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父亲
2020-11-01叙事散文郝松霞
父 亲 父亲回老家前的一个晚上,我们全家吃了晚饭坐在客厅里唠嗑,父亲说他要带几本我的书给他老家的朋友,我说可以啊,这不用跟我说。可父亲突然变得有点伤感起来,我问他有啥心事,他摇摇头没有吭声,在我的追问下,他才说他发现我写文章,写母亲的很多
父 亲
父亲回老家前的一个晚上,我们全家吃了晚饭坐在客厅里唠嗑,父亲说他要带几本我的书给他老家的朋友,我说可以啊,这不用跟我说。可父亲突然变得有点伤感起来,我问他有啥心事,他摇摇头没有吭声,在我的追问下,他才说他发现我写文章,写母亲的很多,为啥从来没有提起过他,是漠视他的存在还是嫌他这个父亲当的不够格。
我真的没有想到父亲会问我这个问题。
回想我写过的文字,发表过的文字,写得最多的是母亲,而父亲却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文字里,也难怪父亲心里不痛快。
我也曾想了无数次以父亲为题目,写下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可每次都夭折在思维阶段。说实在的,我爱我的母亲胜过我的父亲,母亲在我的心目中有着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地位,从出生到现在,母亲始终忘我地为儿女操劳着,她的一言一行都是我笔下涌动的感情,让我写出很多感动人心的母爱故事。而父亲,我不能说出他的不好,只是对他那种倔强的个性感到不解,从而在内心生出的一丝牢骚罢了。
父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那一年出生的,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兵荒马乱,人们缺吃少喝的。奶奶生了八个儿女,其中父亲和叔叔是双胞胎,也是奶奶遗留之际生下的最后的孩子。父亲出生没有几个月,奶奶就驾鹤西去,留下了可怜的父亲和叔叔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爷爷没有办法就忍着悲痛把叔叔送给了当时一个大户人家,留下了父亲。那时姑姑和伯伯都已经分家另过,只有父亲和爷爷相依为命。可父亲是一个要强之人,在衣食都没有保障的环境里,坚持念书到高中,高中毕业因为家境贫寒,爷爷的身体也越来越差,父亲就退学在乡里的中学教书。教书的父亲和念高中的母亲就是在那时候认识了,后来经媒人的牵线,父亲和母亲结婚了,父亲结婚的第二年,爷爷也跟随奶奶去了,可怜的父亲当时才二十出头,没有老人的撑腰,经常受到哥嫂的排挤,母亲就要求父亲入赘做个上门女婿,刚好我的外婆没有儿子。可是倔强的父亲不同意,他说这样有失他的尊严。父亲是那种很要强的男人,他发誓要让母亲过得幸福。那时父亲带着初中几个班的语文,又在村子的竞选中当了村长,他带领群众挖渠排水,使得我们那个蛤蟆尿一泡都要被淹掉的小村子不再被雨季的大水困扰。父亲的直率使得当时的村民都愿意听从父亲的领导,村子的庄稼也开始年年丰收,人们的温饱也开始解决了。正在父亲领着乡亲大干快上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很多的书籍被烧,父亲因为保护学校的一些财产被人陷害入狱,下放到很远的地方劳动。
那年我两岁,哥哥四岁,还有那个躲在母亲肚子里面的弟弟。两岁的我是不会知道以前所发生的事情。这一切都是后来母亲才告诉我的。
之所以我会依恋母亲,是有一定原因的。从我记事的时候,就只有母亲陪伴着我们。父亲被抓以后,母亲就领着我们住在了外婆家,外婆是小脚老太太,不能下地,家里分的田都是母亲和爷爷干的。小时候我不懂事,可看到小伙伴在下雨的时候都被自己的爸爸背着上学,而我和哥哥只有瘦弱的母亲弯着腰换着背,我时常问母亲,我的父亲呢,他为啥不来背我们上学?我们是不是没有父亲?母亲总会笑着说:你们的父亲是去远方工作了,很快就会回来的。
