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四:想起两位赤脚医生的命运

2020-10-15叙事散文于文华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四:想起两位赤脚医生的命运文/于文华记得小时候,乡下把给人看病的大夫叫赤脚医生。记事时,家里破旧的墙壁上贴满了鲜亮好看的张贴画,有这样一幅画,画面上一个浓眉大眼的姑娘,扎两条短大油黑的短辫,穿一件碎格红上衣,下身是肥肥大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四:想起两位赤脚医生的命运
           文/于文华   记得小时候,乡下把给人看病的大夫叫赤脚医生。记事时,家里破旧的墙壁上贴满了鲜亮好看的张贴画,有这样一幅画,画面上一个浓眉大眼的姑娘,扎两条短大油黑的短辫,穿一件碎格红上衣,下身是肥肥大大的蓝裤子,挽了裤脚,露出健壮黑红的小腿,打着赤脚,肩上斜挎一只药箱,深红的箱盖上涂着白十字,意气风发地走在麦浪翻滚的田埂上。画的下方空白处,是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便想起村子里两位赤脚医生的不同命运。(赤脚医生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出现于文革中期开始后,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 “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也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   所有的人都是一个生命聚合体,所有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轨迹、生活经历——在乡村鲜活的舞台上,我的家乡一度活跃过的两个人物,李医生与郭大夫,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成为人们街谈巷议、津津乐道的闲谈趣事,而我也由此追忆起一些旧日乡村生活片段,勾勒起一些乡村往昔看病的情状。   那时我们大队有个保健所,所里有两个人,都是成家立业的男人。主治医生姓李,大人小孩都亲切地叫他李医生。另一人姓郭,乡里人实诚,喜欢把人尊重点、客气些,尽管起初他负责抓药、打针,但人们尊称他为郭大夫。这样的称呼将两人区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也不含糊,就像家里的大黑跟二虎。大黑是人前人后跟来跟去的那只乖巧的狗,而二虎则是虎头虎脸调皮机灵的小孙子。他们“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为乡村百姓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人们对他们一直口碑极佳。   起初,刚刚搭建保健所时,两人特投缘,见面就像炒面捏下的熟人,互相惺惺相惜,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乡人戏称他俩就差穿一条连裆裤了。上班形影不离,彼此照应。下班李医生有辆自行车,驮着郭大夫,背着药箱去出诊,走街串户为农民治病。他们没有功力思想,没有金钱观念,没有贫富贵贱的看法,没有推诿避让的念头,有的是一心一意为百姓治病,有的是千方百计救死扶伤,且服务态度好,随叫随到,农民看病极为方便,虽则他们也像农民一样记工分,年终和所有人一样结账分红,但他们起早贪黑不分昼夜地看病,不计报酬替人们医治病痛,所以特受农民的欢迎和青睐。尽管物质生活贫困,但人们打心眼里喜欢他们,掏心窝子地“招待”他俩,在乡下一般情况下最高待遇就是喝酒,且要喝的尽兴。经不起人们的热情围攻与劝喝,两人常常酩酊大醉,两人不是住在李医生家里,就是全都睡在郭大夫家的大炕上。两家的妻子儿女也不恼不说,都把彼此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李爸爸长郭爸爸短的,温馨无比。   不知什么缘故,李医生的妻子一口气生育了四个儿子,而郭大夫的妻接二连三生了四个千金。喜欢凑事的人就说,既然你俩关系这么铁,两家关系这么好,何不结为儿女亲家:亲上加亲!两人一拍即合,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呢?选了吉日,请了村子里有头有脸的人,也请了大队书记在内的一些吃公饭、干公事的人,在李医生家吃了顿臊子面,喝了半天酒。从此两人互称亲家,双方的儿女都把彼此的爹唤作“干爹”,且村子连村子的男娃子女孩儿有事无事常常黏糊在一起,双方大人也过年过节像亲戚一样走动。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乡村,这样的儿女亲家,有些还果真成为一段好姻缘,就像有一根无形的红绳,将双方儿女的终身大事拴在了一起,况且彼此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知根知底,互相了解,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但世上的事情,往往不会遂人心愿,有着不可预见的逆转。   李医生慈眉善目,天生一副菩萨心肠,见了看病的先问一问家里的情况:孩子学习如何,大的谈对象了没有,姑娘多大了,可否找了婆家,上次吃了抓的药,感觉好些了吗?今天那里不舒服……唠了家常还看病,并且谁都一视同仁,不薄不厚,人们喜欢跟他交流。郭大夫呢?长期呆在药房,又喜爱钻研探究医术,从李医生开的药方里,他慢慢总结摸索,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时不看方子抓,也能抓个八九不离十。乡下人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找医生看病,尽管那时看病好像不要钱。有个头疼脑热,先是硬抗,歇息一番,好好睡个觉,有时也就好了。再就是用一些土方子治。一是放血。将胳膊的血使劲捋到手上,再将手指的血捋到中指,找根细绳子绑扎了,用细针戳破指头尖,放些黑黑的血,兴许就好了。