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屋中的爱情故事
2020-11-13抒情散文张燕
张燕
一城中的老房子要拆了,在一个空气中飘浮着很多尘土颗粒的天气里,我来到那个叫二道巷的巷子,我曾经出生在这条小巷深处的一个四合院。我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院子。我出生刚一岁后,全家就从这儿搬走了。从记事起,母亲每次牵着我的手路过这里时,都要
张燕
一
城中的老房子要拆了,在一个空气中飘浮着很多尘土颗粒的天气里,我来到那个叫二道巷的巷子,我曾经出生在这条小巷深处的一个四合院。
我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院子。我出生刚一岁后,全家就从这儿搬走了。从记事起,母亲每次牵着我的手路过这里时,都要对我说一遍,你就出生在这个巷子里。每天上学放学路过数次,走了十几年,尽管很想去看一看,可最终也没有去看。后来,家又搬的更远了,偶尔路过小巷,还是没有进去,直到这一天。
从记事起,我就听姥姥讲起一个故事,母亲第一次相亲就是在这条巷子的那个院子里,第一次相亲相的并不是我的父亲,可最终那院子中的一间房成了母亲的新房,难怪虽然只住了短短一年的时间,母亲却对那里念念不忘,每次路过那里,都要对我念叨一边,你就出生在这个巷子里。
我在小巷中缓慢行走寻找,凭着直觉我站在了一个院子门口,院门口站着一个老奶奶,跟她一提我父亲的名字,她尽然就是我家过去的邻居。也与我过世的奶奶同在一家工厂上班。站在发黄的天空下,我忆起姥姥讲过的那些发黄的故事。
二
三十三年前的一个春天,我母亲被媒人介绍给这个院子里的刘家,媒人隐瞒了刘家儿子是一个屠户,在屠宰场杀猪的真实职业,只是说城里一家工厂的工人。一天晚上,媒人带着我母亲来城里相亲了。满院子的人都知道刘家来了姑娘相亲,这天晚上,我的奶奶悄悄趴在了刘家的窗户前,她偷偷舔破了刘家的窗户纸。那时,她正在为三十岁依然找不到媳妇的大儿子发愁。在刘家窗户纸的小圆孔中奶奶瞧见了母亲的背影,乌黑的直垂到腰间的两条辫子,高条的身材,奶奶当时就想,刘屠户那配这样的姑娘,跟我儿子才般配。那天,我奶奶大概是一晚没有睡着的。第二天清晨,她和刘屠户的母亲装做闲聊问起来,你儿子昨日相亲了?姑娘是哪个公社的,姓啥呀?刘家老太太略带炫耀的告知我奶奶,得知这一信息的我奶奶赶紧找上媒人打听到我母亲的地址,然后又上门说媒,这时刘屠户还在家中喜滋滋地等母亲的回话呢?我奶奶可真够精明的,她二十九岁就守寡,独自带大了六个孩子。 三
其实,那时是农村姑娘的母亲也不是非要嫁一个城里人。姥姥曾无数次略带骄傲地给我描绘过当时的母亲,她干活泼辣且极爱干净。每天在地里劳动时,她的头巾是最红的,整天和土疙瘩打交道,母亲的身上似乎从来不沾土,再累也会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晚上睡觉时把裤子折条缝压在枕头底下在,她的裤子总像是熨烫过的平平整整。她能歌善舞,嗓子是那个队里最亮的,喜欢边劳动边唱歌,最爱唱《红灯记》里李铁梅的那段。姥姥家的院子总是被母亲又洒又扫拾掇的很干净,姥姥说母亲在全公社都很出名,虽然背负着“中农”的家庭成分,姥爷也是抬不起头的“旧军官”,其实也就是当了几天国民党连长,解放后便解甲归田,他时常带着高帽子游街,还被公社专政过。可那时追求母亲的小伙子却有几个。母亲那时和对门张家的大哥自由恋爱,他退伍后当了乡上的武装部长,那年代当兵的被人刮目相看,更不要说是武装部长了,张家大哥全然不顾母亲的家庭背景是否影响到他的前程。张家人也是真心喜欢母亲。他们恋爱没有遭到任何人的反对,终于两家人也见了面,还给母亲送了一包袱的聘礼。尽管有很多东西让人很沉重,可是母亲却很快乐。