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吃辣岁月》——问候新老朋友们!
2020-11-10抒情散文透透
吃辣岁月透透/文不知是与生俱来,还是生活所迫,我从小就特别能吃辣,偏爱辣。辣椒辛辣的味道,火红的颜色,时常使我心里产生一种莫名的暖意和痛快之感。在桂北家乡的山地里,我曾无数次看到乡亲们,只凭一柄锄头,一担农家肥,一把辣椒籽,就可以让一片坡地
吃辣岁月
透透/文 不知是与生俱来,还是生活所迫,我从小就特别能吃辣,偏爱辣。辣椒辛辣的味道,火红的颜色,时常使我心里产生一种莫名的暖意和痛快之感。
在桂北家乡的山地里,我曾无数次看到乡亲们,只凭一柄锄头,一担农家肥,一把辣椒籽,就可以让一片坡地火红起来,灿烂起来。也曾无数次跟在父母亲身后,烧土坡,挖山地,种辣椒。起畦,打眼,垫肥,点籽,最后覆上一层薄土。没过几天,一阵春雨温润之后,在那片坡地上,椒秧就一点点冒出泥面,接着一片片长出叶子,一节节拔高枝桠,一朵朵打开花蕾。它们的变化和生长,揪着我的期盼和等待。辣椒是群爱热闹的东西,仲夏一到,它们一下子全站到了我跟前,一丛丛,一队队,绿的,红的,深紫的,米黄的,有的像椎子,有的像灯笼。辣椒们在枝头上擎立着,在太阳下簇拥着。母亲说,这叫湘椒,那叫灯笼辣。还特别告诉我,那畦椒果齐刷刷直指天空的叫天等指天椒,又叫它米辣,是寨上人走亲戚带回来的种子,它们树高果小,颜色好看,但特别辣,一般人可吃不了。母亲朗朗的话音和浓浓的辛辣气息在山地里一齐飘荡开来,一时间,山里人的苦生活便在辣中带了丝丝甜味。
带了甜味的生活,常让我兴奋不已。摘辣椒,卖辣椒,天天都盼着去赶街。那时,大红尖椒最得价钱,是出卖的首选。每次摘满一篮子,母亲就告诉我,下个街日可以买作业本了,还可以吃上一餐五香豆腐。写作业是我的强项,父母亲常为我骄傲,而辣椒焖五香豆腐则是父亲的拿手好菜,我一直喜欢吃。
尖椒卖了,灯笼辣一般则留着自己吃。它们状如灯笼,辣味适中,青的时候摘下,从顶盖上面开口,挖去里面的籽,再从那儿灌进粘粘的香葱糯米饭,然后用油煎熟,没等一只只垒上碟子时,口水就流出来了。当然,这时常是家里来客人或过节时,才做的一道菜。
溪河里的小鱼虾是辣椒的好配菜。夏天,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河虾子特别多,每天放学后,我准会邀上翠英或慧屏一起去捞虾。沿着河岸,一人一边,捞一会,比一比,看谁竹篓里的虾子多。碰上长水葵的水塘,便高兴得不得了,一边大喊:快来!快来啊!一边迅速将虾兜伸过去。后来,还学会了寨里同年婆婆的做法,在塘里装上虾窝(一些带香气的树叶和野草),引诱虾子。捞回来的河虾,往热锅一倒,哧的一声,锅里随即像开了一朵红彤彤的花儿。焙干的虾伴上剁碎的青辣椒,姜酒一炒,一碗香辣可口的美味就上桌了。
坡地里的红辣椒一荐一荐收回来后,有的串成长串挂在屋檐下,有的平铺在竹筛或簸箕里,秋风一吹,太阳一晒,原本鲜艳夺目的红色渐渐深暗下去了,辣性收敛并暗藏,伸手抓一把,便发出唰唰的响声。晒干的辣椒,装进吊在阁楼下的大竹篓里,留到春冬季做味碟或炒菜,味道就特别的香。但我们家里的干辣椒,大都是留着给我上学时带到学校吃的。
