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熹东方
2020-11-26抒情散文吴越
三株百年的红豆树,荫天蔽日,绿叶婆娑,把古老建筑隐在岁月深处。淡雅的宅院,门稍显小,院落却整洁大方。“开海滨之邹鲁,接伊洛之渊源”,文为何人所题,已无从查考,一座不起眼的小宅,竟承受如此盛誉,不禁令人暗中称奇。门前的照壁上,题写着《紫阳楼记
三株百年的红豆树,荫天蔽日,绿叶婆娑,把古老建筑隐在岁月深处。
淡雅的宅院,门稍显小,院落却整洁大方。
“开海滨之邹鲁,接伊洛之渊源”,文为何人所题,已无从查考,一座不起眼的小宅,竟承受如此盛誉,不禁令人暗中称奇。
门前的照壁上,题写着《紫阳楼记》,右边不远处,立着高3.7米,宽1.5米的研石。
研石最早在江西的鹜源,何以移居到武夷山的,已无从知晓。水淹过,土埋过,又在刀口下磨了几十年,颇有些曾经沧海的经历。那深深浅浅的刻痕,带着点点斑驳,无声地讲诉着往事,任由人去评吊、揣摩、读解。
走进大门是紫阳书堂,两侧厢房介绍了朱熹的生平。话只有寥寥几句,图也只有数十幅,区区几十平方的展区,本就难以承载太多的古往今来。然而,由朱熹之父朱松遗书:“籍溪胡宪、白水刘勉之、屏山刘子晕,此三友,吾友也,其学皆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经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似足已说明八百多年前五夫的人文环境。展区介绍到的社仓,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五夫的经济状况。
书堂的正中是朱熹讲学的坐像,朱老先生神态端庄,面带微笑,扬扬洒洒地谈古论今,传播正道。
“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依门而挂的楹联,借景喻志,激励着世代莘莘学子。
书堂两侧,有朱子之训:读书是起家之本,和顺是齐家之本,循理是保家之本,勤俭是治家之本。二十八个字流传了数百年,经久不衰。
书堂正对的墙壁上,是“学达性天”匾,指导着人们求知不倦,探索真理。
穿过正堂便到了祖先堂,灵龛上悬着朱熹的手迹:慎终追远。
灵龛自左往右分别是朱松、朱古僚、朱森三幅画像。两边是一副楹联:紫气氤氲徽州祖地,阳光辉耀闽邦后裔。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雨,朱熹手迹苍劲依旧。
与灵龛相对的壁照上,是朱熹手书的“孝”字,百事孝为先,可谓朱熹的思想浓缩。
两侧分别是桂、兰、梅三斋,为朱熹三个儿子读书和寝居的地方。 最里面是晦堂,这里有恩师刘子晕的训示:不远复。区区三字言简意赅,教育后人学会自省,迷途知返。
楼上分别为芙室、蓉室、菱室,为当年朱熹三个女儿的住所,这里留下了朱熹教育子女的诸多传说,还有“博学之、审问之、慎忍之、明辩之、笃行之”的学规,以及朱子的许多墨宝。
朱熹在五夫开始人生的起步和最初学习,并接受了严格的启蒙教育。带着探究真理的志向,他离开了五夫,在几十年的求索和传道后,暮年又回到这里,继续他的传授和研究,五夫与朱熹的一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又对朱熹的理学思想有着重要影响。
朱熹的成长,离不开一大批启蒙者。胡宪、刘勉之、刘子晕等老一辈的文化人,不仅仅传授给朱熹文化知识,更直接影响朱熹的人生态度,引领朱熹对社会各方面的理性思考。
没有能更多的研究这一段历史和朱熹的几位启蒙老师,但一个疑问长久地盘旋地在我的脑海中:五夫这个山区小村,何以积淀出如此厚实的文化基础?是中原人口南迁造成的文化南移?还是当地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五夫究竟还有多少不为我们所知的思想财富,我们又可从中汲取多少理论精义?
朱熹理学思想的发扬和传播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过程,其理学思想直到朱熹死后,才被明朝统治者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或许没有几个人能够给朱熹的理学下个定义,或给个确切的说法,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对“忠”和“孝”的提倡,以及与时俱进,对不同思想包容的实质内容,使理学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对此后几百年中华民族的主导思想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
朱熹的一生,很出彩,也很凄惨。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人生最大的不幸,他都一一体会了,这或许应验了《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即便到了晚年,朱熹终究在理学是不是“伪学”的风雨中身心疲惫,黯然离去。以这种方式为自己的官宦生涯划上句号,令后人唏嘘不已。
朱喜研究了历史,某种程度上又改写了历史,这一点甚至是朱熹自己也始料不及的。作为理学思想的倡导者,他成功了。但是,即使有丰富的思想宝库,渊博的知识,他始终只是一名思想的传播者,而站不到推行者的高度。就是在被皇帝们特别“宠幸”之时,仍然只能是“客串教授”。也许正是在长期的审校、编著之中,朱熹和他的理学思想才日臻成熟。 虽然朱熹任过的官职可列出长长的一串,但在一些人的眼中,朱熹从来就没有“风光”过,这实在是一种缺憾。但换一个视角,我们得庆幸这种缺憾。从缺憾中去思索,才能更冷静、更真切地感受生活。自古圣贤多寂寞,朱熹如果很是得志和如意,不知还有没有这样的探求和思想?我们的历史可以少十个皇帝,一百个高官,却不能没有朱熹和他的理学。 书院的门外,有半亩方池。朱熹挥笔写就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方池,我曾自问:是这里的山水给朱熹灵感,还是朱熹的诗成就了五夫。如今常为之自愧,同样的场景,才子佳人只会玩弄风雅,胸怀大志者却能借此铭志。 一轮红日从东山升起,普照着大地。对面紫阳书院,我的耳边响起学者蔡尚思的慨言:“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和武夷!”
