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烟往事之九 :杨老师
2020-10-19抒情散文吕永红
如烟往事之九 :杨老师文/吕永红端午节刚过,刚回到学校就听到了一个令人震颤的消息:杨老师死了,死在了省城兰州的一家医院里。他的焦急的魂灵永远回不到这个穷困的故乡了。逝水茫茫,阴阳两隔,我悲凉的心愈发悲凉,许多和杨老师关联的往事一一浮现在心海
如烟往事之九 :杨老师
文/吕永红 端午节刚过,刚回到学校就听到了一个令人震颤的消息:杨老师死了,死在了省城兰州的一家医院里。他的焦急的魂灵永远回不到这个穷困的故乡了。逝水茫茫,阴阳两隔,我悲凉的心愈发悲凉,许多和杨老师关联的往事一一浮现在心海里,拂之不去。 杨老师教两个年级共32个班的体育课。精干,随和,开朗,似乎是一个与谁都合得来的人,一个走到哪里就把笑声流淌到哪里的人,因此,杨老师在全体老师中的口碑极佳。 “非典”期间,为加强师生进出校门的管理,防止病情蔓延,学校决定让老师分组值班。我和杨老师分在同组。我小心翼翼地检查着进出人员,细致地做好登记事宜。杨老师抽着烟说,这瘟疫(非典)靠人能挡住吗? 肉眼又看不出来,还不是有钱人吃果子狸吃出来的祸吗?唉,谁叫“吃”在中国哩,国人们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地上长腿的除了板凳不吃,其它啥都敢吃……杨老师一番话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尽管平时我们都称体育老师为“一二三四老师”。上课时,周围就安静了许多,无聊就无孔不入地袭来,时光显得难以打发。
杨老师提议打扑克,并申明不投机,不耍赖,他说话时方言极浓,一伙人笑得前仰后合。在玩牌间隙,杨老师就给我们讲讲笑话。有一个笑话让我们牢刻心间:父子俩开着四轮子到城里卖麦草,返回时儿子决定好好吃顿饭,以表寸心。饭后,儿子一算账开销不少,就对父亲说,今天一顿饭差不多吃掉了半车草,早知道这么贵,吃它个球哩。父亲听完,神情怏怏的,这兔崽子把我当吃草的牲口看待咧。一路上父子无语不提。回到家中,惧内的儿子向媳妇汇报了开支情况,媳妇听后大怒:一顿就吃了半车草,你们爷俩吃起来比驴还厉害!父亲一听气得干撅胡子,儿媳吩咐父亲喝点茶后去拾粪,老汉一气之下到暖墙弯白话台上,坐在一块石头上直捋胡子。儿子跑来说,爹,说让你拾粪去咧,捋胡子能把粪捋出来?我们或捧腹,或拊掌,或流泪。我说,杨老师,你又从哪里拾来得“厕所文学”?他不气不恼地说,你们只管听,管它从哪里来的!从此,我对杨老师的偏见少了,好感多了。 值了一周班,我和杨老师之间益发随便了,有时也爱跟他开个玩笑。譬如,他不爱梳头,头顶上常有一撮头发高高地翘起来,我就对他说,老害,公鸡站在墙头上打鸣了!他笑笑,年轻人,没大没小的,好好计划着教书去!有时,我跟他贫:杨老师,看到你骄傲的头发,2008年北京不用修“鸟巢”了,这也算是你对奥运的一大贡献嘛!他瞅我一眼,脸上无丝毫愠意,笑笑,然后乜着眼说,伟人头上能跑马嘛! 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很多往事像纪录片一样在我脑海中闪现,复加,放大,收缩,模糊,清晰。杨老师生了双胞胎儿子,叫丁丁和卯卯。两个人顽皮韧性,时常闯祸,因此,从小学到高中,杨老师时常成了被请的家长。每到周末,总看到杨老师找儿子回家的身影。我说,你顺其自然吧,何苦?杨老师说,不管他们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首先不能学坏。就这样,两个孩子从高二起便不再顽皮,用心学习,现在都上大二了。 就在杨老师去世的前四天,他来我们办公室找人。大家说,杨老师,最近有新编的故事没有?杨老师笑笑:有呀,最近有新歌一曲奉献给大家,MUSIC!说着做个伸手捧腹的动作,他学着韩红的调子像模像样的唱起来: 我的家乡在伊拉克/那里坦克满山坡/阿妈拉说那都是萨达姆偷了美国的高压锅/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那是美国人在到处巡逻/…… 我的家乡在伊拉克/那儿难民满山坡/阿妈拉说那都是萨达姆惹的祸/蓝蓝的…… 天有不测风云。此后一天,杨老师上体育课时突然昏厥,被送往市医院治疗两天未果,谁知杨老师仍喊头痛,不时地休克,情况非常严峻。学校领导连夜亲自将他送往省城医院抢救。在省城,杨老师几乎一直昏迷。刚过了四天,杨老师呼吸急促,陪同的领导老师心如刀绞。谁知,没有给同事留下一句遗言,没有给妻儿留下半句交待,他永远将灵魂安顿在了异乡。 噩耗传来,同事们放声恸哭。丁丁和卯卯需要供给,妻子工资不高,一个很好的家庭便被岁月无情地破坏。老师们凑钱将杨老师葬在老家的地头。在场的人都感慨唏嘘,人生斯世,如叶飘零。从大学赶来的丁丁卯卯和杨老师的老妻,悲不成声。千言万语,难诉悲痛。凄风苦雨,音容难在。
杨老师,你走好,到那边,你还讲故事唱歌吗?
全文共1624字
2008.5.28 完稿,6.28修正于侍漏斋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