记得1979年,我上初中时,住了校,村里和我一同住校的还有慧屏。那时,饭堂一日三餐都很清苦,吃的是三号糙米,早餐白粥,没菜,中、晚餐才有一勺大头菜或芥蓝苞,清汤寡水,辣椒自然成了我们每顿必加的“菜”。吃饭时,只要有一匙辣椒粉,比什么都开味。于是,每个周末回家,最重要事情就是舂辣椒粉,和生盐一起放在石臼里舂,然后在油锅里干炒,直到辣味呛鼻时,再装进罐头瓶里带去学校,一瓶便可以吃上一个星期。但有时吃辣过度,也会伤了肠胃,大人就叮嘱着要少吃,可我们每星期照样一瓶、两瓶装进书包里,从不间断。然而,我料想不到的是,初二秋季学期的某个星期天,与我同来同往同吃辣的慧屏再也不肯上学了,不论父母亲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问起原因,当时怎么都不愿说明,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哥哥不让她装辣椒粉去学校,吵嘴,生气,一股犟劲上来,就坚决罢学。许多年后,偶尔在融安县城碰到做钢材生意的她,一说起当年为吃辣椒赌气辍学的事情,仍不免感慨一番。
除了晒辣椒干,立秋之后,母亲还会做上一两坛辣椒酱。红辣椒,白蒜仁,仔姜,米酒,细盐,一块剁碎,拌匀,入坛,水封。两个月后开坛,香气扑鼻而来,吃起来味道酸酸辣辣,驱寒解表,畅快淋漓,特别是在青黄不接、没饭没菜吃的时候,只要有一勺酸辣酱,一顿木薯面就可以大口大口地吞下去,我和弟妹们的身体就可以一点一点地长高。它们一直可以吃到第二年产新椒的时节。
辣椒,伴我渡过了艰苦的读书岁月,而我风风火火、倔犟泼辣的性格,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吃辣椒吃出来的?那时,每次看着小不丁点的我一边大口吃辣椒,一边大口吸气,伯公就会慢悠悠地说:吃得辣,经得刷,这妹崽脾气犟着呢。
就这样,吃辣成了习惯,成了瘾。
工作后,由于远离家乡,渐渐地吃不上家里种的辣椒了。去菜市场买的辣椒,不知是因为用化肥种植,还是心理作用,总感觉当中少了那种自己喜欢的味道。于是,便自个儿在阳台上,用花盆种上几棵天等指天椒。它们易生易长,对环境不挑剔,性格也不娇气。一来作观赏的盆景,当它们结出辣椒时,青、白、黄、红、紫,颜色如花朵一般艳丽,好看得很。二来作解谗之用,只要摘下几颗,捣上蒜茸和豉油,一小碟就过足了瘾。当然,吃这种指天椒比吃大尖椒更需要一种承受力,包括身体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因为它不是一般的辣。
现在,因身体的暗疾和照顾家人的口味,家里的饭桌不得不远离辣椒。但我总是抵挡不住辣味的诱惑,不是乘着在外应酬猛吃一顿辣,就是备上一两瓶天等辣椒酱,辣瘾难耐时,便舀上一酌,自个儿解馋。并不时鼓动儿子也学吃一点辣椒,说它含铁含锌,暖身补血气,也锤炼毅志,是个好吃的东西呢。的确,人生百味,没吃过辣,怎么知道生活的多种滋味呢?
