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冬夜长长好读书
2020-10-30叙事散文拥炉吟雪
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堪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本好过年。当看到这样一句顺口溜时,我禁不住笑了。假如不是一位贪玩学生的懒学之辞,必是一位冬烘先生的倦怠借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来,对于倦学之人来说,“财色”也难以动其
春来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正堪眠。
秋有蚊虫冬有雪,
收拾书本好过年。 当看到这样一句顺口溜时,我禁不住笑了。假如不是一位贪玩学生的懒学之辞,必是一位冬烘先生的倦怠借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来,对于倦学之人来说,“财色”也难以动其心。 我不是古人,自也想不出古人读书要选在什么时候,翻翻“名言警句”之类书籍,发现诸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之类的劝学格言均出自古人之口,就像上面这样有违夫子之训的打油诗,我也不敢妄加菲薄,毕竟,人家说的也有道理嘛。 春天是最让人心旷神怡的季节。当被禁锢了一冬的身体和思想随着春天万物的萌动而勃发生机的时候,那种向往大自然的冲动是无法抑制的。风和日丽,万象更新,呈现眼前的是一派花红柳绿、莺歌燕舞。这样的季节假如不是应付考试的无奈,是很难静下心来苦读诗书的。“春来不是读书天”,看是懒于读书的推托之辞,其实也正应了春日万物躁动的景象。 夏天自不必说,烈日炎炎,挥汗如雨,避暑纳凉尚来不及,哪有闲情逸致去翻书本呢,此时最惬意的,无过于找一树荫下或敞棚内,伴着微微的熏风美美睡一觉。别忘了,古人们可是没有空调和风扇的。 按说秋天该是读书的季节,且不要说天高云淡、穗黄橘红,就那一行排云横空的征雁也会引发无穷的诗绪。只是,秋天在古人心目中更多的是肃杀,就连处决犯人也要选择这样的时候,谓之秋决,还有一个说法叫做上合天道。在这样的一个掺杂着血腥的季节,假若再遇上秋雨的阴晦,不要说读书,就那一腔愁绪就无法化解,蚊虫的滋扰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于是四季就剩下了冬天。在古代,冬季谓之“冬闲”,既然闲来无事,读书该在情理之中的。且慢,古人一没暖气,二没空调,假如不是士绅官僚,恐怕连柴炭也没得。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天寒地冻,手尚要笼到袖筒里取暖,又如何捧书而诵呢。 如此看来,古人们编这样一句打油诗,也还是有所说道的。不过对于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不分时间、不分季节的。没有灯光可以凿壁,可以囊萤,可以映雪。没有书案牛角上也可以挂得,驴背上也可以搭的,更风雅一点的还可以把读书作为下酒菜。在古人那里,读书当真成了生活中的调味品,走向仕宦的铺路石。 对于今人而言,假如不是出于考学的需要,读书就全凭兴趣了。较之于古人,今人已没有了冻馁之虞,没有了抄写之苦,读书真正成了修身养性的最佳选择。那么什么时候读书最好呢?虽然很想说四季皆宜,但是我觉得还是有所区别的。 像春天这样的季节,如果有可能,我很想出去走走的。看看山清水秀,听听燕喃莺啭,拜谒一下山川名胜,领略一下自然风光,这比闭门读书要来得爽快,悟得透彻。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看来要参悟这天地造化还非到大自然中去不可。 夏天对于今人来说并不难捱。尤其夜晚,屋外热气腾腾,室内凉风飕飕,按说这个时候选择读书最是可以静气敛神的,然而事实上常不能够,就如喜读书如我者,每每晚饭以后便会被同事或邻居叫下楼去打牌,路灯下,绿地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打牌下棋很是热闹,这样的时候也常常不忍拂了大家的兴致,当然代价无非就是少读几页书。 秋天当是读书日,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办法找出合适的理由予以否认,不过这样的季节我似乎并未能读进去多少。究其原因,这就要怪假日把人的心思撩拨得太不安生。“国庆”七日长假常常与中秋相去不远,这样的一段时间人难得在家里吃上一顿饭,不是走亲串邻,就是喝酒会友,许多的时日就围着桌子转悠了。如果有兴致,或许还要远足一番,不过总是惮于舟车劳顿而常作图上之思。 冬夜长长好读书。如果四季中硬要找一个读书的季节,那就非冬季莫属了。尤其冬季的夜晚,太阳落得早,外面天寒地冻,如果不是有紧急事情,一般人就不愿出门了,假如再没有中意的电视可看,读书看报差可成为长长冬夜的饭余消遣。不用拥裘围炉,不用红袖添香,只须一杯酽酽佳茗,或侧身沙发一隅,或斜依床前灯光,只要让心静下来,即便无甚趣味的书也可以慢慢读进去。就如我现在,只因为看了一篇《读书的理由》,便又没来由的挥洒了这么一篇蛇足文字,也算是作为冬日读书的注脚吧。
