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行者无疆》和散文信息问题[原创]
2020-10-22抒情散文木祥
木祥首先应该说到,余秋雨的散文写作是成功的。抛开国内外评论家的各种批评不说,单说他的散文的读者量,也是相当可观的。能够拥有大量读者群的作家,不管怎么说也有他成功的一面。余秋雨散文写作赢得了大量的读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就作品论作品,我
木祥
首先应该说到,余秋雨的散文写作是成功的。抛开国内外评论家的各种批评不说,单说他的散文的读者量,也是相当可观的。能够拥有大量读者群的作家,不管怎么说也有他成功的一面。
余秋雨散文写作赢得了大量的读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就作品论作品,我想首先是他对散文题材的把握别开生面,讲述了读者还不十分了解的历史和地理,让人在阅读他的散文的时候获得愿意接受的信息。我想,这是余秋雨最为聪明的地方,他懂得了散文也要通过新的信息征服读者,他放弃了中国散文史上人云我云的“个人范围”的题材,大面积地开发散文题材的新领域,所以,他
的散文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后来,也正是由于题材问题,余秋雨在写了《千年一叹》以后,说他不愿意再写散文了。中国历史的、地理的题材,余秋雨可能觉得已经写得差不多了,至少说,他掌握的历史地理已经写得差不多了,我想也就是他没有更好的信息可以发布了。 这说明信息对散文的写作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后来的形势又发生了点变化,这一点,连余秋雨先生也没有估计到。如果他早估计到这一变化,也就不会说等到《千年一叹》出版后就要封笔不写散文了,以至后来又要作为什么再写散文的解释。 原因出在余秋雨与香港凤凰卫视跑了欧洲一百来个国家和地区,回来后要写一本叫《行者无疆》的书。不管余秋雨先生用 所谓的“文化和责任”或其他的什么理由来解释他写作这本散文集的动机,但我想得最多的还是信息,余秋雨先生已经看到他所掌握的欧洲文化信息,足于引起中国读者的兴趣。国内大部分读者对欧洲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欧洲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的陌生的,所以,把握了国内大多数人对欧洲文化的关注这一事实,余秋雨想到了要写这本书,同样,一种对欧洲文化信息的捕捉愿望,又让这本书的印刷量有增无减。说实话,我也买了这本书,我买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前不久我才到过欧洲,对欧洲可以说是一知半解,所以,想看看这个文化名人怎么写欧洲。
读了书中收入的全部散文作品,果然如此,如若说余秋雨是在讲述对欧洲的发现,不如说他是传达欧洲文化的信息。而且,我发现余秋雨也只是站在欧洲的局部说话,从他的行文来看,所有命题都只涉及到“点滴的欧洲”。而我们又不能不佩服余先生的精明之处,他能非常成功地应用“游击战术”,把一个囫囵的欧洲“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在叙述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这种写作方法,也遵循了散文写作的一般规律,他非常了解文章总是要能从局部反映整体,从个别反映一般。余秋雨到了欧洲百十个国家,经历了几个月时间,所见所闻可谓不少,如果稍不注意,就会犯贪大求全的毛病,容易面面俱到,也容易顾此失彼,所以,余秋雨在他经过的百十个国家中善于选点,善于选择自己最能发言的话题。所以,他的这本散文也有了新的卖点,出现了新的闪光。 余秋雨《行者无疆》的写作手法,还是沿用了他过去的老套路,散文中的“评说”或“解读”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余秋雨在散文创伤中善于在列举了一个他最为熟悉的文化信息以后,然后再加于评说,从而增加信息含量。实际上,文章中的评说也是信息的捕捉、转化、延伸的过程,要立足于实地考察或阅读思考,才能产生转化和延伸的过程。所以,余秋雨的评说,或者说是解读,是在通过各种方式捕捉信息的基础之上,通过巧妙地转化延伸而赢得的。如果不是通过实地堪察,通过对各种文献的阅读理解,增大信息量,评说和解读就是违反常规的,不真实的,也是不可能会成功。所以,通过对信息的转化和延伸,增加散文的可读性,也是余秋雨先生散文最大的特点。说实话,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评说,我们可以说他的评说是虚拟的,是缺乏真实性的,读过以后什么印象也没有留下,但这种评说还是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因此,国内外一些批评家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散文确实是独树一帜。 而就《行者无疆》这本散文集来说,余秋雨的个人化的评说仍是不可或缺,只有成功地运用这种评说,才能增强他散文个人化的味道、他的“参与”,同时,也才能带动了读者的“参与”,调动散文的亲合力,赢得读者。只不过,在《行者无疆》这本散文集中,余秋雨在发挥个人评说的优势以外,还把重点放到了中国和欧洲文化的比较方面,这便让人感觉老套。余秋雨在过去的散文中,吃的就是“历史饭”,在叙述欧洲文化的时候,再搬出这种看家本领来,虽然能显示他博古通今、中西通览的水平,但在今天的的文集里又反复出现他的其他文集里一再出现的历史评说,真是让人不敢恭维。我们期望的是能从他的散文里得到欧洲文化原生态的东西,从他的散文里获得欧洲的历史地理文化方面的信息,而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话语。
