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似水流过
2020-10-20叙事散文路来森
似水流过路来森行走在清晨,我想透过清晨的明朗,去翻动小城的书页,以便阅读她某些内蕴的东西。两次来到这座小城,都是因为高考工作,日日盯着学生,像侦探一样去捕捉那作弊的蛛丝马迹,真是盯得头昏脑胀。因之,工作之暇,我就常常用脚步丈量这座小城。我用
似水流过
路来森 行走在清晨,我想透过清晨的明朗,去翻动小城的书页,以便阅读她某些内蕴的东西。 两次来到这座小城,都是因为高考工作,日日盯着学生,像侦探一样去捕捉那作弊的蛛丝马迹,真是盯得头昏脑胀。因之,工作之暇,我就常常用脚步丈量这座小城。 我用脚步,轻敲她的无语;用思绪,笼罩她的流淌的生命。
在这样的夏日的早晨,一个人行走在一条街道上,心中有了一份难得的宁静和安详。 抬头望天,天空是晴朗的,半空中依然像往日那样,笼着一层似尘似雾的东西。我曾经问过行路之人,路人说:是水汽。可我怎么也看不到水汽的那种透明的乳白色。这是一种略显昏黄色的雾气,每一滴水珠里都应该是挂满了尘埃,这使我看不到这座小城的清澈。 我本以为这座小城是极其清澈的,她的周围是起伏的山岭,行车走过,你能看到山岭上那碧叶苍苍的景象;她的南边和东边是一条叫做弥河的河流,绕城而过。所以说,这座小城真正是卧在山水的怀抱里,舒适得像躺在摇篮里的一个婴儿。 山环水绕,山给她以秀气,水给她以灵气,她是应当明净如洗的。可她的明净哪儿去了呢?是谁收藏了小城的“眼睛”?是那些轰鸣的机器,漂浮的烟尘,还是那些熙攘不已的人群? 有水滴从路边的树上滴落,是昨夜的残梦。 早晨五点多钟,路面上行人稀少,偶有车辆驰过,带起一阵仓促的风,人行路上,如行大野之中,有一种疏疏落落的空旷感。 一名年轻的女子,从我的身边踱步跑过。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T恤,T恤的后背上写着一个大大的“LOVE”,醒目而又耀人。她在爱谁?是一种花前月下的尔我之爱,还是一种无疆的人间大爱?一个把爱驮在脊背上的人,她又会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去爱呢?她是不是把“爱”当作了一颗燃烧的太阳,在“太阳”里燃烧着自己呢?许多年轻人都是把爱当作火去燃烧的,他们还不懂得,“爱”更应像水,作一种慢慢地浸润和滋透,在流淌的过程中把人“淹没”,这样的爱才会滋润,才会恒久。至于这座小城,应当怎样去表述她的爱呢?这样一座玲珑的小城,她的爱也应当是小巧的、俊俏的,正如树叶上砰然滴落的那颗透明的露水珠。 在前行的过程中,楼房的两边上,总会遇到一条条的小巷,成“丁”字状和街道“钉”在一起。小巷大多不深,几步之遥就是一户人家,平房,低矮的门楼恰好抵着巷口。我想,这些住户应当是这个地方的“原住民”。一家住户门楼边上,写着“拾肆”两个字,看来是一家小商店,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妇人正在向外搬运货物。为什么起名为“拾肆”?是即兴为之,还是别有深意?这名字听来让人觉得怪怪的,总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猜想。有一条小巷竟然是直通着的,它通向何处? 顺势拐进这条小巷,前行几十步,豁然是一片小树林。树木大多是槐树和白杨,高高低低,枝枝杈杈。碧叶荫荫,树下长满了各色的杂草,纵横交错地蔓延在那儿,不时有鸟儿的翠鸣声从林中传出,像穿越时空的利刃。这是一个城市的“后花园”,这儿,呈现的完全是一种地道的农家景象。城市和农村因了一条幽美的小巷而连接了起来,走出小巷,就是城市,就是一副热闹而又喧哗的面孔;穿越小巷,你就回到了乡村,回到了一种自然、静谧、安适的氛围里。城市和乡村在这儿是如此得亲近,让人既感受到了城市的温煦,又触摸到了乡村的清凉。