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漫谈民勤精神
2020-11-23抒情散文刘新吾
《漫谈民勤精神》文/刘新吾 民勤精神是什么?有人说,是自强不息,是艰苦创业,是求真务实;也有人说,是勇于拼搏,是众志成城,是敢为人先;还有人说,是崇文尚教,是团结协作,是默默奉献。更有甚者,说民勤精神,是抗风斗沙,是崇尚科学,是敢走天下。
《漫谈民勤精神》
文/刘新吾
民勤精神是什么?有人说,是自强不息,是艰苦创业,是求真务实;也有人说,是勇于拼搏,是众志成城,是敢为人先;还有人说,是崇文尚教,是团结协作,是默默奉献。更有甚者,说民勤精神,是抗风斗沙,是崇尚科学,是敢走天下。说法不一而足,理由各自充分。然而,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崇文尚教、勇于拼搏等,总是太过于大众化了,这些,都是我中华民族的普遍传统,放在哪里也行。而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又太作秀,放在民勤人身上,似乎更不恰当。
那么,民勤精神,到底会是什么呢?精神,其实就是实质,是骨子里的东西,是血液中流淌着的。它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文化的。在我的印象中,民勤人最具特点的,就是勤俭。民勤古为镇番,民国十八年改为民勤。民指黎民百姓,也就是平民;勤自然是勤奋、勤苦、勤快了。民勤人勤,这也是外地人的评价。而俭,当然是节俭了。外人说民勤人,是细,多少带点儿贬义。细其实就是精细,过日子,不精细哪能行?关于这个细,民勤人自家伙里,也有一个段子。说是一民勤人,夜里舍不得点灯,瞎摸索着补衣服。不小心针掉到了地上,于是划着火柴去找。两盒火柴都用完了,还没找到针。我小时候,一根针才一分钱,一盒火柴却要两分钱。这段子,应该是人杜撰的,但杜撰也绝不是无根据的。这也是说民勤人小气的一个佐证。
民勤人过去也有地主,但许多老年人一提起地主的家当,都说是“细下的”,这个“细下”,说白了,也就是俭省。我认识的一位老者,他在多种场合,说起过昔日的地主田四麻子。说田四麻子也是民勤很有名望的地主了,可是小时候他跟他父亲到地主家去,这田地主在冬天烤火,火盆里从来就是鸡蛋大的两疙瘩西窑炭。当时的田地主,拉煤用的是皮车,大家都觉得他的家当足可富甲一方了。然而田地主烤火,从来不允许家人用嘴吹或者用火钳拨西窑炭上的灰,因为那样一拨,火燃的旺,太费啦。一次,地主儿子在外面玩,也许是太冻了,进来烤火,手放到火盆上没热力,就拿起一根小木棒,拨了一下。这位地主,立马就给儿子的手上,重重来了一下。儿子拨火用的是木棒,他敲手的,却是铁家伙。这位老者感叹,在一般人眼里,田地主什么没有,家里拉来的西窑煤,多得烧不完,想不到他烤火,却是如此的精细!老者说这解放都多少年了,他每每一想起田四麻子,眼前浮现的,总是这一幕。
那时的地主如此,那么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在今天,民勤人存钱,还是很有名的。他们存钱的目的有三,一是盖房,二是供子女上学,三就是给儿子娶媳妇。可谓是目的明确,中心突出。民勤人传统,对儿子格外看重。尤其在农村里,为了生儿子,往往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百折不回。其实,这也难怪,传宗接代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民勤是农业县,乡村里又以能吃苦为先,没有男劳力,是很不受人尊重的。民勤人骂人,最短的就是“断子绝孙”。民勤人在一起,话题总是与子女们有关。为了子女们能生活得好,他们宁可自己吃不好,穿不暖,也要节下一一钱就一钱,省下一口是一口。当然,说民勤人小气,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民勤人过去生活艰苦,又地处偏僻,与外人接触很少。我现在出门,朋友们还常拿这个扁我。
