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在书店

2020-10-20抒情散文孙光新

1、书店搬远了,对我没什么影响。这是一座教堂。生活影响了我。书店原先在小城的中心位置,是闹市区,现在搬走了,依旧是书店的地盘,但书店里把这地方改成了购物超市,为了方便更多的人。(大家应该知道这个小城里的人了吧)。但我不去这地方了,这并不是
1、书店搬远了,对我没什么影响。这是一座教堂。生活影响了我。   书店原先在小城的中心位置,是闹市区,现在搬走了,依旧是书店的地盘,但书店里把这地方改成了购物超市,为了方便更多的人。(大家应该知道这个小城里的人了吧)。但我不去这地方了,这并不是我不需要这地方,我会让我的妻子去那地方,她很喜欢书店里把这地方改成购物超市,她曾经一度是这家超市里的一员。   我只好去更远一点的地方。我,一个有着不可告人野心的、隐忍的、无闻的小知识分子。书店被改成了书城,但我还是喜欢它原来的名字:新华书店。这是一座教堂。周末的时候,我常常去做礼拜。置身于这座神圣的教堂,我能够感受到众神的气息。这个时候,我不会说话,即便一呼一吸都忘记了。我有些激动,我颤栗了。我轻轻地翻开那些书页,白的、微黄的底,黑字,多么像我在顶礼膜拜那神圣的圣母,或者是耶稣。她(或者他)从那些被翻开的书页里降临到我的身边,向我布道。我有成为圣徒的野心。我在两排书架之间的窄窄的通道里蹲下身子来,一点点地向前移动着,三两个站在书架前看书的人就挡住了我的去路,我有些不悦,我不情愿地绕了过去。他们是一些穷学生。我原谅了他们。我比他们优越多了,我想,这地方真好,三五十元钱就可以把我自己内心里的圣母搬回家(尽管,我也时常抱怨越来越贵的书价。我知道,那不是圣母的错,那是一些书商们、经营者们施给像我这样想成为圣徒的人的一个小小的伎俩,野心冲昏了我的头脑,我扔下的银币的清脆的响声我一点也没有听清楚。我清醒过来的时候,是我的妻子要我去交电话费、孩子学费以及买柴米油盐的时候。我阴冷着脸,我妻子也阴冷着脸,我的野心一点点地被无奈、琐碎的生活击碎)。   我像一个屡教不改的赌徒,像一个犯了毒瘾的瘾君子(生活让我不再神圣),我还是忍不住那个比先前远了的地方的诱惑。有时候,我下定决心,我只是去看看,一定要两手空空地回来。我真的两手空空地回来了,我那时的心情真是遭透了。请你想象一个进了赌场的、嗜赌如命的赌徒不赌一把就走出赌场的心情吧,接着你再想想一个瘾君子守着一屋子毒品却无法过瘾的感觉吧。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身无分文啊。我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但我还是搬了一些圣母回家。现在我想向大家开出一个小小的书单:《艺术的特征》、《巴黎圣母院》、《我的名字叫红》、《西方美学史》、《美学三书》、《西方艺术史》、《艺术史写作原理》、《为什么读经典》、《西方美术名作二十讲》……你可以想象此时我内心里的快意。 2、孩子们。我想起了我小的时候。好奇心越来越大的、越来越无法满足的小女儿。
  去书店的时候,我还会带着我的小女儿。她只有十来岁,她的心正好纯洁得不用漂白,但她的好奇心却越来越大,那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我在书店里看到了这样的一些孩子们,他们坐在干净的地面上,捧着一本本的书,头一抬也不抬,眼睛也不眨一下。我真担心书店的管理员在这个时候会突然过来撵他们走。那样的话,我会看到那一张张好奇的、紧张的面孔陡然变成失望。他们此时的表情多可爱啊。我的小女儿看着那不厚不薄的、漂亮的书,她像那些坐在那里的孩子们一样贪婪,看了看这本,放下,又从书架上抽出另一本,看了看,又放下,又拿起原先的那一本……她怎么这样犹豫不定呢,她小小的心知道那里面藏着什么吗?   我想起了我小的时候,我们生活窘迫,我们只能有语文、算术课本。但是,令人尊敬的玉柱爷爷把《岳飞传》借给我看,胜利借给我看《西游记》,拥军借给我看《水浒传》、《金光大道》……那个时候,我心情激动得要命,却又怕父亲不让我看这些所谓的闲书,我只得躲进里屋,趴在炕上一页页地看。那些书真厚啊,沉沉的,我感到很温暖,很开心。那个时候,我是一个十岁左右的乡下少年,从此我知道了在我们这个小村子外还有更大的世界,那是为我所无法想象的。   现在,我的小女儿与她的小朋友知道西瓜太郎、奥特曼,格格巫、蓝精灵等,但我不知道,我也看不懂这些东西,并且觉得这些东西一点也不好,因为我小的时候,头脑里没有塞进这些去。我有些粗暴地把女儿的这个爱好给打断了。我给她从书架上抽出了《快乐王子》、《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昆虫记》、《海的女儿》、《豪夫童话》……我想在这一张空白的纸上写上这些。