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上山取钥匙

2020-10-25抒情散文马霁鸿
一如往常,没有尽数罗列攀登中的每一步豪迈,对这座山峰凌之绝顶,在它也许光秃闪亮,也许草木葱茏的脑壳上蹦蹦跳跳狂抒壮怀,或者四仰八叉检阅流云。虽然它巍巍然3400米,但爬山长大的脚力还能够胜任愉快,逢坚不惊的心脏也还可以款款接受。不仅仅因为它
  一如往常,没有尽数罗列攀登中的每一步豪迈,对这座山峰凌之绝顶,在它也许光秃闪亮,也许草木葱茏的脑壳上蹦蹦跳跳狂抒壮怀,或者四仰八叉检阅流云。虽然它巍巍然3400米,但爬山长大的脚力还能够胜任愉快,逢坚不惊的心脏也还可以款款接受。不仅仅因为它有着文笔峰这么一个俏模样好名字,一旦登顶便亵渎了偌大一支妙笔。人与自然同为地球嫡出,对大大小小的山峰心存一点爱怜,留下一份敬畏,说不定更能显示出人的气量与明智。   文笔峰——文峰寺位于丽江坝子的西南角,很是生了些风光的,被有心人列为丽江八大景区之一哪。到得这么一个好去处,却又不愿进步到山顶,那是要观赏些什么景致?   是来参观文峰寺吗?似乎没有那么专注。尽管这里系一处佛教圣地,在国内外佛教界有着重要地位重大影响。建于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的文峰寺,乃滇西葛举派喇嘛的最高学府,殿宇巍巍,禅院幽幽,百鸟吟诵森森古木,群蝶演艺凄凄芳草。其鼎盛之时,二十四禅院排列出半山恢弘,数百喇嘛盘坐成一坡肃穆,其状恰如时下的一句广告词:大有可观。1986年10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大师曾专程到此视察,并主持了法事。纯粹将这里当作风景,它也颇引人入胜。且不讲清流悠悠,碧树亭亭,就说那一院一风光的茶花吧,何处能够找得出第二个版本。现今旅人只晓得那玉峰寺的万朵山茶为世上奇品,殊不知这文峰寺里树干如栋、树冠入云的“恨天高”更堪称绝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到丽江,慧眼选中这里的娇妍,彩墨一泼成就了一幅名作,古茶花树下,两位纳西族女生手挥乒乓球拍抽杀正酣。画作一在《人民画报》上面世,睹之者莫不醉目叹赏。   是来一饮神水吗?似乎没有那个渴望。虽然这里的神泉被传得神乎其神。文峰寺侧后,数人合围的古杉、水冬瓜树密密匝匝,相携而立,置身林子中,抬头不见天日,迎面幽风袭人。就在树脚,三股清泉翻花而出,汩汩然,潺潺然,泠泠然作金玉之声,汇成一潭,巡回数遭,混合了神曲之后方款款而去。据说,这水健康人饮了元气倍增,病人饮了顿添精神,驼背者饮了,腰杆也不知不觉挺直了几分哩。旧时,远远近近的人家,若是家中有难养的独儿子,便专取这神水给他饮用。真神,眼看着那独儿子身也壮了,貌也秀了,而且知书识理聪颖过人。城里的大户人家,更是在孩儿满周岁后就将他藏在这里抚育。故而有“要养乖苗苗,须到文峰寺”之俗谚。附近村寨的老人临咽气时,只愿喝下一口神水,以便滋滋润润归返天国。同行的人一个挨一个捧起神水细细喝过,我也想尝尝它的滋味,口却不渴,遂与之相错而过。   那么,头啄头啄地朝着坡上登个不停,是要拜见“面壁洞”喽?似乎没带来那份虔诚。虽然听说这里曾使多少高僧大彻大悟。“面壁洞”又称“灵洞”,还称“静坐堂”,位于文笔峰的半山腰上。谓之曰“堂”,好像夸张了一小点儿,因为它实在只是一个个高深各五尺、宽仅三尺的所在(命名为汉家所谓的“斗室”似乎更贴切一些)。这样的洞府,共有二十余个。