从农村走向城市,或许就只是一步之遥。 这让我想到了几年前到过的屯溪(已改名为“黄山市”)。山水之胜自不待说,最让人感怀的是许多机关单位的庭院里也坐落着一座小山,但这山不是人工的,而是把一座自然的山围在了庭院内,庭院即山即水而建,小山的脚下就有潺潺的流水环绕淌过,有一种无限的神韵。在那儿,乡村生长在了城市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小树林里可曾盛开过杏花?我们已无法见证那走过小巷的卖花女孩儿了。今日的我,只能在诗意里开放一支杏花,感受小城的那种婉约之美了。
拐出小巷,路上车辆、行人渐多,街面略微现出一些匆忙。路西电信杆上的小广告映着太阳的光,刺人眼目。 几位老妇人,拖着拐杖,迤迤走过马路。拉下一道长长的忧郁。 一辆人力三轮车从我的面前行过。车上坐着一名五六岁的小姑娘,一只手扶在车上的一件小巧家具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明朗的眼睛好似早晨的一道晨曦,让我想到了昨日站在弥河岸边,看到的那一湖清澈。我微笑着望着她,把她送出很远、很远。若干年后,她还记得她曾经注目过的那个人吗? 许多的时候,许多的人都是这样,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然后匆匆离去,很快就记不得了。它只是成为了生命中一个稍纵即逝的影像。相遇是一种机缘,缘分沉淀进影像里。这似乎是一种宿命。 我沿着大街继续前行,跨过一个十字路口,进入了这座小城的南部边缘。 小城在向南伸展,路边的一些房墙上,写上了一个个大大的“拆”字,“拆”字用力挣扎着,像是正在发生着痛苦的撕裂。
字,只是一个符号,字的力量来自书写者手中的公权力。这儿,很快就会被这种“力量”摧毁,变成一片废墟。或许,不久的将来废墟上会出现新的建筑,给这个小城展现一种新的面貌,谁知道呢?这个小城,和所有的城市一样,每时每刻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她追逐着时间,在变化中呈现,在变化中衰老,在变化中写下自己的那一张史页。 几位老人,从南边走来,他们每人手中都攥着一把艾蒿,轻轻地在手里摇曳着,也摇曳着早晨那一份清静和安详。我知道,端午节就要到了。艾香提早飘逸在了这个小城里,飘逸在了这个几千年的节日里,也飘逸在了汨罗江边屈原的魂魄里。 我很快找到了卖艾蒿的源头。这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市场,至多有几十个人。这一点很像这座小城。多是一些乡下人在卖他们的土产品,以蔬菜居多,诸如黄瓜、西红柿、豆角、西葫芦、芸豆、大葱、生菜等,一律的水灵灵、鲜嫩嫩的,还滚动着昨夜的露珠。乡下人把一种淳朴、清新的芬芳送给了城里人。 两个中年妇女在卖艾蒿,周围围满了人。走开的人手中都攥满了一大把,艾蒿梗粗叶肥,不像是野生的,这一点我不喜欢。我喜欢的是那种野生的艾蒿,虽然棵子矮小,枝叶枯瘦,但它有一种饱满的野趣,有一种更浓烈的艾香。记得小的时候,端午节,母亲总会采一些野生的艾蒿,插在门框的边缘上;或者将艾叶缝进荷包里,佩带在小孩子的身上。早晨,还特别用艾蒿煮鸡蛋。好长一段时间,家里都溢着一种郁郁的艾香。 有些年份,父亲会割下许多艾蒿,晒干,扭成“艾绳”,用于夏天燃烧驱蚊。夏日的夜晚,明月高挂,树影斑驳,风移影动,悉悉索索。全家人于院中待月乘凉,父亲就在房中燃起“艾绳”。于是,沁人的艾香就流淌在月光里,流淌在夏夜的人的柔软的情怀里。 今晨,艾香氤氲在周围的空气里。 端午的节日赋予小城一种怀旧的情绪,一份暖暖的人文情怀。让人怀想那些昔日美好的日子,怀想那些曾经的、深远的历史岁月。 前面就是弥河——这座小城的血脉。我已经看到,阳光下弥河闪烁着的明亮。 我知道,弥河的水在淌,淌着小城的每一个日子。 今日,这个小城,也注定要流淌进我的记忆里。 (附通联地址: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邮编262409Email:lulaisen123@163.com)
