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那一场无关风月的往事[完整版]

2020-10-15抒情散文宋长征
一 相 亲 很多次从田里回来,家里总会坐着一两个陌生人,是媒人,乡间那种能把黑说成白,能把石头说开花的媒人。娘慌忙吩咐我端茶倒水,以显得我有些机灵和明白事理。当然,即使我不高兴也要装作殷勤的样子,大叔婶子亲热地叫了两声,证明自己姑且不算是个
                  一 相 亲
  
  很多次从田里回来,家里总会坐着一两个陌生人,是媒人,乡间那种能把黑说成白,能把石头说开花的媒人。娘慌忙吩咐我端茶倒水,以显得我有些机灵和明白事理。当然,即使我不高兴也要装作殷勤的样子,大叔婶子亲热地叫了两声,证明自己姑且不算是个傻子。
  傻是不傻,在乡下到了二十好几还没说下一门亲事,肯定有些不正常。要不就是家徒四壁,没有一件象样的物件,再不就是没有一座明三暗五的大瓦房。最有可能的是家里有个病恹恹的老人,谁家的闺女也不愿意一嫁过来就跟着受拖累。而这三件事我基本占了全乎,房子倒有,却不是明三暗五的那种,乡下人叫做“葫芦头”,听上去就让人矮了半截。父亲那时还没躺下,半身不遂的影子在家里倾斜着走来走去。我倒不急,可能性腺不怎么发达,身子骨还不算成熟,想着一辈子还早着呢,“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就不信说不上个媳妇。娘却急了,眼看着和我同岁的娃子都抱出了小娃子,三天没见媒人就急得站在门口搓着手张望。
  上门提亲的有两种,一种是为了价钱不斐的媒礼,一年到头就指望这个当作营生;亲戚间也有好事的,热热切切帮着张罗,不图别的,就图个喜庆,看着自己亲手牵就的红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三姨村上的赵姨大概属于后者,领着我去相看附近村里的女娃。村子不大,村口却站满了人。这种消息在乡间总是传得像风一样快,谁都想看看将来可能成为村里的姑爷到底长得什么模样,但头一次相亲姑娘会站在人堆里,绞尽脑汁你也甭想猜出是哪个,长得什么样子。进了姑娘家,按赵姨提前给排练的套路递烟送水,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你也别抱什么希望,这次无非是让女方家仔细打量打量,说话是不是结巴,言语是不是不太张狂,走路腿脚是不是利索。
  好象很顺利,赵姨第二天早晨慌慌忙忙来到我家,说女方家吐口了,让单独见见。事情来得突然,从上到下打扮整齐跟着赵姨去了小李村。姑娘就站在村外的一片小树林里,我刚要下自行车就转过身来打了个招呼:“小四,俺知道就是你。”吓得我差点摔了个跟头。不错,真是她,和我曾经同在一个班级上过学的傻妮,一年级上了四个,父母是表兄妹,属于近亲结婚。
  从此去三姨家见了赵姨我不再说话,她总是很歉疚地和我搭讪:“你看你们当时的家境啊,有啥?就一个老爹还是残废。”我只甩过去一个背影,宁愿一辈子打光棍也不会应下这样一门亲事。
  最缠人的是邻县的六歪嘴,年纪一大把了,儿子闺女都不孝顺,一个人骑了辆破三轮到处撺掇亲事。一开始我还不信,后来听娘说,人家年纪是够大可说媒说得很有准头。再者六歪嘴总是用枯瘦的老手拍着胸脯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能说诳话?”言语之中颇有些倚老卖老的意思。好吧,看着娘焦急的目光,我不得不再次妥协,骑上了自行车跟着六歪嘴南里北里跑。说来也够邪乎,当说到黄河故道南岸的一个村子时,事情渐渐有了眉目。女方家也姓李,是个养鸡专业户,家里两女一男,大女儿已成家,小儿子还在上学,给我介绍的是二女儿二红。父亲曾经是村里的会计,按说这样的家庭在乡下一般还会有些声望,所以没有人反对。单独见面是在村外的一条小路上,二红穿一条极普通的黑短裙,一看就知道不是刻意打扮的样子,心里便有了几分好感。“我父母年纪大了,”我尽量试探着。因为此前六歪嘴和娘再三叮嘱不要说出父亲的真实情况。自己当时虽然觉得不该隐瞒,却又鬼使神差地答应了。还好,二红说谁家都有老年人,她不在乎这个。谁知道却为后来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一门亲事就这样应承下来了,按照当地的风俗娘请后村的吴瞎子择了个良辰吉日,酒啊烟啊满满当当装了一拖拉机,拉到了女方家里。当然,彩礼是不可缺少的,三千八加上二红叫娘的二百,总计四千块钱,塞到了二红手里。
  也就是“送彩礼”那天,双方人等正在杯筹交错,谋划着我和二红将来的美好生活,突然停了电。没有人觉察到什么,我也没有,只是觉得没有灯光的日子心也不怎么敞亮。
  危机渐渐露出了端倪。
­
                  二 嬗 变 
­