童年的很多时光都是在忧郁中走来的,因为没有父亲的缘故,经常会受到小伙伴的排挤和嘻骂。那时的我就开始恨起父亲,他太狠心了,一走就是几年,连个音讯都没有,他不光不爱我们,也不爱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种怨恨心理陪伴着我在痛苦中煎熬着。
我上三年级的那个冬天,一个下午放学以后,我背着书包往家里走,走到家门口,看到院子里很多人,我的心里一紧,不知道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看着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我才放松了。外婆看到我进门,就过来拉住我说:“快,你爸爸回来了,去叫爸爸!”这时,我看到一个穿着一身蓝卡机衣服长相很帅的男人来到我的面前。那一刻,我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挣开了外婆的手,就拼命往门外跑。顺着街道跑出去,一直跑到村后的水渠上,才气喘吁吁地停下来。谁知抬头一看,那个外婆让我叫爸爸的陌生男人站在了我的面前。
这是我懂事起第一次看到父亲。
父亲蹲下身,把我拉到他的怀里,认真地端详着我的脸庞,然后把我紧紧地搂在他的怀里,久久没有松开。父亲的胸怀宽广而温暖,我感觉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回去的路上,父亲坚持把我抱在身上,那个时候我已经是七岁的大姑娘了。
父亲很快以他的能干和体贴征服了我们姊妹三个,我真正地感到了有父亲的幸福。父亲当时也就不到三十岁吧,年轻帅气,又能干,他知道这么多年,欠母亲和我们的太多,就非常用心地呵护着我们,操劳着外面的一切事情。
最值得我自豪的是父亲不光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会画山水画,他画出的画真的能以假乱真,形象逼真,惹得街坊邻居都赞不绝口,谁家画个盈门槛什么的都乐意叫父亲。父亲的心肠很好,谁家叫帮忙,他从来没有推辞过,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去。有很多次,是以前他不在的时候,欺负过我们的乡邻叫着帮忙,母亲不同意,父亲就说冤家宜解不宜结。
父亲回来没有几年,土地就承包到户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该是放手大干的时候。父亲把他在农场学到的木匠活拿出来开了个家具厂。由于父亲的手艺精,再加上信誉好,生意真是蒸蒸日上,我们家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居住的瓦房换到崭新的二层小楼里。
父亲在的日子,母亲变得越发年轻起来,每日里脸上都带着笑容。从母亲的言语中,我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母亲是多么的爱父亲,而父亲也像一个大哥哥似的呵护着母亲,他们之间相互的恩爱使长大的我特别的嫉妒。我发誓,等到我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象爸爸一样那么帅气还会体贴呵护女人的男人。
我的记忆中,父亲对我们三个都是非常呵护的。并且自他回来那天直到我上高中,都没有舍得打过我一次。有时我的倔强惹得他脸色都变了,举起手了半天,最终还是放下去了。
不是因为婚姻,我相信这一辈子父亲都不会打我的。
恋爱的时候,我背着父母和一个条件极差,家庭环境不好的男孩好上了。父亲知道以后就苦口婆心地劝我,让我赶紧悬崖勒马,不要越陷越深。我列举出无数个我们相爱的理由,都被爸爸生气地回绝了。他坚决不同意我们来往,否则就以断绝父女关系相要挟。那段时间,我心里痛苦无助到了极点。我开始对父亲生出很多种不满的理由,甚至很多天都不理他。可是他比我还倔,始终不能接受我的苦苦哀求。他说出了很多伤我心的话,也做出了很多我痛恨的举动,把我看住,不让我出门,断绝我和他的联系。我对爱情的执着是别人无法想象的,在一次和男友的偷偷约会中,被父亲发现,那次是父亲打我最重的一次,也是第一次。也许是从来没有受过那样的体罚,我的心里难受极了,并且更增加了对父亲的恨。
