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停电的收获
2020-11-03叙事散文高山流水
又停电了。自小区线路整改以来,今天已不知是第几次停电了。是两次,抑或是三次,反正不止一次,或许是现代人对电有了强烈的依赖性吧,于是,停电两次便成了多次。因为停电,不仅仅只是打乱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秩序,更重要的是蜡烛的微光点燃了我们的怀旧情结,
又停电了。自小区线路整改以来,今天已不知是第几次停电了。是两次,抑或是三次,反正不止一次,或许是现代人对电有了强烈的依赖性吧,于是,停电两次便成了多次。因为停电,不仅仅只是打乱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秩序,更重要的是蜡烛的微光点燃了我们的怀旧情结,把我们的心情一下子引到了那些没有电的日子。
停电了,平时紧闭的铁门一扇一扇都相继打开了,看不成电视,玩不成电脑,躺在床上又睡不着,无奈之下只好走出家门。对门的先生也出来了,于是对他点点头,他亦只是点头,只是今天比平时多了一句话:“停电了,出去走走?”。好像是在问对方,又像是自言自语,因为我们见面从来都没说过话,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默契。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姓什名谁,做何营生,虽是紧壁,我对他家的全部印象也就是他家的铁门颜色是绿色的,跟我家的一样,再就是他每天都穿着蓝色的西装,打着一条鲜红的领带,也跟我一样,只是皮鞋比我的亮,头发油光水滑的,能粘得住苍蝇,而我的头上,已早生花发,只怕连蚊子也难以在上面落脚了。于是便有了些许的自卑,回家便把门窗都关紧了,躲进小楼里成了一统。
我们一前一后的信步走到小区操场边的亭子间。这亭子一直都是小孩子们游戏的乐园,这时候,大些的孩子都借着昏黄的烛光在赶作业,小些的孩子或许都进入梦乡了吧,于是显得格外安静。月光淡淡的,从亭子上的树叶间或竹叶旁漏下来,间或有星星点点的火光明明灭灭,才知道亭子里早已坐满了和我一样从铁门铁窗里走出来的人群。只是没有一个人说话,或许刚才说过,看见又有人来了,于是打住了,刚迈进亭子间,便有人敬了一棵烟到我的面前,还为我点上了火,不知是打火机的火苗再次点燃了大家聊天的热情,还是我们两人的到来打破了刚才沉闷的气氛,在大家给我们让好座位后,便开始了试探“敌情”式的问答。楼下的大李是个大炮筒子,平时在吆喝自家小孩时嗓门最大,在打骂小孩时也最肯卖力气,在劝过他几次过后,便对他稍微有点熟了,于是他便成了我们这栋楼的活跃分子。今天他终于没有辜负这个称号,他提议让每人作一番自我介绍,然后每人来一个小节目来加深印象,这提议不错,自然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小刘住在大李的隔壁,也住一楼,是个细心人,赶紧回去拿了笔和纸,用手电照着记下了所有人的详细信息,并且一再申明,明天一定打印出来发到每个人的手中,大家自然是千恩万谢,他的心里自然也是乐滋滋的。
讲故事,说笑话是我的拿手好戏,我打小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小时候,村里没通电,每年夏天的晚上,我家的大门口都会聚一大堆人,大家围在那儿家长里短一番后,就轮到我父亲登场了。父亲说书其实是在背书,在唱书,没有说书人的行头,也没有说书人的风格,因父亲记忆力特强,所以读一遍就能把一本书原原本本的背诵下来,然后到晚上唱给村里的乡亲们听。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于是父亲说书便成了邻里乡亲们最主要的文化生活了。父亲说书其间口渴了,马上便会有人送上一片清甜可口的大西瓜,左首有为父亲打扇的,右首有为父亲驱蚊的,甚至邻村的人也有赶来凑热闹的,那时的父亲俨然是众位乡亲手里捧着的一轮明月,连我们也都倍受众邻里的关心和照顾。每天我都会躺在小竹床上,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
现在家乡也通电了,家家都有电视,少数人也用上了电脑。尽管住房还是原来的格局,但再也找不到一堆人聚在一起闲聊或说书的场面了,民风依旧纯朴,只是觉得少了一份温馨,多了一层隔阂,据说农村正在向城市靠拢,看来的确不假。
亭子里的人群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间或有一两个人冷不防的也会来上一两段时下流行的晕段子。一听就知道是在政府部门混的,还未开口,官腔已传得很远了,笑声也好像只有他自己的,是干笑,如冬天里的丝瓜,可以当抹布的那种,所有的感情色彩都被丝瓜瓤滤掉了,所有的人都怔怔的看着他,他便自觉无趣,赶紧换了一个话题。其间说话最多的当然要数大李了,无论是谁作自我介绍或讲故事,他都会插混打科的来上那么一两句,原来他是汽车司机,平时在马路上按惯了喇叭,似乎总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他的存在一样。还没等所有人的发言结束,房间里的电灯就一盏接一盏的亮了,也是大李最先发现的,这也算是职业习惯吧,这会他肯定是把房间里的灯当成红绿灯了,灯光一晃,他马上便宣布了就地解散的命令。
第二天,小区的电改工程完工了。也不知小刘的详细名册打印了没有,总之我是没有接到。大刘回家时依旧会大声呼喝他的儿子,我跟隔壁的先生在楼道上碰上了,依旧只是点点头,似乎多了一点微笑,而这点微笑,也许就是那次停电收获中唯一可以保留的纪念品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