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里的乡村[原创]
2020-11-29抒情散文木祥
木祥
一 婚俗中的斋女“斋姑娘”不结婚,但她们得关注别人的婚姻。有一些斋姑娘,自己不结婚,为的就是亲人的婚姻更美满。她们用过多的热情关心哥哥的婚事,弟弟的婚事,以及姐妹的婚事。她们在操办亲人的婚事中得到充实,得到安慰。哥哥弟弟的婚事要斋
木祥
一 婚俗中的斋女
“斋姑娘”不结婚,但她们得关注别人的婚姻。有一些斋姑娘,自己不结婚,为的就是亲人的婚姻更美满。她们用过多的热情关心哥哥的婚事,弟弟的婚事,以及姐妹的婚事。她们在操办亲人的婚事中得到充实,得到安慰。 哥哥弟弟的婚事要斋姑娘办,村子里其他人的婚礼,她们都参加。村子里的人也认为,没有斋姑娘参加的婚姻是不完美的。一场非常世俗的婚姻,有一个红尘以外的人来参予,它象征着圆满与吉利。所以,村子里每一场婚事,都有斋姑娘来为之祈祷,祈祷一家人幸福平安,两个人白头皆老。 所以,斋姑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三川的婚俗。
三川人结婚的日子,一般是斋姑娘帮忙挑选的,这个日子喜欢选择在冬天。如果不是在冬天结婚的,都有具体的原因。一种原因是女子提前怀孕了的,以结婚来掩丑。第二种原因是后婚,办事草率,等不及到冬天去举行婚礼。斋姑娘把结婚的日子选择在冬天的理由,说的是冬天晴日多,少一些阴晦。人们都接受这个解释。而据我的理解,冬天结婚所以能让人接受的原因,是因为冬天是农闲时间,粮食都进仓了,庄稼都歇在田野里了,这些日子,人们才有好心情结婚办喜事。而且,在冬天更能让人想起温暖这个词,想起那些需要阳光和温暖的日子。 冬天到来,三川总是阳光灿烂,三川总是容易看到喜气洋洋的气氛。田地里静静的,等待着结婚的队伍到来。走过新郎新娘的时候,一些田埂上便热闹起来。新娘子被新郎家的人接着上了路,走在了田间的小路上。这时候的田埂上多么干净,上面长着小草,还有淡雅的黄花。 结婚时的新娘子,衣服穿戴都得听斋姑娘的安排。斋姑娘让新娘子穿上了红衣服,胸前挂着一面镜子。胸前的镜子,叫做“照妖镜”,走在路上,难免碰到邪气,这照娇镜是可以消除邪气的。还有一把伞,伞是由一个小姑娘帮忙打着的。这伞的作用一是遮挡阳光,二是可以避开人们的视线。 新娘子上路,斋姑娘要送给她们一块红绸手巾。三川人叫这手巾为“手拂子”。“手拂子”是三川人的一个专用词语,指的是手巾。其意思是,用来拂脸或其他地方的东西。对于“手拂子”,三川人比较认真。特别是结婚的时候,新娘子用的这块“手拂子”,多数是用绸缎做的。情人的信物,也多用“手拂子”来表达。结婚那天,如果两个新娘子在一条路上碰上了,就应该交换“手拂子”。互相交换“手拂子”,表示友好。所以,有的新娘,在接亲的路上备有两条手巾,碰到新娘,就用差的一条来与人交换。后来听一个斋姑娘说,有一个新娘,手里有一条上好的绸缎手巾,但结婚的路上正好碰到了对面来了一个新娘,手中的手巾质量又差,这新娘生气了,就把那条上好的手巾撕破了才递给人家,结果,这个新娘没有怀上儿女,丈夫也早亡了。这是斋姑娘说的故事,是劝新姑娘不能那样非礼地对人。 新娘子到了婆家,一进新房门,斋姑娘就要安排一个小姑娘端去洗脸水,洗去一路的风尘。这个端洗脸水的姑娘,一般是亲戚,年纪幼小的童女。姑娘把洗脸水端去以后,新娘子并不真的洗脸,但要从“手拂子”里向盆里抛下一些硬币,抛得“刷刷”直响。这盆没有洗过脸的水,也由小娘去倒,盆底的钱由小姑娘所得。 结婚前一天,许多人家都要请斋姑娘到新娘子家帮新姑娘梳头,以示吉利。新娘结婚前一天,“斋”是吉利的事物。梳头要请斋姑娘,晚上陪新娘子睡的,也要是幼小的童女。接触过“性”的,都被认为不吉利。梳头的时候,斋姑娘带上脸盆,毛巾,香皂香脂之类。到了新娘子家,和新娘子触膝谈心,让新娘解除结婚前的恐惧心理。