我想,她比那些坐在地上看书的孩子们幸运得多,因为她也像我一样把她好奇的世界搬回了家。现在,这个小孩子常常要我带她去书店,每次都要我为她买一本。她的好奇心越来越大,有一天,我会无法满足她的。   她对我说,爸爸,《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昆虫记》看不懂。我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对着她笑了。 3、与我无关的、一张张痴迷的面孔。我想起了什么。   这是一些学生。在书店的这条街的不远处,有一所中学。他们都来自那所中学。这一张张年轻的脸,有的戴着眼镜,他们来这里看书。我不知道他们看的什么书,他们投入的样子很令人感动。我仔细地看了看他们所在区域的分类标示,一是现代文学,一是校园文学。我在的这边是外国文学区,再后面是古典文学区,我仔细地看了看,这两个区只有我一个人。在他们这个年龄,他们看的应该是韩寒、郭敬明吧,这些流星作家的书,我从来没有看过,因此我没有评判的资格。他们的口袋里没有多少钱,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来看看,看多少算多少。但我想,他们应该在外国文学与古典文学区的,因为这是一个源头,是大浪淘沙的结果,在我们这个泥沙俱下的时代里,这比什么都重要。但,我又想,也许我错了,一张张年轻的、简单的脸,一颗颗悬浮的心也许无法负担起那些沉重、悠长的经典。他们冷落了那些个民族展示给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内心是否会因此而一点点地贫瘠起来,他们的脸上是否会越来越多地写满迷茫。也许,他们在这条街上的那所中学里禁锢得太久了,他们需要放松一下他们的心灵,而那一本本轻松的、调侃的、悬浮的书正好让他们有这样一种放松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他们回过头来,发现他们把最美好的时光都作消遣了。那时,他们不再来书店,他们不再有读一本书的习惯了,即便是这样调侃的、轻松的,这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在经典里驻足过的结果,也许在课堂上他们就烦腻了这些。当生活一点点向他们压过来的时候,他们发现当年看过的那些书中的一切一点也不真实。他们剩下了什么,他们一点也没剩下,他们把自己的青春都挥霍掉了。他们将无奈地融进这个小城的人流之中。想到这些,我隐隐感觉那些正在认真阅读的、青春的脸正在一点点远去着、模糊着,这个小城强劲粗粝的、悬浮燥热的风,透过他们手里一本本轻的、薄的书,吹皱他们的脸,吹老的他们的心。 4、年龄是个问题。我有些形单影只。人数是个问题。一个遗憾的问题。   我向四周环顾,除去儿童区席地而坐的孩子以及校园文学区的那些中学生们,偶尔会有几个青年人,那是他们在陪着孩子们来买教辅读物的。我还发现,孩子们看的多是漫画之类的。我曾经为我的九岁的小侄子买过一本《西游记》、一本《快乐星球》,但他一本也没有看完。当我问起这两本书的时候,这个经常自称是奥特曼的快乐少年回答说找不到了。我带他来的时候,他也像这些孩子们喊也喊不走。我在这一群蹲着的孩子中间认真地搜索着,像个孩子,我感觉到有些形单影只。读书,年龄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了。我的弟弟就住在这家书店附近,他是个写诗的,但他也不大来这儿。我给他一本《悲惨世界》看,好几个月的时间,他只看了可怜的几十页。读书,已经成为一个问题。   我再次环顾这个二楼的书店,林立的书架充满了这个足够大的大厅。但是,来这里的人们在一楼就四下散开了,他们消失在琳琅满目的、好看的、新鲜的、诱人的百货之中。二楼的书店于太多的人而言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少关系。那些幼嫩的、年轻的脸,他们只是在看。他们没有钱,或者,他们的囊中,装着的仅仅是一天的生活而已。   我有点不满足,这是一个令我遗憾的问题,我们这儿没有三联书店,也没有古籍书店。十多年前,我在外地读书的时候,那个城市里就有古籍书店,我当然喜欢那里的书。后来,我去过一些更大的地方,我还见到了三联书店,那里的书也好,我也喜欢。不知道,我们这儿什么时候能够有这样的书店,我想。这也许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而已,看着书店里的几个读者,我担心有一天这家书店会维持不下去的。 