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昆明,温暖的印象和表达

2020-12-05抒情散文苏慧芝

去昆明之前,我给小眉电话。小眉说:如果去越南的采访延期,我一定等你。记忆中,每一次去昆明都是行程匆匆,因此,昆明留给我的,一直都是些零散的印象。5月25日,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终于又站在了昆明的大街上。下了车,深深地吸口气,我把脸
去昆明之前,我给小眉电话。小眉说:如果去越南的采访延期,我一定等你。 记忆中,每一次去昆明都是行程匆匆,因此,昆明留给我的,一直都是些零散的印象。5月25日,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终于又站在了昆明的大街上。 下了车,深深地吸口气,我把脸朝向天空。昆明的天空蓝得清淡,云朵也白得有些勉强,不象家乡窗外的天空,是那种碧澄澄的蓝,云朵浮游于上,象一群群的白天鹅。不过,我喜欢昆明的风,吹得很细微,吹得很柔软,不象大理和丽江的风,吹在脸上像是遭遇了寒冷的刀锋,也不象瑞丽德宏的风,随便地捡一缕,都烫得你马上又把它扔出去。昆明的风,细细的,浅浅的,柔柔的,象长了小嫩芽的枝条,令人舒服也令人平静。 我在香宫酒店的门口等待小眉。隔着大街,小眉在电话里说,我对面有个头发好长的女子,应该就是你了。我茫然四顾,小眉已经跑过来,我们张开双臂,结实地拥抱在一起。昆明,使我感到一种柔软的幸福。 我和小眉的手,一直牵着。忽然有种感觉,小眉的手,就是我和昆明之间的一条通道,沿这条通道,我要一直走到昆明的内核 小眉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你一定喜欢。于是,去了一个叫做“青鸟”的餐馆。那是个非常清静幽雅的地方,小小的木楼,低低的屋檐,屋檐下,栽着些绿绿的小草,因为缺少阳光,显出一些纤弱的味道。小眉说,是一幢很老的房子了。那样闲寂而有些沧桑感的地方,我想也只有“青鸟”两个字配它。一边用餐一边闲聊,时间就慢慢淌过去了。现在想来,那段时光更象一篇散文,和吃饭似乎完全无关。牛排我是不敢吃的,太生。不过,那盘道士饭味道真的不错。 昆明是座悠闲而散淡的城市。这一点,有很多事例可以证明:大街小巷上浓稠的绿荫,永远不急不燥悠悠行走的路人。如果赶好你正在翠湖,那么,昆明的这份悠闲和散淡你将体验得更加清楚。通常,我们会选择一个闲暇的黄昏或者晚上,约了朋友去某个地方打牌或者喝茶。然而在翠湖,无论你什么时候去,那些亭阁柳阴里,总是有人。散步的、打牌的、唱戏的、喝茶的、依偎在树稍下谈情说爱的,该干什么干什么,悠然自得,互不干扰。再急躁的人,到了昆明,也会不由自主把脚步慢下来,再慢下来。脚步慢下来了,一颗心自然就温顺安静了。 5月26日,小眉要做节目,不能陪我。天气很好,风吹得很细微,浅浅的,柔柔的,象长了小嫩芽的枝条。我一个人,随意地束了马尾,换了裙装,小外衣的袖口随便地捋上手腕,背上包,我登上了一辆公共汽车,任由它载着我,去问候昆明的大街小巷。看上去,我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坐着车,上班或者回家。其实,我和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也正是在于——,他们有着自己的目的和方向,而我,完全没有任何目的。我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安静、随意、悠闲、还有一点淡淡的忧伤。在车上,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只要有老人上车,总会有人默默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人。车上很安静,少有人说话。 我是个不喜欢寻访历史的人,在我看来,想真正了解和接近某座城市,最好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脚步去亲近和翻阅它。记得看过于坚老师的散文《何谓日常生活——以昆明为例》,里面有一个情节非常吸引我:“......食客只管坐下就吃,不需报数,卖烧豆腐的姑娘,一边翻烤着豆腐,一边为你计着数,她用若干小碟,每个小碟代表一位客人或者一伙客人,食客想吃哪块夹哪块,你吃一块,她在小碟里扔一粒干包谷。最后数一下和你结帐。”说的是烧豆腐。昆明到处都是吃的地方,随便地走出去,想吃什么都有。是夜,我和小眉跑出去,也不知是哪一条街,卖的全是烧烤,街很长,不很宽,但很是热闹,烟雾缭绕。我们加入进去,在火塘边坐下来,老板娘给我们准备作料,问我们要干的还是湿的,我们要了干的,配料有盐、味精、辣椒粉、麻椒粉等。待那些小豆腐块在烧烤架上烤得金黄冒油时,用筷子夹起来蘸着作料吃,一种特别的味道在舌尖弥漫开来,又麻又辣又香。我注意到,老板娘的手旁边,确实有几个小碟,我每夹一块豆腐她就往小蝶里扔一颗包谷籽儿,准确得很。慢悠悠吃到深夜,回到宾馆,从头到脚彻底清洗一回。

这里写的,只是昆明带给我的几个细微的感觉,但我相信,正是由于这样一些细节的交汇,才形成了昆明温暖而朴实的河床。水一样在昆明的河床上流淌,是种安静的幸福。 5月29日,离开昆明,我坐的是夜班车。前来送别的,除了小眉,还有风,浅浅的,柔柔的,象长了小嫩芽的枝条。看着缓缓后退的灯火,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叫做《昆明,夜色温柔》,我感觉到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