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西山婚礼三部曲

2020-11-27抒情散文朱荣华
(一) 居住在横断山深处的大理,洱源县,西山乡的白族山民们,至今,仍保留着一些较原始的白族婚礼习,俗,说来也别有一番情趣。男女双方定下婚约,结婚之前,男方三次“求亲”,是为了表示对女方的尊重;三次提亲都有要带不同的礼物,而且三次的求婚言词都
               (一)   居住在横断山深处的大理,洱源县,西山乡的白族山民们,至今,仍保留着一些较原始的白族婚礼习,俗,说来也别有一番情趣。   男女双方定下婚约,结婚之前,男方三次“求亲”,是为了表示对女方的尊重;三次提亲都有要带不同的礼物,而且三次的求婚言词都要有变化,要一次比一次诚恳,一次比一次迫切,以表现出男方的渴求、耐心;也显示女方父母对女儿的珍爱和依依不舍。   第三次送的礼品中,最为特殊的是燕麦炒面拌蜂蜜;这含有“要她们夫妻过得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的喻意,就如那《西山调》里唱的:
           你要砂糖要蜂蜜?
           你要砂糖街上有,
           蜂蜜家中取。
           石头堆里瓦砾片,(比喻能相互容纳)
           燕麦炒面拌蜂蜜,
           砂糖蜂蜜拌一起,
           甜蜜又甜蜜。                (二)   正喜那天,如同其它地方一样,也是格外热闹的。特别是迎亲队伍到女方家迎取新娘时,到达新娘家村口时,会遇到类似“资格审查”的一出滑稽戏。   进村的路口,拦路摆着一张长桌、一条长凳,把迎亲队伍挡在村外,桌上横放着一根约长约一丈的竹竿,杆头绑着大把艾麻叶,中间伸出一截灌满了猪血的猪大肠,酷似男性生殖器,(这也许是原始的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一种仪式)。   一个怪异打扮的长者:倒披着蓑衣,衣着不整,赤着双脚,或一只脚趿着破草鞋,另一只光脚着地,满脸涂着黑烟,形貌吓人,手拿五尺旱烟杆;两个侍卫,一人身背火药枪,一人手拿弓弩,身背箭筒,分立两旁。一个满脸邋遢的哑巴为跟从。长者还带着男扮女装,浓装艳抹,娇艳无比的“夫人”,以一只家猫当儿子背着,戴一顶硕大的贵中帽,不言不语。那长者被称为本地的领主或大王,他侧身坐在长凳之上,把住路口;对前来的迎亲队伍视而不见,不理不料。   迎亲队伍中要派出随机应变,能说会道的主事为代表,对长者又敬烟又点火,卑躬礼让,而长者愈加显出不屑,最后还是经还住“代表”的软磨硬缠,突然发出问话:   “你们是什么人?来自何方?来此何干?”   主事就得马上回答:   “我们从大理来,听说这里产金产银,特来贵地驮金驮银,路过此地,天色不早,请求在此歇宿(或暂住)。”   “既然是从大理来,那该知道大理是个什么地方?”   “大理是白王住的地方。”   “知道大理什么最有名?”   “大理的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最有名”。
“大理四座城门各向哪边开?”   “东门向着洱海,西门向着苍山,北门面向上关,南门面向下关,迎接着南来北往四方客。”   “大理三塔主塔有几台?”   ……。   “回答得很正确,照此说来,你们果然来自大理,那咱就是一家人,准予借住,但住宿要付住宿费,柴火费,草料费放。”   主事即刻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礼钱”发放给众人,这才被放行入村。   其间,时常要故意出现对答不上,或答非所问的情形,惹恼“王者”,或引起他的怀疑,他就会舞支那长竹竿驱赶来客,以示保卫家乡;会突然将那有艾麻和血肠的一头戳到你眼前,吓得人们四处奔逃。他身旁的随从和侍卫乘机狐假虎威,张牙舞爪;那哑巴也会怪模奇样,咿哩哇啦;那“夫人”则骚首弄姿,尽量引人发笑。               (三) 女方父母依依不舍送走爱女,男方欢欢喜喜迎得新娘,一路鼓乐宣天,来到村口,两把松明火把前来迎接。   火把,为西山人婚礼增辉添彩。   哪能怕是大白天,红日高照,迎接新娘,火把要点到村口,进门要两排火把一直引入洞房。   由于居住分散,客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要走大半天,有的要走一整天,有的甚至要赶几天的路,所以婚宴一般都要等到天黑之后才开始。   太阳落山了,客人们陆陆续续地赶来了,院里院外,屋里屋外,亮起明晃晃的火把,照得如同白昼。在当院或村中平坦空旷之处,用木板两两并排,首尾相衔,摆成一条或成“U”字形,或成“Z”字形长龙宴席。两排汉子高擎火把,侍立宴席两边。客人分左右两排入座,每人面前一碗白酒,女客儿童随意。   有几个专门招待的人站在席旁接菜,一个特别精干的招待,将菜肴放在大“托盘中,双手高举过头,从厨中飞奔而出,跑到席首,便急速顺着宴席往后退去,此时,席旁的招待就要及时从托盘中抢出菜肴,否则托盘就会急速离去,只好等下一班车。每次只上一种菜,一轮过后,从头再来。   不是八人一席,也不用八大碗,九大碟的整整齐齐摆开,客人们每人面前的桌上都有菜叶或树叶之类的,上来的菜,每人自觉地夹一份放着,然后往下传;夹完了又添,菜上完了每人面前就堆了各种菜肴一小堆。   如果有机会来到西山参加婚宴,你就会发现,很多客人都很少动面前夹的菜。为什么呀?   原来这也是一种习俗,他们要把这丰盛的菜肴带回家去,要和家人一起享受主人的盛情款待,我们的白族话叫“改把忍”。
伴随着高亢的鼓乐声,在火把的照耀陪伴之下,客人们边喝酒,边吃边聊,谈笑风生,分享着主人的欢乐。   席面上消耗最多的就是白酒。亲友们都十分乐意醉倒在主人的宴席上。因为这样才更加显得亲如一家人,不生分。同时也在帮主人炫耀:是主人的酒好,是主人家热情好客。主人家也会因客人醉倒的多而荣耀。   酒足饭饱了,宴席慢慢结束了,尚未燃尽的火把集在一起,加上几大抱干柴,在院心或空地上燃起一大堆熊熊的篝火,“燃”起了酣畅的“西山李格戈”的舞步声,也燃起了悠扬的山歌对歌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