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小城记忆

2020-12-03抒情散文关瑞

关瑞
【仓后街】上几辈的人喜欢把曲里拐弯的小巷道叫做街。一代一代叫下来,真就成了街。比如仓后街。没有几盏路灯能亮着寿终正寝。深夜走过,月黑风高,杀机四伏。初中女生。一个飘着雪花的晚上,消失在仓后街的深处。第二天,有人看见她蓬头垢面、衣衫凌
关瑞 【仓后街】   上几辈的人喜欢把曲里拐弯的小巷道叫做街。一代一代叫下来,真就成了街。
  比如仓后街。
  没有几盏路灯能亮着寿终正寝。深夜走过,月黑风高,杀机四伏。
  初中女生。一个飘着雪花的晚上,消失在仓后街的深处。第二天,有人看见她蓬头垢面、衣衫凌乱。一个和街一样黑的夜晚,发生了什么事?猜测纷飞,然后掉在地上。然后,女生就永远消失了。母亲抱着从街上捡回来的被扯散的书包,昏死在刚刚失明的路灯下面。
 
  五岁的孩子。刚吃过午饭的孩子,快乐地在阳光下穿越接到。街对面,杂货店的隔壁,就是他的家。一台沾着泥土和青草的拖拉机,用粗糙的方式飞驰而过。来不及刹车,甚至惊叫。瞬间到底有多长?孩子覆盖着黑发镶嵌着灵窍的头颅,在车轮下渗出白的红的液体。它们弯弯曲曲,在明晃晃的午后,艰难地回家。   于是,恐惧风一样湮散开来。   晴朗的日子里,老人们坐在土墙根下,沉默如烟,看路灯的影子拉长,然后嘎然而断。一阵苍凉幽怨的笑声由远而近。   他们也先后消失了,在不同的晚上。 【共和街】   一爿铁匠铺,整天叮叮当当。明亮的冷到骨头里的铁皮,被无聊又无奈地敲打。然后,门口的墙上挂起了锅和烟筒,地上堆着火炉和风箱,还有片片扇扇的杂料。没有音乐和电器的年代,铁匠铺诱惑着小城寒冷困钝的季节。   叮叮当当。   还有一家电影院。每天晚上,忠实而且准时地打发着人们的时间,也消化着梦里所有的精彩和华丽。散场了,黑色的人流涌动着黑色的兴奋。   干果摊上摇曳的烛灯一明一暗。   那么一个晚上,一扇街(gai,该音)门洞开,深不见底的黑色喷涌而出。一声惊叫撕破整条街。零星的几处昏亮,泯灭,寂静。   起风了。无家可归的乞丐翻了个身,在坚硬的台阶上,继续着他寒冷的睡眠。   街门一夜洞开。清早被风吹得干干净净。老人和孩子。男人和女人。空气中飘浮着惊倏和疑惑。人群云朵一样变换形状。太阳升高了老高。洞开的门里空无一人。   出啥事了?叮叮当当。铁匠铺里依然忙碌。 【吊桥十字】   一粒烛光很遥远地亮着。疯女人听到了它燃烧的声音。于是,合着燃烧的节奏,疯女人开始舞蹈和歌唱。   来往的行人。来往的骡马。来往的车辆。早已习惯清晨和黄昏,疯女人快乐的舞蹈和歌唱。   春暖花开。万木凋零。   细雨如丝。飞雪无声。   疯女人站在一个叫吊桥十字的地方,与尘土一起飞扬,和雨雪一起泥泞。孩子长大,青年老去,老人死掉。疯女人的歌声和身影依旧快乐。   后来的一天。一场车祸。歌声嘎然而止。   忙着的闲着的行人,停下了脚步,观望精彩的一幕。骡马继续低下身子咀嚼一堆干草。雀声渐渐响起,天空没有飞鸟的气息。   烛光熄灭。燃烧凝固。   那天的太阳很刺眼。没有风。一片杨树叶坠向积着臭水的地面。疯女人散乱的长发遮盖自己的影子,而红色奋力挣扎。   插曲到此结束。阳光依然。日子依然。吊桥十字依然。   再后来,钉鞋的老人,坐在吊桥十字一个晒布到太阳的拐角处,从针眼里穿过一根麻绳。老人用舌头抹润发白的嘴唇。说:
“疯女人姓石。结婚才一年,男人就死了。一天夜里,她听到狗叫唤个不停。出门一看,她男人站在树下叫她,要她跟他走。她尖叫一声,就疯了……” 【鼓楼】   没有了鼓,只剩一座空楼。   识了若干个字后,就开始绕着鼓楼转圈,反复背诵四面门洞顶上的题字。   东迎华岳。   西达伊吾。   南望祁连。   北通沙漠。   背诵了几千次,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位置。仅此而已。   很沮丧。甚至厌恶。   然而,它像梦一样缠绕着小城所有的白昼和黑夜。   它很有名呢,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一位老者这么说的时候,阳光正在砖台上涂抹着血一样的红色。   而记忆的另一面,和冬天有关。警车呜呜地响,后面还有几辆绿漆斑驳的卡车鱼贯而过。它们驶出校场,向西,绕过鼓楼,向南,呼啸着远去。   西可达伊吾。南可望祁连。   透过围观人群的缝隙,我看见卡车上被绳索捆绑的人,低垂着剃光的头。绝望的眼神冰冷地砸向地面。   我的位置,在鼓楼的东北面,邮局门口的台阶上。   有人低语:要拉去枪毙喽——是个杀人犯。   寒风让人群和目光瑟瑟发抖。寒风让鼓楼和树木瑟瑟发抖。   谁踩了我的脚了?   刑车向南呼啸去了。人群水一样慢慢散开。阳光闪着白色的光芒,一刀一刀剐着鼓楼脚下复归宁静的路面。刺耳的声音震碎了昨夜挥之不去的梦魇。   然后,在一个雪花飞舞的夜晚,鼓楼上挂满了红色的灯笼。人们在没有月亮的晚上,欢庆一个重要的节日。锣鼓,和钗钹,和鞭炮,和红绸绿缎,围绕着沉默的鼓楼欢天喜地。热浪和雪花在寒风中燃烧。   平安。祥和。   一座没有了鼓的空楼。一座挂满了红色灯笼的古楼。   那夜。它彻底驱走了一年的晦气和终日的阴霾,在海洋般明澈莫测的目光里。   东迎华岳。西达伊吾。   南望祁连。北通沙漠。 【西大街小学】
