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琴声
2020-09-17抒情散文紫陌香雪
诗词背后的故事之 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敬亭山绵亘百里,奇峰秀立。自谢眺和李白在此山题诗以后,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来此游览,留下无数
诗词背后的故事之 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敬亭山绵亘百里,奇峰秀立。自谢眺和李白在此山题诗以后,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来此游览,留下无数诗词作品,遂有 “江南诗山” 之名。声名直追五岳。
公元761年秋,敬亭山中一位老人踽踽独行,他就是李白。李白自从卷入永王之乱,出狱之后流放夜郎。又逢史思明反,朝廷赦免他的流放之罪,渐感时事昏暗,遂只以游历山川寄托怀抱。李白此次来到敬亭山,是为仰慕一个南齐名士谢眺。登高望远,缅怀前贤,日日在山中徘徊。
这日信步至山深处,见篱笆围一小寺,前临深壑,松围竹绕,风声自吟。李白暗思道:“ 我数入此山,却未尝见此幽境,却不知主人是何等人物?”
李白上前轻扣柴门,咿呀开处见一老僧出迎,麻鞋葛衣,步履从容。李白上前施礼道:“红尘俗客,冒昧打扰,师父勿怪!” 那僧人见李白仙风道骨,气概不凡。说道:“山野之人,不谙世事。不期遇君子垂顾,此山何幸?” 遂邀入室中闲谈。
李白进得室中,却是别无他物。唯一桌一几,一炉一琴而已,但简陋中不失古雅。桌上几部残卷,炉烟袅袅,纤尘不染。那僧人听得是李白,奇道:“ 君非令高力士脱靴者乎?君之文章,四方传颂。海阔天空,君独以一布衣而傲王侯,今日得瞻君子风采,真 ' 谪仙人' 也!”
李白见老僧谈吐不俗,便请问姓氏。那僧人自言姓仲名濬,蜀中人氏,早年出家峨眉山,后来云游四方,来到此地。原来仲濬云游时随身只带着一个小童,到得此山,爱上这林壑清幽,诗卷气息。只因这小寺久绝香客,渐无人迹到此。于是仲濬将它打扫出来,旁边辟一菜地,朝听松涛,暮卧烟霞,遐时对着老猿野鹤弹琴一曲,以寄怀抱,极是自得。
李白自青年时出蜀,久绝故乡事。今见仲濬来自蜀中,顿生他乡遇故人之感,又见他言语清雅,倍感亲切。仲濬却也将今日一段相逢,视为奇遇。因此二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意。仲濬遂令小童移桌室外,摆上野果山蔬,置酒相陪。
已而月出东山,霜华在地。酒至兴头,李白请于仲濬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适间见室内一琴,想必师父亦雅好此道。不知我亦能有幸聆听仙音否?” 仲濬曰:“ 君子足迹遍及四海,见多识广。贫僧那一点微末道行,敢不为君子助兴!”
遂呼小童抱琴来。李白细看那琴时,长约七尺,通体墨黑,就月光下又闪着一丝丝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李白不禁失口赞道:“ 好琴!” 仲濬道:“君子识得此琴否?”李白说道:“此非 ‘绿绮’ 琴乎?昔伏羲氏造琴,所以协和天下人性,为至和之主。后齐桓有琴曰 ‘号钟’ ,楚庄有琴曰 ‘绕梁’ ,司马相如有琴曰 ‘绿绮’ ,蔡邕有琴曰 ‘焦尾’ ,皆名器也。然皆沦落久矣!不意此 ‘绿绮’ 竟在师父手中。今日有幸一观,亦我之造化耳!”
仲濬回道:“ 君子好见识!此琴为千年青桐所制,据传为梁王所藏。司马相如做客梁王府,为作《如玉赋》,辞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大喜,遂以此琴相赠。相如宝之,归成都,心慕文君之美,为作《凤求凰》,文君悦之,遂成一段千古佳话!”