后来我还是以我倔强的个性赢回了我们的爱情,可我知道我是深深地伤了父亲的心。婚后我就离开了家,来西北生活,离父亲远了,难免会在夜深人静之余去回想父亲的所做所为。也许作为父亲,他肯定希望他唯一的女儿在后半生能生活得幸福,才一味地去阻止我去嫁给一个生活没有着落的男人。可是作为女儿的我却不能体会父亲的心思,把他当成我爱情中的一个绊脚石,去憎恨他。
刚离家的第一年,我很少和家里联系,每次电话,我都是和母亲说话,从来没有主动地找父亲说说心里话。因为我害怕我曾经伤害过他,他那倔脾气不知道是否原谅我的背叛。直到父亲托顺车给我捎来了一张席梦思床和床垫以及一些家乡的土特产,我才深刻地感悟到父爱的温暖。他电话里对我说:你初到异地,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我给你带些常用的东西,能省点就省点,有啥困难就跟我说,不要太委屈了自己。听到父亲呵护的话语,我的眼眶湿润了。那一刻,我真想趴在父亲的肩头痛快地哭上一场。
从那以后,我们妇女之间的隔阂好像消除了。父亲时常电话问我在外面的情况,吃的好吗,住的好吗,工作还顺利吗,更多的是问他对我好吗。每当我告诉他,我们生活得很好,老公也疼我的时候,父亲就会高兴地说:那就好,那爸就放心了。
父亲老了,那是我离家四年后回家时发现的。
父亲在后院修兔笼,从他弯腰站起的动作来看,他真的老了。我激动地叫了声“爸”,父亲转身看到了我,高兴得象个孩子似的,忙去拉我,可是手一伸就缩回去了,他是看到了自己干活的脏手。紧接着他扔掉手上的活和我一起进家,就催着母亲给我张罗好吃的,然后匆忙洗了一下手,就推上那辆年代很久的老永久自行车上街上去割肉。我一再要求我不爱吃肉,他就是不听,我追出家门,父亲已经迈腿骑上车子,就是一个不大的车子,父亲迈了几下才上去,那笨拙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在我的眼中,父亲永远都是那么精神,是不能和拄着拐杖还颤巍巍走路的爷爷所相提并论的。而今,父亲额头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象极了西北黄土高坡上层层的梯田,带着沧桑,诉说着生活的无奈。还有鬓角那丝丝的白发也在倾诉着无情的岁月……
晚上吃饭的时候,父亲像个听话的孩子静静地坐在我的身边,神态安详地看着我——他那不听话的女儿狼吞虎咽地吃着,猛一抬头,四目相视间,我发现父亲的眼睛里已不再清澈,有一种混浊的液体覆盖了他的眼球,让我不忍再看下去。慌忙低头夹了一块肉到父亲碗里,父亲赶紧笑着说:闺女吃,闺女吃……
父亲真得老了,看着他干什么都不再如先前麻利的样子,让我不忍得那么快就离开他。那次是我离家以后回去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我陪着父亲去田里干活,我知道我什么也不会干,只会站在地边陪父亲说话,随便帮一下手。可是父亲很高兴,我在跟前的时候,他干活比往常精神多了,母亲说真是和以往大不一样了。晚上,我陪他唠嗑,还看他在楼上的书房里写字、画画。
父亲会画画、写毛笔字、还会写古诗词……更让我自豪的是,父亲会拉一手好二胡,他拉河南戏中的豫剧、曲剧、坠子等都很顺手,还是村上小戏班的主要乐器手呢。母亲经常当着我的面笑着说我的父亲:你看你爸这人,一辈子什么都会,没有一样精的,真是琴棋书画样样不精啊!母亲说这话,父亲从来不生气,还会笑着反驳:主要是我这个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
