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感悟死亡
2020-11-10抒情散文刘虎
前一阵儿,我因为一点小毛病住院了。无论是我现在的年龄还是我这次所得的病,距离死亡这个概念真是太远了。可是现在我却
非常沉重地坐下来写这篇有关死亡的日志。本来在住院期间是没有这个计划的。尽管当时自己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而且每天都会听到一点有关
非常沉重地坐下来写这篇有关死亡的日志。本来在住院期间是没有这个计划的。尽管当时自己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而且每天都会听到一点有关
前一阵儿,我因为一点小毛病住院了。无论是我现在的年龄还是我这次所得的病,距离死亡这个概念真是太远了。可是现在我却
非常沉重地坐下来写这篇有关死亡的日志。 本来在住院期间是没有这个计划的。尽管当时自己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而且每天都会听到一点有关死亡的消息----毕竟是在医院里啊,医院里既是人恢复健康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很多人走向死亡的地方。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因此在住院期间,那里的任何有关死亡的消息都不曾打动过我。 谁知道,刚刚出院的头一天,我就被一条消息给震惊了。 一个做编辑的朋友给我寄来一本他编的杂志。这是他的惯例。每当他的杂志新出来后,他都忘不了给我寄上一本,听听我的意见。收发员把杂志给我送过来后,我并没有急于拆封,而是先把杂志放在桌子上,给自己倒好一杯开水,重新坐下,这才慢条斯理地撕开信封,取出杂志。像往常一样,我首先扫了一眼目录。一个黑色的框子立刻就划伤了我的眼睛。 那是一个我非常熟悉的朋友名字。 我立刻就给远方的编辑朋友发了条短信。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他很快就回复了:去世了,心血管爆裂,很突然! 我又问:什么时候,多大岁数? 回答说:一个多月了,四十三岁。 我没有再去打搅朋友,而是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手捧着杯子,一个劲儿地发着呆。 朋友是个小说家。几年前,我在另外一个城市生活的时候,我们俩因为共同的爱好结下了真挚的友谊。朋友的小说在外面发表的不是很好,但是我却很欣赏他的风格。那是一种略微带点调侃,叙述方式时尚,但骨子里却透露出真诚的风格。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说是在自己的心灵波动过程中凝结的。 认识他之前,我就猜测,有这样风格的人,本身也一定是个真诚的人。文如其人嘛。 朋友还真是一个真诚的人。他在政府机关工作,但是家庭条件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宽裕。不过他似乎从来就不自卑,反而表现的很大方。每当他有了一点小小的稿费收入,都会把我和另外几个要好的朋友请到他家里去。这在当下是不多见的。因为大家都是宁可去饭店多花费一点,也很少有人愿意在家中忙活着招待朋友了----那样也真是太累人了。 可是朋友不。朋友似乎更喜欢在家庭的气氛里和我们交流。一开始,朋友还住着一套很小房子,他也不觉得自己家多么贫寒,总是邀请我们去。在他家里,会感觉非常自在,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后来,他搬了一个大套房子,装修也很简单,有些老家具都没舍得淘汰。刚刚搬进去,就请我们去他家里玩。我们打着牌,他和妻子在一边给我们准备吃的。朋友不喝白酒,只喝少量的红酒。可是他很愿意看着我们在他家里大声地划拳,喝高度数的白酒,他心甘情愿地在一旁给我们服务。 朋友外表老成,心里却很有主见,也很有办法。有一次,我们在他家喝高了,有两个朋友发生了点争执,我们在一旁都觉得很没面子,大声地训斥那两个家伙。而他,居然像平常一样憨憨地笑着,讲了一个幽默段子,立刻就把气氛调节好了。 朋友实在还表现在从来没有一句谎言。我找他办事情,只要在他的能力范围以内,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每次都很利索。如果不行,他也会很诚恳地告诉我这事他可能没办法。因此他在我们中的口碑非常好。大家有什么活动,一般都忘不了把他叫上。 朋友还是一个憨厚的人。记得我刚刚买回家庭电脑,请他去家里给我帮忙调式。妻子拿给他一个苹果,他吃完后因为匆忙,忘了擦手就去抓鼠标。