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个老红军
2020-11-25叙事散文海凹
海凹70年前,红军经过武山,一个叫李文华的女人留在了武山。
这个四川女人,把根扎在了武山。10月被叫做金秋,全因了10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70年前,一个年轻的政党在10月的会宁有了一次收获。从此以后,每个10 月,中国大地都会记起长征。特别
这个四川女人,把根扎在了武山。10月被叫做金秋,全因了10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70年前,一个年轻的政党在10月的会宁有了一次收获。从此以后,每个10 月,中国大地都会记起长征。特别
海凹
70年前,红军经过武山,一个叫李文华的女人留在了武山。
这个四川女人,把根扎在了武山。
10月被叫做金秋,全因了10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70年前,一个年轻的政党在10月的会宁有了一次收获。从此以后,每个10 月,中国大地都会记起长征。特别是在逢五或十的年份,更甚。为了完成纪念长征的采访任务,我在2006年10月见到了这个叫李文华的老红军。
一个破败荒废的院落,墙垣残断、屋宇沉着着好几处塌陷。院子中央的地面浮土纵起,没有一点黄土地作为院子以后应有的光洁,分明是院内排水不畅、侵泡过度,加上人迹罕至所致。正屋房门的两侧长着丰茂的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木,争相赶在秋末诉说着老院的生机。老人就在正屋的屋檐下,在花草树木掩映下,手里搓着玉米棒子。 北面屋檐下蹲着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这年纪也应该叫他是一个老人,但是,他是老红军的儿子,家中有长辈健在,自己再老也不能叫老人,这是陇中的传统。他的精神状态比他母亲还要差好多,这个人有气无力,看到我们老半天没有起来,在母亲的指使下才起来准备给我们倒水,行动步履蹒跚。他蹲过的屋檐一侧,拴着一只瘦瘦的黑狗,从我们进去就吠个不停。院子一侧打碾谷子的人是老红军的女婿,他一边制止狗吠,一边赶紧招呼我们。 对于我们一行人的来访,老人说“把你们麻烦了”。这是典型的武山人的客气话,老人的话语把川音丢的一干二净。老人这么说,除了客气,还有一些无奈或是不期然。因为在我们之前,杭州电视台刚采访过她。听着她的话,我更惊异她那双90多岁的手,肉皮松脱、老茧丛生。握着玉米棒子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可她的一只手捏紧玉米棒子,另一只手捂在玉米棒上,绕着玉米棒子左右转动,玉米粒刷啦啦滴落。长长的屋檐下,已经堆了厚厚的一层玉米。
70年前的事情,老人说自己都忘掉了,同去的县委宣传部门的人用当地话跟她高声对谈,老半天,说得顶多的一句就是那时候很辛苦。我插了一句:“你们部队的领导是谁?” “毛主席呀,还有谁?”老人异常激动,似乎还带着愤怒。“我跟的就是毛主席”我以为她真的是老得思维有些紊乱了,他明明参加的是红二方面军,怎么能是毛主席呀? 可同行的人悄悄告诉我,由于是张国焘的部队,老人以前被批斗过,不要问了。我没有录到自己比较满意的采访,就又问了一句“腊子口你们是怎样过来的?”这一问,老人的心扉被打开了,她说了好多,她说山包里到处都是敌人,死的人很多。过了腊子口,红军再没有大的战役,那场战斗可能是她经历的最惨烈的战争。老人说着,眼角闪烁着泪花。泪水在90岁的生命里,已成了近似枯竭的稀有资源。老人眼中闪烁的泪花何止是泪? 武山有20多位红军留下,如今包括李文华只有3个人健在。在战火中存活,在生存抗争中坚守,李文华给生命谱出了高贵的伴奏。除了对于死难兄弟姐妹的泪祭,对于我们认为的那个伟大的、壮观的过去,李文华不愿太多述说。行使采访,我觉出了自己无端的苍白。 离开的时候,老人非要送我们,她迈着近似飘飞的步子,从院里走到院外,从门口走到村口,直到我们上路。我和同行的人向她招手告别,她也回复同样的礼节。只是,老人的臂膀把身体都带动着一同在晃动、飘摇。 在关于长征的报道中,她的录像由于其他原因未能播出,觉得很遗憾,我把录像带保留了下来。这一辈子,我可能再也见不到她了!一种苍凉的感怀压制了我内心深处关于她的所有记忆。 改写过历史的人,你为自己写下了什么?一个时代,不知道要铸就多少悲怜与痛楚、多少荣耀与失落。生命,在时间的淘洗中,应当怎样呈现自己的原形与色彩?
