,瓦房前有五棵冲天大树,我不知道它有多大年纪,总之在我出生的时候它便已经如此高大魁伟。小时候的我从不怕那酷夏的烈日,因为那
一
最喜欢故乡的晚秋,空气中充满了萧条又宁静的气息。傍晚的农村总是宁静的,二层的青砖瓦房偶有炊烟升起,那是一幢四间的瓦房,瓦房前有五棵冲天大树,我不知道它有多大年纪,总之在我出生的时候它便已经如此高大魁伟。小时候的我从不怕那酷夏的烈日,因为那稠密的树叶构成的阴影,不仅遮住了阳光直射大门,而且那面积之大也够我们小朋友玩好多游戏了。再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谷已经收割完了,田里满是扎成人形排立,等着晾干的稻草。夕阳斜照之下,一眼望去,那一排排,一对对,整整齐齐的稻草便犹如整装待发的百万雄师,只等你一声令下了。
屋后不远处是一条三米多宽的清澈的小河,河的两边排满了青翠的竹子,有粗壮的毛竹,也有金黄发亮的金丝竹,最多的便是那郑板桥最钟爱的那种纤细玲珑的竹子。茂密的竹叶中偶尔会有不知名鸟儿的叫声和身影。在屋子和小河之间的泥泞小路旁边,有一棵两人高的柚数。一到了开花时节,那洁白色的花朵便开满枝头,香气充盈了整个乡村。
风起处,花瓣随风摇落,几片同着蜻蜓共舞,几片停泊在了窗台,又有几片缀满了在树底下嬉戏玩耍的少女发丝上。
这便是我离开十多年后常萦绕在梦境的故乡啊!我那淳朴憨厚的故乡!我那美丽如桃源的故乡!
二
故乡,老屋,我回来了。然而我并不是荣归故里,带回来的只有两袖清风,和一颗经历人世沧桑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心。“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屋前的几棵大树不知道何时早已被连根拔除,换之的是三米多宽垫了细小石子的马路。面对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我便有了一些当年贺知章回乡时所发的感慨和自伤。
轻手推开那木制的大门,迈过那差不多有四十厘米多高石制的门槛。
墙壁上挂着爷爷的遗像,自从前几年我爷爷过世后,奶奶觉得一个人住着两间房子太过空阔,也有些寂寞,便时常叫姑姑来接她去镇上住,过不多时也就回来打扫一下房屋,所以房子还是照样显得亮丽,干净。
望着墙壁相片上爷爷那慈祥和蔼的笑容,我不禁有些惭愧。记得以前邻居常爱说爷爷年轻时的往事,说那时节爷爷是乡里的会计,那时农忙后便有稻谷征购,每家差不多都有好几百斤的稻谷要过秤,然后再挑入早预备好的小船,摇到小镇上入库。他们说爷爷当时可以不带纸笔,只是从头到尾看他们过秤后记入脑中,再回到办公桌上挥笔急书,不仅各家的名字无误,而且几十担的稻谷的斤数竟然也丝毫不差,全村的人当时便全都叹服。
他们夸爷爷性格谦和,不愠不火,大有儒雅君子之风。站立相片前思忖良久,想想自己我不禁有点汗颜。
三
蹬上木制楼梯,二楼的摆设跟记忆中十几年前的基本相同。奶奶不睡席梦思,所以她的房间里还是那可拆卸,一扇扇如屏风式的老式床,上面雕满了花纹以及各色传说中的古典人物,小时候我们弟兄四人老爱指着那上面里的古典人物,缠着爷爷给我们讲他们的故事。
墙上歪歪斜斜的写有几个毛笔大字,那是我和大哥的名字。看着这几个字便想起儿时读书写字的一些趣事来。大概是二年级的时候吧,那时候我们已经可以用圆珠笔写字的。我见隔壁的邻家姐姐好象从来不买圆珠笔似的,偶尔买一枝圆珠笔经常可以用好长时间,而且奇怪的是写出来的字颜色竟然可以跟我们的不同,经过好几次的偷偷观察,才知道她只是把用完的圆珠笔的笔头拔掉,再把笔管插入墨水中,用嘴轻吸入一点,然后放上笔头就可以用了。看了以后心中窃喜,回家以后也照样做起来,哪知道常常用力过猛,一瓶的墨水往往有大半瓶吸入肚子里了。这事也就成了玩伴们经常拿来取笑我的话柄。 四
下了楼梯,打开了后门,首先跃入眼帘却是半人高的野草。奶奶虽然可以把房屋擦拭的一尘不染,但修理杂草这样粗重的农活,以她的年纪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也就纵容它滋长。
那常在梦境出现的柚树以及那洁白如天使的花瓣,也早已消失不见,据说我离开后几年便突然开始凋零枯萎,后来被一村民砍成柴禾烧了。
小河两排的竹林也几乎砍杀殆尽,小河也早失去往日的风采,不仅河水几近干涸,而且俱是污水。放眼河岸,建满了大大小小的开花厂房以及一些临时搭建的厂蓬。
往日的桃源呢?回首四顾我有点茫然,难道我不该回这一趟吗?