一个晴朗的天气,母亲和那位武装部长照了相,去公社领结婚证,可是公社的人却毫不留情面的给他们说,武装部长不能和“旧军官”的女儿结婚,会影响政治前途,结婚证不能给领。俩人欢欢喜喜地去,沉默不语地回了家。姥姥说奇怪的是那天回家母亲没有哭,只是一向性格开朗活泼的她很少唱歌了,比以前沉默了不少。但母亲终究是个有骨气的人,虽然是邻居,自此后再也没有和武装部长见面,而是把那一包袱的东西都主动退了回去。倒是武装部长的母亲找到了姥姥,她说让姥姥去劝劝武装部长,从公社回来那天,他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可最终,武装部长还是起来了,数月后,他找了一位当小学老师的城里姑娘结了婚。这件事打击最大的人可能还是我姥爷,从那天起他精神愈发郁闷,他没想到自己的问题连女儿的婚事也受到牵连,没多久,他被查出胃癌晚期。姥爷想在临终前了却一桩心愿,就催促母亲忘却武装部长,赶快找一个对象,当然,姥爷想让妈妈应口气,找个城里的。这就有了那天晚上我母亲去二道巷的那老院子刘屠户家相亲的事。 四
且说我奶奶从窗户孔里看上母亲以后,托媒人四处打听。这时,那位媒人却给父亲介绍了和母亲一个队的一位于姓姑娘,于姓姑娘很小的时候在玉米地里遇到了狼,等村里的人听到大声呼救赶到时,她的头皮已经被狼掀去了一大片,头上光溜溜的一片此后不长头发,村里人就叫她“狼啃头”,她到岁数很大时都没有找上婆家,见面后父亲自然也是看不上于姓姑娘了。几番周折后,母亲终于和父亲见了面,奶奶很喜欢母亲,而姥爷也很喜欢父亲。那时母亲对父亲本来是不太满意的,可是病重的姥爷想了却一桩心愿,况且,他觉得父亲真的不错,在县文化馆工作的他能写会画。自此,父亲的自行车轮常常转在姥姥家门前的那条乡间小路上。父亲带着眼镜,骑着自行车,还带着手表,那在乡下人眼中,都是了不得的东西,于是,他们很快给父亲送了一个绰号,说母亲找了一个“五轱辘”,轱辘是圆的,而父亲全身上下有五样圆的东西。(两只镜片、两只自行车轱辘、一块手表) 数月后,父亲母亲结婚了。那时,姥爷病得已非常严重,按他的嘱托,没有请一位村民来参加婚礼,姥爷自然有他的想法,一个天天被人批斗的“旧军官”有什么脸面请客呢。父母的婚礼很简单,简单的有点冷清,一辆吉普车在乡村道路上卷起一道尘土把母亲拉走了。刘屠户还和父母是邻居,而于姓姑娘也还在那个队里。那天,是刘屠户恨父亲,于姓姑娘恨母亲的开始。 姥爷最终没有等到我出生就去世了,姥爷去世的那天,母亲才将心中所有的悲愤和委屈化作泪水哭了出来,她哭成了一滩泥。
母亲肚子里有了我之后,还在队里劳动。刘屠户是不甘心的,他编造了很多父亲家庭历史的谎言四处散步,还传给了于姓姑娘。一天,母亲又去上工的时候,于姓姑娘当着全队人的面破口大骂,她当众羞辱母亲抢了她本要嫁的男人,并说“旧军官”的女儿找了一个劳改犯的儿子,自此后,队里的人拿一种异样的目光看母亲,任何组织活动他们都不让母亲参加。渐渐地村里人的议论和孤立让她非常怕劳动。我爷爷的确死在狱中,母亲也是这时才知道了父亲的家庭背景,想 不到嫁人后她依然摆脱不了家庭背景的黑锅。波折的婚姻,姥爷的去世,周围人的异样目光,姥姥家的困顿,于姓姑娘的当众羞辱,无疑是给母亲伤口上洒盐。她越来越孤僻,终于支撑到我出生之后,病倒了。我一岁多时,全家搬出了二道巷那院房子,离开了刘屠户那样的邻居。 五