但他立刻就反应过来,连连地憨笑着,抓起鼠标就在自己干净的衣服上擦干净了。弄得我和妻子很不好意思。 五年前,我因为工作变动,离开了那座城市,也离开了很多朋友。可是我们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有完全中断。时不时都还会找机会交流一下。 最后一次见到朋友应该是在前年了。我去那座城市出差,尽管时间很匆忙,居然就在街头碰见了他。虽说我们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聊一聊,但是短暂的见面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谁知道,这么短的时间里,他居然就走了。走得当我再看他的小说的时候,他的名字已经变得异常沉重了。 四十三岁,多么美好的一个年龄啊。可是---- 我不觉想起了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年轻的死亡。 虽说我还不到四十岁,可是发生在身边的年轻的死亡却也不是太少。刚刚上中专的时候,第一年,兄弟班的一个同学就因为暑假吃了太多的青杏子引发痢疾丢了性命。毕业才一个月,我一个分配武汉的好朋友就因为意外触电而丧生。工作后,和我同年参加工作的一个女孩子,因为疾病,二十多岁就去世了。另外一个比我还小一岁的同事,因为家庭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还没结婚就自杀了。还有好几个同事,也都是在四十岁左右,因为突发性疾病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今,我的一个朋友,也这样离开了。 我突然感到自己很孤单。 生命原来是如此地脆弱,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而突然终止自己的生命里程。 可是,我们在活着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呢?难道当一个人去世之后,大家都只能为他所遗留下来的年幼的孩子和年轻的妻子悲叹么?那么我们自己的生命本身又具有什么意义呢? 颓废,颓废,颓废,比死亡还要可怕得多的颓废,就是我们这些成年人的经常状态。可怕的是我们居然还在以此为荣!我们在那些烦琐劳顿却没有任何价值的工作中,徒然地消耗着自己那本来就不多的青春。 珍惜生命,其实并不是说要多么地关注自己的健康。能否在活着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满了积极的意义,这样才能够面对任何可能突然发生的灾难,死亡也才不至于变得那么狰狞。
这样的生命消失了,对自己,一定会少一分遗憾,对家人,也会多一份美好的回忆和奋发的鼓励。
非常沉重地坐下来写这篇有关死亡的日志。 本来在住院期间是没有这个计划的。尽管当时自己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而且每天都会听到一点有关死亡的消息----毕竟是在医院里啊,医院里既是人恢复健康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很多人走向死亡的地方。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因此在住院期间,那里的任何有关死亡的消息都不曾打动过我。 谁知道,刚刚出院的头一天,我就被一条消息给震惊了。 一个做编辑的朋友给我寄来一本他编的杂志。这是他的惯例。每当他的杂志新出来后,他都忘不了给我寄上一本,听听我的意见。收发员把杂志给我送过来后,我并没有急于拆封,而是先把杂志放在桌子上,给自己倒好一杯开水,重新坐下,这才慢条斯理地撕开信封,取出杂志。像往常一样,我首先扫了一眼目录。一个黑色的框子立刻就划伤了我的眼睛。 那是一个我非常熟悉的朋友名字。 我立刻就给远方的编辑朋友发了条短信。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他很快就回复了:去世了,心血管爆裂,很突然! 我又问:什么时候,多大岁数? 回答说:一个多月了,四十三岁。 我没有再去打搅朋友,而是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手捧着杯子,一个劲儿地发着呆。 朋友是个小说家。几年前,我在另外一个城市生活的时候,我们俩因为共同的爱好结下了真挚的友谊。朋友的小说在外面发表的不是很好,但是我却很欣赏他的风格。那是一种略微带点调侃,叙述方式时尚,但骨子里却透露出真诚的风格。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说是在自己的心灵波动过程中凝结的。 