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树
2020-12-06抒情散文王铁夫
村子里的树刺 槐王铁夫/文刺槐树并不是稀罕的树种,可在城市中却很难见到它的踪影。即使千辛万苦的在高楼大厦中找到了,也是凤毛麟角一般,孤零零的一棵。在我很小的时候,刺槐就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家居住在村庄的最前面,房屋建在一座土台上,
村子里的树
刺 槐
王铁夫/文
刺槐树并不是稀罕的树种,可在城市中却很难见到它的踪影。即使千辛万苦的在高楼大厦中找到了,也是凤毛麟角一般,孤零零的一棵。
在我很小的时候,刺槐就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家居住在村庄的最前面,房屋建在一座土台上,后面隔着园子是条河套。夏季,雨水丰盈的时候,河套也活起来。西面是土坎,坎上长着一棵杏树,兴许是小时被什么东西压过,整个身子向西倾斜,呈45度角,上树就像踩着梯子一样,十分容易。东面则是一块坡地,坡地上长着三棵高大的刺槐树。每一棵都很粗,要两个人合抱才能抱严。五月是槐花盛开最旺盛的季节,粉红的、白的、略带黄色的刺槐花坠满高高的枝头。那些日子,我家周围整日弥漫着浓郁的花香。槐花不仅好看,还能吃。用水焯过后,可以蘸酱吃,还可以与玉米面和在一起,蒸饽饽吃。困难时期,槐花成了抢手货,每一棵树都被撸成了光杆。
那时,我家前面的一个大沟里也生长着一大片刺槐树,粗略统计也应有四五千棵,其中最细的一棵也有水桶粗。这条沟因此得名刺槐沟。听村里老人说这是当年刚解放时全体村民栽的。这些刺槐像依偎在山脚下的孩子,有风的日子,它们更像列在山脚下守村的士兵,其势甚为壮观。
在我们那里,刺槐多在盖房子时被用来做檩木,也有用来做镐把等小家什的。刺槐浑身长满硬刺,容易扎手,不适合当柴禾烧火。乡下人聪明,因地制宜,用刺槐夹障子,起到围墙的作用。鸡蛋粗的刺槐一根根整齐地排列着,防鸡鸭鹅猪小禽兽,防牛马驴骡大牲口,防淘气的小孩儿,一心一意护住那满园的绿。经过了一个夏天雨水和地气的滋润,这些埋在地下的树枝竟能生根发芽,长出了嫩嫩的叶子。
刺槐的叶子碎小,填在灶里密实,不透空气,烧火时不爱起火爱冒烟,村里没人用它烧火。但它的叶子并不是派不上用场,因为它是兔子的最爱。那时我家养着十多只长毛兔,一个冬天要喂很多刺槐叶。我每天放学都拿着丝袋和耙子到刺槐沟里搂刺槐叶,秋风起时,落叶像天女散花一般,飘飘洒洒,落在地上后又像小鸡小鸭一样被风赶着,乖乖地聚在一堆,很快就能收获好几袋子。我有一个手推车,自己用轴承和粗木棍做的。把袋子装在手推车上,从山梁上一晃一晃地推回家。
这些树后来毁在了村主任的手里。新上任的村主任胆量过人,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山脚下。他手一挥,上千棵刺槐纷纷倒地,遗留下一根根树桩,像记载着生命历程的遗书,戳在地上。村庄失去了这些刺槐,就像一座城池突然失去了守军,听不到它们的列队声、撕杀声、呐喊声,让居住在村庄里的人心慌。其实,村里并不缺少树木,松树、枫树、杨柳树也有很多,但哪种树也不会像刺槐这般给人以塌实的感觉。许多年后,村人拿树说事,村主任终于像当年被伐倒的刺槐一样倒下去了。
我居住的辽西小城中,有一条街道原本生长着很多刺槐,这些刺槐分立在街道两旁,又高又粗,遮天蔽日,浓荫匝地,遮挡小城里强烈的阳光,给小城里留下一抹阴凉。尤其是刺槐花开的时节,整个小城都弥漫着槐花馨香的味道。人们津津乐道,陶醉其中。这几年,政府也学起一些大城市的绿化之法,将这些刺槐伐倒,刨出树根,一车车拉走。又从南方运来大量的银杏,山楸和一些从没见过也不知名的树栽上。从前那种槐花盛开的街景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那馨香的槐花的味道也消散了。望着这些新栽种的,光秃秃没有几片叶子的新鲜树种,我真的不知是该高兴还是惊慌。我常常想,也许刺槐命中注定就是属于乡村,而不属于油漆和方砖铺就的城市,就像一个手执农村户口的乡下人到城里打工一样,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乡村,因为乡村才是他的家,他的根永远都在乡下。