很多时候,我也想这个问题。父亲的悲剧就是出生的年代不好,缺吃少穿,没有人疼的童年耽误了他很多求学的金色年华,后来又遇到文化大革命风暴的袭击,使得父亲的后半生只有委曲求全,和母亲一起为了我们几个孩子而辛苦劳作着。他汲取了中国农民那种纯真朴实的生活作风,对生活永远是那么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那次我回来以后,又是几年没有回去。只是电话中相互联系问候,父亲时不时托人给我带点家乡的土特产,我也从邮局给父母寄去我的一点心意。而每次都会遭到父亲的埋怨,他说他还能干,几亩地的粮食卖了够他和我母亲的花销,不要我们管,只要我过得好他就放心了。
去年,父亲六十大寿的前夕。我把父亲和母亲从老家接来风风光光地过了一个生日。父亲来时,背着他心爱的二胡,还有一袋子书。每日里,父亲坐在阳台上看书,写字,还有就是拉二胡。父亲拉二胡就拉家乡戏,而这正是母亲最喜欢听的。每日里我下班回家,只要走上楼梯,就能听到父亲那悠扬的二胡声。然后我悄悄地上楼开门就看到,慈祥的母亲坐在父亲旁边,手里拿着针线活……我极想给他们就这样照上一张相片,让这种和谐和幸福永远留在我的身边。
去年春节是我离家十几年中过得最幸福的了。腊月二十几,我就和老公开车到郊外的镇上去赶集,买了一挂猪头下水,父亲说他洗。孩子们围在他身边,看他一遍一遍翻洗着,那么专注,那么认真……儿子托着腮帮观看的样子何尝不是我小时候的翻版。那时候,每到春节,日子再苦,父亲总会去买上一挂猪头下水,洗净煮熟,给我们这些馋嘴猫好好地大吃一顿,留下的就等着待客。虽说这些年生活好了,什么都有卖的,可父亲做的猪下水和猪头肉和卖的就是不一样。春节那几天,朋友来了,我就用父亲的拿手菜招呼大家,还得到大家一致的好评呢。
父亲老了,我希望他和母亲呆在我这里安心养老。可是父亲舍不了他的家,那些乡里的朋友,还有他耕耘了一生的那块黄土地……走时,父亲什么也没有带,还是带着他来时背的二胡和书。他说老家的乡亲都喜欢听他拉二胡,还喜欢他写的春联,他在家里比在这里好,在这里给我们帮不上什么忙,而那些村里的乡亲们是离不开他的。
父亲回老家了,带着我的思念,也带上了我的祝福。
每每夜深人静想起父亲的目光,我就开始思索:生命究竟是什么,为啥有时是那么不堪一击,有时却坚韧无比。而我坚信父亲的生命在穿越了几十年的风霜雪雨后,一定是坚韧无比的。
父亲回老家前的一个晚上,我们全家吃了晚饭坐在客厅里唠嗑,父亲说他要带几本我的书给他老家的朋友,我说可以啊,这不用跟我说。可父亲突然变得有点伤感起来,我问他有啥心事,他摇摇头没有吭声,在我的追问下,他才说他发现我写文章,写母亲的很多,为啥从来没有提起过他,是漠视他的存在还是嫌他这个父亲当的不够格。
我真的没有想到父亲会问我这个问题。
回想我写过的文字,发表过的文字,写得最多的是母亲,而父亲却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文字里,也难怪父亲心里不痛快。
我也曾想了无数次以父亲为题目,写下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可每次都夭折在思维阶段。说实在的,我爱我的母亲胜过我的父亲,母亲在我的心目中有着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地位,从出生到现在,母亲始终忘我地为儿女操劳着,她的一言一行都是我笔下涌动的感情,让我写出很多感动人心的母爱故事。而父亲,我不能说出他的不好,只是对他那种倔强的个性感到不解,从而在内心生出的一丝牢骚罢了。
父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那一年出生的,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兵荒马乱,人们缺吃少喝的。奶奶生了八个儿女,其中父亲和叔叔是双胞胎,也是奶奶遗留之际生下的最后的孩子。父亲出生没有几个月,奶奶就驾鹤西去,留下了可怜的父亲和叔叔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爷爷没有办法就忍着悲痛把叔叔送给了当时一个大户人家,留下了父亲。