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苦尽甘来甘洛行

2020-11-08抒情散文huhuaqiang
苦尽甘来甘洛行 (1)乘坐“地铁”到甘洛甘洛县,原名呷咯县,1956年建县。1959年因呷咯字体生僻乃改名甘洛。甘洛系藏语,意为苦尽甘来。地处四川省凉山州北部,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好几年前,我好友就邀请我到甘洛一游,由于诸多原因,均未能成行

            苦尽甘来甘洛行                  (1)乘坐“地铁”到甘洛   甘洛县,原名呷咯县,1956年建县。1959年因呷咯字体生僻乃改名甘洛。甘洛系藏语,意为苦尽甘来。地处四川省凉山州北部,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好几年前,我好友就邀请我到甘洛一游,由于诸多原因,均未能成行。今夏终得闲暇,便欣然前往。说来,从成都出发,坐火车只需要五六个小时时间就到了,距离并不遥远;不过火车从坦坦荡荡的成都平原疾驰而过,似乎没有用多少时间就到了峨眉。峨眉是个界,火车一过峨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不见了,迎面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高的山,火车一头就扎进了大山的肚子里去了。自此到攀枝花的几百里路的行程就基本上相当于乘坐地铁了——因为绝大部分的路都在山洞中,只有偶尔一晃的亮光,那是火车从一个山洞出来,越过一个山涧,又一头钻进了下一个山洞,而那一闪亮光可能还不到十分之一秒。火车在山洞中产生巨大的轰鸣,震得耳鼓膜发颤,几乎听不到身边的人说话。手机也没有了信号。即使是封闭的空调车,也不知是从哪里灌过来强大的气流,使人觉得有些凉意。   从偶尔看到的山景,可以看到火车一直是沿着大渡河河谷在前进。刚涨过水,大渡河河水浑浊,从看似平静的水面会发现许多在悠悠地旋转的旋涡,那不露声色的旋涡其实有着可以吞噬一切的惊人的能量。河谷两岸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有些地方植被茂密,有些地方却岩石裸露,上千米高的花岗岩石壁反着白光,森然搏人。   天空高远,飘着优游的白云;太阳光强烈,毫无遮拦;碧蓝的晴空偶尔会看到苍鹰在翱翔。这样的天空,这样的白云,这样的阳光,这样自由的飞鸟,是在大城市里永远看不到的。   由于是暑假,乘本次列车到云南旅游的人特别多,我好不容易买到一张站票,就这样站了近六个小时。下午六点半,就在我腰酸背痛,筋疲力尽的时候,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火车穿出一个长长的山洞,停在了一片刺目的阳光下——甘洛到了!                  (2)阳光下的甘洛县城   我朋友在民族地区已工作多年,交往了不少彝族朋友。阿和就是其中之一,甘洛县检察院院长。我一走出火车站,过来接我的就是阿和。真是奇怪极了,我们俩只是在之前通过两次话,从来没有见过面,可是的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们之间居然互相一下就认出来了,好象是交往了多年的老熟人。来到街上,阿和亲自驾车。汽车驶过一段水泥路,向右一转,一座跨大渡河的铁桥出现在面前。从桥面望过去,河的对岸的一片开阔的山坡上就是甘洛县城。   在晶亮的日光下,白色的甘洛县城白得晃眼。   