认识他之前,我就猜测,有这样风格的人,本身也一定是个真诚的人。文如其人嘛。 朋友还真是一个真诚的人。他在政府机关工作,但是家庭条件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宽裕。不过他似乎从来就不自卑,反而表现的很大方。每当他有了一点小小的稿费收入,都会把我和另外几个要好的朋友请到他家里去。这在当下是不多见的。因为大家都是宁可去饭店多花费一点,也很少有人愿意在家中忙活着招待朋友了----那样也真是太累人了。 可是朋友不。朋友似乎更喜欢在家庭的气氛里和我们交流。一开始,朋友还住着一套很小房子,他也不觉得自己家多么贫寒,总是邀请我们去。在他家里,会感觉非常自在,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后来,他搬了一个大套房子,装修也很简单,有些老家具都没舍得淘汰。刚刚搬进去,就请我们去他家里玩。我们打着牌,他和妻子在一边给我们准备吃的。朋友不喝白酒,只喝少量的红酒。可是他很愿意看着我们在他家里大声地划拳,喝高度数的白酒,他心甘情愿地在一旁给我们服务。 朋友外表老成,心里却很有主见,也很有办法。有一次,我们在他家喝高了,有两个朋友发生了点争执,我们在一旁都觉得很没面子,大声地训斥那两个家伙。而他,居然像平常一样憨憨地笑着,讲了一个幽默段子,立刻就把气氛调节好了。 朋友实在还表现在从来没有一句谎言。我找他办事情,只要在他的能力范围以内,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每次都很利索。如果不行,他也会很诚恳地告诉我这事他可能没办法。因此他在我们中的口碑非常好。大家有什么活动,一般都忘不了把他叫上。 朋友还是一个憨厚的人。记得我刚刚买回家庭电脑,请他去家里给我帮忙调式。妻子拿给他一个苹果,他吃完后因为匆忙,忘了擦手就去抓鼠标。但他立刻就反应过来,连连地憨笑着,抓起鼠标就在自己干净的衣服上擦干净了。弄得我和妻子很不好意思。 五年前,我因为工作变动,离开了那座城市,也离开了很多朋友。可是我们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有完全中断。时不时都还会找机会交流一下。 最后一次见到朋友应该是在前年了。我去那座城市出差,尽管时间很匆忙,居然就在街头碰见了他。虽说我们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聊一聊,但是短暂的见面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谁知道,这么短的时间里,他居然就走了。走得当我再看他的小说的时候,他的名字已经变得异常沉重了。 四十三岁,多么美好的一个年龄啊。可是---- 我不觉想起了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年轻的死亡。 虽说我还不到四十岁,可是发生在身边的年轻的死亡却也不是太少。刚刚上中专的时候,第一年,兄弟班的一个同学就因为暑假吃了太多的青杏子引发痢疾丢了性命。毕业才一个月,我一个分配武汉的好朋友就因为意外触电而丧生。工作后,和我同年参加工作的一个女孩子,因为疾病,二十多岁就去世了。另外一个比我还小一岁的同事,因为家庭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还没结婚就自杀了。还有好几个同事,也都是在四十岁左右,因为突发性疾病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今,我的一个朋友,也这样离开了。 我突然感到自己很孤单。 生命原来是如此地脆弱,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而突然终止自己的生命里程。 可是,我们在活着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呢?难道当一个人去世之后,大家都只能为他所遗留下来的年幼的孩子和年轻的妻子悲叹么?那么我们自己的生命本身又具有什么意义呢? 颓废,颓废,颓废,比死亡还要可怕得多的颓废,就是我们这些成年人的经常状态。可怕的是我们居然还在以此为荣!我们在那些烦琐劳顿却没有任何价值的工作中,徒然地消耗着自己那本来就不多的青春。 珍惜生命,其实并不是说要多么地关注自己的健康。能否在活着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满了积极的意义,这样才能够面对任何可能突然发生的灾难,死亡也才不至于变得那么狰狞。
这样的生命消失了,对自己,一定会少一分遗憾,对家人,也会多一份美好的回忆和奋发的鼓励。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