仲濬一边在几上调琴,继续说道:“ 相如不但擅文辞之美,亦是一位大琴家。继相如以殁,此琴辗转流落,传说数百年不知去处。贫僧年少时,随吾师修于峨眉山,竟得见之。吾师亦善琴者!每弹奏时,在峨眉之巅,野猿飞鸿,万里云海,弟子随侍在侧,耳濡目染,奈弟子天资愚钝,却只解得一二 。”仲濬停了停,又道:“ 吾师圆寂时,将此琴传于弟子。且曰;‘ 琴乃寄情养性之器!众器之中,琴德最佳。凡山川大地,百草生灵,俱为大性情者,汝善领略。汝不负于琴,琴必不负汝,愿珍之!’ ”
李白说道:“ 尊师之言是也!昔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久未得琴之精魂。成连乃诱伯牙至东海蓬莱山,毁其舟楫。伯牙在海上,见天道不常,大海无岸,怒涛飞卷,百鸟悲号,乃叹之曰:‘ 先生将移我情!’ 居数月,纳天地雄魄之气,摄生灵悲欢之音。成连往观,伯牙已谱成《高山流水》二章。援琴而操之,山川情韵充乎其中。成连叹曰:‘ 琴之一道,汝今得之矣!’ ”
仲濬道:“ 正是!天地万籁,虽希声正是大音也!”说话间,仲濬已调好了琴,置琴于几上,右出岳山,左入龙眼。月光下七弦熠然生辉,蓄势待发。信手一挥,发音清旷。仲濬正襟危坐曰:“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今日在君子面前献丑,君子无哂!”说罢徐徐弹了起来。其时皎月在天,万籁俱寂,李白连忙屏声静气,细听这琴音却不似从琴上传来,仿佛太古遗音,从天外穿越而下,盘旋乎林间。李白不由听得痴了。正被这清绝之音摄去了魂魄,却看那仲濬时,宽衣广袖,无悲无喜,分明已入无我境界。且琴且歌曰: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却是孔子的《幽兰操》。当初孔子奔走于鲁、卫之间,均未见用。过隐谷,见芗兰与杂草共生,感伤而赋此曲。琴韵低回,音色清冷,一时间李白但觉悲怀之气扑面而来。恍恍惚惚间,似觉孔子正徘徊于月下幽谷,凄然感慨贤者之生不逢时。李白想到仲濬用心良苦,以古人之悲寄我之不遇,便视这一段琴音为平生不可多得,顿生知己之感。乃援笔题诗曰: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不知什么时候告别了仲濬。天色微明,回首山谷已被雾气填满。氤氲中仿佛还见仲濬宽衣广袖,无悲无喜,卷舒自若。然而松声之中依然隐隐约约传来仲濬的歌声: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 李白一路悲感不已。第二年,(762年),已六十二岁的李白又到了镇江。然而此时,他的生活已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不久李白病重,赋《临终歌》辞世。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敬亭山绵亘百里,奇峰秀立。自谢眺和李白在此山题诗以后,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来此游览,留下无数诗词作品,遂有 “江南诗山” 之名。声名直追五岳。
公元761年秋,敬亭山中一位老人踽踽独行,他就是李白。李白自从卷入永王之乱,出狱之后流放夜郎。又逢史思明反,朝廷赦免他的流放之罪,渐感时事昏暗,遂只以游历山川寄托怀抱。李白此次来到敬亭山,是为仰慕一个南齐名士谢眺。登高望远,缅怀前贤,日日在山中徘徊。
这日信步至山深处,见篱笆围一小寺,前临深壑,松围竹绕,风声自吟。李白暗思道:“ 我数入此山,却未尝见此幽境,却不知主人是何等人物?”
李白上前轻扣柴门,咿呀开处见一老僧出迎,麻鞋葛衣,步履从容。李白上前施礼道:“红尘俗客,冒昧打扰,师父勿怪!” 那僧人见李白仙风道骨,气概不凡。说道:“山野之人,不谙世事。不期遇君子垂顾,此山何幸?” 遂邀入室中闲谈。
李白进得室中,却是别无他物。唯一桌一几,一炉一琴而已,但简陋中不失古雅。桌上几部残卷,炉烟袅袅,纤尘不染。那僧人听得是李白,奇道:“ 君非令高力士脱靴者乎?君之文章,四方传颂。海阔天空,君独以一布衣而傲王侯,今日得瞻君子风采,真 ' 谪仙人' 也!”
李白见老僧谈吐不俗,便请问姓氏。那僧人自言姓仲名濬,蜀中人氏,早年出家峨眉山,后来云游四方,来到此地。原来仲濬云游时随身只带着一个小童,到得此山,爱上这林壑清幽,诗卷气息。只因这小寺久绝香客,渐无人迹到此。于是仲濬将它打扫出来,旁边辟一菜地,朝听松涛,暮卧烟霞,遐时对着老猿野鹤弹琴一曲,以寄怀抱,极是自得。
李白自青年时出蜀,久绝故乡事。今见仲濬来自蜀中,顿生他乡遇故人之感,又见他言语清雅,倍感亲切。仲濬却也将今日一段相逢,视为奇遇。因此二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意。仲濬遂令小童移桌室外,摆上野果山蔬,置酒相陪。
已而月出东山,霜华在地。酒至兴头,李白请于仲濬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适间见室内一琴,想必师父亦雅好此道。不知我亦能有幸聆听仙音否?” 仲濬曰:“ 君子足迹遍及四海,见多识广。贫僧那一点微末道行,敢不为君子助兴!”
