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童年的灯盏
2020-11-03叙事散文顾金良
童年的灯盏作为习惯了电的现代人,遇到停电的日子,真的就象到了世界末日。尤其是我这搞文字的,白天电脑打不开,全部工作陷入瘫痪;晚上找蜡烛,黑咕隆咚的找不到,竟习惯地去按电灯开关,待回过味来,禁不住笑自己傻:要是电灯能亮,还找那蜡烛干嘛?!点了
童年的灯盏
作为习惯了电的现代人,遇到停电的日子,真的就象到了世界末日。尤其是我这搞文字的,白天电脑打不开,全部工作陷入瘫痪;晚上找蜡烛,黑咕隆咚的找不到,竟习惯地去按电灯开关,待回过味来,禁不住笑自己傻:要是电灯能亮,还找那蜡烛干嘛?!点了蜡烛后,无聊地在屋里转圈,三转两转就又傻了,手又不知不觉地伸向了电视开关……看着蜡烛,于是就想起了没电的童年,想起了童年的有关灯的趣事。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候,学校就已经有早读了,数九隆冬的日子也有。特别是在冬天,因为天短,去早读的时候,外面往往还黑咕隆咚的,如不是和小伙伴做伴,就不敢一个人去学校。去早读做什么呢?现在还真想不清了,隐约记得,无非就是背背古诗吧,也没多少功课要做。正因如此,就为本就贪玩的我们提供了机会。那时我们村还没通电,早读的时候,一人一盏用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因为是自制的,就不仅花样百出,而且还分了级别。因为都是用墨水瓶制作,而墨水瓶又几乎一样,所以所谓的级别,就基本在灯芯上了。最常见也最普通的灯芯,用铁皮卷一个细筒,再固定到瓶盖旋出的圆洞里串上棉条。再高级一点的,是用自行车的气嘴代替铁皮筒,气嘴在瓶盖的圆洞上拧紧后,不仅好看,还严实不漏油。那时,一个村里也没几辆自行车,气嘴也就成了及其稀奇珍贵的东西,因此,用气嘴做灯芯的油灯,在我们眼里已是十分的高级了。
可我的同桌肖建青,竟然弄出了个更高级的。当时,肖建青的爸爸在村里当民兵连长,他就弄了一个步枪的子弹壳,将弹壳的底部打通圆孔串上棉线,再在弹壳的侧下方开个小方窗,再固定在墨水瓶的盖子上,一只漂亮的灯就做成了。这么制作的灯,因为火是在小方窗里点,而火苗却长在弹壳的顶部,是二次燃烧,所以,不仅灯芯漂亮,而且火苗亮、黑烟少。与它相比,别的灯就差远了:火苗小了光暗,火苗大了烟浓,往往一个早读下来,人人都会在鼻孔里挖出两块黑鼻涕。
肖建青的灯,引得同学们人人眼馋,我近水楼台,更是馋得厉害,就也很想造这么一个“弹壳”灯。要造“弹壳”灯,没有弹壳不行,而弹壳,也只有爸爸当民兵连长的肖建青才可能搞到,于是就撺掇他去搞。我现在忘记当时是用什么办法撺掇成功的,反正在一个下午,上自习的时候吧,肖建青把我偷偷拉到了他家,然后就变戏法般拿出了一颗金灿灿的步枪子弹,竟然还带着弹头!我们用钳子拧下弹头,就拿了錾子,在弹壳底部錾孔。一人手抓弹壳,一人拿锤子砸,只那么一、两下吧,就听到“砰”的一声,将我们吓得两眼一黑就坐在了地上。惊魂甫定,再互相看,一人一张大花脸!象是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可毕竟得到了一颗珍贵的弹壳,最终做成了“弹壳”灯。直到前年,我回老家见到肖建青,我们那时的好多事都忘记了,但这件事,让我们笑了好长时间,只是忘记了问他,不知我们的这个天大秘密被他爸爸发现没有,他被打屁股没有。
还有一种灯,是我当时见到的最为高级的灯了。记得当时人们都叫它“汽灯”,和现在的电灯一样亮。不过,这种灯平时是难得一见的,只有到了村里唱戏的时候才用。那时,我们村每年都要搭台子唱戏,唱戏的时候,舞台上就挂汽灯,汽灯一亮,全村比过年都热闹。有次是唱的《红灯记》,剧情到了高潮的时候,好像是那个“磨剪子戗菜刀”的交通员,要拿枪打叛徒王连举吧,枪是假的,可他那么一打,舞台上方的汽灯却恰巧“砰”的坏了,虽然至今我也不知道灯坏的原因,可每想起来,还是觉得好玩极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