路来森 行走在清晨,我想透过清晨的明朗,去翻动小城的书页,以便阅读她某些内蕴的东西。 两次来到这座小城,都是因为高考工作,日日盯着学生,像侦探一样去捕捉那作弊的蛛丝马迹,真是盯得头昏脑胀。因之,工作之暇,我就常常用脚步丈量这座小城。 我用脚步,轻敲她的无语;用思绪,笼罩她的流淌的生命。
在这样的夏日的早晨,一个人行走在一条街道上,心中有了一份难得的宁静和安详。 抬头望天,天空是晴朗的,半空中依然像往日那样,笼着一层似尘似雾的东西。我曾经问过行路之人,路人说:是水汽。可我怎么也看不到水汽的那种透明的乳白色。这是一种略显昏黄色的雾气,每一滴水珠里都应该是挂满了尘埃,这使我看不到这座小城的清澈。 我本以为这座小城是极其清澈的,她的周围是起伏的山岭,行车走过,你能看到山岭上那碧叶苍苍的景象;她的南边和东边是一条叫做弥河的河流,绕城而过。所以说,这座小城真正是卧在山水的怀抱里,舒适得像躺在摇篮里的一个婴儿。 山环水绕,山给她以秀气,水给她以灵气,她是应当明净如洗的。可她的明净哪儿去了呢?是谁收藏了小城的“眼睛”?是那些轰鸣的机器,漂浮的烟尘,还是那些熙攘不已的人群? 有水滴从路边的树上滴落,是昨夜的残梦。 早晨五点多钟,路面上行人稀少,偶有车辆驰过,带起一阵仓促的风,人行路上,如行大野之中,有一种疏疏落落的空旷感。 一名年轻的女子,从我的身边踱步跑过。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T恤,T恤的后背上写着一个大大的“LOVE”,醒目而又耀人。她在爱谁?是一种花前月下的尔我之爱,还是一种无疆的人间大爱?一个把爱驮在脊背上的人,她又会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去爱呢?她是不是把“爱”当作了一颗燃烧的太阳,在“太阳”里燃烧着自己呢?许多年轻人都是把爱当作火去燃烧的,他们还不懂得,“爱”更应像水,作一种慢慢地浸润和滋透,在流淌的过程中把人“淹没”,这样的爱才会滋润,才会恒久。至于这座小城,应当怎样去表述她的爱呢?这样一座玲珑的小城,她的爱也应当是小巧的、俊俏的,正如树叶上砰然滴落的那颗透明的露水珠。 在前行的过程中,楼房的两边上,总会遇到一条条的小巷,成“丁”字状和街道“钉”在一起。小巷大多不深,几步之遥就是一户人家,平房,低矮的门楼恰好抵着巷口。我想,这些住户应当是这个地方的“原住民”。一家住户门楼边上,写着“拾肆”两个字,看来是一家小商店,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妇人正在向外搬运货物。为什么起名为“拾肆”?是即兴为之,还是别有深意?这名字听来让人觉得怪怪的,总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猜想。有一条小巷竟然是直通着的,它通向何处? 顺势拐进这条小巷,前行几十步,豁然是一片小树林。树木大多是槐树和白杨,高高低低,枝枝杈杈。碧叶荫荫,树下长满了各色的杂草,纵横交错地蔓延在那儿,不时有鸟儿的翠鸣声从林中传出,像穿越时空的利刃。这是一个城市的“后花园”,这儿,呈现的完全是一种地道的农家景象。城市和农村因了一条幽美的小巷而连接了起来,走出小巷,就是城市,就是一副热闹而又喧哗的面孔;穿越小巷,你就回到了乡村,回到了一种自然、静谧、安适的氛围里。城市和乡村在这儿是如此得亲近,让人既感受到了城市的温煦,又触摸到了乡村的清凉。从农村走向城市,或许就只是一步之遥。 这让我想到了几年前到过的屯溪(已改名为“黄山市”)。山水之胜自不待说,最让人感怀的是许多机关单位的庭院里也坐落着一座小山,但这山不是人工的,而是把一座自然的山围在了庭院内,庭院即山即水而建,小山的脚下就有潺潺的流水环绕淌过,有一种无限的神韵。在那儿,乡村生长在了城市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小树林里可曾盛开过杏花?我们已无法见证那走过小巷的卖花女孩儿了。今日的我,只能在诗意里开放一支杏花,感受小城的那种婉约之美了。
