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孝亲敬老终须行
2020-11-01叙事散文范廷伟
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是《孝经》所体现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精神,它既是纵贯天、地、人,祖先、父辈、己身、子孙,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也是中国一切人际与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
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是《孝经》所体现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精神,它既是纵贯天、地、人,祖先、父辈、己身、子孙,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也是中国一切人际与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渊薮。孝是民族认同的文化根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小时候,生活在乡村里的孩子们最先接受的就是孝文化的教育,爷爷、奶奶和父母亲总爱问的一个话题是:“你长大以后最疼谁呀?”我们会天真活泼地回答大人们的提问:“疼爷爷、疼奶奶、疼爹、疼娘,不疼哥哥姐姐。”原因是他们经常和我们做小弟弟小妹妹的闹别扭,欺负人。我们的回答经常让爷爷、奶奶和父母亲高兴很多天。小孩子们最爱感情用事,哥哥姐姐的一块地瓜糖也经常哄得我们欢天喜地,让我们疼谁就疼谁。想起童年的那些故事,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倍觉感情温馨,身心俱醉。老人教唱我们的的童谣:“山老鹞,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那南山里,把媳妇背到那炕头上。蒸馍馍,熬鸡汤,媳妇媳妇你尝尝……”至今记忆颇深。那时候老辈人教育儿女,最直接的故事就是活学活用,那时有出戏的名字叫《补锅》,故事情节是老人的儿子被孙子教育的过程,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人们在教育子女孝敬老人时,总要顺嘴提及《补锅》的故事。在乡镇中学读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讲过一则故事:一个青年为了获取美女的爱情,接受了美女残酷的条件:剜出母亲的心。那个漆黑的夜晚,当青年捧着母亲的心跑向姑娘的住处,途经一片树林。青年被树根绊倒,这一摔,母亲的心脏丢了。青年摸索着,到处寻找。黑暗中,只听到一个声音在呼唤: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你摔伤了没有?摔伤了没有?声音是母亲的心脏发出的。可见孝文化在乡村民间文学的传承方面做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孝传统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孝永远是一颗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一些新婚夫妇被亲戚朋友问到的一个最令人尴尬的古老问题:“当母亲和媳妇同时落入水流遄急的河中时,是先救自己的母亲还是先救自己的媳妇?”这个问题难倒了很多很多的青年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回答,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充足理由,但答案总是五花八门。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一些不肖子孙,歧视老人、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还有一些人,虽然对老人物质上供养了,但缺少情感上的慰藉,甚至仨月俩月的不打个电话,不看望一次。在部分年轻人中,重物质、轻道德,重索取、轻奉献的,确有人在。早些时候,乡村里不尊老敬老的现象比比皆是,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愚昧无知、贫穷闭塞、经济落后、子女众多都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因素,子女间条件不一,但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互相攀比,例如吕剧《墙头记》的大乖、二乖,是当今时代现实中确实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四邻八乡的大街小巷里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一儿子在外工作娶妻生子,老子给儿子来信一封:“经济苦难,请儿子帮助购买所缺少的物品。”儿子一气之下回信一封:“爹同志,娘同志,爷爷奶奶老同志,新社会、新国家,自己挣钱自己花,又买这,又买那,这种消费俺不花。”父亲收到信后大怒,提笔回信一封:“儿同志,媳同志,孙子孙女小同志,新社会、新国家,自己挣钱自己花,不买这,不买那,十八年的抚养费寄回家。“儿子收到信后又回信道:“爹同志,娘同志,爷爷奶奶老同志,你们当时太年轻,为了快乐将我生,又是哄、又是抱,为了开心逗我笑,开心费、解闷费,足够抵挡抚养费,如果二老太委屈,可以把我变回去!”笑话归笑话,却道出了许多许多农村老人对于子女不孝的悲愤、尴尬与无奈!记得村里一老太太因为唯一的儿子不给她口粮和过冬的煤炭,告到了乡派出所,派出所的民警开着警车来传唤她的儿子,结果老太太早早堵在了村头,不让民警进村教育她的儿子,周而复始地告她的儿子,周而复始地拒绝民警教育她的儿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映的电影《喜盈门》,开创了以“孝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放映记录,在我们村上映时,用“万人空巷”来形容毫不为过,那天晚上下着蒙蒙细雨,因为是电影跑片,需要在另外一个村放映结束后再来我们村放映。人们在秋风秋雨中翘首以待,除了下不来床的病人,电影场上老人和孩子一个都不少,激动、兴奋、期盼、欢乐,整个电影场上像过年一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直到天刚刚擦亮,人们才在意犹未尽的遗憾中等到电影散场。很多人随着电影队走村串乡,足足地过了一把《喜盈门》电影瘾。随后乡里、村里组织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的评选活动,尊老敬老活动在乡间蔚然成风,村里有不孝劣迹的家庭,连孩子找个对象都成了人家首先要考虑的大问题,那些不敬不孝的行为几尽绝迹,可以说带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整体好转,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外参加工作以后,每逢听着歌曲《儿行千里》: “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再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儿装进儿的兜。替儿再擦擦鞋,替儿再缝缝扣,儿行千里,揪着妈妈的心头肉。一会儿忙忙前,一会儿忙忙后,一会儿又把想起的事情塞进儿的兜。如今又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流,妈妈眼里流。”总让人禁不住心潮起伏,泪满青衫……