在这个时候,便开始绞汗毛,把新娘子的脸绞得干干净净的,把头上的留海分开。但如果到了结婚的头一天,男子家的嫁妆和彩礼钱还没有拿齐,新娘子就会不同意梳头。这时候,斋姑娘就开始做两方面的工作,直到新娘子同意梳头为止。新娘子同意梳头以后,头梳好了,便会托斋姑娘给新郎带回上好的衣服和鞋袜。这些衣服和鞋袜,新郎第二天结婚的时候穿。 二 “护脚毛”及其他 和所有乡村一样,三川人把结婚这个日子看得很重,一切仪式都是历史既定的,都认真、隆重近似烦琐。整个村子里,结婚这一天连空气也变得与平时不同,宴席丰盛,吃好了又去看新娘,喝喜茶,嗑瓜子… …“斋姑娘”不结婚,而她们同样把婚姻当作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一年当中,有许多时间她们都得帮助村子里的人办理婚事,年轻人结婚这一天的许多礼仪,都得靠这些斋姑娘来操办。 特别是迎接新娘子,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热烈而又近似烦琐的过程。如果新郎和新娘家路途路程隔得十分近,路走得少了就嫌喜事太简单了,新郎和新娘在前,接亲送亲的在后,要故意地绕一段路,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结婚这个场面。在一个坝子里,两家人相隔十来公里,也不坐车,而是走路,走得越慢越好。新郎新娘带着迎亲送亲的人,走过田野,走过小路,享受这段路途的滋味。一条路上,都是缓缓的人流,都是年轻人嘻嘻的笑声和老年人礼貌的谦让。亲郎走在前面,新娘在后五米左右,然后才是迎亲和送亲的队伍。新郎走路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过慢,要看后面的人跟得上与否。但新郎是不好意思调过头看人的,在接亲路上不能掉头看新娘,看了怕新娘子害羞,怕人家说是在接亲的路上还要看新娘。所以,观察后面情况,看新娘和送亲客跟得上与否的事,就只能是让新郎新娘的陪郎和陪娘来做。 斋姑娘一般不参加接新娘。结婚的过程,斋姑娘比较避讳。在三川,不做客而出门在外的人,在路上碰到结婚的人群,也被视为不吉利。说碰到结婚的人有些晦,一是见喜不好,二是见“性”不好。都说碰到结婚的人,还不如碰到抬死人运气好。出门见到抬死人,抬棺材,是吉利的象征。出门见“棺”,棺与官,是同音,能捡个吉利。 斋姑娘不接亲,但她们有做不完的事,她们的工作总是在幕后。接亲的时候,她们大多数在操办主人家认为最为关键的事。比如烧“野脚毛”,一般都由斋姑娘或者说是由斋姑娘带领着来做。新娘子接到家门口,不径直进门,而是有一整套的仪式。先由一个男子汉抓上一只大红公鸡,围绕着新娘子把鸡血放出来,意思是见红见喜,避邪免灾。紧接着是斋姑娘进行烧“野脚毛”的仪式,这个仪式,也要在新娘子进婆家的门以前进行。烧“野脚毛”是有个说法的,就是要烧掉新姑娘的野性。依照三川人的说法,姑娘在未结婚以前,是有野性的,她们的心是野的,人是野的,她们还没有一定的归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姑娘的脚上有“野脚毛”。姑娘没有结婚时候有“野脚毛”是天经地义的,但结婚了,你就不能有“野脚毛”了,在进新郎家门口以前,必须把这一层“野脚毛”烧掉。烧掉“野脚毛”的女人,就会死心踏地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了。 烧“野脚毛”由两三个斋姑娘进行,她们的手上点燃了长长的松明火把。这时候的路上铺满了松针,绿色的道路一直进入新郎的家门。斋姑娘每人一把火把,长长的,看到新娘快要到家门了才点燃。火把熊熊燃烧,照亮了一条新的道路。新娘看到火把脸上便充满了羞涩,她仿佛也想起了自己脚上的“野脚毛”。