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风雪童子寺
2020-11-25叙事散文王登学
风雪童子寺童子寺在民乐县城东10公里处。农历十月的一天,雪后初睛,太阳红红地照着,天有点冷,从扁都口出来的风带着祁连山的蓝和白。心里空落落的,约友人去拜谒童子寺。因老家就在离童子寺不远的一个叫龙山的村庄。路是熟悉的,常去的,乘车7公里,步行
风雪童子寺
童子寺在民乐县城东10公里处。 农历十月的一天,雪后初睛,太阳红红地照着,天有点冷,从扁都口出来的风带着祁连山的蓝和白。 心里空落落的,约友人去拜谒童子寺。 因老家就在离童子寺不远的一个叫龙山的村庄。路是熟悉的,常去的,乘车7公里,步行3公里。童子寺却不常去,还是母亲在世时,九年前的正月十五陪同去还愿的,已没有什么印象。 在县城乘坐去民联乡的班车,在一个名叫杨庄的路口下车。四周是一片的白,路上没有人,也没有生灵。我们两个好像是在白纸上准备画线的铅笔,从哪画起,画什么形状的线条,被大地的手操纵着。 沿着公路向南走,路上的雪没有化去,只有不多的几辆车撵下车印,路东边是一条叫童子坝干渠的水渠,渠里没有水,落了一层雪,偶尔有动物脚印的痕迹。路西边是一河滩,也是大片的雪。远处有村庄。好像一张画家摊开的宣纸,又像是做好的一幅油画。迎面的风扑面而来,眉毛上已结了淡淡的霜花。一个骑着摩托车的人呼地一声从我们身边走过,卷起一股雪花。 路也像思绪一样七拐八弯之后,一座古刹立于眼前。寺门是关着的,一推就开了。寺院里静的没有一点声音,院落里的雪已扫进了花坛里。 迎面是砖木结构的三间大殿。进殿来,一老僧静坐于观音菩萨佛像旁,微眯着眼睛,敲着木鱼。我与友人在佛前一一叩拜后,心里默默地许下了自己的心愿。老僧不开口,我们也不好和他交谈。我们两人轻轻地走路,虔诚地看着佛像。 大殿是后来建的,大殿后面的悬崖上有大小石窟洞40余孔。从资料上得知石窟约建于北魏时期,窟与窟之间有暗洞相连,窟洞内有塑像和壁画。洞内壁画多达六层,北魏、隋、唐、元、明、清各代的均有,保存完好的为明、清时期的作品。其中菩提洞和天洞子内有密宗内容的壁画,塑有六大观音、五大明王、千手千眼观音等像,在敦煌千佛洞也难得一见,对研究河西石窟极有参考价值。
传说童子寺原名叫洞子寺,据说在唐朝以前,这里就在几个石洞子,因名洞子寺,后来,在贞观年间,洞子寺有两位仙童,陆续开凿石窟,于是人们将洞子寺改名为童子寺。 听母亲说过,寺里的主持姓单,法号释觉尘,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20多岁出家后在外奔波多年于90年代初落脚于此,发动周边信徒募资于1994年新建了三间大殿、观音殿、念佛殿、香房等建筑,古朴庄严,与寺后山体上的石窟形成一完整的佛教胜迹。 问老僧,知主持不在,外出化缘了。说不定何时回来。我突然想起佛教的那句话:“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在老僧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大殿后面的石级向山顶登去。第一层共有100多级台阶。老僧在第一层台阶左侧停下来,把我们引入一个洞窟,说是这两年新塑的文昌菩萨,佛像没有彩绘,说是敦煌研究院专家看过后,不让彩绘。专门是让文人学士来拜的,每年升学期间,高考学子前来许愿,每每灵验,一传十,十传百,旺了童子寺的香火。我们两个也在文昌寺里许下了自己的心愿。 出方昌阁,继续向上登。第二层左侧由一个小门可以进入悬崖上的洞窟。老僧带我们进入,由于光线太暗,看不清壁画,老僧说这个壁画有五层。 登临窟顶,是一个凹地,周围八座小丘,如盛开的八瓣莲花,置身其中,感到自己的渺小。与童子寺石窟紧邻的翟寨子水库,一片银白,阳光从冬日的天空纷纷射下来,雪是不是会感觉到爱,感觉到疼痛。从而想到在雪下的冰、冰下的水,水中的生灵。当地的旅游规划中,要在水库中央塑一座高达28米的观音,游客朝拜时,绕观音转三圈后,登上莲台,许下自己的心愿。石窟、佛像、老僧,转世、轮回、再生......佛的小憩,也许比我的一生还要长,而佛的一生呢,我不敢想。从大殿到寺顶,总感觉到佛在远远地看着我,尽管明白自己六根未能,但心里没有一点杂念,好像完成了一生的行程。 远村含烟,童子披银,风雪中的童子寺,一种深邃,一种宁静,一种神秘。想着出家也许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但红尘中的自己,不能脱俗,想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牵挂,出家也只是一种奢望,也或许是缘份不到吧。 和友人顺着原路返回,渐行渐远,影影绰绰的好像看到了水库中央的那尊观音,一眨眼又不见了,只有童子寺盖着一层圣洁......