勤俭之外,民勤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持家了。民勤人的持家,的确有些自强的意思。他们是在家置家业,在外也置家业。昔日也罢,现今也罢。在民勤人的意识中,大家第一要比的,就是谁家的房子盖的好。民勤乡下,都是四合院,且独家独户。过去盖房,多以廊房为荣耀。一个村子,旧房拆了新盖,若是谁家先盖了廊房,那以后盖起的,肯定比前面的更阔。你盖上廊,我就盖全廊。你用白杨廊柱,我就用松木的。现在盖房,又以砖木结构为好,你盖砖包皮,我就用全砖墙。你用白杨梁椽,我就用松木梁椽。不管怎么,反正新房出来,我后盖的,就得比你新盖的好。民勤人盖房,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修街门,外地人来民勤,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民勤人的街门楼子,一家比一家气派。一位诗人写道,民勤人的街门楼子,怎么看,也象一个方方正正的颜体字,古古典典地摆在那里。这街门和房子,正是家业的体现。此外,民勤人暗中较劲的,就是庄稼的长势和收成了。
民勤人世代务农,自给自足,小农意识十分强烈。开春种子下地,幼苗长出,就在施肥与浇水上做文章。民勤过去水多,不以干旱为患。解放后,自红崖山水库修起,就由政府统一配给。后来大规模开荒,上游来水不足,地下水开采,就成了时髦。民勤人务习自己的庄稼,从来不含糊。浇水按户轮流,不分昼夜。施肥不计代价,有什么新品种,都要尝试一把。夏日除草之余,大家总要到田野上转转,看看谁的庄稼长势好。一旦发现自己不如别人,就赶紧在施肥上下功夫。民勤人打场,过去是大锅饭时代,是队与队比;现在是包产到户时代,是家与家比。麦子上场,大家比的是谁的田多,谁的垛高。粮食扬净,又比的是谁装的袋子多。收成好的,脸上总是有光在闪动,说话的声气也大些。收成不好的,也多在反思,再为明年打算。
改革开放以来,民勤人又拉开了比机器的序幕。先是手扶子,后是四轮子,又有三轮子。你买了这个,我买那个。你的价钱小些,我的一定比你大些。你的牌子次些,我的一定经比你名些。竟至后来,什么播种机、脱粒机等等的,凡是生产用得着的,大都是宁买不借。一位作家写过民勤人的草院子,说那是一个万事俱备的所在,细细点来,什么样的农具都有。民勤旧俗,姑娘订婚前,先到男方家“看家里”,也就是“视察”。会看的看草院,不会看的看摆设。摆设是装门面的,是可以借来的。草院子是盛东西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草院子的充实,其实也就是这个家庭的充实。琢磨民勤人的日常生活,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攀比,实际上,却是一种竞争。民勤人的自强,或许就表现在这里。而出门在外的民勤人,生活不下去再回来的,从来还没听说过。他们多是创业有成,日子过得很充盈。
崇文重教,在民勤,尤为明显。民勤县志里有这样的记载,“人在长城之处,文居诸夏之先。”这话曾经是说个体的,但整个民勤人,以此为自豪,并以此来勉励自己。民勤人很爱修家谱,家谱上最称道的,不是谁的官大,而是谁的文好。文墨人家的家谱,收进的文章很多。民勤过去没有官学,可处处有私学。而解放后,民勤人苦供学生上学,这又是坚定不移的。民勤人的口头禅,“宁可砸锅卖铁,也要供子女上学”。在民勤初中升高中,比上大学还难。能被录取的,皆大欢喜。不能录取的,多以插班来入学,插班是要掏插班费的。然而一年下来,初中毕业不升学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外地人来民勤学习教育经验,总是发这样的感慨:在民勤,设施,师资,制度,这都是可以学到的,就是有两点学不到,一是民勤教育大众化的氛围,一是民勤老百姓苦供学生上学的劲头。在民勤,每年高考结束,大家的话题,就离不开高考,有人戏称,这是万人说高考,一点儿不夸张。一个清华,不知能牵动多少人家的心愿,不知能激起多少学子的豪情。家长也罢,学生也好,考好的,准备上学。考不好的,摩拳擦掌,来年再战。过去有人提出,要教育致富,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民勤现有人口不到30万,可高考近年来每年出外求学的学生,都在2000以上。毫不夸张地说,民勤人的家当,大都用在学生上学上了,还福什么福!
