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刺桐树
2020-11-04抒情散文官舟寨
木乡读树之:刺桐树 小时候对刺桐树有一种惧怕。刺桐树遍身是刺,砍柴时很怕不小心碰到它。其实,我们根本不把它列入柴的范畴,所以连砍它的想法都没有。对它,我们持“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这不知是我们的可怜,还是它的可怜。这问题真的有些“先有鸡还
木乡读树之:刺桐树
小时候对刺桐树有一种惧怕。刺桐树遍身是刺,砍柴时很怕不小心碰到它。其实,我们根本不把它列入柴的范畴,所以连砍它的想法都没有。对它,我们持“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这不知是我们的可怜,还是它的可怜。这问题真的有些“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味道,是啊,我们被它逼得退避三舍,而它连做柴的资格也没有。
爷爷的故事更是让我感到刺桐树的威力。爷爷说,古时几个官差押着一个犯人走在山间小路上,犯人打起了鬼主意,说走不动了,便赖着不想走了,骂他、吓他、打他都不肯走,大家没法。一个官差说:好,我们抬你走,去砍两株刺桐树来,削光两头,把你绑到中间抬着走。犯人一听,吓着了,这可开不得玩笑,因为这刺桐的刺虽不会致命,但会让自己被刺扎得生不如死。一个不怕抽打的人,竟然被刺桐树征服,刺桐真的是令人生畏的。
不过,这刺桐树倒是入了诗词的。唐人李珣写过一首《南乡子》:“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刺桐花在这里只是一个背景,不过有这背景就出了意境,刺桐花不经间在此富有了诗意,这正是动人之处。
同是唐人,王毂写《刺桐花》就是直接描述刺桐花的美丽:“南国清和烟雨辰,刺桐夹道花开新;林梢簇簇红霞烂,暑天别觉生精神;秾英斗火欺朱槿,栖鹤惊飞翅忧烬;直疑青帝去匆匆,收拾春风浑不尽。”刺桐花的美是夺目的、富有动感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人其实很喜欢这种树,不光写之入诗词,似乎还把它做为行道树。
人们喜欢刺桐树,主要是喜欢其花的艳丽。它有着血液一样的颜色,如红霞,似火焰,像只只燃烧的火鸟。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象牙红,那是因为它美丽硕大的花朵状如象牙。确实,那一簇一簇的花,大如手掌,花色鲜红,很是喜人,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串串熟透了的红辣椒,斑斓成一片红霞。辣椒的热烈,自然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红霞的迷醉,自然让人心晕。也许这正是刺桐诱人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有一种外在美丽,还有一种精神的力量。
刺桐也并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它适合单植于草地或建筑物旁,可供公园、绿地及风景区美化,又是公路及市街的优良行道树。刺桐木材白色而质地轻软,可制造木屐或玩具。树叶、树皮和树根可入药,有解热和利尿的功效。
刺桐树喜强光照,要求高温、湿润环境和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生性是一种热性的树,在亚洲热带、亚热带分布较广,阿根廷也较多,刺桐还是阿根廷国花。阿根廷人普遍喜欢刺桐,并以之为国花。据说与当地的一个古老传说有关:很久很久以前在阿根廷境内,有许多地区常遭水灾,可是说也奇怪,只要有刺桐的地方,就不会被洪水淹没。因此,人们就把刺桐看成是保护神的化身,四处广为栽培,并更进一步将它推举为国花。每年元旦节,阿根廷人都要将许多新鲜的刺桐花瓣撒向水面,然后跳入水中,用这些花瓣搓揉自己的身体,以去掉以往的污秽,得到新年的好运。
福建泉州原称刺桐港,想必当年有太多的刺桐树。从晋朝开始,城内就遍植刺桐树,有刺桐城和刺桐港的美名。当年郑和下西洋就是从这里出发的,这里曾经是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重要窗口和枢纽。马可波罗这样有这样的描述:“阿拉伯的港口有任何一艘满载香料、药品和珍宝的船驶向天主教的世界,就一定有十艘在驶向中国的刺桐!”这里说的刺桐就是刺桐港,如今的泉州。刺桐就这样从文化的角度嵌进了历史。如今,泉州的市花就是刺桐。
据说关于泉州的刺桐还有一段论争。在我国某些地方的旧俗里,人们曾以刺桐开花的情况来预测年成:如头年花期偏晚,且花势繁盛,那么就认为来年一定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否则相反;还有一种说法是刺桐每年先萌芽后开花,则其年丰,否则反之。所以,刺桐又名“瑞桐”,代表着吉祥如意。宋代作为廉访使而到泉州的丁渭,他很希望能先看到刺桐的青叶,使泉州年谷丰熟,于是曾写下这么一首诗:“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卜年丰。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而到泉州来当郡守的王十朋,他与丁渭抱有相同的愿望,但他不相信先后花或先花后芽那一套谶语。为此也写下了一首诗:“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伞欲烧空。花先花后年俱熟,莫道时人不爱红。”这不仅被传为诗坛趣事,更是被视为政坛佳话。哪怕这是他们借诗争在官场作秀,能引起诗争刺桐树也是不错的。
有史料记载在300多年前,台湾的平埔族山里的同胞们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这倒是不错的生活,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不管它天荒地老,只管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刺桐被作为时间的标志,这倒让我很感意外,不过这种带有结绳记事意味的生活,真的是很有意思。
2007年10月29日
2007年10月29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