今年七月盛夏,我和朋友们驱车来到了有名的指天椒产地——广西大石围山区天等县,在这里的乡下跑了几天。所到村庄,眼前都有大片熟透的玉米地,而那些藏在玉米枯蒿桔杆下的辣椒树,早已迫不及待,玉米刚刚收割完毕,它们就兴冲冲地全跑出来了,一片片绿油油的,叶间挤满了簇簇椒蕾。再过一段时日,这里一定再次会成为红红火火的原野。那时,那些辣味十足、直指天空的辣椒们,将使村人们饱含艰辛和坚韧的日子,涌出多少幸福和快乐呢?只是,天等县和我的家乡一样,仍是个边山贫困县。我不知道,这里还有多少孩子像我小时候一样,每一顿饭都与辣椒相伴?亦或每次返校都带上一瓶辣椒?但愿这里正在开发的辣椒特色产业,能让他们饭碗的辣味里,多一些,再多一些香甜的味道吧。 约2500字
2007/8/12于南宁
透透/文 不知是与生俱来,还是生活所迫,我从小就特别能吃辣,偏爱辣。辣椒辛辣的味道,火红的颜色,时常使我心里产生一种莫名的暖意和痛快之感。
在桂北家乡的山地里,我曾无数次看到乡亲们,只凭一柄锄头,一担农家肥,一把辣椒籽,就可以让一片坡地火红起来,灿烂起来。也曾无数次跟在父母亲身后,烧土坡,挖山地,种辣椒。起畦,打眼,垫肥,点籽,最后覆上一层薄土。没过几天,一阵春雨温润之后,在那片坡地上,椒秧就一点点冒出泥面,接着一片片长出叶子,一节节拔高枝桠,一朵朵打开花蕾。它们的变化和生长,揪着我的期盼和等待。辣椒是群爱热闹的东西,仲夏一到,它们一下子全站到了我跟前,一丛丛,一队队,绿的,红的,深紫的,米黄的,有的像椎子,有的像灯笼。辣椒们在枝头上擎立着,在太阳下簇拥着。母亲说,这叫湘椒,那叫灯笼辣。还特别告诉我,那畦椒果齐刷刷直指天空的叫天等指天椒,又叫它米辣,是寨上人走亲戚带回来的种子,它们树高果小,颜色好看,但特别辣,一般人可吃不了。母亲朗朗的话音和浓浓的辛辣气息在山地里一齐飘荡开来,一时间,山里人的苦生活便在辣中带了丝丝甜味。
带了甜味的生活,常让我兴奋不已。摘辣椒,卖辣椒,天天都盼着去赶街。那时,大红尖椒最得价钱,是出卖的首选。每次摘满一篮子,母亲就告诉我,下个街日可以买作业本了,还可以吃上一餐五香豆腐。写作业是我的强项,父母亲常为我骄傲,而辣椒焖五香豆腐则是父亲的拿手好菜,我一直喜欢吃。
尖椒卖了,灯笼辣一般则留着自己吃。它们状如灯笼,辣味适中,青的时候摘下,从顶盖上面开口,挖去里面的籽,再从那儿灌进粘粘的香葱糯米饭,然后用油煎熟,没等一只只垒上碟子时,口水就流出来了。当然,这时常是家里来客人或过节时,才做的一道菜。
溪河里的小鱼虾是辣椒的好配菜。夏天,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河虾子特别多,每天放学后,我准会邀上翠英或慧屏一起去捞虾。沿着河岸,一人一边,捞一会,比一比,看谁竹篓里的虾子多。碰上长水葵的水塘,便高兴得不得了,一边大喊:快来!快来啊!一边迅速将虾兜伸过去。后来,还学会了寨里同年婆婆的做法,在塘里装上虾窝(一些带香气的树叶和野草),引诱虾子。捞回来的河虾,往热锅一倒,哧的一声,锅里随即像开了一朵红彤彤的花儿。焙干的虾伴上剁碎的青辣椒,姜酒一炒,一碗香辣可口的美味就上桌了。
坡地里的红辣椒一荐一荐收回来后,有的串成长串挂在屋檐下,有的平铺在竹筛或簸箕里,秋风一吹,太阳一晒,原本鲜艳夺目的红色渐渐深暗下去了,辣性收敛并暗藏,伸手抓一把,便发出唰唰的响声。晒干的辣椒,装进吊在阁楼下的大竹篓里,留到春冬季做味碟或炒菜,味道就特别的香。但我们家里的干辣椒,大都是留着给我上学时带到学校吃的。