我知道彝族有很多崇拜,比如土主崇拜,树崇拜,鹰崇拜,火崇拜,武器崇拜等等,就没有听说过有白色崇拜(倒是知道川西高原的羌族和藏族有白色崇拜,白石崇拜)。我问阿和,阿和熟练地握着方向盘,突然哈哈地笑起来,说,我们这里不是白色崇拜,是金钱崇拜!我朋友就解释说,其实这个县城以前还是跟大多其他县城差不多,灰不溜秋的;年前,县里有关领导为了改造城市面貌,美化市容,斥几千万巨资把全城房屋的外观进行了修饰,先刷成纯白色,然后再画上一些有着民族特色的图案。于是整个县城的面貌焕然一新。朋友们对此似乎有些不好言明的隐衷,对这一片白色似乎也无甚褒贬。不过,在我的眼中,却感觉美丽异常。   莽莽苍苍大凉山,空气清新,云层稀少,阳光直射,紫外线强烈。但是,你只要仔细观察那阳光,它的确就与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不完全相同。这阳光干净得没有丝毫杂质,从高远的天空流泻下来,似乎能听到咝咝的飞驰的声音。阳光泻到地面,碰上万物都会溅起灼灼的反光;那反光不是静止的,而是跳动的,整个看去,满眼就是一个跳动着散金碎银的梦幻世界。甘洛县城就是这样一座在太阳下反着奇异光泽的县城。远远望去,一片洁白,在日光下显得异常圣洁而肃穆;它的背景就是那茫茫的群山。群山以深绿色做为幕布,把这洁白的甘洛县城衬托得亮晃晃的耀眼。   县城不大,主要就一条略有些弯曲的大街,三公里长。走在街上,正在修建的建筑物包括它们的围墙还是一个劲地白。大街上偶尔晃荡着几个彝族人,黝黑的肤色倒与整个街景形成了强烈对比。   阳光太强烈。阳光下的白色县城晃动在我的视野里。                 (3)彝族干亲家和祝酒歌    阿和是土生土长的甘洛彝族人,全名是沙马阿和,四十多岁,肤色较黑,中等身高,偏瘦,和大多彝族人差不多。他的家庭出生据说是属于当地很高贵的一类,叫做黑彝(即奴隶主,相对的一类彝人就是奴隶,称为“娃子”——指大凉山解放前)。他有着一位同样是彝族,但是却取了汉族名字的漂亮妻子,还有一双乖巧的儿女。阿和在当地来说算是比较能干的彝族人了,现任县检察院院长。阿和是我朋友的干亲家,阿和说,既是他朋友的好朋友好同学,那就大家都称亲家吧,我欣然答应。
  承阿和盛情,去一个叫做“锦中苑”的地方去吃饭。菜肴的丰盛自不必说。席间主人夫妇两次站起来为我唱祝酒歌敬酒,着实让我好生感动。
  先是女主人,她端起一被就,站起来唱道:
  尊贵的客人骑着马儿从远方来,来到我们甘洛看美景。敬你一杯家酿的美酒,让你醉倒在甘洛……
  歌词大概是即兴编的,旋律回环往复,朴实感人;而女主人的歌喉清脆嘹亮更大出乎我的意外。所有的人都停下筷子停下说话,听她动人的祝酒歌,我也端起一杯酒站起来,感谢女主人的歌声和盛情,待主人的歌声一结束,就一饮而尽。朋友悄悄对我说,酒一定要在主人的歌声完了的时候喝完,否则就是不礼貌。当然,主人手中的酒也是在歌声结束的时候一饮而尽的。
  接着是阿和。阿和用彝语唱,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的表情我可以看到他的真情,阿和的嗓子也是出奇的好,大概少数民族的人在这个方面都有天赋吧。他唱完,又用汉语给我翻译了一遍,都是吉祥欢迎的祝福语。完了,女主人又唱,接着阿和又唱。这样唱下来,我的肚子已经让酒给灌得鼓鼓的了,在一种微醺的酒意中,我觉得自己飞翔在一种美妙的友情的天空,温馨而惬意。
  朋友告诉我,其实现在城里好多彝族人的生活都已经汉化,像这种祝酒歌已经难得一见了,除非是他们特别珍贵的客人,是很难享受到这种待遇的。我简直有些受宠若惊了!
  感谢我的朋友!感谢阿和一家!感谢所有的彝族同胞!