  乒乓球飞落墙外。在一篇怂恿声中,爬上墙头,然后狼牙山壮士那样跳下。然后,脚踝红肿,不能行走。墙那边继续着喝彩与比赛。   乡下一位老人,说话间猛地一拧。大叫一声。红肿渐渐消失。   双脚踩在吊环上当作秋千荡。女生嘻笑并且奔跑。秋千划过巨大的弧线,开始重描那道痕迹。长发的女生拦腰切断弧线。一切阻遏都无济于事。黑色的铁环砸向柔弱无辜的鼻梁。血液开始喷涌。意外的事故。代价是在教室里独自反省;不准去看两节课后包的电影《少林寺》。   寒冬刚刚过去。大队人马步行数里外,用书包从北大河滩背回来细沙,在操场的一角开出一块华池。唱着歌儿,一书包沙颠颠晃晃。刚进校门,背带断了。沙顺着后腰河裤腿轰然散落。   天地顿时昏暗无边。   上课睡觉。替人作文。不会算术。自习逃跑。种种劣行,一日暴露。慈祥如母的班主任晴天霹雳,一把从教室后角提出门外。扯去左臂上挂了不到两周的“二道杠”,袖子上留下三角口子。眼泪无法风干,干脆大哭。   动词就是表示动作的词。笑,就咧着嘴傻傻地笑,所以“笑”是动词。跳,就学动物园里猴子那样跳,所以“跳”也是动词。消失,不会做动作,一定不是动词了。那是什么词?名词。于是,被气白了脸的语文老师勒令:立马从教室里消失。站在教室外面墙根下,恍然大悟:“消失”也是动词。 【北大河】   出城向北,不到三里地,是布满干枯的皱纹的河床。沙石起起伏伏,堆积着水的影子。   一座石桥飞架南北。桥之南,小城片片扇扇的房舍被青青麦田围绕。桥之北,树木葱郁,黄色的崖头如一个巨大的梦魇,伺机渡过北大河,直扑昏暗的街灯。   那些野生的菊花,马莲花,喇叭花,在春天晚些时候准时盛开。有暗香浮动,在蚊虫苏醒的晚上。祁连雪水,在更晚的时候,充盈整个河床,流淌的姿势月光般撩人魂魄。   生命从此有了气息。   蓬勃的少年,桥下、河边聚集。初长的胡须,用坚硬掩饰柔软。变粗的声音,用深邃遮盖躁动。打了布丁的口袋里,没有一分钱,却无法抗拒烟与火的缭绕。机灵的,省下买十根冰棍的硬币毛票,买来一包最便宜的香烟。人人有份,开始实现做一个男人的梦想。   毕竟,吃冰棍是件很奢侈的事情。更多的情形,是从田地里偷来细嫩的玉米秆,去叶,剥皮,烤干,削成小节,中间用铁丝穿空。躺在岸上的草丛里,点燃玉米秆,猛吸一口,火龙直奔胸腔。咳嗽两声,然后谈论女人,也谈论自己朦胧的冲动。那些长着柔软的稀短的胡须的少年,在烟雾中渐渐旺盛着自己的身体。谁骂了一声:“他妈的。”一颗石子在夜风吹皱的河面上流浪。   月亮升上来。流水带走身体里面奔涌的热浪。他们并排站立,朝着北大河裸露不可抗拒的张扬。   细长的水柱凌空飞落,白色的河流静无声息。 【东关校场】   一天,这里人山人海。北面临时搭起的台子上,高音喇叭宣布着一些人的刑期。他们垂头丧气,被麻绳捏成了粽子,汗珠在尘土飞扬的阳光里,落叶般飘向地面。台子下面,静默的海洋涌着暗流,目光是那无声的浪花,一个接着一个,神秘并且紧张地盛开。   一切复归平静。老榆树依旧孤立校场一角。   阴郁的夏日午后,深藏体内的燥热喷涌而出。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一盘磁带,默默转动。沙哑的声音撕破陈旧的云朵。无法安静的午后,麻雀跳跃,枝叶晃动。一些躯体在自己的影子里扭动,衬衣和跨篮背心在热烈的汗水里松弛下来。   吼叫,和蛇一样的狂舞,都不需要理由——也许,理由太多。   那个夏天,摇滚充斥了所有的时光。空旷的校场,雨终究没有落下,黑燕升上可疑的天空。歌唱成为吼叫,舞蹈成为狂热的仪式。
  没有选择的选择,几束目光远远地躲闪,最终被影子撞伤。   其中一个男生,不幸被稚嫩陷入深沉。琴弦嗡嗡作响,酒瓶树叶般飘落,黑色的长发复归垂落的姿势。他要走了,一个人,说是要浪迹天涯。这么说的时候,同伴们看见天涯的光芒在高远的空中飞翔。   后来,他真的走了,一个人。   书包挂在老榆树上,被风晾晒。几块板砖,几个烟头,几片落叶,在校场里渐渐发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