遂呼小童抱琴来。李白细看那琴时,长约七尺,通体墨黑,就月光下又闪着一丝丝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李白不禁失口赞道:“ 好琴!” 仲濬道:“君子识得此琴否?”李白说道:“此非 ‘绿绮’ 琴乎?昔伏羲氏造琴,所以协和天下人性,为至和之主。后齐桓有琴曰 ‘号钟’ ,楚庄有琴曰 ‘绕梁’ ,司马相如有琴曰 ‘绿绮’ ,蔡邕有琴曰 ‘焦尾’ ,皆名器也。然皆沦落久矣!不意此 ‘绿绮’ 竟在师父手中。今日有幸一观,亦我之造化耳!”
仲濬回道:“ 君子好见识!此琴为千年青桐所制,据传为梁王所藏。司马相如做客梁王府,为作《如玉赋》,辞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大喜,遂以此琴相赠。相如宝之,归成都,心慕文君之美,为作《凤求凰》,文君悦之,遂成一段千古佳话!”
仲濬一边在几上调琴,继续说道:“ 相如不但擅文辞之美,亦是一位大琴家。继相如以殁,此琴辗转流落,传说数百年不知去处。贫僧年少时,随吾师修于峨眉山,竟得见之。吾师亦善琴者!每弹奏时,在峨眉之巅,野猿飞鸿,万里云海,弟子随侍在侧,耳濡目染,奈弟子天资愚钝,却只解得一二 。”仲濬停了停,又道:“ 吾师圆寂时,将此琴传于弟子。且曰;‘ 琴乃寄情养性之器!众器之中,琴德最佳。凡山川大地,百草生灵,俱为大性情者,汝善领略。汝不负于琴,琴必不负汝,愿珍之!’ ”
李白说道:“ 尊师之言是也!昔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久未得琴之精魂。成连乃诱伯牙至东海蓬莱山,毁其舟楫。伯牙在海上,见天道不常,大海无岸,怒涛飞卷,百鸟悲号,乃叹之曰:‘ 先生将移我情!’ 居数月,纳天地雄魄之气,摄生灵悲欢之音。成连往观,伯牙已谱成《高山流水》二章。援琴而操之,山川情韵充乎其中。成连叹曰:‘ 琴之一道,汝今得之矣!’ ”
仲濬道:“ 正是!天地万籁,虽希声正是大音也!”说话间,仲濬已调好了琴,置琴于几上,右出岳山,左入龙眼。月光下七弦熠然生辉,蓄势待发。信手一挥,发音清旷。仲濬正襟危坐曰:“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今日在君子面前献丑,君子无哂!”说罢徐徐弹了起来。其时皎月在天,万籁俱寂,李白连忙屏声静气,细听这琴音却不似从琴上传来,仿佛太古遗音,从天外穿越而下,盘旋乎林间。李白不由听得痴了。正被这清绝之音摄去了魂魄,却看那仲濬时,宽衣广袖,无悲无喜,分明已入无我境界。且琴且歌曰: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却是孔子的《幽兰操》。当初孔子奔走于鲁、卫之间,均未见用。过隐谷,见芗兰与杂草共生,感伤而赋此曲。琴韵低回,音色清冷,一时间李白但觉悲怀之气扑面而来。恍恍惚惚间,似觉孔子正徘徊于月下幽谷,凄然感慨贤者之生不逢时。李白想到仲濬用心良苦,以古人之悲寄我之不遇,便视这一段琴音为平生不可多得,顿生知己之感。乃援笔题诗曰: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不知什么时候告别了仲濬。天色微明,回首山谷已被雾气填满。氤氲中仿佛还见仲濬宽衣广袖,无悲无喜,卷舒自若。然而松声之中依然隐隐约约传来仲濬的歌声: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 李白一路悲感不已。第二年,(762年),已六十二岁的李白又到了镇江。然而此时,他的生活已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不久李白病重,赋《临终歌》辞世。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