求知进学的青年喇嘛,要在这洞中打坐诵经面壁参悟三年三月三日三时,才算修习满期。功毕炼成之后,其脑门上便会“开顶”,长出个被称为佛顶的肉瘤,雉鸡毛插于其上而不会偏倒。一旦“开顶”,取得“都巴”学位,青年喇嘛们便可让一身灵光照满路途,四处设坛主持正规法事了。   过了一道又一道景致,脚步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也不盘桓,也不流连,也不想登顶,到哪里是个头呢?一个我在问。另一个我沉吟一番,回道:亲近一回自然,莫非一定要到哪里才算正规吗?享受享受这自在的过程就不可以吗?到哪里算哪里吧。   闲路步步,又来到一个绝妙之地,这便是“取钥匙”处了。一片洼地里,突兀耸立出百十立方米一块大石头,大石头的中间,紧紧噙了一块小石头,小石头里边身如盆,外边个如钵,可摇动而不可拔除。传说,这块小石头是仙人打进去的。还传说,这个部位叫作石匣,石匣里所嵌的小石头,便是“神钥匙”了。远近的香客要到峨眉山、鸡足山朝拜,必得先到这里上香,借取钥匙:心虔诚,手轻柔,将那小石头细致摩挲,然后一步一喜而去。朝拜毕,还得回到这里,恭恭敬敬归还钥匙,其仪如上。如若不取这钥匙,那末,即使身子到了峨眉鸡足,心却进不了佛门,那可是白辛苦一趟,白诚心一场哩。   脚板心渐渐发胀,发烫,呼呼向外蹿热气,踏青三月,这回算是踏得实在了,且席地坐一坐吧,看看云生林梢,听听鸟鸣杜鹃,感受草风过额,闻嗅石崖异香。这里各个山包各条箐沟的树子,尽管茂密,尽管茁壮,可不论松树,杉树,栗树,还是其他杂树,个头都不太大,尚不能够组合出一副原始森林的风仪,而这个地段正有着草木繁衍的好风水噢。疑,它们的祖先曾被砍光过,它们则是后来人工种植撒播的,或从没有枯死的老树蔸上生出来的。虽然缺失了原始森林的提携,但凭着蕴藏于内的原始气息,凭着求生望长的生命本能,且不再有“热心人”的“惦记”与“关切”,一年年过去,它们又蓬勃了,挺拔了,蔚然成林了。再生林,生命力也是很强的呢。   一团云雾悠忽而来,丝丝缕缕挂在树枝崖间,隐隐约约闪现出些异样字符。仿佛被谁从鼻孔里吹进了蒙汗药,脑子竟一时迷糊,而朦胧中的双眼却似乎将那些字看懂了若干。清醒过来,禁不住盯定了树林发楞。这里乃以善为本的佛家圣地,影响所及,该是很大的一块土,很多的一些人,所施出的法力,也该有很多个“焦耳”打进人们的心中了。却偏有那不理佛的人,圆睁豹眼,高挥利斧,将一个个山峦剃成了和尚头,使之被烈日烙起片片焦烟。还好,人们的脑袋里拒绝真空,不信佛总得信点什么。信了点什么的人们,终为自己摧树毁林的壮举惭愧了,懊悔了,思谋着以功补过了。于是,在原始森林的旧址上,慈慈爱爱地培植上了树子树孙。而我们所赖以生存与繁荣的大自然,则是那么有情,那么有义,那么宽容忍让。你对它好,对它爱,它竭尽全力庇荫你,欢娱你。你一时糊涂犯傻,自我膨胀,做了损伤它的事,凌辱它的事,它也不忌恨,不记仇,只要你悔悟了,认错了,并以行动改过了,它便“自然”将一片友善回馈给你……   回过神来,不觉间口内生津,浑身舒泰。浸润在大自然之中,再没有更畅快的事了。真不想下山,返身到那攘攘市声中去。俯视山下点点村落,纵横阡陌,远眺几公里外的丽江城,脚板又禁不住发痒,一点一点伸向归程。人类有人类的家,老占着树的位置,草的位置,鸟雀戏耍的位置,它们该不舒坦了。我虽不信佛,临下山时,还是静了心,诚了意,登上石坎,将那包箍在大岩石上的小石头下细摩挲了一回,并轻轻摇了它几下,然后收拢手掌,作了个紧握状。当脚掌一颠一颠叩响来路时,我悄悄告诉自己,此行不虚,果真取到了一把钥匙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