搬出那个四合院之后,母亲心头的阴影并没有消失,她整天忧心忡忡,彻夜失眠,神思恍惚,患上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原来非常喜欢她的奶奶也渐渐不太喜欢她了。于是母亲经常抱着我城里乡下间来回跑。她想逃离那样的环境,可又不知去向,有一回抱着我在汽车站的台阶上坐到了深夜。那时,母亲恨那个叫“狼啃头”的女人,提起那个女人就恨的咬牙切齿,恨一个人也是一件很累的事,她常常把那个女人挂在嘴边,活在过去的感情纠葛里不能自拔。我小时候,心中满是怨恨的她和父亲都陷入沉重的精神压力,对我疏于理会。她从未向别的孩子的妈妈那样爱抚我一下,我也从未睡到她身边过,这成了我童年心灵的伤痕,俩人也因此而疏远。 那个“狼啃头”的女人最终在一两年之后,嫁到临近的一座城市,据说是找了一个岁数很大的男人。时间四弥补伤痕的良药,后来,那个年代过去了,母亲渐渐很少提“狼啃头”了的时候,她的病也好了起来。现在想来,她是把对一个时代的怨恨发泄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她想不明白姥爷和她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就把这一切都都归罪于“狼啃头”。小时候,我也恨这个女人,我觉得是她让我的童年不幸福,可后来,我不恨她了,我觉得其实她也是一个很可怜的女人。 我家搬走后,从此没有人在去理会那个刘屠户的去向。 姥姥家和那个武装部长的父母家多少年一直是对门,我长大后在姥姥家门口玩的时候,见过数次武装部长,后来听说他又当了镇长。看他的时候,我心里就想,我是绝对不会喜欢这种类型的男人的,小时候见的时候,我就对母亲说:“那个武装部长眼睛长得那么小,如果你和他结了婚,我就是个小眼睛。”那时,我没考虑过,母亲如果和武装部长结了婚是没有我的。后来稍大些,我又对母亲说,武装部长一看就是文革造就的热血青年,满身张扬,他的两个孩子也如此。 六
我母亲究竟爱不爱父亲,我不知道,但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不仅我的几个挑剔的姑妈发牢骚时这么认为,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她至今还像个小孩子一般被父亲照顾。我说这世界上只有两个人出门不带钱,一个是毛主席,一个是我母亲,因为她带钱没用。退休的父亲每天清晨上街卖菜购物,中午吃什么饭,家中哪个灯泡螺丝钉该换了,他全会安排好。母亲的衣服,擦脸油、洗发水……全都是父亲买的,家中的事很少操心,自然她觉得拿上钱也没什么用,有一次天色已晚她还没有回家,父亲焦急地亲自出门寻找,谁知母亲回来后,轻描淡写的理由让人啼笑皆非,坐公交车尽然忘带5角钱,她大老远跑了回家。她被人照顾惯了。 我二十九岁那年,父母到城中的一家老照像馆照了黑白的艺术照,照片很怀旧,父母笑得很恬淡,我看到照片才想起那年他们结婚三十周年。就在那年,我大病一场,几乎奄奄一息,母亲有天来到了二道巷的老房子,她是想认真回想我出生时的模样。 那时病重的我每晚需要人陪,可除了姥姥之外我并不想母亲陪我。直到有天晚上,我突然想让母亲陪我,我终于睡在了她的身边,那天她还是伤心而又高兴的。那段时间,她每天守着药罐子,偷偷背着我抹眼泪,我咳嗽久治不愈,父亲打听到蛇胆酒能治咳嗽,满城的酒店中为我买蛇胆酒。母亲打听到胎盘可以治疗心脏病,于是和父亲去戈壁滩上捡了一块瓦回来,每天从医院买回胎盘放在瓦上晾干,又碾成末做成胶丸让我吃。我走不动路,母亲每天牵着我的手散步,我的手颤抖,父亲在家中握住我的手画画、写字。她和父亲每天都在加倍补偿小时候对我的疏忽。姥姥每天手捧圣经为我祈祷,也许上天被我们一家感动了,我终于从死神手里逃脱出来。那次,也许是上天给我们的一次机会,我终于明白,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也最坚强的人。如今,母亲也当了姥姥,她和我的孩子唱歌、跳舞,讲笑话,一个很外向的姥姥,我的女儿是绝对不会知道这么有意思的姥姥也曾经那么忧郁过。 七