夏日炎炎正堪眠。
秋有蚊虫冬有雪,
收拾书本好过年。 当看到这样一句顺口溜时,我禁不住笑了。假如不是一位贪玩学生的懒学之辞,必是一位冬烘先生的倦怠借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来,对于倦学之人来说,“财色”也难以动其心。 我不是古人,自也想不出古人读书要选在什么时候,翻翻“名言警句”之类书籍,发现诸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之类的劝学格言均出自古人之口,就像上面这样有违夫子之训的打油诗,我也不敢妄加菲薄,毕竟,人家说的也有道理嘛。 春天是最让人心旷神怡的季节。当被禁锢了一冬的身体和思想随着春天万物的萌动而勃发生机的时候,那种向往大自然的冲动是无法抑制的。风和日丽,万象更新,呈现眼前的是一派花红柳绿、莺歌燕舞。这样的季节假如不是应付考试的无奈,是很难静下心来苦读诗书的。“春来不是读书天”,看是懒于读书的推托之辞,其实也正应了春日万物躁动的景象。 夏天自不必说,烈日炎炎,挥汗如雨,避暑纳凉尚来不及,哪有闲情逸致去翻书本呢,此时最惬意的,无过于找一树荫下或敞棚内,伴着微微的熏风美美睡一觉。别忘了,古人们可是没有空调和风扇的。 按说秋天该是读书的季节,且不要说天高云淡、穗黄橘红,就那一行排云横空的征雁也会引发无穷的诗绪。只是,秋天在古人心目中更多的是肃杀,就连处决犯人也要选择这样的时候,谓之秋决,还有一个说法叫做上合天道。在这样的一个掺杂着血腥的季节,假若再遇上秋雨的阴晦,不要说读书,就那一腔愁绪就无法化解,蚊虫的滋扰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于是四季就剩下了冬天。在古代,冬季谓之“冬闲”,既然闲来无事,读书该在情理之中的。且慢,古人一没暖气,二没空调,假如不是士绅官僚,恐怕连柴炭也没得。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天寒地冻,手尚要笼到袖筒里取暖,又如何捧书而诵呢。 如此看来,古人们编这样一句打油诗,也还是有所说道的。不过对于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不分时间、不分季节的。没有灯光可以凿壁,可以囊萤,可以映雪。没有书案牛角上也可以挂得,驴背上也可以搭的,更风雅一点的还可以把读书作为下酒菜。在古人那里,读书当真成了生活中的调味品,走向仕宦的铺路石。 对于今人而言,假如不是出于考学的需要,读书就全凭兴趣了。较之于古人,今人已没有了冻馁之虞,没有了抄写之苦,读书真正成了修身养性的最佳选择。那么什么时候读书最好呢?虽然很想说四季皆宜,但是我觉得还是有所区别的。 像春天这样的季节,如果有可能,我很想出去走走的。看看山清水秀,听听燕喃莺啭,拜谒一下山川名胜,领略一下自然风光,这比闭门读书要来得爽快,悟得透彻。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看来要参悟这天地造化还非到大自然中去不可。 夏天对于今人来说并不难捱。尤其夜晚,屋外热气腾腾,室内凉风飕飕,按说这个时候选择读书最是可以静气敛神的,然而事实上常不能够,就如喜读书如我者,每每晚饭以后便会被同事或邻居叫下楼去打牌,路灯下,绿地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打牌下棋很是热闹,这样的时候也常常不忍拂了大家的兴致,当然代价无非就是少读几页书。 秋天当是读书日,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办法找出合适的理由予以否认,不过这样的季节我似乎并未能读进去多少。究其原因,这就要怪假日把人的心思撩拨得太不安生。“国庆”七日长假常常与中秋相去不远,这样的一段时间人难得在家里吃上一顿饭,不是走亲串邻,就是喝酒会友,许多的时日就围着桌子转悠了。如果有兴致,或许还要远足一番,不过总是惮于舟车劳顿而常作图上之思。 冬夜长长好读书。如果四季中硬要找一个读书的季节,那就非冬季莫属了。尤其冬季的夜晚,太阳落得早,外面天寒地冻,如果不是有紧急事情,一般人就不愿出门了,假如再没有中意的电视可看,读书看报差可成为长长冬夜的饭余消遣。不用拥裘围炉,不用红袖添香,只须一杯酽酽佳茗,或侧身沙发一隅,或斜依床前灯光,只要让心静下来,即便无甚趣味的书也可以慢慢读进去。就如我现在,只因为看了一篇《读书的理由》,便又没来由的挥洒了这么一篇蛇足文字,也算是作为冬日读书的注脚吧。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