斋姑娘的火把围着新娘子绕来绕去,从头一直绕到脚上,好象她一身都有“野脚毛”似的。这样,一直要等新娘子进了家门。 很有意思的是,斋姑娘烧“野脚毛”的时候,新娘子也不闲着。我们可以看到,新娘子进新郎家大门的时候,要向地上掷一个早就准备好了的“顶针”(缝被子或鞋底用的“顶针”)。新娘扔这个“顶针”的意思,是想在进家门以后,能够“顶”得住这个新的家。她希望在这个家里能顺利地站稳脚跟。 三 斋姑娘回避“打喜” 我说过,斋姑娘不结婚,但她们不避讳结婚的场面。自己的兄弟结婚,姊妹结婚,村子里乡亲结婚,她们都要积极参与,帮忙理料整个过程。我说过好些斋姑娘,她们不结婚的目的,就好象是要让兄弟姊妹结婚,让她们过上正常的生活。我不知道,在这种结婚的场面里,斋姑娘是否觉得她们的生活不太正常,是否觉得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 在结婚的过程当中,做完该做的,斋姑娘就退到了无人知晓的地方。而在三川,年轻人结婚的晚上,结婚的高潮才开始,那就是“打喜”的过程。所谓打喜,就是闹新房。三川人闹新房是很凶的,新郎新娘都十分害怕。所以,这天晚上,新郎先要躲藏起来,藏到自己的亲戚家,藏得越隐蔽越好,让人找不到的地方。但新娘子不能躲,要留在新房里。客人来了,就让新娘端茶。如果情况是这个样子,村子里的人就觉得新婚之夜没有味道了。所以,村子里的年轻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新郎躲过去,就会到新郎可能躲藏的地方去找。有的小伙子结婚,新娘子又漂亮的,在晚饭后就有人跟踪新郎了,怎么能躲得过去?大部分的新郎,却好象不是真躲。他们躲,是因为不躲就没有味道。所以,他们只是躲在自己最亲的人家,让人一去就抓得到。新郎抓回来以后,就被押到了新房里。这时候,斋姑娘就开始回避了,因为这时候,新房里就开始没大没小了、没老没少了。我曾听村子里人说,新姑娘结婚,村子里人是三天之内不分长辈晚辈的。 闹新房的方法,一是“说吉利”。“说吉利”就是说吉利话,客人说一句,新郎新娘跟着说一句。表面上是吉利话,但话中有话,象素面晕底的谜语。因为这些话表面“吉利”,但都有双重意思,所以新郎新娘都不好说出口。象“云在天边转,日在正中间”,“妹想锅(哥),哥想碓(对),今晚哥和妹冲碓”等等,新娘就不说。闹新房的人就说这是看不起说吉利的人,说些为难话。新郎新娘唯一的办法,就是和说吉利的人讲条件,这条件是新郎新娘说了吉利,说吉利的人,就要喝一盘开水,一盘就是八杯或者是十杯。有时候,说吉利的人为了让新娘子说“吉利”,就先喝开水,但开水喝了,新娘又耍赖了,还是不说。因为闹新房的晚上,新娘要表现得羞涩才好,客人才看得起,新郎也才看得起。所以,说吉利都是讨价还价的过程,大家都跟着起乐子,寻开心。 第二个方法是端“三只手的茶”。闹新房的年轻人要喝“三只手的茶”,也是有意思的。三只手的茶,就是新娘子用两只手端,新郎要在盘子上加上一只手,新郎的另一只手,要搭在新娘子的腰上或者是左肩膀上。许多新娘都害羞,不好意思让新郎的手摸在自己的身上,也不端。新娘唯一的理由是说:人都只有两只手,三只手的人不成了小偷?闹新房的年轻人听了都嘻嘻地笑,说新姑娘什么也不懂… … 新娘子吉利不说,三只手的茶不端,客人的第三种方法是“裹草廉子”。裹草廉子是在最后,大家把其他的方法都用完了以后,这是高潮。裹草廉子的时候,要把新郎新娘拉到中间,其他的客人就把他们团团围住。新房里人多,新娘子想跑也跑不出来,年轻人就开始轰起来,这样推来晃去,让新郎新娘挤在一堆,要把他们都浪得精疲力竭才行。 我们看到新房的这一系列活动的时候,斋姑娘真的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她们的任务好象只是干活和操心,她们不能享受这种朴素甜美有快乐。但她们知道新房里要备办些什么,哪些东西不能少,提前为主人家准备好。我想这是斋姑娘的一种忌讳,还是一种对自己的约束,在新房里,她们难免会产生一些想象。而斋姑娘是绝对不能产生关于新房的想象的,她们是属于另一个天地的人。
