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经仲秋,今又仲秋
2020-11-09抒情散文白杨树的影子
曾经仲秋,今又仲秋又是一年仲秋月圆时,皓月当空,天上的星斗依稀闪烁,仰头遥望,天上的那轮明月,月光皎洁,景致迷人。这秋日的夜色,宛如白昼,分外迷人,清晰地听到窗外的虫儿在婉转的低唱,藏在暗中的蛐蛐欢快地“歌唱”着,演奏出场场别具特色的仲秋
曾经仲秋,今又仲秋
又是一年仲秋月圆时,皓月当空,天上的星斗依稀闪烁,仰头遥望,天上的那轮明月,月光皎洁,景致迷人。这秋日的夜色,宛如白昼,分外迷人,清晰地听到窗外的虫儿在婉转的低唱,藏在暗中的蛐蛐欢快地“歌唱”着,演奏出场场别具特色的仲秋“晚会”,书房里,我悄然放下手中熟悉的鼠标,舒舒服服伸了一个懒腰,卸下一身的疲惫。
又是一年仲秋到了,慢慢回想从前,竟然觉得对过往的仲秋几乎没有印象了。不用屈指,已然知道自己过到了第三十八个仲秋。在这仲秋的前夜,没有忧伤的感怀,没有寂寞的思念,仲秋对于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日子而矣。
儿时的仲秋印象,是让你总想去触摸的。可我对仲秋,除了对月饼的记忆外,似乎并没有唤起太多的情愫,我小的时候,父老乡亲们过着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我的记忆里,中秋节似乎没有多大的节日气氛。
我家在鲁北的一个小县城边上,中秋的时候正好是农忙的时节,要收大豆、高梁、玉米、花生,地瓜等。还会下秋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忙秋的大人是不会在意什么仲秋不仲秋的。那种跟在老牛屁股后头撒化肥,背着筐子掰玉米的感觉实在不好。所以,我不喜欢中秋,尤其是干活儿的中秋。记得上中学时,有一年中秋,上午顶着太阳在玉米地里掰玉米,下午把它们拉回家,晚上,哦,不是,是黄昏,全家人围坐在小山似的玉米堆前,齐心协力地扒玉米皮,一层一层扒开紧裹玉米里层的皮,挑灯夜战到晚上十点多。那一年雨水多,庄稼浸了水,这些玉米也坏了不少,扒着扒着会发现一两条胖胖的虫子在里面蠢蠢欲动。轻柔的月光轻泻下来,满头满身的玉米须、玉米叶的我在闪动着清辉的大院子随风摇曳着一个脏兮兮的中秋节。
当院子里的玉米堆成了山,母亲才端来大盆的煮花生、老玉米和月饼来,全家人在院中围桌而坐,当天空中皎洁丰盈的月高高地挂在蓝缎似的夜空时,那个被我们被念叨了不知多少次的月饼,被母亲公正合理地分成四等份,一人一角;又变戏法似的拿出两个不知“隐藏”了多久的大苹果,每人半个。我舍不得吃月饼,先大口大口狼吞虎咽地啃嫩嫩的老玉米,母亲开始娓娓动听地讲述美丽的后羿嫦娥、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我一边凝神倾听,一边仰望皓月,仔细找寻奔月的嫦娥、砍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想象他们忙碌神秘的行踪,看着看着,疲惫的我却捧着没来得及吃的月饼不知不觉睡着了。