那时姑姑和伯伯都已经分家另过,只有父亲和爷爷相依为命。可父亲是一个要强之人,在衣食都没有保障的环境里,坚持念书到高中,高中毕业因为家境贫寒,爷爷的身体也越来越差,父亲就退学在乡里的中学教书。教书的父亲和念高中的母亲就是在那时候认识了,后来经媒人的牵线,父亲和母亲结婚了,父亲结婚的第二年,爷爷也跟随奶奶去了,可怜的父亲当时才二十出头,没有老人的撑腰,经常受到哥嫂的排挤,母亲就要求父亲入赘做个上门女婿,刚好我的外婆没有儿子。可是倔强的父亲不同意,他说这样有失他的尊严。父亲是那种很要强的男人,他发誓要让母亲过得幸福。那时父亲带着初中几个班的语文,又在村子的竞选中当了村长,他带领群众挖渠排水,使得我们那个蛤蟆尿一泡都要被淹掉的小村子不再被雨季的大水困扰。父亲的直率使得当时的村民都愿意听从父亲的领导,村子的庄稼也开始年年丰收,人们的温饱也开始解决了。正在父亲领着乡亲大干快上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很多的书籍被烧,父亲因为保护学校的一些财产被人陷害入狱,下放到很远的地方劳动。
那年我两岁,哥哥四岁,还有那个躲在母亲肚子里面的弟弟。两岁的我是不会知道以前所发生的事情。这一切都是后来母亲才告诉我的。
之所以我会依恋母亲,是有一定原因的。从我记事的时候,就只有母亲陪伴着我们。父亲被抓以后,母亲就领着我们住在了外婆家,外婆是小脚老太太,不能下地,家里分的田都是母亲和爷爷干的。小时候我不懂事,可看到小伙伴在下雨的时候都被自己的爸爸背着上学,而我和哥哥只有瘦弱的母亲弯着腰换着背,我时常问母亲,我的父亲呢,他为啥不来背我们上学?我们是不是没有父亲?母亲总会笑着说:你们的父亲是去远方工作了,很快就会回来的。
童年的很多时光都是在忧郁中走来的,因为没有父亲的缘故,经常会受到小伙伴的排挤和嘻骂。那时的我就开始恨起父亲,他太狠心了,一走就是几年,连个音讯都没有,他不光不爱我们,也不爱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种怨恨心理陪伴着我在痛苦中煎熬着。
我上三年级的那个冬天,一个下午放学以后,我背着书包往家里走,走到家门口,看到院子里很多人,我的心里一紧,不知道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看着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我才放松了。外婆看到我进门,就过来拉住我说:“快,你爸爸回来了,去叫爸爸!”这时,我看到一个穿着一身蓝卡机衣服长相很帅的男人来到我的面前。那一刻,我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挣开了外婆的手,就拼命往门外跑。顺着街道跑出去,一直跑到村后的水渠上,才气喘吁吁地停下来。谁知抬头一看,那个外婆让我叫爸爸的陌生男人站在了我的面前。
这是我懂事起第一次看到父亲。
父亲蹲下身,把我拉到他的怀里,认真地端详着我的脸庞,然后把我紧紧地搂在他的怀里,久久没有松开。父亲的胸怀宽广而温暖,我感觉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回去的路上,父亲坚持把我抱在身上,那个时候我已经是七岁的大姑娘了。
父亲很快以他的能干和体贴征服了我们姊妹三个,我真正地感到了有父亲的幸福。父亲当时也就不到三十岁吧,年轻帅气,又能干,他知道这么多年,欠母亲和我们的太多,就非常用心地呵护着我们,操劳着外面的一切事情。
最值得我自豪的是父亲不光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会画山水画,他画出的画真的能以假乱真,形象逼真,惹得街坊邻居都赞不绝口,谁家画个盈门槛什么的都乐意叫父亲。父亲的心肠很好,谁家叫帮忙,他从来没有推辞过,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去。有很多次,是以前他不在的时候,欺负过我们的乡邻叫着帮忙,母亲不同意,父亲就说冤家宜解不宜结。