  那时的我有一个梦,就是穿一身橄榄绿投身到火热的军营。娘也有这个念头,缘于我小时候让吴瞎子给占了一卦。吴瞎子把我从头到脚仔细摸索了一遍说“二十三,当军官”,便在娘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临近中秋,我从打工的渤海湾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皮肤虽然变黑了,却自信拥有了男子汉的刚强。哥正在当村里的民兵连长,芝麻粒儿的村官说认识乡里的书记,于是倾囊而出,把在风浪里捞来的一点小钱全交给了他去打点。面试合格,年龄大了些,因为有高中毕业证算是照顾通过。后来到了县里,嗅觉,视觉,扒了裤子让体检人员从头到脚检查了一遍,说回家等待消息。所谓的等待我是后来知道的,无非是几个带兵的住在宾馆里“守株待兔”。有人拿了烟,有人提了酒,有的干脆空了手来却满怀欣喜地走了回去。什么意思啊?一张小小的银行卡自然能轻松巧开成功的大门,这不是什么稀罕事。
  消息是等不来了,回家来总不能不上门看望一下未来的老丈人。礼物不算多,装了一个旅行箱外加一箱子白酒。二红不在家,会计父亲说在县城的纺纱厂上班,于是等到了下午,在通往县城的路上有了相亲后的第一次相逢。二红不说也不笑,这正是我感到棘手的地方,便随便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快分别时二红说:“你家房子是‘葫芦头’吧?”我说是。二红又说:“靠大路是不是还有你家的一处宅子?”我又说是。我说:“怎么了?”二红说结婚不想住里边的“葫芦头”,让我回家告诉家里人翻盖靠近大路的那个老宅子。这是说笑么?乡下人盖房哪家不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罄尽所有才算营造了一个微渺的希望,等待新人住了进去,总算实现了房子的真正价值。“等以后再说吧,咱们自己挣钱了盖楼也成。”我打趣着,试图脱离刚才的尴尬。但二红依旧不依不饶:“你们只要不答应条件,我是不会过门的。”
  直到今天,当我想起二红的质问依然觉得那么可笑,结婚真的是找一个足以满足所有要求的富贵之门么?如果是这样,也就没有了“风雨同舟”这个充满真情的语汇。而今的我和妻虽然依旧住在一爿拥挤的小店里,虽然楼房的影子正在慢慢清晰,我们却没有把它看得那么高大。无论大小,有了温暖就是一个真实的家。
  激变是在临近新年的时候开始的,娘跟我和哥商量,说去送节礼时顺便商量一下,定了我和二红结婚的日子。场面更尴尬,好歹二红娘做好了饭菜,却一直不见二红的父亲出现,二红也不在家,我就让他弟弟去找。一等二等就是没有一个人影。二红娘坐在一边不住地叹息。我说:“婶,怎么了?家里有什么事么?”二红娘就说:“这个死妮子,说啥也不愿意。”“不愿意?”我和哥一下子懵了,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回应。
  不愿意,一句不愿意,难道就让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娘急眼了,三天两头找来说媒的六歪嘴。六歪嘴不得不摇晃着身子,蹬上那辆要散了架的破三轮,一次次往返于我和二红家之间。“怕是很难挽回了。这家人真不是东西!”六歪嘴最后愤愤地说。而我却像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说不上欣喜,只怕是梦再圆了我也很难再和二红坦然面对。
  而娘是不会放过的,这个独自撑起家里一片天的女人,不会放弃她的血汗钱。几千块钱也许现在说来真的算上什么,但那时的岁月那时的天空会是一家人的所有。我还记得为什么会辍学,我也记得娘在家里养了一群猪,怎样辛苦地忙来忙去,花白了头发,憔悴了身影。我还记得娘因为称了点肉父亲就气得浑身发抖:“不过了啊?四儿还没娶媳妇......”没有人出来为这个陷入泥淖的家庭出来支招,无边的夜色仿佛也在耻笑。而自始至终,李家人只说不答应了这门亲事,就是没提过退钱的只言片语。
  眼看着六歪嘴一天天无奈地拖着,娘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是忍无可忍了,心里想着各种各样用来对付李家人的办法。也许在今天,我会强迫自己吞下这枚苦果,也犯不上去当一个看似十足的小人。但我不能,我要讨回的是一家人的尊严和一个起码说得过去的答复。那日有风,天上飘着淅沥的小雨,我坐在李家门口的石墩上,李村的很多人远远地观望。因为同村本家的一个姑姑也在这个村子里,知道李家人和村里人一向不大往来的底细,当年二红的父亲也是因为贪污了村里的集资款被退了下来。所以心里有了些底气。
  而我真的是为了那四千元钱么?至今想来仍有些困惑。天上的雨在飘,娘在家里焦急地等待,而父亲终于因为受不了打击,躺在了床上,一病不起......