我站在自己出生的地方。院门那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尽然脱口说出了父母的名字。她还告诉我那院老屋的故事,那是明清时代一位大户人家的房子,后来子孙抽鸦片赌博挥霍无度,终于将房子卖了出去,如今那雕刻精细的木制屋檐还投射出当年的繁华,到五十年代,那房子又被收归国有。而七十年代文革后期,我妈妈嫁进这院子里,一年的故事浸透了她的后半生。我是在文革的余烬中长大的,母亲的爱情故事告诉我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每一座老屋都浸透着许多悲欢离合,家族兴衰,历史的风云变幻。往事如烟,心头千回百转,三十二年,这条路不长也不短,我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出生地。
三十三年前的一个春天,我母亲被媒人介绍给这个院子里的刘家,媒人隐瞒了刘家儿子是一个屠户,在屠宰场杀猪的真实职业,只是说城里一家工厂的工人。一天晚上,媒人带着我母亲来城里相亲了。满院子的人都知道刘家来了姑娘相亲,这天晚上,我的奶奶悄悄趴在了刘家的窗户前,她偷偷舔破了刘家的窗户纸。那时,她正在为三十岁依然找不到媳妇的大儿子发愁。在刘家窗户纸的小圆孔中奶奶瞧见了母亲的背影,乌黑的直垂到腰间的两条辫子,高条的身材,奶奶当时就想,刘屠户那配这样的姑娘,跟我儿子才般配。那天,我奶奶大概是一晚没有睡着的。第二天清晨,她和刘屠户的母亲装做闲聊问起来,你儿子昨日相亲了?姑娘是哪个公社的,姓啥呀?刘家老太太略带炫耀的告知我奶奶,得知这一信息的我奶奶赶紧找上媒人打听到我母亲的地址,然后又上门说媒,这时刘屠户还在家中喜滋滋地等母亲的回话呢?我奶奶可真够精明的,她二十九岁就守寡,独自带大了六个孩子。 三
其实,那时是农村姑娘的母亲也不是非要嫁一个城里人。姥姥曾无数次略带骄傲地给我描绘过当时的母亲,她干活泼辣且极爱干净。每天在地里劳动时,她的头巾是最红的,整天和土疙瘩打交道,母亲的身上似乎从来不沾土,再累也会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晚上睡觉时把裤子折条缝压在枕头底下在,她的裤子总像是熨烫过的平平整整。她能歌善舞,嗓子是那个队里最亮的,喜欢边劳动边唱歌,最爱唱《红灯记》里李铁梅的那段。姥姥家的院子总是被母亲又洒又扫拾掇的很干净,姥姥说母亲在全公社都很出名,虽然背负着“中农”的家庭成分,姥爷也是抬不起头的“旧军官”,其实也就是当了几天国民党连长,解放后便解甲归田,他时常带着高帽子游街,还被公社专政过。可那时追求母亲的小伙子却有几个。母亲那时和对门张家的大哥自由恋爱,他退伍后当了乡上的武装部长,那年代当兵的被人刮目相看,更不要说是武装部长了,张家大哥全然不顾母亲的家庭背景是否影响到他的前程。张家人也是真心喜欢母亲。他们恋爱没有遭到任何人的反对,终于两家人也见了面,还给母亲送了一包袱的聘礼。尽管有很多东西让人很沉重,可是母亲却很快乐。一个晴朗的天气,母亲和那位武装部长照了相,去公社领结婚证,可是公社的人却毫不留情面的给他们说,武装部长不能和“旧军官”的女儿结婚,会影响政治前途,结婚证不能给领。俩人欢欢喜喜地去,沉默不语地回了家。姥姥说奇怪的是那天回家母亲没有哭,只是一向性格开朗活泼的她很少唱歌了,比以前沉默了不少。但母亲终究是个有骨气的人,虽然是邻居,自此后再也没有和武装部长见面,而是把那一包袱的东西都主动退了回去。倒是武装部长的母亲找到了姥姥,她说让姥姥去劝劝武装部长,从公社回来那天,他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可最终,武装部长还是起来了,数月后,他找了一位当小学老师的城里姑娘结了婚。这件事打击最大的人可能还是我姥爷,从那天起他精神愈发郁闷,他没想到自己的问题连女儿的婚事也受到牵连,没多久,他被查出胃癌晚期。姥爷想在临终前了却一桩心愿,就催促母亲忘却武装部长,赶快找一个对象,当然,姥爷想让妈妈应口气,找个城里的。这就有了那天晚上我母亲去二道巷的那老院子刘屠户家相亲的事。 四