父亲回来没有几年,土地就承包到户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该是放手大干的时候。父亲把他在农场学到的木匠活拿出来开了个家具厂。由于父亲的手艺精,再加上信誉好,生意真是蒸蒸日上,我们家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居住的瓦房换到崭新的二层小楼里。
父亲在的日子,母亲变得越发年轻起来,每日里脸上都带着笑容。从母亲的言语中,我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母亲是多么的爱父亲,而父亲也像一个大哥哥似的呵护着母亲,他们之间相互的恩爱使长大的我特别的嫉妒。我发誓,等到我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象爸爸一样那么帅气还会体贴呵护女人的男人。
我的记忆中,父亲对我们三个都是非常呵护的。并且自他回来那天直到我上高中,都没有舍得打过我一次。有时我的倔强惹得他脸色都变了,举起手了半天,最终还是放下去了。
不是因为婚姻,我相信这一辈子父亲都不会打我的。
恋爱的时候,我背着父母和一个条件极差,家庭环境不好的男孩好上了。父亲知道以后就苦口婆心地劝我,让我赶紧悬崖勒马,不要越陷越深。我列举出无数个我们相爱的理由,都被爸爸生气地回绝了。他坚决不同意我们来往,否则就以断绝父女关系相要挟。那段时间,我心里痛苦无助到了极点。我开始对父亲生出很多种不满的理由,甚至很多天都不理他。可是他比我还倔,始终不能接受我的苦苦哀求。他说出了很多伤我心的话,也做出了很多我痛恨的举动,把我看住,不让我出门,断绝我和他的联系。我对爱情的执着是别人无法想象的,在一次和男友的偷偷约会中,被父亲发现,那次是父亲打我最重的一次,也是第一次。也许是从来没有受过那样的体罚,我的心里难受极了,并且更增加了对父亲的恨。
后来我还是以我倔强的个性赢回了我们的爱情,可我知道我是深深地伤了父亲的心。婚后我就离开了家,来西北生活,离父亲远了,难免会在夜深人静之余去回想父亲的所做所为。也许作为父亲,他肯定希望他唯一的女儿在后半生能生活得幸福,才一味地去阻止我去嫁给一个生活没有着落的男人。可是作为女儿的我却不能体会父亲的心思,把他当成我爱情中的一个绊脚石,去憎恨他。
刚离家的第一年,我很少和家里联系,每次电话,我都是和母亲说话,从来没有主动地找父亲说说心里话。因为我害怕我曾经伤害过他,他那倔脾气不知道是否原谅我的背叛。直到父亲托顺车给我捎来了一张席梦思床和床垫以及一些家乡的土特产,我才深刻地感悟到父爱的温暖。他电话里对我说:你初到异地,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我给你带些常用的东西,能省点就省点,有啥困难就跟我说,不要太委屈了自己。听到父亲呵护的话语,我的眼眶湿润了。那一刻,我真想趴在父亲的肩头痛快地哭上一场。
从那以后,我们妇女之间的隔阂好像消除了。父亲时常电话问我在外面的情况,吃的好吗,住的好吗,工作还顺利吗,更多的是问他对我好吗。每当我告诉他,我们生活得很好,老公也疼我的时候,父亲就会高兴地说:那就好,那爸就放心了。
父亲老了,那是我离家四年后回家时发现的。
父亲在后院修兔笼,从他弯腰站起的动作来看,他真的老了。我激动地叫了声“爸”,父亲转身看到了我,高兴得象个孩子似的,忙去拉我,可是手一伸就缩回去了,他是看到了自己干活的脏手。紧接着他扔掉手上的活和我一起进家,就催着母亲给我张罗好吃的,然后匆忙洗了一下手,就推上那辆年代很久的老永久自行车上街上去割肉。我一再要求我不爱吃肉,他就是不听,我追出家门,父亲已经迈腿骑上车子,就是一个不大的车子,父亲迈了几下才上去,那笨拙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在我的眼中,父亲永远都是那么精神,是不能和拄着拐杖还颤巍巍走路的爷爷所相提并论的。而今,父亲额头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象极了西北黄土高坡上层层的梯田,带着沧桑,诉说着生活的无奈。还有鬓角那丝丝的白发也在倾诉着无情的岁月……
