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解析伏羲时期的大洪水
2020-10-28叙事散文万禹
《圣经》中记载大洪水时是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时间,这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被洪水摧毁的时间很相当,属仰韶文化早期。人们一直都在搞清楚这一时期突如其来的洪水到底是哪里来的?有的说是地震,有的说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因为在女娲神话中有记载天被撞了个
《圣经》中记载大洪水时是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时间,这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被洪水摧毁的时间很相当,属仰韶文化早期。人们一直都在搞清楚这一时期突如其来的洪水到底是哪里来的?有的说是地震,有的说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因为在女娲神话中有记载天被撞了个大窟窿,这很可能就是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所以古人认为天上开了一个洞),其实这些原因都有可能。但经科学家研究后表明这一时期的洪水主要还是由于,刚刚过去的地球的最后一个冰川期所融化的雪水所造成的洪水泛滥,而且是全球性的。地球的最后一个冰川期大约于距今20000年——9000年的时间。之后,当冰川期过去,地球的整体气温也有了一个大的回升。气温回升后,山上积压的冰雪就开始融化,雪水顺流而下,在山下汇集成一个大渊,有的地方河流并济,大一点的河流随处可见,河水奔腾向前,水声震耳雷鸣。包括在古昆仑山(今祁连山)一带曾形成一个偌大的水渊,环绕祁连山使其处于包围之势,古代便把这个大渊称弱水。弱水的占地范围很可能包括了今天的河西走廊的西段和今酒泉一带。《禹贡》中说:“禹导黑水(祁连山一带以疏勒河为主流系的一条河)至于三危,东南流入于南海。”三危者就是敦煌,也就是说黑水河在今敦煌一带最后是南流折向而回流,入于祁连山南侧深渊之中,包括柴达木盆地和青海一带,大通山、柴达木山、土耳根达扳山、青海南山和宗务隆山个山系之间都是南海的驻留之地。后水源退化,山上的积雪除过一些海拔较高和寒冷的地方没有融化外,其余各处都已融化,原来的河流大部分处于干涸,只留下一些水系较大和还有水源补充的河流。
祁连山一带所形成的大海,在夏代和商代的时候,也只留有一个空名。不过在祁连山北部的弱水大渊还在,大禹治水时从弱水之北的合黎山上凿开山口引弱水至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这就是《禹贡》中所说的:“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
洪水退去后,陆地渐渐露了出来,成了肥沃的土地,正适于耕种。所以,继伏羲之后,农业耕种才正式走进华夏历史,神农氏就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时期,人类已经不再靠采集和狩猎来获取食物,也不再是靠四处游牧来维持生计,食物的来源又获取了一个新的途径。农业耕种到了黄帝时期已经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无论是种子的来源的丰富(已经有小麦和高粱),不再是单纯的种植;还是种植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黄帝在统一华夏各民族后还实施了农业的普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我国成为农业之国奠定了基础。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