且说我奶奶从窗户孔里看上母亲以后,托媒人四处打听。这时,那位媒人却给父亲介绍了和母亲一个队的一位于姓姑娘,于姓姑娘很小的时候在玉米地里遇到了狼,等村里的人听到大声呼救赶到时,她的头皮已经被狼掀去了一大片,头上光溜溜的一片此后不长头发,村里人就叫她“狼啃头”,她到岁数很大时都没有找上婆家,见面后父亲自然也是看不上于姓姑娘了。几番周折后,母亲终于和父亲见了面,奶奶很喜欢母亲,而姥爷也很喜欢父亲。那时母亲对父亲本来是不太满意的,可是病重的姥爷想了却一桩心愿,况且,他觉得父亲真的不错,在县文化馆工作的他能写会画。自此,父亲的自行车轮常常转在姥姥家门前的那条乡间小路上。父亲带着眼镜,骑着自行车,还带着手表,那在乡下人眼中,都是了不得的东西,于是,他们很快给父亲送了一个绰号,说母亲找了一个“五轱辘”,轱辘是圆的,而父亲全身上下有五样圆的东西。(两只镜片、两只自行车轱辘、一块手表) 数月后,父亲母亲结婚了。那时,姥爷病得已非常严重,按他的嘱托,没有请一位村民来参加婚礼,姥爷自然有他的想法,一个天天被人批斗的“旧军官”有什么脸面请客呢。父母的婚礼很简单,简单的有点冷清,一辆吉普车在乡村道路上卷起一道尘土把母亲拉走了。刘屠户还和父母是邻居,而于姓姑娘也还在那个队里。那天,是刘屠户恨父亲,于姓姑娘恨母亲的开始。 姥爷最终没有等到我出生就去世了,姥爷去世的那天,母亲才将心中所有的悲愤和委屈化作泪水哭了出来,她哭成了一滩泥。
母亲肚子里有了我之后,还在队里劳动。刘屠户是不甘心的,他编造了很多父亲家庭历史的谎言四处散步,还传给了于姓姑娘。一天,母亲又去上工的时候,于姓姑娘当着全队人的面破口大骂,她当众羞辱母亲抢了她本要嫁的男人,并说“旧军官”的女儿找了一个劳改犯的儿子,自此后,队里的人拿一种异样的目光看母亲,任何组织活动他们都不让母亲参加。渐渐地村里人的议论和孤立让她非常怕劳动。我爷爷的确死在狱中,母亲也是这时才知道了父亲的家庭背景,想 不到嫁人后她依然摆脱不了家庭背景的黑锅。波折的婚姻,姥爷的去世,周围人的异样目光,姥姥家的困顿,于姓姑娘的当众羞辱,无疑是给母亲伤口上洒盐。她越来越孤僻,终于支撑到我出生之后,病倒了。我一岁多时,全家搬出了二道巷那院房子,离开了刘屠户那样的邻居。 五
搬出那个四合院之后,母亲心头的阴影并没有消失,她整天忧心忡忡,彻夜失眠,神思恍惚,患上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原来非常喜欢她的奶奶也渐渐不太喜欢她了。于是母亲经常抱着我城里乡下间来回跑。她想逃离那样的环境,可又不知去向,有一回抱着我在汽车站的台阶上坐到了深夜。那时,母亲恨那个叫“狼啃头”的女人,提起那个女人就恨的咬牙切齿,恨一个人也是一件很累的事,她常常把那个女人挂在嘴边,活在过去的感情纠葛里不能自拔。我小时候,心中满是怨恨的她和父亲都陷入沉重的精神压力,对我疏于理会。她从未向别的孩子的妈妈那样爱抚我一下,我也从未睡到她身边过,这成了我童年心灵的伤痕,俩人也因此而疏远。 那个“狼啃头”的女人最终在一两年之后,嫁到临近的一座城市,据说是找了一个岁数很大的男人。时间四弥补伤痕的良药,后来,那个年代过去了,母亲渐渐很少提“狼啃头”了的时候,她的病也好了起来。现在想来,她是把对一个时代的怨恨发泄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她想不明白姥爷和她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就把这一切都都归罪于“狼啃头”。