­
           三  娘,咱不哭
­
  雪上加霜。只有当身处这样境地的时候,你才会感同身受。媒人六歪嘴彻底放弃了,而我每天要带着父亲去看病,所以很少有时间再去李村。
  “四儿,你还得去,要回钱好给你父亲看病。”昏黄的灯光下娘流着泪说。我应承着,看着躺在床上的父亲压抑的喘不过气来。“小心点,你姑姑传话来说那家人找了帮手,怕你去了惹事。”娘又说。我没吱声,夜深人静,找来一把匕首在小屋里打磨。一个人的成长到底要付出多少代价呢?如果那夜明晃晃的匕首深深刺入某个人的胸膛,如果那个人是我......
  李家人终于妥协了,在我单枪匹马跑了第十一次之后找了一个中间人把钱送了回来。这其中的纠缠,这其中的冷眼冷语,这其中的尴尬与彷徨,在亲手接过那已经冰冷的钱币时,化成了母亲和我无声的泪水。其间,我和娘又听说了很多事情:
  说法一,李家大女儿的妯娌娘家离我们村很近,说一开始我家便隐瞒了父亲有病的事实。于是告知了李家,能散伙就散伙,以免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对这个说法我基本认同,也许当初就不该这样,过后只能自己自吞苦果。
  说法二,说我在村里是个无恶不做的小混混,二红嫁过来简直就是推进了火坑。这样说的是二红的父亲,就是那天退彩礼时说给中间人听的。中间人笑了,大笑,说四儿要是个混混怕是村里再没了好人。中间人是老支书,当年介绍我去乡里干通讯员,也清楚这门亲事从开始到结局的整个过程。
  说法三,二红在去城里上班的路上和附近的某个青年关系暧昧。这是本家姑姑说的,姑姑的男人在城里打工,曾经亲眼见过那样的场景。姑姑听说了也没敢吱声,怕传到我们耳朵里。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暗自庆幸,这还没咋呢就有了这样的丑事,说出来谁也不光彩。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媒人六歪嘴说的,说我曾经不答应翻盖靠近大路的宅子,于是李家人便彻底翻了脸。这个是我能预料到的,自始至终也没答应,也不打算答应,即使有能力也不会答应这样近乎无理的要求。日子是人过的,靠天靠地靠祖上,那不是我行事的风格。
  父亲还是走了,抓着我的手慢慢松开。直到死去,也没看到自己最小的儿子说上一门亲事。就象开始时,一有女方上门来看家娘总是把父亲赶出门去,那一刻,我的心开始流血。想张嘴挽留,倾斜的影子已蹒跚走出家门。是父亲有错?我有一万个理由说不,憨厚的父亲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牛,即使瘫痪了身子也没停下过忙碌的脚步。是娘错了?不该把父亲支出门去,不是,不是呵!眼看着跟我同龄的娃子都结了婚,谁都能体会到一位母亲当时的心情。也许是我错了,不该迁就自己,随意答应了这门亲事,最终落了鸡飞蛋打的下场,生生加快了父亲离去的脚步。
  爆发。只在一刹那。当漫天飞舞的纸钱送父亲上路,我无助失望痛苦的哭嚎撕破深秋的天空。泪如雨下。忧伤的愤懑的压抑的泪水洇湿了脚下的黄土,这是我歌唱过赞美过的黄土地么,为何这般苍凉?
  父亲走了,老屋里只剩下孤单的娘在床上坐着,当我再次靠近,娘的泪水打湿了我的脸庞。打从记事起,第一次如此亲近娘的胸膛,我听到有某种金属割裂娘心的声音。是贫穷,是无助,是那个无情的秋天,将娘的心慢慢揉碎,化成了漫天飞舞苍白的雪。
  那一年的冬天,春节的脚步近了,我对娘说:“娘,咱不哭。照顾好自己。”然后固执地转身,踏上了远去异乡的征途......
­
           四 补 记
­
  那场无关风月的往事总不能忘记,特别与娘相拥的刹那,我知道谁才是一生的亲人。即便他们多么贫穷,一颗心也会永远为儿女跳动。曾经的过往,无论谁犯下的错误都已经不再重要,遗落一地苍茫,只剩下一次浅浅的回首。就如面对妻时我会淡淡地说:谢谢你,在我最贫穷的时候遇见了你。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