门前的照壁上,题写着《紫阳楼记》,右边不远处,立着高3.7米,宽1.5米的研石。
研石最早在江西的鹜源,何以移居到武夷山的,已无从知晓。水淹过,土埋过,又在刀口下磨了几十年,颇有些曾经沧海的经历。那深深浅浅的刻痕,带着点点斑驳,无声地讲诉着往事,任由人去评吊、揣摩、读解。
走进大门是紫阳书堂,两侧厢房介绍了朱熹的生平。话只有寥寥几句,图也只有数十幅,区区几十平方的展区,本就难以承载太多的古往今来。然而,由朱熹之父朱松遗书:“籍溪胡宪、白水刘勉之、屏山刘子晕,此三友,吾友也,其学皆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经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似足已说明八百多年前五夫的人文环境。展区介绍到的社仓,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五夫的经济状况。
书堂的正中是朱熹讲学的坐像,朱老先生神态端庄,面带微笑,扬扬洒洒地谈古论今,传播正道。
“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依门而挂的楹联,借景喻志,激励着世代莘莘学子。
书堂两侧,有朱子之训:读书是起家之本,和顺是齐家之本,循理是保家之本,勤俭是治家之本。二十八个字流传了数百年,经久不衰。
书堂正对的墙壁上,是“学达性天”匾,指导着人们求知不倦,探索真理。
穿过正堂便到了祖先堂,灵龛上悬着朱熹的手迹:慎终追远。
灵龛自左往右分别是朱松、朱古僚、朱森三幅画像。两边是一副楹联:紫气氤氲徽州祖地,阳光辉耀闽邦后裔。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雨,朱熹手迹苍劲依旧。
与灵龛相对的壁照上,是朱熹手书的“孝”字,百事孝为先,可谓朱熹的思想浓缩。
两侧分别是桂、兰、梅三斋,为朱熹三个儿子读书和寝居的地方。 最里面是晦堂,这里有恩师刘子晕的训示:不远复。区区三字言简意赅,教育后人学会自省,迷途知返。
楼上分别为芙室、蓉室、菱室,为当年朱熹三个女儿的住所,这里留下了朱熹教育子女的诸多传说,还有“博学之、审问之、慎忍之、明辩之、笃行之”的学规,以及朱子的许多墨宝。
朱熹在五夫开始人生的起步和最初学习,并接受了严格的启蒙教育。带着探究真理的志向,他离开了五夫,在几十年的求索和传道后,暮年又回到这里,继续他的传授和研究,五夫与朱熹的一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又对朱熹的理学思想有着重要影响。
朱熹的成长,离不开一大批启蒙者。胡宪、刘勉之、刘子晕等老一辈的文化人,不仅仅传授给朱熹文化知识,更直接影响朱熹的人生态度,引领朱熹对社会各方面的理性思考。
没有能更多的研究这一段历史和朱熹的几位启蒙老师,但一个疑问长久地盘旋地在我的脑海中:五夫这个山区小村,何以积淀出如此厚实的文化基础?是中原人口南迁造成的文化南移?还是当地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五夫究竟还有多少不为我们所知的思想财富,我们又可从中汲取多少理论精义?
朱熹理学思想的发扬和传播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过程,其理学思想直到朱熹死后,才被明朝统治者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或许没有几个人能够给朱熹的理学下个定义,或给个确切的说法,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对“忠”和“孝”的提倡,以及与时俱进,对不同思想包容的实质内容,使理学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对此后几百年中华民族的主导思想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
朱熹的一生,很出彩,也很凄惨。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人生最大的不幸,他都一一体会了,这或许应验了《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即便到了晚年,朱熹终究在理学是不是“伪学”的风雨中身心疲惫,黯然离去。以这种方式为自己的官宦生涯划上句号,令后人唏嘘不已。
朱喜研究了历史,某种程度上又改写了历史,这一点甚至是朱熹自己也始料不及的。作为理学思想的倡导者,他成功了。但是,即使有丰富的思想宝库,渊博的知识,他始终只是一名思想的传播者,而站不到推行者的高度。就是在被皇帝们特别“宠幸”之时,仍然只能是“客串教授”。也许正是在长期的审校、编著之中,朱熹和他的理学思想才日臻成熟。 虽然朱熹任过的官职可列出长长的一串,但在一些人的眼中,朱熹从来就没有“风光”过,这实在是一种缺憾。但换一个视角,我们得庆幸这种缺憾。从缺憾中去思索,才能更冷静、更真切地感受生活。自古圣贤多寂寞,朱熹如果很是得志和如意,不知还有没有这样的探求和思想?我们的历史可以少十个皇帝,一百个高官,却不能没有朱熹和他的理学。 书院的门外,有半亩方池。朱熹挥笔写就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方池,我曾自问:是这里的山水给朱熹灵感,还是朱熹的诗成就了五夫。如今常为之自愧,同样的场景,才子佳人只会玩弄风雅,胸怀大志者却能借此铭志。 一轮红日从东山升起,普照着大地。对面紫阳书院,我的耳边响起学者蔡尚思的慨言:“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和武夷!”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