拐出小巷,路上车辆、行人渐多,街面略微现出一些匆忙。路西电信杆上的小广告映着太阳的光,刺人眼目。 几位老妇人,拖着拐杖,迤迤走过马路。拉下一道长长的忧郁。 一辆人力三轮车从我的面前行过。车上坐着一名五六岁的小姑娘,一只手扶在车上的一件小巧家具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明朗的眼睛好似早晨的一道晨曦,让我想到了昨日站在弥河岸边,看到的那一湖清澈。我微笑着望着她,把她送出很远、很远。若干年后,她还记得她曾经注目过的那个人吗? 许多的时候,许多的人都是这样,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然后匆匆离去,很快就记不得了。它只是成为了生命中一个稍纵即逝的影像。相遇是一种机缘,缘分沉淀进影像里。这似乎是一种宿命。 我沿着大街继续前行,跨过一个十字路口,进入了这座小城的南部边缘。 小城在向南伸展,路边的一些房墙上,写上了一个个大大的“拆”字,“拆”字用力挣扎着,像是正在发生着痛苦的撕裂。
字,只是一个符号,字的力量来自书写者手中的公权力。这儿,很快就会被这种“力量”摧毁,变成一片废墟。或许,不久的将来废墟上会出现新的建筑,给这个小城展现一种新的面貌,谁知道呢?这个小城,和所有的城市一样,每时每刻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她追逐着时间,在变化中呈现,在变化中衰老,在变化中写下自己的那一张史页。 几位老人,从南边走来,他们每人手中都攥着一把艾蒿,轻轻地在手里摇曳着,也摇曳着早晨那一份清静和安详。我知道,端午节就要到了。艾香提早飘逸在了这个小城里,飘逸在了这个几千年的节日里,也飘逸在了汨罗江边屈原的魂魄里。 我很快找到了卖艾蒿的源头。这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市场,至多有几十个人。这一点很像这座小城。多是一些乡下人在卖他们的土产品,以蔬菜居多,诸如黄瓜、西红柿、豆角、西葫芦、芸豆、大葱、生菜等,一律的水灵灵、鲜嫩嫩的,还滚动着昨夜的露珠。乡下人把一种淳朴、清新的芬芳送给了城里人。 两个中年妇女在卖艾蒿,周围围满了人。走开的人手中都攥满了一大把,艾蒿梗粗叶肥,不像是野生的,这一点我不喜欢。我喜欢的是那种野生的艾蒿,虽然棵子矮小,枝叶枯瘦,但它有一种饱满的野趣,有一种更浓烈的艾香。记得小的时候,端午节,母亲总会采一些野生的艾蒿,插在门框的边缘上;或者将艾叶缝进荷包里,佩带在小孩子的身上。早晨,还特别用艾蒿煮鸡蛋。好长一段时间,家里都溢着一种郁郁的艾香。 有些年份,父亲会割下许多艾蒿,晒干,扭成“艾绳”,用于夏天燃烧驱蚊。夏日的夜晚,明月高挂,树影斑驳,风移影动,悉悉索索。全家人于院中待月乘凉,父亲就在房中燃起“艾绳”。于是,沁人的艾香就流淌在月光里,流淌在夏夜的人的柔软的情怀里。 今晨,艾香氤氲在周围的空气里。 端午的节日赋予小城一种怀旧的情绪,一份暖暖的人文情怀。让人怀想那些昔日美好的日子,怀想那些曾经的、深远的历史岁月。 前面就是弥河——这座小城的血脉。我已经看到,阳光下弥河闪烁着的明亮。 我知道,弥河的水在淌,淌着小城的每一个日子。 今日,这个小城,也注定要流淌进我的记忆里。 (附通联地址: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邮编262409Email:lulaisen123@163.com)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