童子寺在民乐县城东10公里处。 农历十月的一天,雪后初睛,太阳红红地照着,天有点冷,从扁都口出来的风带着祁连山的蓝和白。 心里空落落的,约友人去拜谒童子寺。 因老家就在离童子寺不远的一个叫龙山的村庄。路是熟悉的,常去的,乘车7公里,步行3公里。童子寺却不常去,还是母亲在世时,九年前的正月十五陪同去还愿的,已没有什么印象。 在县城乘坐去民联乡的班车,在一个名叫杨庄的路口下车。四周是一片的白,路上没有人,也没有生灵。我们两个好像是在白纸上准备画线的铅笔,从哪画起,画什么形状的线条,被大地的手操纵着。 沿着公路向南走,路上的雪没有化去,只有不多的几辆车撵下车印,路东边是一条叫童子坝干渠的水渠,渠里没有水,落了一层雪,偶尔有动物脚印的痕迹。路西边是一河滩,也是大片的雪。远处有村庄。好像一张画家摊开的宣纸,又像是做好的一幅油画。迎面的风扑面而来,眉毛上已结了淡淡的霜花。一个骑着摩托车的人呼地一声从我们身边走过,卷起一股雪花。 路也像思绪一样七拐八弯之后,一座古刹立于眼前。寺门是关着的,一推就开了。寺院里静的没有一点声音,院落里的雪已扫进了花坛里。 迎面是砖木结构的三间大殿。进殿来,一老僧静坐于观音菩萨佛像旁,微眯着眼睛,敲着木鱼。我与友人在佛前一一叩拜后,心里默默地许下了自己的心愿。老僧不开口,我们也不好和他交谈。我们两人轻轻地走路,虔诚地看着佛像。 大殿是后来建的,大殿后面的悬崖上有大小石窟洞40余孔。从资料上得知石窟约建于北魏时期,窟与窟之间有暗洞相连,窟洞内有塑像和壁画。洞内壁画多达六层,北魏、隋、唐、元、明、清各代的均有,保存完好的为明、清时期的作品。其中菩提洞和天洞子内有密宗内容的壁画,塑有六大观音、五大明王、千手千眼观音等像,在敦煌千佛洞也难得一见,对研究河西石窟极有参考价值。
传说童子寺原名叫洞子寺,据说在唐朝以前,这里就在几个石洞子,因名洞子寺,后来,在贞观年间,洞子寺有两位仙童,陆续开凿石窟,于是人们将洞子寺改名为童子寺。 听母亲说过,寺里的主持姓单,法号释觉尘,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20多岁出家后在外奔波多年于90年代初落脚于此,发动周边信徒募资于1994年新建了三间大殿、观音殿、念佛殿、香房等建筑,古朴庄严,与寺后山体上的石窟形成一完整的佛教胜迹。 问老僧,知主持不在,外出化缘了。说不定何时回来。我突然想起佛教的那句话:“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在老僧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大殿后面的石级向山顶登去。第一层共有100多级台阶。老僧在第一层台阶左侧停下来,把我们引入一个洞窟,说是这两年新塑的文昌菩萨,佛像没有彩绘,说是敦煌研究院专家看过后,不让彩绘。专门是让文人学士来拜的,每年升学期间,高考学子前来许愿,每每灵验,一传十,十传百,旺了童子寺的香火。我们两个也在文昌寺里许下了自己的心愿。 出方昌阁,继续向上登。第二层左侧由一个小门可以进入悬崖上的洞窟。老僧带我们进入,由于光线太暗,看不清壁画,老僧说这个壁画有五层。 登临窟顶,是一个凹地,周围八座小丘,如盛开的八瓣莲花,置身其中,感到自己的渺小。与童子寺石窟紧邻的翟寨子水库,一片银白,阳光从冬日的天空纷纷射下来,雪是不是会感觉到爱,感觉到疼痛。从而想到在雪下的冰、冰下的水,水中的生灵。当地的旅游规划中,要在水库中央塑一座高达28米的观音,游客朝拜时,绕观音转三圈后,登上莲台,许下自己的心愿。石窟、佛像、老僧,转世、轮回、再生......佛的小憩,也许比我的一生还要长,而佛的一生呢,我不敢想。从大殿到寺顶,总感觉到佛在远远地看着我,尽管明白自己六根未能,但心里没有一点杂念,好像完成了一生的行程。 远村含烟,童子披银,风雪中的童子寺,一种深邃,一种宁静,一种神秘。想着出家也许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但红尘中的自己,不能脱俗,想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牵挂,出家也只是一种奢望,也或许是缘份不到吧。 和友人顺着原路返回,渐行渐远,影影绰绰的好像看到了水库中央的那尊观音,一眨眼又不见了,只有童子寺盖着一层圣洁......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