                (4)同乡会,竿竿酒和坨坨肉   在大凉山这个全县人口只有十多万,县城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小小山区县城里,居然据说有两三百个本县的老乡在此做生意,这让我大感意外。而且据说生意都做得很不错,有的有上千万的资产了。他们有的二三十年前就来到了这里,主要是做小五金生意,而后逐步扩展经营规模和范围,现在有开宾馆的,有经营矿山器材的,有做食品批发的,有开饭店的,最厉害的就是承包铅锌矿的,据说每天的纯利润就在一两万以上,听起来都够吓人的。   我同学也是在十多年前来到这里的,现在是县党校副校长,在老乡中很受尊重,被大家推为同乡会秘书长。由于我的到来,同学便决定搞一次同乡聚会,就安排在他的家中。安排每家来一个代表,结果这天晚上来了好多人,屋子都挤不下了。大家平时忙于自己的生意,见面也不多,聚在一起,都很兴奋,闹声几乎要把屋盖都掀翻了。我在其中自然也受到了各位老乡热烈的欢迎和尊重。这样的气氛实在让人感到温暖无比。   这是典型的彝族地区,大家就决定按照彝族的风俗来搞这次聚会。而体现这种风俗最主要的特色便是喝竿竿酒和吃坨坨肉。   竿竿酒是彝族最典型的待客之物,是纯粹家酿的美酒。用当地产的高粱煮熟,加上特别的酒曲,装进一个土陶坛子里,密封好,再用泥土封口,埋于地下,经过几个月的发酵后,就成了味美无比的稀罕物。老乡们花了两百元钱托人买了一坛。结果没有喝酒的”竿竿“,就是当地产的一种细长的竹子,把之间的节打通,插进坛子喝酒的必要工具。还是费了好多周折才从一个熟悉的彝族朋友家里借到了两根。工具准备好了,喝酒可以开始了。   酒坛子摆在屋子中央,把细长的竿竿插进酒坛。喝酒的规矩是,主人先喝,在酒坛的口子上放一个表示高度的竹片,一直喝到竹片指示的深度,然后交给下一位。而下一位由主人来定,他们的说法是,他的酒是要喝给客人或者受尊敬的人的,等他喝完,客人就要接着喝,也是喝同样深度,客人在喝之前就要约好交给哪一位,否则就要再喝一遍。每次喝了之后,就要加水,最奇妙的就是,都觉得酒与水要混合的,而实际上加进去的水都是在最上面,只要把竿竿伸到底部,喝到的就一定是同样浓度的美酒,知道把坛子里的酒喝完,剩下的就全是水了。这一天我当然是喝得最多的,很多老乡都要喝给我,而且这是不能推辞的。那竹竿细长,要把酒从坛子里喝出来还是要费很大的劲的,几乎喝得面红筋涨。好在酒的浓度不是太大,而且酒味醇美,喝得再多也觉得无比畅快,再加上气氛融洽,酒力自然就大长了。   在喝竿竿酒的同时,坨坨肉也端上了桌子。坨坨肉也是彝族的典型食物。按他们的规矩,凡尊贵的客人到来,接待有几个档次,最低是杀一只鸡,高一个级别的就是杀一只羊,再高个级别就是杀一头猪,最高级别就是杀一头牛。做法看似简单,其实也很讲究。老乡们那天很早就派人去买了一头当地野生放养的小猪,大概有三十斤左右(大了不行,做不出那种味道)。杀掉,砍成小块,放清水里煮,不能煮得太久,过生就行。然后捞起来放簸箕里把水汽晾干。主要是制作拌料,用当地产的红辣椒,在热锅里烤燥,然后在石臼里舂碎,加上当地著名的汉源花椒面,再加入平时很少见到的叫做“木姜树”的根磨成的粉末。把坨坨肉用这种拌料拌好就可以吃了,吃的时候不许用筷子,要学彝族人用手抓。大家就用手抓着干,一会就个个吃得满头大汗,嘘声连天,好不痛快!   地道的竿竿酒,地道的坨坨肉,地道的同乡情,将让我终生回味!(未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