梨 树 好久没有见到梨树了。
每到春天的时候,总有一些梨花在我的心中开放。我知道,那是七家子村的梨花。那些梨树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力量,在春天的某一个夜晚,像突然爆发的烟花一样,雪白的梨花缀满了枝头。
早些年,七家子村的人只知道种庄稼和蔬菜什么的,没有种果树的习惯。那些生长在七家子村的果树都不是哪个人故意种的。有人吃了杏或枣子,随手将果核甩在了地里。有时是在放羊的山坡上,有时是在乡间的土路上,有时是被当作垃圾扔在了某一个角落。这些果核不甘寂寞,蓄足了地气和雨水,竟奇迹般的生长起来。起初只是被当作一棵草或其它的植物。等这些树一棵棵都有了具体的模样,人们才注意到它们的存在。眼尖的趁别人还没发现,悄悄的将果树挖出来,栽到自家的园子里。
我家就有一棵梨树,站在房前的土坎上。这棵树应该是姥爷栽的。我家园子里的那些树都是姥爷从外面弄回来的,姥姥从不关心这些事情。姥姥要做的只是做饭和拆洗衣物被褥,地里、园子里的活悉数交给了姥爷。我常常想,很早很早的以前,是这些果树先占据了这块地,还是先有我家的房子?在上街数我家的果树多。那时,园子里还散落着三棵杏树、一棵桃树,还有一片枣树。因此,尽管它长在很显眼的位置,谁也没有太注意这棵梨树的存在。这棵梨树长的很慢,好象过了好几年才只有水杯粗细。树虽小,却不耽误开花,花期时若是赶上一场春雨,花朵染上水气,便妖娆如仙子降落凡间。姥爷不让我折花枝,我常将幼小的身体挂在最粗的一根枝条上,曲膝引颈,用嘴轻触喜人的梨花,一股暗香便从鼻翼钻入肺腑,并在全身涌动蔓延开来。
整个上街也只有两棵梨树。除了我家的那棵小树外,上街还有一棵梨树是包俊华家的。他们家是蒙族,我们村是蒙古族村,在村子里汉族才是少数民族。他大我一个年级,他的父亲是中学的历史老师,曾经教过我一年。上小学的时候,要经过他家的后园。那棵梨树就在后园里,已经很粗大了,结的梨相当好吃,我们也不知道那棵梨树是什么品种,总之光看外表就把我们的馋虫勾出来。我们跃跃欲试。终于在一个天气很好的下午,我和几个同学悄悄地潜入到那个后园偷梨。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怕得很,刚摘了几个就慌慌张张的逃出来。几次过后胆子就逐渐大了。我们将背心掖在裤子里,用背心当作兜子。直到装满了一肚皮,才捂着肚子逃到园子外面的玉米地里。每次都吃到肚子痛才罢休。可是,后来我们太大意了,竟然没发现包俊华的母亲在园子里的井边洗衣服。那天刚刚下过一场雨,我们都穿着肥大的靴子,因为无法翻越比我还高的围墙而被当场抓住。直到现在我还能想起当时母亲赔礼道歉时的样子。
有一次,因为一个梨,差点酿成终身的遗憾。
那年我好象七岁,我家已经搬到了新建的瓦房里。也是一个下午,在邻居家,我靠在墙边啃一个青梨。我的一个同学突然冲了过来,抢走了我手中的梨。我那时长的瘦小,常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而我又无能为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哭,那是委屈的声音和懦弱的表现,我希望哭声能博得别人的同情。我哭着跑回家。记得那天母亲好像捡煤去了,只有大姨一个人在家。尽管当时大姨肚子里的小表弟已经七个月大,还是领着我去了同学家。结果话不投机,同学的家长很蛮横,过来推了大姨一下,大姨一个趔趄,多亏了有人在后面扶了一把,才没有被推倒。如果当时大姨被推倒,那这个梨的代价可就太大了,那是我一辈子都无法赎清的罪。而我的小表弟恐怕也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绿地越来越多。可即使绿化面积达到了百分之百,我想也不会在某个广场或某条街路栽上些梨树。我以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娃娃们,只知道梨的滋味,却不知道梨树长的什么样?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鸭绿江街53号