“斋姑娘”不结婚,但她们得关注别人的婚姻。有一些斋姑娘,自己不结婚,为的就是亲人的婚姻更美满。她们用过多的热情关心哥哥的婚事,弟弟的婚事,以及姐妹的婚事。她们在操办亲人的婚事中得到充实,得到安慰。 哥哥弟弟的婚事要斋姑娘办,村子里其他人的婚礼,她们都参加。村子里的人也认为,没有斋姑娘参加的婚姻是不完美的。一场非常世俗的婚姻,有一个红尘以外的人来参予,它象征着圆满与吉利。所以,村子里每一场婚事,都有斋姑娘来为之祈祷,祈祷一家人幸福平安,两个人白头皆老。 所以,斋姑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三川的婚俗。
三川人结婚的日子,一般是斋姑娘帮忙挑选的,这个日子喜欢选择在冬天。如果不是在冬天结婚的,都有具体的原因。一种原因是女子提前怀孕了的,以结婚来掩丑。第二种原因是后婚,办事草率,等不及到冬天去举行婚礼。斋姑娘把结婚的日子选择在冬天的理由,说的是冬天晴日多,少一些阴晦。人们都接受这个解释。而据我的理解,冬天结婚所以能让人接受的原因,是因为冬天是农闲时间,粮食都进仓了,庄稼都歇在田野里了,这些日子,人们才有好心情结婚办喜事。而且,在冬天更能让人想起温暖这个词,想起那些需要阳光和温暖的日子。 冬天到来,三川总是阳光灿烂,三川总是容易看到喜气洋洋的气氛。田地里静静的,等待着结婚的队伍到来。走过新郎新娘的时候,一些田埂上便热闹起来。新娘子被新郎家的人接着上了路,走在了田间的小路上。这时候的田埂上多么干净,上面长着小草,还有淡雅的黄花。 结婚时的新娘子,衣服穿戴都得听斋姑娘的安排。斋姑娘让新娘子穿上了红衣服,胸前挂着一面镜子。胸前的镜子,叫做“照妖镜”,走在路上,难免碰到邪气,这照娇镜是可以消除邪气的。还有一把伞,伞是由一个小姑娘帮忙打着的。这伞的作用一是遮挡阳光,二是可以避开人们的视线。 新娘子上路,斋姑娘要送给她们一块红绸手巾。三川人叫这手巾为“手拂子”。“手拂子”是三川人的一个专用词语,指的是手巾。其意思是,用来拂脸或其他地方的东西。对于“手拂子”,三川人比较认真。特别是结婚的时候,新娘子用的这块“手拂子”,多数是用绸缎做的。情人的信物,也多用“手拂子”来表达。结婚那天,如果两个新娘子在一条路上碰上了,就应该交换“手拂子”。互相交换“手拂子”,表示友好。所以,有的新娘,在接亲的路上备有两条手巾,碰到新娘,就用差的一条来与人交换。后来听一个斋姑娘说,有一个新娘,手里有一条上好的绸缎手巾,但结婚的路上正好碰到了对面来了一个新娘,手中的手巾质量又差,这新娘生气了,就把那条上好的手巾撕破了才递给人家,结果,这个新娘没有怀上儿女,丈夫也早亡了。这是斋姑娘说的故事,是劝新姑娘不能那样非礼地对人。 新娘子到了婆家,一进新房门,斋姑娘就要安排一个小姑娘端去洗脸水,洗去一路的风尘。这个端洗脸水的姑娘,一般是亲戚,年纪幼小的童女。姑娘把洗脸水端去以后,新娘子并不真的洗脸,但要从“手拂子”里向盆里抛下一些硬币,抛得“刷刷”直响。这盆没有洗过脸的水,也由小娘去倒,盆底的钱由小姑娘所得。 结婚前一天,许多人家都要请斋姑娘到新娘子家帮新姑娘梳头,以示吉利。新娘结婚前一天,“斋”是吉利的事物。梳头要请斋姑娘,晚上陪新娘子睡的,也要是幼小的童女。接触过“性”的,都被认为不吉利。梳头的时候,斋姑娘带上脸盆,毛巾,香皂香脂之类。到了新娘子家,和新娘子触膝谈心,让新娘解除结婚前的恐惧心理。在这个时候,便开始绞汗毛,把新娘子的脸绞得干干净净的,把头上的留海分开。但如果到了结婚的头一天,男子家的嫁妆和彩礼钱还没有拿齐,新娘子就会不同意梳头。这时候,斋姑娘就开始做两方面的工作,直到新娘子同意梳头为止。新娘子同意梳头以后,头梳好了,便会托斋姑娘给新郎带回上好的衣服和鞋袜。