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陶公祠赏菊

2020-11-07抒情散文茅舍
陶公祠赏菊□王庆云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晴和日子,我相约几位文友,来到了座落东流江边的陶公祠。在陶公祠的大转盘处,一尊6米多高的陶公铸像巍然耸立在那里,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公路向南几百米处便是牛头山,顺着公路向上走,便是秀峰塔,它像一个忠诚卫
           陶公祠赏菊
            □王庆云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晴和日子,我相约几位文友,来到了座落东流江边的陶公祠。在陶公祠的大转盘处,一尊6米多高的陶公铸像巍然耸立在那里,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公路向南几百米处便是牛头山,顺着公路向上走,便是秀峰塔,它像一个忠诚卫士,牢牢地守卫着塔前那个不显眼、却名闻大江南北的陶公祠。祠前是缓缓流淌的菊江,祠左是绿野碧波的七里湖,祠右是波光粼粼的学湖,东南方那个翠绿的山峦便是风景名山——大历山,一山一祠,一佛一隐,相互映衬,遥遥相对。祠,一进三间,粉墙青瓦,松竹掩映 入院口有鹅卵石径通后院,径两旁有五柳和花圃,正厅高悬“松菊犹存”匾额,两边墙壁上挂着八幅耐久的烫字烫画,中间安放着一尊高丈余的陶公塑像,只见先生像一位禅机了悟的佛祖菩萨,手持书卷,端坐在那里,正以一种清傲之气,面对着菊江和永远盛开的菊花,细细倾诉着千百年来的时事沧桑。     陶公祠的菊圃不大,但却整齐排列着几百盆各式菊花,这些菊花应时开放,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等等各种颜色,有的花瓣大开,有的香蕊半吐,有的含苞欲放,把个小小的庭院点缀得色彩斑斓,清香扑鼻。     早年,江边矶石上还建有一座菊江亭,据说那块矶石是陶渊明种菊休息时坐过的石头,奔腾的江水拍打着矶岸,水花四处飞溅,在太阳光的映照下,惊现出一朵朵璨然开放的银色菊花,成为当地的一大奇观。     陶渊明在任彭泽县令时,东流是彭泽属下的一个黄菊乡。有一次陶渊明乘船到东流清查户口,登上江岸,放眼望去,只见牛头山上满目皆菊,黄澄澄、金灿灿的一片,空气中氤氲着浓郁的清香。陶渊明爱菊成癖,见了这一片菊海,竟忘形地在菊丛中穿行。后来他一有闲空,就要到东流赏菊,并发动衙役砌石为墙,辟了一块菊圃,自己荷锄植菊,用瓦罐从江中汲水浇菊,常常与东流的名人雅士们在花圃内饮酒赋诗,乐不思返。     陶渊明为何如此痴爱菊花?有人写传记说是因为他的爱妻陈氏香销玉殒、魂归天国后,曾托梦于他,说自己是天上御花园中的菊花仙子,如今尘缘已了,返回天界,夫君日后若是思念她,就去东园去看看那一簇菊花。后来陶渊明果真看见东园青松西侧院墙一角,长出了一株菊花,花枝上缀着三四朵硕大的花朵,色彩金黄、鲜艳无比,宛如一位通体透亮,神采夺目的美人。陶渊明当即提笔写下了悼念亡妻的《闲情赋》,从此以后,他便迷上了菊花。还有一说,就是陶渊明的爱菊,是因为托物言志,寄托着自己某种愿望。陶渊明当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一族一姓一党的独裁专制社会,魏晋南北明时期。昏朝乱政,大厦将倾,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陶渊明少壮时“大济苍生”的愿望破灭了,所以他把一腔怨恨化成了酒,化成了诗,化成了一朵朵菊花。他很想用菊花的清气影响一下他厌恶之极的世风,然而菊花太小,那一点点清菊之气又怎能荡涤一个腐败王朝的浊臭呢?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他所崇尚的清菊之气却给后来的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几多清风,几多傲骨!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田园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诗和文,被人誉为“隐逸诗人之宗”。“不因彭泽休官去,未必黄花得许香”,陶渊明一生只做了几任小官,最后在彭泽任上也只做了80多天的县令,因不满郡里来的一位督邮要他束带迎接,而赋《归去来辞》,走上了弃官归隐之路。陶渊明归隐后,躬耕在野,热爱生活,并断绝了与官府的一切往来,宣布改名陶潜。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他晚年贫病交加的艰难度日中,还为我们设计了一个最辉煌的宫殿,一个黎明,在那个栗里小村的茅屋里诞生了《桃花源记》并诗,由此震憾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撩拨着多少人去追寻那美好的梦。陶渊明的一生其实很平凡,但是我们却在他的身上看到了那种积极的人生观已经丧失其愚蠢的满足,而那种玩世哲学也已经丧失其尖刻的叛逆性,而人类的智慧第一次在宽容的、嘲弄的精神中达到了成熟和和谐。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了古今文人心目中最高人格的象征,成了一堆照耀古今的烽火

   陶渊明去世后,东流人说他是食菊花乘云升天而得道成仙。为了纪念他,后人把东流誉为“菊邑”,把那段“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的长江称之为菊江,在东流立县后,将陶公艺菊的历史载入了本县史册,从明代开始就立祠以祀,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船行长江,见了岸边的陶公祠,纷纷弃船登岸,前往凭吊拜谒先生,并留下了不少珍贵诗文。那些浸润着菊香的诗文,把菊花的素雅、高洁和傲霜的品格与陶渊明的清风傲骨融为一体,把咏菊,一个神州大地上曾经为之津津乐道几千年的经典话题,灿然上升为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千古流传,直至永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