邮政编码:110032
联系电话:024—86601817 81942366
电子信箱:liaoxiren78@sohu.com
王铁夫/文
刺槐树并不是稀罕的树种,可在城市中却很难见到它的踪影。即使千辛万苦的在高楼大厦中找到了,也是凤毛麟角一般,孤零零的一棵。
在我很小的时候,刺槐就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家居住在村庄的最前面,房屋建在一座土台上,后面隔着园子是条河套。夏季,雨水丰盈的时候,河套也活起来。西面是土坎,坎上长着一棵杏树,兴许是小时被什么东西压过,整个身子向西倾斜,呈45度角,上树就像踩着梯子一样,十分容易。东面则是一块坡地,坡地上长着三棵高大的刺槐树。每一棵都很粗,要两个人合抱才能抱严。五月是槐花盛开最旺盛的季节,粉红的、白的、略带黄色的刺槐花坠满高高的枝头。那些日子,我家周围整日弥漫着浓郁的花香。槐花不仅好看,还能吃。用水焯过后,可以蘸酱吃,还可以与玉米面和在一起,蒸饽饽吃。困难时期,槐花成了抢手货,每一棵树都被撸成了光杆。
那时,我家前面的一个大沟里也生长着一大片刺槐树,粗略统计也应有四五千棵,其中最细的一棵也有水桶粗。这条沟因此得名刺槐沟。听村里老人说这是当年刚解放时全体村民栽的。这些刺槐像依偎在山脚下的孩子,有风的日子,它们更像列在山脚下守村的士兵,其势甚为壮观。
在我们那里,刺槐多在盖房子时被用来做檩木,也有用来做镐把等小家什的。刺槐浑身长满硬刺,容易扎手,不适合当柴禾烧火。乡下人聪明,因地制宜,用刺槐夹障子,起到围墙的作用。鸡蛋粗的刺槐一根根整齐地排列着,防鸡鸭鹅猪小禽兽,防牛马驴骡大牲口,防淘气的小孩儿,一心一意护住那满园的绿。经过了一个夏天雨水和地气的滋润,这些埋在地下的树枝竟能生根发芽,长出了嫩嫩的叶子。
刺槐的叶子碎小,填在灶里密实,不透空气,烧火时不爱起火爱冒烟,村里没人用它烧火。但它的叶子并不是派不上用场,因为它是兔子的最爱。那时我家养着十多只长毛兔,一个冬天要喂很多刺槐叶。我每天放学都拿着丝袋和耙子到刺槐沟里搂刺槐叶,秋风起时,落叶像天女散花一般,飘飘洒洒,落在地上后又像小鸡小鸭一样被风赶着,乖乖地聚在一堆,很快就能收获好几袋子。我有一个手推车,自己用轴承和粗木棍做的。把袋子装在手推车上,从山梁上一晃一晃地推回家。
这些树后来毁在了村主任的手里。新上任的村主任胆量过人,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山脚下。他手一挥,上千棵刺槐纷纷倒地,遗留下一根根树桩,像记载着生命历程的遗书,戳在地上。村庄失去了这些刺槐,就像一座城池突然失去了守军,听不到它们的列队声、撕杀声、呐喊声,让居住在村庄里的人心慌。其实,村里并不缺少树木,松树、枫树、杨柳树也有很多,但哪种树也不会像刺槐这般给人以塌实的感觉。许多年后,村人拿树说事,村主任终于像当年被伐倒的刺槐一样倒下去了。
我居住的辽西小城中,有一条街道原本生长着很多刺槐,这些刺槐分立在街道两旁,又高又粗,遮天蔽日,浓荫匝地,遮挡小城里强烈的阳光,给小城里留下一抹阴凉。尤其是刺槐花开的时节,整个小城都弥漫着槐花馨香的味道。人们津津乐道,陶醉其中。这几年,政府也学起一些大城市的绿化之法,将这些刺槐伐倒,刨出树根,一车车拉走。又从南方运来大量的银杏,山楸和一些从没见过也不知名的树栽上。从前那种槐花盛开的街景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那馨香的槐花的味道也消散了。望着这些新栽种的,光秃秃没有几片叶子的新鲜树种,我真的不知是该高兴还是惊慌。我常常想,也许刺槐命中注定就是属于乡村,而不属于油漆和方砖铺就的城市,就像一个手执农村户口的乡下人到城里打工一样,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乡村,因为乡村才是他的家,他的根永远都在乡下。
梨 树 好久没有见到梨树了。
每到春天的时候,总有一些梨花在我的心中开放。我知道,那是七家子村的梨花。那些梨树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力量,在春天的某一个夜晚,像突然爆发的烟花一样,雪白的梨花缀满了枝头。
