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父爱无言
2020-11-13抒情散文黑龙江小龙女
今年父亲节,我给父亲发了一条问候短信。待点“确定键”,显示“已发出”字样,我松口气,为这个温情举动忐忑,多年来对父亲的敬畏,我们像陌生人般客气。父亲读书不多,但他是个心灵手巧的聪明人,自学了家电修理,并已经达到粗通。邻居家的电器出点小毛病,
今年父亲节,我给父亲发了一条问候短信。待点“确定键”,显示“已发出”字样,我松口气,为这个温情举动忐忑,多年来对父亲的敬畏,我们像陌生人般客气。
父亲读书不多,但他是个心灵手巧的聪明人,自学了家电修理,并已经达到粗通。邻居家的电器出点小毛病,都习惯送到我家,父亲茶余饭后拆开研究,往往各种零件摆了一桌子,来家里玩的小孩子,平日惧怕他的威严,不苟言笑,都要规规矩矩地噤声,不敢乱摸乱动,他戴着老花镜边翻书边摸索实践,一般常见故障都能迎刃而解。
他的聪明还表现在对音乐的悟性。无论何种乐器,父亲只要弹出音符,记住音节高低,便能弹着会唱的歌曲给人伴奏——当地俗称“郎当韵”。至于谱子,音调他是一概不懂,这让我觉得很奇妙。弟弟曾经参加学生乐队,把手风琴拿到家里练习,父亲便把琴抱在怀里,嫌低头看琴键太麻烦,竟然站在镜子前看自己手指的位置,试探弹出音节,练习了一会儿,一首熟悉歌曲的旋律便从他手下顺畅泻出。
爷爷奶奶是近乎文盲的农民,贫农家境不允许也不能针对父亲的才华进行因材施教,所以他小学没毕业便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辍学在家,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更没有学习的机会。
也许有这方面的遗憾,父亲对我们姐弟的学习很支持。20多前,农村学生的流失率居高不下,家里农活缺帮手、家境困难等,加上社会读书无用论,前途渺茫等,让农村孩子的求学之路,总是充满这样或那样的坎坷。这样的挫折,在我家是不存在的。父亲的信念则是,只要孩子想念书,无论男孩女孩,家里再困难也要供。想法如此朴素,不能升华到对人生、社会的价值或者贡献一类,或者父亲的思想没有达到如此高度。重视知识的理念,现在看来理所当然,平凡无奇,但当时却有不同凡响的前瞻性。本地有个小学老师——农村中的知识分子、文化人,就认为女儿早晚得出嫁,是别人家的人,供念书是浪费钱财,虽然家境没有贫困到拿不出学费的程度,家中两个女孩还是初中毕业就参加劳动,挣够嫁妆便找了婆家,成了农民的妻子。而我家姐弟三个,有父亲的助学信念支撑,加上自身努力,都有了一份相对轻松、自谋其力的职业,虽然没能大富大贵,却能轻松解决温饱,脱离在土里刨食的命运。写到此,我内心一震,作为农民子女,把逃离农民身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写歌颂田园劳作的文字,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排斥和厌恶,可谁知道,我是多么热爱生我养我的农村?我自己的渺小不用再提,却发现怀有如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现在的父亲,与旁人闲谈中,总被人家夸有“正事儿”——本人无权无钱,却让农民出身的孩子都能脱离土地。可见,农民的后代不当农民,才算出色。父亲听到这样的话,总是笑着夸我们有出息,他只是一把梯子或者是在我们前进途中轻轻地适时地推了我们一把。
我不能忘记,高考时,因为自身条件限制,不能也不愿意当老师,分数虽踩了师范线,却执意不去。自己去了补习班,而补习班负责人怕反悔退费,让我在一个协议上签字,我提笔便写。之后,又因为一段青涩、朦胧的感情闹着转学。学费自然是不能退的,300元是当时父亲半年的工资……可想而知父亲对我任性的愤慨,但为我的学业着想,却没在我面前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我得知此情则是很久以后来自母亲的转述。在高考后的填报志愿中,父亲的民主大度令同学家长惊愕,按照他的建议,我该报银行学校,虽然是中专,但为将来就业考虑,还是比较划算。而我的兴趣却在历史,执意填了本科的历史系。父亲微笑着说,孩子既然愿意学,就让她填吧!后来的经历证明,我的历史兴趣只是通向就业的桥梁,我依然在后来的工作中,荒废了专业,而为生计,更没有挑拣兴趣工作的机会。
自作自受也好,浅薄任性也罢,现在接近中年,我从意气风发变得逐渐平和,想起对于他们那一代人来说,能够容忍儿女对自己的违逆却还要装着若无其事,这需要多么博大的胸襟,对于平时脾气暴躁的父亲,又是多么不容易!
父亲是司机,开了一辈子车,从农业机械到大货车、小轿车,父亲都开的很稳,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在单位的车库前,车道拐弯处的清晰轮印,仿佛是特意划出来的跑道,父亲每次出车、收车都不偏不倚地正压线,几乎没有误差。这道“印儿”被当作父亲车技高明的“逸事”在当地流传着。
父亲退休了,离开他喜欢一辈子的车,他的心情是恋恋不舍的。但自家短时间内无条件养私家车,有招司机的工作,也嫌父亲的年龄大,开车不如青年人“刚猛”“会抢”而作罢。父亲想重操旧业的想法,越来越暗淡。后去一家企业做更夫。有次因为疏忽或者怀疑有人故意捣乱,院内盛水的大缸被打破了。父亲诚惶诚恐,而年纪比父亲小许多的领导因为心情不好,便口不择言地批评父亲。父亲情绪激动地打算辞职,等气消后,想到如今谋生挣钱不容易,趁着现在身体还能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来减轻儿女负担,便用更谨慎、勤勉地态度对待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生存中适当弯曲是大勇敢,我对父亲更敬重了。
我做了母亲,想起我对女儿学业的设计与指手画脚,望着她皱起的眉,让我想起父亲教育子女的宽容。朱自清在《儿女》中提到阿九的教育,援引父亲的信:“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作者为此哭了一场而自问: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人性许真是二元的,我是这样地矛盾;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一个爱儿女的人,因为不曾好好地教育他们,便将他们荒废。没有耐心去料理他们,他们便不能成材了。子女承受着爱,只感觉着爱的伟大;父母赋予了爱,却知道爱的痛苦!前人的经历应该记取,自身历练是绝好的教科书呀!
正思索间,父亲回了短信:“谢谢祝福,爸爸会很认真地——”一个意犹未尽的破折号蕴含了千言万语。一些爱需要岁月的淬火,历经沧桑地回首,甘甜自知。我要做民主的家长,耐心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要像当年的父亲一样。这是不是我走向成熟,寻到心灵靠他更近的路径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