5、流行的、时髦的、实用的。读者数量问题。书本身的问题。罪过。笑话。   流行的、时髦的、实用的,这是那些静静地立在书架上的书。迎门的是公务员考试用书,然后是教辅读物,然后是少儿读物,然后是校园文学,最后才是那些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包括古典的、外国的),但是,我依旧没有发现我想要的一本书,比如美学的,比如书法史的,美术史的(尽管我们这个小城里也有不少所谓的书法家、画家),比如艺术家(包括书法家、画家、文学家的,当然,我喜欢的是国外的那些)评传,唯一看到的是一本叫做《三巨人传》的……   问题。我翻看那些书,有太多的像书画一样,留白太多(我们的纸多得用不完?),彩页太多、插页太多,然后是书价太贵,这中间有着不可说的、必然的联系,但,更有取巧(罪过)、也有取悦(非罪?模糊的)。我仿佛看到,这些书把读者向外推了一推,又推了一推,最后终于把贫穷的读者推出了门外。对于我所居住的这个小城而言,这也算不的什么。但这是一个问题,对于正在成长着的儿童、少年而言,对于心境正在老下去的青年而言,以及休闲下来的老年。但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但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而言。   笑话。罪过。这也是一个笑话,越来越少的读者,越来越多的书,越来越多的出书的,多么像一个国家在忙着消耗着越来越少的木材来生产着越来越多的无用之物。真是一种罪过,书一大堆一大堆地积压在书店里,是书店的罪过,是出版商们的罪过。花钱印出来的没人读的书是写书人的罪过,为此,我为我是一个写作者而脸红,幸好,我还没有花钱印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我想,有一天,我也会有这一种罪过的,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在这个书店里,我像一个侦破能手一样在甄别着每一本书的真伪,我不想花钱买一本我翻几页就扔掉的书。我实在太挑剔,我还感到我有些狡猾,我想这是上面的那些问题或者罪过造成的。我知道,风会把我一点点地吹老,而且,我也正感到我在一点点地老下去,我不会傻到白白地冤枉掉我的时间的。这样,我就得费尽心力地来挑选我以为值得读的、好的、经典的,这样,我才会在读后觉得我的时间没有被冤枉过,掏了自己的钱买一本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书与吃饭吃出了苍蝇有什么区别呢。   而且,我一开始就说过,我有成为圣徒的野心的。 6、小城的这家书店里幸好有这本书,我把它的一些文字抄给你,你自己看吧。   幸好,我在小城的书店碰到了它。这是卡尔维诺的书,它的名字就叫《为什么读经典》。这样,我可以根据这个可爱的古巴老头给出的十四个定义来省下我那么多的口舌。它们是:   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在读……”的书。
  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四、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五、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
  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十、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
  十一、“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与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
  十三、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我愿意把远在南美洲的这个老头的这十四个定义提供给我近旁的、小城里的所有热爱读书的人作为参考。   注1、2: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人,1、2处的古巴、南美洲字样取其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之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