记得1979年,我上初中时,住了校,村里和我一同住校的还有慧屏。那时,饭堂一日三餐都很清苦,吃的是三号糙米,早餐白粥,没菜,中、晚餐才有一勺大头菜或芥蓝苞,清汤寡水,辣椒自然成了我们每顿必加的“菜”。吃饭时,只要有一匙辣椒粉,比什么都开味。于是,每个周末回家,最重要事情就是舂辣椒粉,和生盐一起放在石臼里舂,然后在油锅里干炒,直到辣味呛鼻时,再装进罐头瓶里带去学校,一瓶便可以吃上一个星期。但有时吃辣过度,也会伤了肠胃,大人就叮嘱着要少吃,可我们每星期照样一瓶、两瓶装进书包里,从不间断。然而,我料想不到的是,初二秋季学期的某个星期天,与我同来同往同吃辣的慧屏再也不肯上学了,不论父母亲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问起原因,当时怎么都不愿说明,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哥哥不让她装辣椒粉去学校,吵嘴,生气,一股犟劲上来,就坚决罢学。许多年后,偶尔在融安县城碰到做钢材生意的她,一说起当年为吃辣椒赌气辍学的事情,仍不免感慨一番。
除了晒辣椒干,立秋之后,母亲还会做上一两坛辣椒酱。红辣椒,白蒜仁,仔姜,米酒,细盐,一块剁碎,拌匀,入坛,水封。两个月后开坛,香气扑鼻而来,吃起来味道酸酸辣辣,驱寒解表,畅快淋漓,特别是在青黄不接、没饭没菜吃的时候,只要有一勺酸辣酱,一顿木薯面就可以大口大口地吞下去,我和弟妹们的身体就可以一点一点地长高。它们一直可以吃到第二年产新椒的时节。
辣椒,伴我渡过了艰苦的读书岁月,而我风风火火、倔犟泼辣的性格,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吃辣椒吃出来的?那时,每次看着小不丁点的我一边大口吃辣椒,一边大口吸气,伯公就会慢悠悠地说:吃得辣,经得刷,这妹崽脾气犟着呢。
就这样,吃辣成了习惯,成了瘾。
工作后,由于远离家乡,渐渐地吃不上家里种的辣椒了。去菜市场买的辣椒,不知是因为用化肥种植,还是心理作用,总感觉当中少了那种自己喜欢的味道。于是,便自个儿在阳台上,用花盆种上几棵天等指天椒。它们易生易长,对环境不挑剔,性格也不娇气。一来作观赏的盆景,当它们结出辣椒时,青、白、黄、红、紫,颜色如花朵一般艳丽,好看得很。二来作解谗之用,只要摘下几颗,捣上蒜茸和豉油,一小碟就过足了瘾。当然,吃这种指天椒比吃大尖椒更需要一种承受力,包括身体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因为它不是一般的辣。
现在,因身体的暗疾和照顾家人的口味,家里的饭桌不得不远离辣椒。但我总是抵挡不住辣味的诱惑,不是乘着在外应酬猛吃一顿辣,就是备上一两瓶天等辣椒酱,辣瘾难耐时,便舀上一酌,自个儿解馋。并不时鼓动儿子也学吃一点辣椒,说它含铁含锌,暖身补血气,也锤炼毅志,是个好吃的东西呢。的确,人生百味,没吃过辣,怎么知道生活的多种滋味呢?
今年七月盛夏,我和朋友们驱车来到了有名的指天椒产地——广西大石围山区天等县,在这里的乡下跑了几天。所到村庄,眼前都有大片熟透的玉米地,而那些藏在玉米枯蒿桔杆下的辣椒树,早已迫不及待,玉米刚刚收割完毕,它们就兴冲冲地全跑出来了,一片片绿油油的,叶间挤满了簇簇椒蕾。再过一段时日,这里一定再次会成为红红火火的原野。那时,那些辣味十足、直指天空的辣椒们,将使村人们饱含艰辛和坚韧的日子,涌出多少幸福和快乐呢?只是,天等县和我的家乡一样,仍是个边山贫困县。我不知道,这里还有多少孩子像我小时候一样,每一顿饭都与辣椒相伴?亦或每次返校都带上一瓶辣椒?但愿这里正在开发的辣椒特色产业,能让他们饭碗的辣味里,多一些,再多一些香甜的味道吧。 约2500字
2007/8/12于南宁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