这些衣服和鞋袜,新郎第二天结婚的时候穿。 二 “护脚毛”及其他 和所有乡村一样,三川人把结婚这个日子看得很重,一切仪式都是历史既定的,都认真、隆重近似烦琐。整个村子里,结婚这一天连空气也变得与平时不同,宴席丰盛,吃好了又去看新娘,喝喜茶,嗑瓜子… …“斋姑娘”不结婚,而她们同样把婚姻当作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一年当中,有许多时间她们都得帮助村子里的人办理婚事,年轻人结婚这一天的许多礼仪,都得靠这些斋姑娘来操办。 特别是迎接新娘子,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热烈而又近似烦琐的过程。如果新郎和新娘家路途路程隔得十分近,路走得少了就嫌喜事太简单了,新郎和新娘在前,接亲送亲的在后,要故意地绕一段路,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结婚这个场面。在一个坝子里,两家人相隔十来公里,也不坐车,而是走路,走得越慢越好。新郎新娘带着迎亲送亲的人,走过田野,走过小路,享受这段路途的滋味。一条路上,都是缓缓的人流,都是年轻人嘻嘻的笑声和老年人礼貌的谦让。亲郎走在前面,新娘在后五米左右,然后才是迎亲和送亲的队伍。新郎走路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过慢,要看后面的人跟得上与否。但新郎是不好意思调过头看人的,在接亲路上不能掉头看新娘,看了怕新娘子害羞,怕人家说是在接亲的路上还要看新娘。所以,观察后面情况,看新娘和送亲客跟得上与否的事,就只能是让新郎新娘的陪郎和陪娘来做。 斋姑娘一般不参加接新娘。结婚的过程,斋姑娘比较避讳。在三川,不做客而出门在外的人,在路上碰到结婚的人群,也被视为不吉利。说碰到结婚的人有些晦,一是见喜不好,二是见“性”不好。都说碰到结婚的人,还不如碰到抬死人运气好。出门见到抬死人,抬棺材,是吉利的象征。出门见“棺”,棺与官,是同音,能捡个吉利。 斋姑娘不接亲,但她们有做不完的事,她们的工作总是在幕后。接亲的时候,她们大多数在操办主人家认为最为关键的事。比如烧“野脚毛”,一般都由斋姑娘或者说是由斋姑娘带领着来做。新娘子接到家门口,不径直进门,而是有一整套的仪式。先由一个男子汉抓上一只大红公鸡,围绕着新娘子把鸡血放出来,意思是见红见喜,避邪免灾。紧接着是斋姑娘进行烧“野脚毛”的仪式,这个仪式,也要在新娘子进婆家的门以前进行。烧“野脚毛”是有个说法的,就是要烧掉新姑娘的野性。依照三川人的说法,姑娘在未结婚以前,是有野性的,她们的心是野的,人是野的,她们还没有一定的归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姑娘的脚上有“野脚毛”。姑娘没有结婚时候有“野脚毛”是天经地义的,但结婚了,你就不能有“野脚毛”了,在进新郎家门口以前,必须把这一层“野脚毛”烧掉。烧掉“野脚毛”的女人,就会死心踏地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了。 烧“野脚毛”由两三个斋姑娘进行,她们的手上点燃了长长的松明火把。这时候的路上铺满了松针,绿色的道路一直进入新郎的家门。斋姑娘每人一把火把,长长的,看到新娘快要到家门了才点燃。火把熊熊燃烧,照亮了一条新的道路。新娘看到火把脸上便充满了羞涩,她仿佛也想起了自己脚上的“野脚毛”。斋姑娘的火把围着新娘子绕来绕去,从头一直绕到脚上,好象她一身都有“野脚毛”似的。这样,一直要等新娘子进了家门。 很有意思的是,斋姑娘烧“野脚毛”的时候,新娘子也不闲着。我们可以看到,新娘子进新郎家大门的时候,要向地上掷一个早就准备好了的“顶针”(缝被子或鞋底用的“顶针”)。