早些年,七家子村的人只知道种庄稼和蔬菜什么的,没有种果树的习惯。那些生长在七家子村的果树都不是哪个人故意种的。有人吃了杏或枣子,随手将果核甩在了地里。有时是在放羊的山坡上,有时是在乡间的土路上,有时是被当作垃圾扔在了某一个角落。这些果核不甘寂寞,蓄足了地气和雨水,竟奇迹般的生长起来。起初只是被当作一棵草或其它的植物。等这些树一棵棵都有了具体的模样,人们才注意到它们的存在。眼尖的趁别人还没发现,悄悄的将果树挖出来,栽到自家的园子里。
我家就有一棵梨树,站在房前的土坎上。这棵树应该是姥爷栽的。我家园子里的那些树都是姥爷从外面弄回来的,姥姥从不关心这些事情。姥姥要做的只是做饭和拆洗衣物被褥,地里、园子里的活悉数交给了姥爷。我常常想,很早很早的以前,是这些果树先占据了这块地,还是先有我家的房子?在上街数我家的果树多。那时,园子里还散落着三棵杏树、一棵桃树,还有一片枣树。因此,尽管它长在很显眼的位置,谁也没有太注意这棵梨树的存在。这棵梨树长的很慢,好象过了好几年才只有水杯粗细。树虽小,却不耽误开花,花期时若是赶上一场春雨,花朵染上水气,便妖娆如仙子降落凡间。姥爷不让我折花枝,我常将幼小的身体挂在最粗的一根枝条上,曲膝引颈,用嘴轻触喜人的梨花,一股暗香便从鼻翼钻入肺腑,并在全身涌动蔓延开来。
整个上街也只有两棵梨树。除了我家的那棵小树外,上街还有一棵梨树是包俊华家的。他们家是蒙族,我们村是蒙古族村,在村子里汉族才是少数民族。他大我一个年级,他的父亲是中学的历史老师,曾经教过我一年。上小学的时候,要经过他家的后园。那棵梨树就在后园里,已经很粗大了,结的梨相当好吃,我们也不知道那棵梨树是什么品种,总之光看外表就把我们的馋虫勾出来。我们跃跃欲试。终于在一个天气很好的下午,我和几个同学悄悄地潜入到那个后园偷梨。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怕得很,刚摘了几个就慌慌张张的逃出来。几次过后胆子就逐渐大了。我们将背心掖在裤子里,用背心当作兜子。直到装满了一肚皮,才捂着肚子逃到园子外面的玉米地里。每次都吃到肚子痛才罢休。可是,后来我们太大意了,竟然没发现包俊华的母亲在园子里的井边洗衣服。那天刚刚下过一场雨,我们都穿着肥大的靴子,因为无法翻越比我还高的围墙而被当场抓住。直到现在我还能想起当时母亲赔礼道歉时的样子。
有一次,因为一个梨,差点酿成终身的遗憾。
那年我好象七岁,我家已经搬到了新建的瓦房里。也是一个下午,在邻居家,我靠在墙边啃一个青梨。我的一个同学突然冲了过来,抢走了我手中的梨。我那时长的瘦小,常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而我又无能为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哭,那是委屈的声音和懦弱的表现,我希望哭声能博得别人的同情。我哭着跑回家。记得那天母亲好像捡煤去了,只有大姨一个人在家。尽管当时大姨肚子里的小表弟已经七个月大,还是领着我去了同学家。结果话不投机,同学的家长很蛮横,过来推了大姨一下,大姨一个趔趄,多亏了有人在后面扶了一把,才没有被推倒。如果当时大姨被推倒,那这个梨的代价可就太大了,那是我一辈子都无法赎清的罪。而我的小表弟恐怕也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绿地越来越多。可即使绿化面积达到了百分之百,我想也不会在某个广场或某条街路栽上些梨树。我以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娃娃们,只知道梨的滋味,却不知道梨树长的什么样?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鸭绿江街53号
邮政编码:110032
联系电话:024—86601817 81942366
电子信箱:liaoxiren78@sohu.com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