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难忘饥饿

2020-11-15叙事散文郭勇
难忘饥饿 郭勇在今天孩子们的词典里是没有“饥饿”的,或者只是把“饿”与“饥饿”等同起来,用“肚子空了,想吃饭”加以解释。他们对饥饿是没有体验的,有的恐怕连“肚子空了,想吃饭”也体验甚少,他们只会厌食和挑食。 而饥饿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词典里却是
          难忘饥饿           郭勇
     在今天孩子们的词典里是没有“饥饿”的,或者只是把“饿”与“饥饿”等同起来,用“肚子空了,想吃饭”加以解释。他们对饥饿是没有体验的,有的恐怕连“肚子空了,想吃饭”也体验甚少,他们只会厌食和挑食。

  而饥饿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词典里却是个可怕的词汇,我们对这个词汇的诠释是切肤的,体验更是刻骨铭心。

  肚子空了的感觉,没有谁不知道,空了之后填起来是一种享受,用美味佳肴填起来是更好的享受;空了之后用草根树皮填起来,或者空了之后连草根树皮都没的填,这就是饥饿。而且不是一顿两顿,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年,十几年,这就又成了饥荒。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几年,十几价年饿着的滋味,恐怕是这篇小文所不能尽述的。这里只能一鳞半爪,拾一些记忆的碎片,让今天的孩子们大体知道一下什么是饥饿,饥饿到底有多么可怕。   在肚子空了,想吃东西的欲望达到及至,达到不顾一切,达到连蛇和老鼠都活活地吞下去,甚至想到了易子而食,把自己幼小无知的孩子与别人家的交换了煮着吃,这就是饥饿的可怕!饥饿使年老的失去仁慈,年幼的学会残忍!

  我虽然逃过了被“易”而“食”的噩运,有幸活下来,可是对饥饿的恐惧怕是至死也不会消除,尽管现在已远离饥饿。

  我没有尝过吞吃蛇鼠的滋味,也没有过草根充饥的体验,这要感恩母亲,感恩母亲般的焉支山。但我实实在在地感受过饥饿。饥饿的感觉是什么,就是想吃,想吃,想吃。张着嘴巴,咽着吐沫,贪婪地搜寻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样东西。目光呆滞,面色青黄,四肢如柴,浑身无力。所有的思维都集中在各种食物上。山头想象成馒头,白雪幻化成面粉,一切的一切都与食物联系在一起。越是这样,肚子就越饿,就越绝望,越痛苦。   母亲拼着死命,在焉支山的沟沟洼洼里刨挖可充饥的东西。最多的当然是野菜。母亲把打来的有限的供应粮――高梁、红薯干或黄豆渣,取一小勺,熬成稀汤,然后添加野菜,使汤变稠。我们狠命地吞咽这些扎嗓子的东西以填充肚子的空瘪,肚子撑得像扣着的小锅,但却没有一丝饱的感觉。我们的脸色蜡黄而青暗,嘴巴里照样流着涎水。三四岁我们细小的肠胃无法承受这些粗食的重负,而只成为这些东西的过道,原样不变地从下面出来。排泄便成了我们的一大劫难,常常嚎啕着蹶起屁股让母亲掏取。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我们没有玩耍的心思,也没有玩耍的力气。打着摆子从屋里出来,靠坐在南墙根里,在暖洋洋的太阳下昏昏欲睡。有好多孩子和老人就是在这样的昏睡中永远不再醒来。

  春天里,我们在播了种的地里刨种子,拣拾那些没有被埋进土里的粮食。外婆把母亲种地时偷来的几把青稞炒熟了,掺上沙子,一人分一把。我们便止住了哭声,坐在那儿长时间地挑食。

  秋天一到,我们的好日子就来临了。青稞开始上仁,豆子也结了豆荚。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去地上摘豆荚或禾穗烧吃。这是队里的庄稼,常有人看守,但孩子烧吃时,他们并不真管,只是象征性地呵上几声,有时候还帮我们点火。

  母亲白天劳动,夜里出去偷摘豆荚和青稞禾穗,偷回来连夜煮熟了,搓掉壳芒,凉起来,准备冬春的食粮。

   秋收时,大人们在衣襟里面缝上大口袋,一边收割,一边趁队长不在时,用手搓揉粮食。下午收工时,一个个臃肿得像大月份的孕妇。队长非但不管,还美其名曰:手心里打粮,嘴巴上扬场。

  母亲是见什么,就瞅机会弄什么,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就从不放过。

  就这样,我们慢慢从饿死的威胁中挣脱出来。每逢过年,还能吃一两顿白面饭,分到一两个小小的白馍。那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我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我更感恩母亲拼死命把我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不是母亲,我们不知要饿死多少回了!

  一个秋天过去,母亲居然能存下一麻袋粮食和一些洋芋萝卜之类的东西,加上野菜和供应粮,一年就可以凑合着过了。我们脸上的菜色慢慢消退,细如麻干的四肢也渐渐肉起来。

  肚子一天天吃饱了之后,嘴巴就开始了对食物的挑剔。粗黑的饭食已经感到不好下咽了,转而钟情白面与精食。为了骗过我们的眼睛和嘴巴,母亲把这些粗粮变着戏法做给我们吃,甚至在粗黑的窝头上做上白面盖儿,以此来增加我们的食欲。这时候我们盼望的不是吃饱而是吃好。当然,那时候的所谓“好”,也只不过是每天能吃一顿白面饭,或是一月半载吃一顿肉饭或油饼。

  母亲看见我们对粗黑饭食面露难色时,就骂我们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再弄再弄,你都嫌吃肉不香,穿绸子不光了呢。还的确让母亲言中,现在可真是吃肉嫌不香,穿绸子嫌不光了。

  冬天的闲话台上,人们一起谈天说地,当然最多的话题是吃。有人说不知道毛主席吃的啥好东西,有人说,毛主席的碗里肯定半碗油。可见,“半碗油”,就是当时农民向往的最高生活质量。

  饥饿在今天已远离我们,很可能永远不会再来。而母亲总是谈饥色变,她从不浪费一点粮食,更不容忍我们对食物的不恭。她每吃一次席回来,就惋惜多日,太糟蹋了,那么多的好东西,好好的就倒掉了。糟蹋粮食就是造孽,粮食怎么能这样子的糟蹋呢?饱日子没忘饿日子苦,一饱没忘千年饥啊!   母亲说得对,我们绝不希望饥饿再回来,但我们也决不能忘了饥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