高考如此,中考更是如此。去年的一个早晨,我在一家饭馆里吃早点,听到邻座的一位妇女,在说自己的女儿。她女儿参加第一次摸底考试,成绩是710分。她找人电话了民勤几乎所有的学校,询问考试情况。她说710分,在全县的名次,已经到了300名以后,这个名次,是上不了一中奥班的,为此她很着急。她一面追女儿,要她查漏补缺;一面又托人找有经验的老师,说要给认真诊断诊断,争取让女儿能进入200名。听她的语气,只要进了一中的奥班,以后才有上重点的可能。她的行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热锅上的蚂蚁。这件事,自然是个体,但共性的东西很多。民勤教育,曾经学过会宁的“三苦”精神,即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事实上,民勤人的三苦,是很有名的,比起会宁,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现今的民勤教育,就是民勤人向天下人展示自我的一张神圣的名片。
其实,民勤人的教育,我们还可以从民情风俗中,找到一些没有浮出水面的东西。比如说家庭教育吧,现在看来,似乎有些放松。坦率地说,这都文化大革命惹的祸,是历次政治运动结的果。一场文化大革命,传统的东西,基本上都沉下去了,尤其是对父母的孝敬上。但有一个方面,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这就是民勤人的祭祖宗烧纸钱。祭祀先人,是民勤民间十分重视的古礼。一般是扫墓于清明之节,奠琼浆于六月初六,送寒衣于十月十日,还有七月十五日、腊月二十六等日的祭奠。应该说人去世了,肉体没有了,灵魂自然也就没有了。民勤人依然给去世的人烧纸钱,怕去世的人在阴间没有钱花,挨穷受困,这是封建迷信。而且这种风俗历来经久不衰,六、七十年代曾大张旗鼓地破除过,也无及于事。你不让我白天烧,我就晚上烧。上坟的人也不相互躲避,见了面心照不宣地一笑,干部群众从不为此有什么过节。可是,撇开迷信的一面,你就会发现,民勤人给去世的人烧纸钱,都是非常的庄重。他可以焚烧用纸做的电视、衣柜、冰箱、小轿车、各类家具衣物等,却从不象报纸上说的某些地方用纸小姐之类的乱烧。这中间包含的,就是不忘根本,就是要敬孝道,就是一种自然浑成的教化。
敢走天下,更是民勤人的一个关键词。俗语云:“天下有民勤,民勤没天下。”言下之意,是天下到处都有民勤人。在民勤,过去是大帮驼队走天下。民勤驼队所走的路线,四通八达。北至大库伦;东北经北衙门、包头、张家口至京津;东南经兰州、泾阳、汉中到西安、河南;西经哈蜜、乌鲁木齐至南北疆。现在,民勤人定居最多的,就是内蒙左右旗和新疆。有人写文章。说现在一到阿左旗,先闻到的,是一股酸揪片味道。再往前走,又是水掠沙葱的味道。酸揪片与掠沙葱,是民勤人偏爱的家常便饭。而在新疆,据说还有一个纯民勤人住的地方。有人戏言,那地方的民勤话,比民勤还民勤。说你只要在那地方住一宿,你就会忘了自己是身在异乡。民勤人走天下,有因病灾而走的,却很少有饥荒而走的。他们出外讨生活,不是说本土上生活不下去了,才跑。而是发现想去的地方,比民勤更好才去的。近年来,民勤生存环境恶化,政府搞移民政策。可是移出去,多的跑了回来。为什么?就是因为移去的地方,不论是耕作方式,还是生活状况,都比民勤落后。倒是每年出去的几千学生,回来的寥寥无几。