1919 年 10 月初,毛泽东收到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急忙带着小弟泽覃奔回韶山。可是当他们赶到时,母亲已入棺两天了。毛泽东内心极其悲痛,长时间默默无声地守在灵前。他席地而坐,独对孤灯,写出了一篇情深意切的《祭母文》:“……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遭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从中学时代第一次读朱德总司令《母亲的回忆》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文章的魅力仍深深感动了我。戎马一生的朱总司令在这篇文章中流露出丰富细腻、朴实纯真的感情,不仅没有损于他的形象,反而使我更加敬佩他伟大而平凡、广阔而无私的高尚情操。高原雪魂孔繁森是个孝子,平时只要工作不忙,他总要抽出时间与老母亲聊聊家常,与妻子争着照料母亲。1988年时,孔繁森的母亲已近九十岁,因为生病长年瘫痪在床,忠孝两全的孔繁森心里也渴望能留在老母亲身边照料老人家,但想到西藏地区更需要党的干部,孔繁森毅然服从组织安排两次赴藏。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浩浩不绝,中华儿女散布世界的角角落落,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忘不了自己的生身故土,忘不了生我养我的祖国。背井离乡的海外游子地祖国倾注了无限美好的情感,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永不离这块黄土地的中华儿女更是如此。沧海桑田,他们爱国爱家的情怀永不改变,这就是孝文化的深远影响。祖国在他们的心中,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成了充满了骨肉之情的结合体,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亲生母亲。当祖国“母亲”遇到危难,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便挺身而出,视死如归。
元代有个叫郭居敬的人,收集了历史上最为“孝行”的24个人,这些印本配上了图画,通称为《二十四孝图》,更使这些孝子们的美名广为传颂。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讲,那是一本宣传封建孝道的书,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但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上讲,“行孝”也是任何社会都提倡的,更是衡量一个人如何做人的重要标准。孝父母,爱子女,乃人之天性使然。谁人都是父母生父母养。每个父母,对于儿女,都有一种本能的、无与伦比的慈爱。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推燥居湿,抚养教育,做父母的吃尽千辛万苦,近日报载山东东营一年近七旬的老妇为子换肾成功。为了儿女,他们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性命。作为子女,饮水当思源、知恩当图报。“乌鸦反哺,鹁鸽护雏,乃为人也;鹿见草儿鸣其群。蜂见花儿聚其众,乃为义也;马不欺母,羊羔跪乳,乃为礼也;蜘蛛网落为食,蝼蚁塞穴避水,乃为智也;鸡非晓而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乃为信也。”自然界的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五常之人呢?我们做人儿女的,更应该敬爱长辈,孝顺父母。南宋大哲学家朱熹书写这个“孝”字将字、义、形、情巧妙地融为一体,把整个字拆上下两部分来看,上半部是“老”字的半部,下半部是一个“子”字。朱夫子所书的“孝”字,上半部右边横、竖、撇笔画连接,如同一个半身人形,呈弓身抬头、双手作揖敬奉之状,左边却是猿的脸形,意喻不孝不敬之人,如同尚未进化的猴子。下半部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子”字,意喻要孝敬父母、老人。书画同源,此字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书画的高度统一,真是一幅活脱脱的诗情画意书法图,写来犹如神助。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大量歌颂父母养育之恩的名句,代代流传。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像“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传统文化中关于孝的含义,其核心内容应该是“敬”。孝当然也包括“养”,但“养”却并不一定就是“孝”。儿女对于父母,不能仅仅只有“孝行”,更重要的是要有“孝心”。孔子的学生子游曾经问他:“何为孝道?”孔子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的所谓孝,以为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狗马也要饲养吧,如果对父母不是从心底里敬爱,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又怎样去区别呢?孔子还说过:“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儿女在父母面前轻易没个好脸色,只是有活儿时帮干干活,到吃饭时让吃饭,这能算是孝吗?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孝”,就不只是行为,更是一种情感。孝不能仅仅满足于供养父母,更主要的是要在内心里敬爱父母。真正的孝顺,是要有物质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顾,情感上的慰藉。既要使父母在物质上有保障,更要让父母在精神上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对此,古人有一副对联诠释得极为形象:“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西方的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更早从法制上关注社会尊老养老,像世界上最早把“父亲节”、“母亲节”列为国定节假日的,就是一些西方国家。这些节日既富有现代文化的气息,也可说是在制度上对我们中华悠久的孝文化的继承和创造。而且令人高兴的是,去年下半年国家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包括“父亲节”、“母亲节”也已像其他许多现代文化现象一样,最终又回归到孝文化的母国中国,成为我们社会中一个新的文化元素。它在不断地督促着我们,尊老敬老,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明白人世间最令人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