这个四川女人,把根扎在了武山。
10月被叫做金秋,全因了10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70年前,一个年轻的政党在10月的会宁有了一次收获。从此以后,每个10 月,中国大地都会记起长征。特别是在逢五或十的年份,更甚。为了完成纪念长征的采访任务,我在2006年10月见到了这个叫李文华的老红军。
一个破败荒废的院落,墙垣残断、屋宇沉着着好几处塌陷。院子中央的地面浮土纵起,没有一点黄土地作为院子以后应有的光洁,分明是院内排水不畅、侵泡过度,加上人迹罕至所致。正屋房门的两侧长着丰茂的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木,争相赶在秋末诉说着老院的生机。老人就在正屋的屋檐下,在花草树木掩映下,手里搓着玉米棒子。 北面屋檐下蹲着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这年纪也应该叫他是一个老人,但是,他是老红军的儿子,家中有长辈健在,自己再老也不能叫老人,这是陇中的传统。他的精神状态比他母亲还要差好多,这个人有气无力,看到我们老半天没有起来,在母亲的指使下才起来准备给我们倒水,行动步履蹒跚。他蹲过的屋檐一侧,拴着一只瘦瘦的黑狗,从我们进去就吠个不停。院子一侧打碾谷子的人是老红军的女婿,他一边制止狗吠,一边赶紧招呼我们。 对于我们一行人的来访,老人说“把你们麻烦了”。这是典型的武山人的客气话,老人的话语把川音丢的一干二净。老人这么说,除了客气,还有一些无奈或是不期然。因为在我们之前,杭州电视台刚采访过她。听着她的话,我更惊异她那双90多岁的手,肉皮松脱、老茧丛生。握着玉米棒子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可她的一只手捏紧玉米棒子,另一只手捂在玉米棒上,绕着玉米棒子左右转动,玉米粒刷啦啦滴落。长长的屋檐下,已经堆了厚厚的一层玉米。
70年前的事情,老人说自己都忘掉了,同去的县委宣传部门的人用当地话跟她高声对谈,老半天,说得顶多的一句就是那时候很辛苦。我插了一句:“你们部队的领导是谁?” “毛主席呀,还有谁?”老人异常激动,似乎还带着愤怒。“我跟的就是毛主席”我以为她真的是老得思维有些紊乱了,他明明参加的是红二方面军,怎么能是毛主席呀? 可同行的人悄悄告诉我,由于是张国焘的部队,老人以前被批斗过,不要问了。我没有录到自己比较满意的采访,就又问了一句“腊子口你们是怎样过来的?”这一问,老人的心扉被打开了,她说了好多,她说山包里到处都是敌人,死的人很多。过了腊子口,红军再没有大的战役,那场战斗可能是她经历的最惨烈的战争。老人说着,眼角闪烁着泪花。泪水在90岁的生命里,已成了近似枯竭的稀有资源。老人眼中闪烁的泪花何止是泪? 武山有20多位红军留下,如今包括李文华只有3个人健在。在战火中存活,在生存抗争中坚守,李文华给生命谱出了高贵的伴奏。除了对于死难兄弟姐妹的泪祭,对于我们认为的那个伟大的、壮观的过去,李文华不愿太多述说。行使采访,我觉出了自己无端的苍白。 离开的时候,老人非要送我们,她迈着近似飘飞的步子,从院里走到院外,从门口走到村口,直到我们上路。我和同行的人向她招手告别,她也回复同样的礼节。只是,老人的臂膀把身体都带动着一同在晃动、飘摇。 在关于长征的报道中,她的录像由于其他原因未能播出,觉得很遗憾,我把录像带保留了下来。这一辈子,我可能再也见不到她了!一种苍凉的感怀压制了我内心深处关于她的所有记忆。 改写过历史的人,你为自己写下了什么?一个时代,不知道要铸就多少悲怜与痛楚、多少荣耀与失落。生命,在时间的淘洗中,应当怎样呈现自己的原形与色彩?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