晚上吃饭的时候,父亲像个听话的孩子静静地坐在我的身边,神态安详地看着我——他那不听话的女儿狼吞虎咽地吃着,猛一抬头,四目相视间,我发现父亲的眼睛里已不再清澈,有一种混浊的液体覆盖了他的眼球,让我不忍再看下去。慌忙低头夹了一块肉到父亲碗里,父亲赶紧笑着说:闺女吃,闺女吃……
父亲真得老了,看着他干什么都不再如先前麻利的样子,让我不忍得那么快就离开他。那次是我离家以后回去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我陪着父亲去田里干活,我知道我什么也不会干,只会站在地边陪父亲说话,随便帮一下手。可是父亲很高兴,我在跟前的时候,他干活比往常精神多了,母亲说真是和以往大不一样了。晚上,我陪他唠嗑,还看他在楼上的书房里写字、画画。
父亲会画画、写毛笔字、还会写古诗词……更让我自豪的是,父亲会拉一手好二胡,他拉河南戏中的豫剧、曲剧、坠子等都很顺手,还是村上小戏班的主要乐器手呢。母亲经常当着我的面笑着说我的父亲:你看你爸这人,一辈子什么都会,没有一样精的,真是琴棋书画样样不精啊!母亲说这话,父亲从来不生气,还会笑着反驳:主要是我这个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
很多时候,我也想这个问题。父亲的悲剧就是出生的年代不好,缺吃少穿,没有人疼的童年耽误了他很多求学的金色年华,后来又遇到文化大革命风暴的袭击,使得父亲的后半生只有委曲求全,和母亲一起为了我们几个孩子而辛苦劳作着。他汲取了中国农民那种纯真朴实的生活作风,对生活永远是那么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那次我回来以后,又是几年没有回去。只是电话中相互联系问候,父亲时不时托人给我带点家乡的土特产,我也从邮局给父母寄去我的一点心意。而每次都会遭到父亲的埋怨,他说他还能干,几亩地的粮食卖了够他和我母亲的花销,不要我们管,只要我过得好他就放心了。
去年,父亲六十大寿的前夕。我把父亲和母亲从老家接来风风光光地过了一个生日。父亲来时,背着他心爱的二胡,还有一袋子书。每日里,父亲坐在阳台上看书,写字,还有就是拉二胡。父亲拉二胡就拉家乡戏,而这正是母亲最喜欢听的。每日里我下班回家,只要走上楼梯,就能听到父亲那悠扬的二胡声。然后我悄悄地上楼开门就看到,慈祥的母亲坐在父亲旁边,手里拿着针线活……我极想给他们就这样照上一张相片,让这种和谐和幸福永远留在我的身边。
去年春节是我离家十几年中过得最幸福的了。腊月二十几,我就和老公开车到郊外的镇上去赶集,买了一挂猪头下水,父亲说他洗。孩子们围在他身边,看他一遍一遍翻洗着,那么专注,那么认真……儿子托着腮帮观看的样子何尝不是我小时候的翻版。那时候,每到春节,日子再苦,父亲总会去买上一挂猪头下水,洗净煮熟,给我们这些馋嘴猫好好地大吃一顿,留下的就等着待客。虽说这些年生活好了,什么都有卖的,可父亲做的猪下水和猪头肉和卖的就是不一样。春节那几天,朋友来了,我就用父亲的拿手菜招呼大家,还得到大家一致的好评呢。
父亲老了,我希望他和母亲呆在我这里安心养老。可是父亲舍不了他的家,那些乡里的朋友,还有他耕耘了一生的那块黄土地……走时,父亲什么也没有带,还是带着他来时背的二胡和书。他说老家的乡亲都喜欢听他拉二胡,还喜欢他写的春联,他在家里比在这里好,在这里给我们帮不上什么忙,而那些村里的乡亲们是离不开他的。
父亲回老家了,带着我的思念,也带上了我的祝福。
每每夜深人静想起父亲的目光,我就开始思索:生命究竟是什么,为啥有时是那么不堪一击,有时却坚韧无比。而我坚信父亲的生命在穿越了几十年的风霜雪雨后,一定是坚韧无比的。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