记得最好吃的月饼是九岁那年在大姨家度过的吃到的,白天跟着村里的孩子在外面野,黄昏时被大人吆喝回家吃晚饭,这时才知道要过“月饼节”了。大姨把吊在房梁上的几个筐摘下来,在炕头上,把里面的水果、馒头一人一个的分给所有人。对那些东西我是没兴趣,水果不用说了,跟我在果园摘的没法比,至于那馒头,也被月饼的香味衬的干巴巴的。我的眼睛死死地盯在摆在桌子上的月饼,那是大姨自创的月饼,大姨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家用大锅慢慢烙出来的。大姨看出了我的馋样,先给我拿了一个,叮咛道:慢慢吃,一人就一个啊! 大姨烙的月饼,比一般的月饼直径大,而且看着白白的,表皮图案细致、分明,特别好看。上面用瓦模印了嫦娥奔月的图案,嫦娥和玉兔的身影非常清晰。 我把月饼拿在手里,深深地吸了口气:真香呀,里面有好多的麻酱和糖,甚至还有好多碎果仁,咬一口在嘴里,皮是脆的,甜甜的,好吃极了,至少比那时的五仁月饼强多了。我把这个月饼拿在手里,一小口一小口地细细品味:红绿相间的青红丝、芝麻、瓜子仁、果脯,还有小小的冰糖块,再配上外皮的酥脆、焦香,吃起来是那样的情趣盎然而又甜蜜、甘润。 嘴里吃着,偷眼看表哥表姐们,见他们根本没吃,正在将分给他们的那个月饼包起来,我赶紧拉着平时对我最好的表姐腆着脸央求,我们换换吧,我把水果都给你,换你的月饼,表姐只回了一句,不行,我又硬着头皮问表哥,我把水果和馒头都给你,换你的月饼行吗,这家伙也是说,不能换!这时我真的觉得有点委屈了,心里骂着他们抠门,看着手里吃得只剩下一小块的月饼直后悔,心想,明天他们吃的时候,我就只有看的份了。于是可怜兮兮的转脸问大姨,明天能不能再烙一张这样的月饼?大姨笑着说,这月饼一年只在中秋节做一次,月饼月饼只能中秋节做,家里人一人一个,想吃,明年再来这儿过你的月饼节啊。
夜深人静,我情不自禁地走到阳台,依窗凝望,细品幽邃的苍穹,无羁地编织着迤逦的梦想。在这静悄悄的中秋夜里,那圆圆的皎洁月亮在繁星簇拥下,让我如痴如醉。触景生情,思绪似海水涨潮,汹涌澎湃,童年往事宛如大海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跳跃着、顽皮地争抢着钻入我的脑海,串联成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贝壳梦,借天使的翅膀,翱翔到吉祥如意的明月上……又是一个月圆时节,今天成熟惬意的我,仿佛仿佛看到了小村的月亮,看到了多年前那个疲惫不堪的小女孩儿,坐在满是丰收果实的院里,手捧着那一角月饼,做着一个个美丽的梦……
又是一年仲秋到了,慢慢回想从前,竟然觉得对过往的仲秋几乎没有印象了。不用屈指,已然知道自己过到了第三十八个仲秋。在这仲秋的前夜,没有忧伤的感怀,没有寂寞的思念,仲秋对于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日子而矣。
儿时的仲秋印象,是让你总想去触摸的。可我对仲秋,除了对月饼的记忆外,似乎并没有唤起太多的情愫,我小的时候,父老乡亲们过着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我的记忆里,中秋节似乎没有多大的节日气氛。
我家在鲁北的一个小县城边上,中秋的时候正好是农忙的时节,要收大豆、高梁、玉米、花生,地瓜等。还会下秋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忙秋的大人是不会在意什么仲秋不仲秋的。那种跟在老牛屁股后头撒化肥,背着筐子掰玉米的感觉实在不好。所以,我不喜欢中秋,尤其是干活儿的中秋。记得上中学时,有一年中秋,上午顶着太阳在玉米地里掰玉米,下午把它们拉回家,晚上,哦,不是,是黄昏,全家人围坐在小山似的玉米堆前,齐心协力地扒玉米皮,一层一层扒开紧裹玉米里层的皮,挑灯夜战到晚上十点多。那一年雨水多,庄稼浸了水,这些玉米也坏了不少,扒着扒着会发现一两条胖胖的虫子在里面蠢蠢欲动。轻柔的月光轻泻下来,满头满身的玉米须、玉米叶的我在闪动着清辉的大院子随风摇曳着一个脏兮兮的中秋节。