再是喝焦小米或者茵陈熬的中药喝。将新鲜的小米放到火上炒,一直炒到焦焦的,再加水熬,或者将春天挖的茵陈熬成汤喝。有时放血与喝茵陈(或者喝焦小米)合二为一。要人甚至三合一,外加一种方法讲迷信:立水柱法。找三根崭新的筷子,找一个水碗,嘴里念念有词,说着祖先与去世先人的名字,不一时筷子稳稳当当立在水中,再烧点纸钱,也可减轻病痛。要是脊背或是肚子不舒服,还可用拔火罐的办法。没有现成的火罐,用吃饭的碗或者罐头瓶子,烧点纸,趁火将灭未灭之时,将碗或罐头扣在疼痛处,因有热力的缘故,碗会被吸住,暂时可使患者减轻痛苦。   郭大夫见李医生这般受人器重,人见人爱,好像人们称呼李医生是发自内心,是一种尊称,而对他郭大夫就有些勉勉强强,似乎是虚情假意的客套,就越发多了些心思,另辟蹊径,找一些民间偏方,专门钻研一些疑难杂症和妇女的接生。后来,但凡乡村妇女出现难产,接生婆无法接生的,找郭大夫来,打一针,或是诊治一番,一般会迎刃而解,孩子总会顺利临盆。实在不行,才送往公社医院救治。   乡里人的嘴就是一杆秤。乡里人的嘴就是无形的宣传牌。乡里人的话没有虚假,不讲客套,实实在在、公公正正。人们的话言话语里,说郭大夫专门治李医生不能治的疑难杂症,说郭大夫接生孩子利索快捷……起初,李医生碍于亲家情面,权当没有听见,该干啥还干啥,像是耳边吹过的一阵风。但乡里人不知道他们有了别扭,有人看病直奔药房,有人直呼其名找郭大夫,有人干脆说家里有病人,请郭大夫出诊,这样久而久之,经的事情多了,李医生脸上就有些挂不住,有意无意拉开了距离,不再有事无事聚在一起喝酒,不再一同出去看病。   李医生家是中医世家,深的其父真传,看病多开中药制剂。而郭大夫反其道而行之,侧重西医。乡里人泥里来、雨里去,终日忙忙碌碌,有病往往图个立竿见影,利利索索快些治好,还要劳动挣工分,讲究效率与速度,有时吃三五片镇疼片就解除病痛,不耽搁上地干活,而李医生的中药,还得熬制、喝药,有些麻烦,治起来需要一些时间。有时稍稍病重的人,郭大夫开一针,给患者打了,可谓“针到病除”,出了保健所就可以和好如初。有天深夜我突发高烧,急得父母团团转,忙忙敲开郭大夫家的门扉,叫来他打了一针柴胡,就安稳睡到天亮。   有句话叫做有多好就有多臭。也是他们两个亲家过从甚密,不知道人际交往的原则要适度——人们啊,就是再亲密的夫妻,也要适当拉开一定的距离,才能够保持和和美美的关系。   从此,两亲家由和和睦睦亲如一家变成了龙虎斗,虽在一个地方,但谁看谁的病,谁抓谁的药,谁照顾谁的病人。我们队的人基本是找郭大夫看,而李医生队的人,也不找郭大夫瞧。大队书记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分别找两人谈话:要他们以全大队社员的健康为重,不要相互怄气,心平气和地干工作,要求俩人取长补短,互帮互学,中西合璧。但积重难返,俩人见面就像斗红了眼的斗鸡一般,互不服气,书记只好“挥泪斩马谡”,让郭大夫回家种田,而把无论从医术还是资历都略胜一筹的李医生留了下来。   无奈之下,郭大夫只要了一个出诊的包,开始还有些病人找,但那时候的药材市场全由国家控制,药品不能随意买卖。郭大夫离开了药房,不再有开处方的权利,而李医生开的保健所,也不给郭大夫开的方子抓药。慢慢地,没有一粒药片的郭大夫,一天天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普通农民一样,播种、浇水、收割、打碾,过着春种秋收的农耕生活。而李医生越干越红火,他吸取教训,派大儿子去省城学医,回来就在保健所给他帮忙。承包责任制后,李医生正式承包了保健所,拿出全部积蓄,亲朋好友借了些,银行里贷了点,将保健所彻底翻修、扩大,修了两层小洋楼,平房也翻修如新,加以改造,一律成为住院病房,雇了几个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人,中医世家的显赫名声,加上他儿子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独到研究,一时名声鹤起,附近乡镇乃至周边县市都有专程前来看病的。
郭大夫呢,改革开放后,见遍地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的药房,也想重操旧业,但他孤掌难鸣,几个姑娘出嫁远走高飞后,无人帮他,况且上了岁数,只能眼睁睁看着李医生大把大把挣票子。
沿
  着记忆的河谷行走,我的思绪,我的怀恋,我的情感,总是梦里梦外情不自禁地走不出故乡的仰望,且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对于她的色彩、光线、声音、土地、人物……蔓延着不可抑制的怀想。就想:那个特殊年代的赤脚医生,是真正为穷人服务的天使。他们没有洁白的工作服,常常两脚泥巴,一身粗布衣裳,但却有最真最纯最热的为人民服务之心。而朴素实用的治疗模式,方便快捷,随叫随到的服务,(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寒风刺骨的下雪天,都能够喊起他们)极大地满足了当时农村大多数群众的初级医护需要。反观当今的医疗机构,缺少的正是这种平民意识。病房越来越豪华,收费越来越天文,大而无当的医疗体系,使得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早已淡出历史的“赤脚医生”,在人们的心目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有人建议洗去“赤脚医生”的历史印记和政治色彩,挖掘其价值内核,借鉴其普适性和组织模式,建立切合农民利益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赤脚医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也与有关政府正致力于构建平价医院的想法不谋而和。

  那个年代走过的人,或多或少受过赤脚医生的帮助与照料。赤脚医生也许成为历史,但故乡的人们不会忘记他们的极大帮助,无论李医生还是郭大夫,他们背着深棕色的药箱忙碌于田间地头,拉着家常在炕头看病的情景,已成为对于那个特殊年代的一段温暖记忆,永远慰藉着人们的情感与思想。
(全文3955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