新娘扔这个“顶针”的意思,是想在进家门以后,能够“顶”得住这个新的家。她希望在这个家里能顺利地站稳脚跟。 三 斋姑娘回避“打喜” 我说过,斋姑娘不结婚,但她们不避讳结婚的场面。自己的兄弟结婚,姊妹结婚,村子里乡亲结婚,她们都要积极参与,帮忙理料整个过程。我说过好些斋姑娘,她们不结婚的目的,就好象是要让兄弟姊妹结婚,让她们过上正常的生活。我不知道,在这种结婚的场面里,斋姑娘是否觉得她们的生活不太正常,是否觉得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 在结婚的过程当中,做完该做的,斋姑娘就退到了无人知晓的地方。而在三川,年轻人结婚的晚上,结婚的高潮才开始,那就是“打喜”的过程。所谓打喜,就是闹新房。三川人闹新房是很凶的,新郎新娘都十分害怕。所以,这天晚上,新郎先要躲藏起来,藏到自己的亲戚家,藏得越隐蔽越好,让人找不到的地方。但新娘子不能躲,要留在新房里。客人来了,就让新娘端茶。如果情况是这个样子,村子里的人就觉得新婚之夜没有味道了。所以,村子里的年轻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新郎躲过去,就会到新郎可能躲藏的地方去找。有的小伙子结婚,新娘子又漂亮的,在晚饭后就有人跟踪新郎了,怎么能躲得过去?大部分的新郎,却好象不是真躲。他们躲,是因为不躲就没有味道。所以,他们只是躲在自己最亲的人家,让人一去就抓得到。新郎抓回来以后,就被押到了新房里。这时候,斋姑娘就开始回避了,因为这时候,新房里就开始没大没小了、没老没少了。我曾听村子里人说,新姑娘结婚,村子里人是三天之内不分长辈晚辈的。 闹新房的方法,一是“说吉利”。“说吉利”就是说吉利话,客人说一句,新郎新娘跟着说一句。表面上是吉利话,但话中有话,象素面晕底的谜语。因为这些话表面“吉利”,但都有双重意思,所以新郎新娘都不好说出口。象“云在天边转,日在正中间”,“妹想锅(哥),哥想碓(对),今晚哥和妹冲碓”等等,新娘就不说。闹新房的人就说这是看不起说吉利的人,说些为难话。新郎新娘唯一的办法,就是和说吉利的人讲条件,这条件是新郎新娘说了吉利,说吉利的人,就要喝一盘开水,一盘就是八杯或者是十杯。有时候,说吉利的人为了让新娘子说“吉利”,就先喝开水,但开水喝了,新娘又耍赖了,还是不说。因为闹新房的晚上,新娘要表现得羞涩才好,客人才看得起,新郎也才看得起。所以,说吉利都是讨价还价的过程,大家都跟着起乐子,寻开心。 第二个方法是端“三只手的茶”。闹新房的年轻人要喝“三只手的茶”,也是有意思的。三只手的茶,就是新娘子用两只手端,新郎要在盘子上加上一只手,新郎的另一只手,要搭在新娘子的腰上或者是左肩膀上。许多新娘都害羞,不好意思让新郎的手摸在自己的身上,也不端。新娘唯一的理由是说:人都只有两只手,三只手的人不成了小偷?闹新房的年轻人听了都嘻嘻地笑,说新姑娘什么也不懂… … 新娘子吉利不说,三只手的茶不端,客人的第三种方法是“裹草廉子”。裹草廉子是在最后,大家把其他的方法都用完了以后,这是高潮。裹草廉子的时候,要把新郎新娘拉到中间,其他的客人就把他们团团围住。新房里人多,新娘子想跑也跑不出来,年轻人就开始轰起来,这样推来晃去,让新郎新娘挤在一堆,要把他们都浪得精疲力竭才行。 我们看到新房的这一系列活动的时候,斋姑娘真的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她们的任务好象只是干活和操心,她们不能享受这种朴素甜美有快乐。但她们知道新房里要备办些什么,哪些东西不能少,提前为主人家准备好。我想这是斋姑娘的一种忌讳,还是一种对自己的约束,在新房里,她们难免会产生一些想象。而斋姑娘是绝对不能产生关于新房的想象的,她们是属于另一个天地的人。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