最喜欢故乡的晚秋,空气中充满了萧条又宁静的气息。傍晚的农村总是宁静的,二层的青砖瓦房偶有炊烟升起,那是一幢四间的瓦房,瓦房前有五棵冲天大树,我不知道它有多大年纪,总之在我出生的时候它便已经如此高大魁伟。小时候的我从不怕那酷夏的烈日,因为那稠密的树叶构成的阴影,不仅遮住了阳光直射大门,而且那面积之大也够我们小朋友玩好多游戏了。再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谷已经收割完了,田里满是扎成人形排立,等着晾干的稻草。夕阳斜照之下,一眼望去,那一排排,一对对,整整齐齐的稻草便犹如整装待发的百万雄师,只等你一声令下了。
屋后不远处是一条三米多宽的清澈的小河,河的两边排满了青翠的竹子,有粗壮的毛竹,也有金黄发亮的金丝竹,最多的便是那郑板桥最钟爱的那种纤细玲珑的竹子。茂密的竹叶中偶尔会有不知名鸟儿的叫声和身影。在屋子和小河之间的泥泞小路旁边,有一棵两人高的柚数。一到了开花时节,那洁白色的花朵便开满枝头,香气充盈了整个乡村。
风起处,花瓣随风摇落,几片同着蜻蜓共舞,几片停泊在了窗台,又有几片缀满了在树底下嬉戏玩耍的少女发丝上。
这便是我离开十多年后常萦绕在梦境的故乡啊!我那淳朴憨厚的故乡!我那美丽如桃源的故乡!
二
故乡,老屋,我回来了。然而我并不是荣归故里,带回来的只有两袖清风,和一颗经历人世沧桑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心。“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屋前的几棵大树不知道何时早已被连根拔除,换之的是三米多宽垫了细小石子的马路。面对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我便有了一些当年贺知章回乡时所发的感慨和自伤。
轻手推开那木制的大门,迈过那差不多有四十厘米多高石制的门槛。
墙壁上挂着爷爷的遗像,自从前几年我爷爷过世后,奶奶觉得一个人住着两间房子太过空阔,也有些寂寞,便时常叫姑姑来接她去镇上住,过不多时也就回来打扫一下房屋,所以房子还是照样显得亮丽,干净。
望着墙壁相片上爷爷那慈祥和蔼的笑容,我不禁有些惭愧。记得以前邻居常爱说爷爷年轻时的往事,说那时节爷爷是乡里的会计,那时农忙后便有稻谷征购,每家差不多都有好几百斤的稻谷要过秤,然后再挑入早预备好的小船,摇到小镇上入库。他们说爷爷当时可以不带纸笔,只是从头到尾看他们过秤后记入脑中,再回到办公桌上挥笔急书,不仅各家的名字无误,而且几十担的稻谷的斤数竟然也丝毫不差,全村的人当时便全都叹服。
他们夸爷爷性格谦和,不愠不火,大有儒雅君子之风。站立相片前思忖良久,想想自己我不禁有点汗颜。
三
蹬上木制楼梯,二楼的摆设跟记忆中十几年前的基本相同。奶奶不睡席梦思,所以她的房间里还是那可拆卸,一扇扇如屏风式的老式床,上面雕满了花纹以及各色传说中的古典人物,小时候我们弟兄四人老爱指着那上面里的古典人物,缠着爷爷给我们讲他们的故事。
墙上歪歪斜斜的写有几个毛笔大字,那是我和大哥的名字。看着这几个字便想起儿时读书写字的一些趣事来。大概是二年级的时候吧,那时候我们已经可以用圆珠笔写字的。我见隔壁的邻家姐姐好象从来不买圆珠笔似的,偶尔买一枝圆珠笔经常可以用好长时间,而且奇怪的是写出来的字颜色竟然可以跟我们的不同,经过好几次的偷偷观察,才知道她只是把用完的圆珠笔的笔头拔掉,再把笔管插入墨水中,用嘴轻吸入一点,然后放上笔头就可以用了。看了以后心中窃喜,回家以后也照样做起来,哪知道常常用力过猛,一瓶的墨水往往有大半瓶吸入肚子里了。这事也就成了玩伴们经常拿来取笑我的话柄。 四
下了楼梯,打开了后门,首先跃入眼帘却是半人高的野草。奶奶虽然可以把房屋擦拭的一尘不染,但修理杂草这样粗重的农活,以她的年纪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也就纵容它滋长。
那常在梦境出现的柚树以及那洁白如天使的花瓣,也早已消失不见,据说我离开后几年便突然开始凋零枯萎,后来被一村民砍成柴禾烧了。
小河两排的竹林也几乎砍杀殆尽,小河也早失去往日的风采,不仅河水几近干涸,而且俱是污水。放眼河岸,建满了大大小小的开花厂房以及一些临时搭建的厂蓬。
往日的桃源呢?回首四顾我有点茫然,难道我不该回这一趟吗?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