敢走天下,既是一种开拓性的展示,也是一个观念性的佐证。出门在外,在风雨中奔波,为了美好的生活,坚持不懈,这是对开拓的最好阐释。而要走出去,观念很重要,许多地方的人,守着自己的半亩方塘,宁可挨饥受饿,也不愿远走他乡。在外的民勤人,四海为家,只要瞅中了地方,就落地生根,这是公认的。有人不能理解,说民勤人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的生活,他们总能够在那儿和谐相处,长久生存。其实,这正是开拓和观念最完美的结合。没有开拓,你怎能立足!观念跟不时代,别人的东西,你怎能接受!民勤人的观念,在本土上,有人说民勤人崇尚科学,一点儿不假。民勤人对新事物的接受,你永远也看不出封闭的痕迹。农用化肥刚开始推行时,许多地方没人敢用,民勤人不同,说用就用。勤锋农场种经济,来钱快,大坝的农民,见他们种什么,就种什么。改革开放后,种经济更是一种时髦。要知道,过去的民勤,可主要是以种麦子为主的。近年来,政府推行特色农业,大棚经济,民勤人依然是毫不含糊。民勤人敢走天下,这也是一种优秀文化的体现。
当然,在民勤人身上,也有许多缺陷。比如说民勤人不团结,爱耍心眼儿,窝里捣。民勤人还不出头,甘于沉默,善于忍耐。这也是很现实的,不用掩饰。有人反对这点,说民勤人修红崖山水库,修跃进渠,抗风斗沙,这哪个不是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结果。其实建水库与修跃进渠,这中间都有个运动在作怪。那时节,全国上下一片红色,那狂热有政府的因素,却不是自发的。现今的抗风斗沙,虽没有运动,实质却没改变多少。有人玩笑,说几个人一起行动,做一件事,一遇上风险,抽芯子的,一定是民勤人。这决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民勤人的不出头,更为明显。解放前,民勤的地盘其实很大的。只是历经变迁,就成了现在的样子。民勤各个时期的现实,上要跟武威人争水源,下要跟蒙古人争地盘。可是争来争去,多的却是送了出去。如果民勤人真是不要命的家儿,还有什么争不来的!上世纪80年代,我在武威车站乘车,民勤和黄羊镇发车的时间都到了,可是去黄羊的车还没到,黄羊的人就骂上了。结果车站工作人员硬是把民勤人赶下了车,把车让了出去。而一车民勤人中,却没有一个出头的,更别说骂了。民勤人的沉默与忍耐,在此可见一斑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民勤人的坚韧,你不服也不行。有人戏称民勤人,是甘肃的“犹太人”,这里面多有调侃的成分。民勤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生态环境恶劣,民勤人搏风斗沙,在夹缝中找生活,更多的则需要吃苦和耐力。说民勤人负重如驼,坚韧如柳,这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骆驼温顺,风里来,雨里去,驮着垛子,翻沙漠,涉戈壁,日夜兼程,无怨无悔。红柳执着,一株株,一丛丛,伫立在风沙的最前沿,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春夏秋冬,从不说累。民勤人走到哪里,都能生根,都能把自己的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在民勤,能吃苦的人,永远受人尊敬。在外地,能受苦的民勤人,其实更让人称道。
所以我以为,民勤人是勤俭守家的,又是坚韧负重的;是崇文重教的,又是注重现实的;是敢走天下的,又更是求真务实的。民勤精神的概括,应该是:勤俭持家,坚韧自强,崇文重教,开拓求真。俭这个字,在当今社会,也许有些过时。而现今的孩子们,这种昔日的传统,也正在慢慢丢失。我在学校工作,每当看到学生倒掉的大量饭食,心中总有一丝深深的痛。现在的孩子,生活好了,在家中,不是皇帝,就是千金。节俭这个传统,其实还是应该提倡的。而求真务实,既注重过程,又追求结果,更切合与时俱进,也含有展望未来的意思。一句话,民勤人是平凡的,但却是伟大的。民勤精神是共性的,但又是独特的。民勤人就是民勤人,无论你走到哪里,也脱不了你的民勤相,改不了你的民勤腔。民勤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