小时候,我也恨这个女人,我觉得是她让我的童年不幸福,可后来,我不恨她了,我觉得其实她也是一个很可怜的女人。 我家搬走后,从此没有人在去理会那个刘屠户的去向。 姥姥家和那个武装部长的父母家多少年一直是对门,我长大后在姥姥家门口玩的时候,见过数次武装部长,后来听说他又当了镇长。看他的时候,我心里就想,我是绝对不会喜欢这种类型的男人的,小时候见的时候,我就对母亲说:“那个武装部长眼睛长得那么小,如果你和他结了婚,我就是个小眼睛。”那时,我没考虑过,母亲如果和武装部长结了婚是没有我的。后来稍大些,我又对母亲说,武装部长一看就是文革造就的热血青年,满身张扬,他的两个孩子也如此。 六
我母亲究竟爱不爱父亲,我不知道,但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不仅我的几个挑剔的姑妈发牢骚时这么认为,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她至今还像个小孩子一般被父亲照顾。我说这世界上只有两个人出门不带钱,一个是毛主席,一个是我母亲,因为她带钱没用。退休的父亲每天清晨上街卖菜购物,中午吃什么饭,家中哪个灯泡螺丝钉该换了,他全会安排好。母亲的衣服,擦脸油、洗发水……全都是父亲买的,家中的事很少操心,自然她觉得拿上钱也没什么用,有一次天色已晚她还没有回家,父亲焦急地亲自出门寻找,谁知母亲回来后,轻描淡写的理由让人啼笑皆非,坐公交车尽然忘带5角钱,她大老远跑了回家。她被人照顾惯了。 我二十九岁那年,父母到城中的一家老照像馆照了黑白的艺术照,照片很怀旧,父母笑得很恬淡,我看到照片才想起那年他们结婚三十周年。就在那年,我大病一场,几乎奄奄一息,母亲有天来到了二道巷的老房子,她是想认真回想我出生时的模样。 那时病重的我每晚需要人陪,可除了姥姥之外我并不想母亲陪我。直到有天晚上,我突然想让母亲陪我,我终于睡在了她的身边,那天她还是伤心而又高兴的。那段时间,她每天守着药罐子,偷偷背着我抹眼泪,我咳嗽久治不愈,父亲打听到蛇胆酒能治咳嗽,满城的酒店中为我买蛇胆酒。母亲打听到胎盘可以治疗心脏病,于是和父亲去戈壁滩上捡了一块瓦回来,每天从医院买回胎盘放在瓦上晾干,又碾成末做成胶丸让我吃。我走不动路,母亲每天牵着我的手散步,我的手颤抖,父亲在家中握住我的手画画、写字。她和父亲每天都在加倍补偿小时候对我的疏忽。姥姥每天手捧圣经为我祈祷,也许上天被我们一家感动了,我终于从死神手里逃脱出来。那次,也许是上天给我们的一次机会,我终于明白,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也最坚强的人。如今,母亲也当了姥姥,她和我的孩子唱歌、跳舞,讲笑话,一个很外向的姥姥,我的女儿是绝对不会知道这么有意思的姥姥也曾经那么忧郁过。 七
我站在自己出生的地方。院门那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尽然脱口说出了父母的名字。她还告诉我那院老屋的故事,那是明清时代一位大户人家的房子,后来子孙抽鸦片赌博挥霍无度,终于将房子卖了出去,如今那雕刻精细的木制屋檐还投射出当年的繁华,到五十年代,那房子又被收归国有。而七十年代文革后期,我妈妈嫁进这院子里,一年的故事浸透了她的后半生。我是在文革的余烬中长大的,母亲的爱情故事告诉我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每一座老屋都浸透着许多悲欢离合,家族兴衰,历史的风云变幻。往事如烟,心头千回百转,三十二年,这条路不长也不短,我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出生地。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