余秋雨散文写作赢得了大量的读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就作品论作品,我想首先是他对散文题材的把握别开生面,讲述了读者还不十分了解的历史和地理,让人在阅读他的散文的时候获得愿意接受的信息。我想,这是余秋雨最为聪明的地方,他懂得了散文也要通过新的信息征服读者,他放弃了中国散文史上人云我云的“个人范围”的题材,大面积地开发散文题材的新领域,所以,他
的散文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后来,也正是由于题材问题,余秋雨在写了《千年一叹》以后,说他不愿意再写散文了。中国历史的、地理的题材,余秋雨可能觉得已经写得差不多了,至少说,他掌握的历史地理已经写得差不多了,我想也就是他没有更好的信息可以发布了。 这说明信息对散文的写作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后来的形势又发生了点变化,这一点,连余秋雨先生也没有估计到。如果他早估计到这一变化,也就不会说等到《千年一叹》出版后就要封笔不写散文了,以至后来又要作为什么再写散文的解释。 原因出在余秋雨与香港凤凰卫视跑了欧洲一百来个国家和地区,回来后要写一本叫《行者无疆》的书。不管余秋雨先生用 所谓的“文化和责任”或其他的什么理由来解释他写作这本散文集的动机,但我想得最多的还是信息,余秋雨先生已经看到他所掌握的欧洲文化信息,足于引起中国读者的兴趣。国内大部分读者对欧洲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欧洲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的陌生的,所以,把握了国内大多数人对欧洲文化的关注这一事实,余秋雨想到了要写这本书,同样,一种对欧洲文化信息的捕捉愿望,又让这本书的印刷量有增无减。说实话,我也买了这本书,我买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前不久我才到过欧洲,对欧洲可以说是一知半解,所以,想看看这个文化名人怎么写欧洲。
读了书中收入的全部散文作品,果然如此,如若说余秋雨是在讲述对欧洲的发现,不如说他是传达欧洲文化的信息。而且,我发现余秋雨也只是站在欧洲的局部说话,从他的行文来看,所有命题都只涉及到“点滴的欧洲”。而我们又不能不佩服余先生的精明之处,他能非常成功地应用“游击战术”,把一个囫囵的欧洲“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在叙述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这种写作方法,也遵循了散文写作的一般规律,他非常了解文章总是要能从局部反映整体,从个别反映一般。余秋雨到了欧洲百十个国家,经历了几个月时间,所见所闻可谓不少,如果稍不注意,就会犯贪大求全的毛病,容易面面俱到,也容易顾此失彼,所以,余秋雨在他经过的百十个国家中善于选点,善于选择自己最能发言的话题。所以,他的这本散文也有了新的卖点,出现了新的闪光。 余秋雨《行者无疆》的写作手法,还是沿用了他过去的老套路,散文中的“评说”或“解读”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余秋雨在散文创伤中善于在列举了一个他最为熟悉的文化信息以后,然后再加于评说,从而增加信息含量。实际上,文章中的评说也是信息的捕捉、转化、延伸的过程,要立足于实地考察或阅读思考,才能产生转化和延伸的过程。所以,余秋雨的评说,或者说是解读,是在通过各种方式捕捉信息的基础之上,通过巧妙地转化延伸而赢得的。如果不是通过实地堪察,通过对各种文献的阅读理解,增大信息量,评说和解读就是违反常规的,不真实的,也是不可能会成功。所以,通过对信息的转化和延伸,增加散文的可读性,也是余秋雨先生散文最大的特点。说实话,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评说,我们可以说他的评说是虚拟的,是缺乏真实性的,读过以后什么印象也没有留下,但这种评说还是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因此,国内外一些批评家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散文确实是独树一帜。 而就《行者无疆》这本散文集来说,余秋雨的个人化的评说仍是不可或缺,只有成功地运用这种评说,才能增强他散文个人化的味道、他的“参与”,同时,也才能带动了读者的“参与”,调动散文的亲合力,赢得读者。只不过,在《行者无疆》这本散文集中,余秋雨在发挥个人评说的优势以外,还把重点放到了中国和欧洲文化的比较方面,这便让人感觉老套。余秋雨在过去的散文中,吃的就是“历史饭”,在叙述欧洲文化的时候,再搬出这种看家本领来,虽然能显示他博古通今、中西通览的水平,但在今天的的文集里又反复出现他的其他文集里一再出现的历史评说,真是让人不敢恭维。我们期望的是能从他的散文里得到欧洲文化原生态的东西,从他的散文里获得欧洲的历史地理文化方面的信息,而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话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