当院子里的玉米堆成了山,母亲才端来大盆的煮花生、老玉米和月饼来,全家人在院中围桌而坐,当天空中皎洁丰盈的月高高地挂在蓝缎似的夜空时,那个被我们被念叨了不知多少次的月饼,被母亲公正合理地分成四等份,一人一角;又变戏法似的拿出两个不知“隐藏”了多久的大苹果,每人半个。我舍不得吃月饼,先大口大口狼吞虎咽地啃嫩嫩的老玉米,母亲开始娓娓动听地讲述美丽的后羿嫦娥、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我一边凝神倾听,一边仰望皓月,仔细找寻奔月的嫦娥、砍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想象他们忙碌神秘的行踪,看着看着,疲惫的我却捧着没来得及吃的月饼不知不觉睡着了。
记得最好吃的月饼是九岁那年在大姨家度过的吃到的,白天跟着村里的孩子在外面野,黄昏时被大人吆喝回家吃晚饭,这时才知道要过“月饼节”了。大姨把吊在房梁上的几个筐摘下来,在炕头上,把里面的水果、馒头一人一个的分给所有人。对那些东西我是没兴趣,水果不用说了,跟我在果园摘的没法比,至于那馒头,也被月饼的香味衬的干巴巴的。我的眼睛死死地盯在摆在桌子上的月饼,那是大姨自创的月饼,大姨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家用大锅慢慢烙出来的。大姨看出了我的馋样,先给我拿了一个,叮咛道:慢慢吃,一人就一个啊! 大姨烙的月饼,比一般的月饼直径大,而且看着白白的,表皮图案细致、分明,特别好看。上面用瓦模印了嫦娥奔月的图案,嫦娥和玉兔的身影非常清晰。 我把月饼拿在手里,深深地吸了口气:真香呀,里面有好多的麻酱和糖,甚至还有好多碎果仁,咬一口在嘴里,皮是脆的,甜甜的,好吃极了,至少比那时的五仁月饼强多了。我把这个月饼拿在手里,一小口一小口地细细品味:红绿相间的青红丝、芝麻、瓜子仁、果脯,还有小小的冰糖块,再配上外皮的酥脆、焦香,吃起来是那样的情趣盎然而又甜蜜、甘润。 嘴里吃着,偷眼看表哥表姐们,见他们根本没吃,正在将分给他们的那个月饼包起来,我赶紧拉着平时对我最好的表姐腆着脸央求,我们换换吧,我把水果都给你,换你的月饼,表姐只回了一句,不行,我又硬着头皮问表哥,我把水果和馒头都给你,换你的月饼行吗,这家伙也是说,不能换!这时我真的觉得有点委屈了,心里骂着他们抠门,看着手里吃得只剩下一小块的月饼直后悔,心想,明天他们吃的时候,我就只有看的份了。于是可怜兮兮的转脸问大姨,明天能不能再烙一张这样的月饼?大姨笑着说,这月饼一年只在中秋节做一次,月饼月饼只能中秋节做,家里人一人一个,想吃,明年再来这儿过你的月饼节啊。
夜深人静,我情不自禁地走到阳台,依窗凝望,细品幽邃的苍穹,无羁地编织着迤逦的梦想。在这静悄悄的中秋夜里,那圆圆的皎洁月亮在繁星簇拥下,让我如痴如醉。触景生情,思绪似海水涨潮,汹涌澎湃,童年往事宛如大海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跳跃着、顽皮地争抢着钻入我的脑海,串联成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贝壳梦,借天使的翅膀,翱翔到吉祥如意的明月上……又是一个月圆时节,今天成熟惬意的我,仿佛仿佛看到了小村的月亮,看到了多年前那个疲惫不堪的小女孩儿,坐在满是丰收果实的院里,手捧着那一角月饼,做着一个个美丽的梦……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