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谷 楼
2020-12-14叙事散文透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7 编辑
谷楼透透/文谷楼,家里的粮仓,平时囤放谷物和一些杂粮。我家的谷楼在土屋的左侧,空间不大,四面泥墙。泥墙里的几个老鼠洞,常年散发出一股异味。
谷楼透透/文谷楼,家里的粮仓,平时囤放谷物和一些杂粮。我家的谷楼在土屋的左侧,空间不大,四面泥墙。泥墙里的几个老鼠洞,常年散发出一股异味。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7 编辑 <br /><br /> 谷楼
透透/文
谷楼,家里的粮仓,平时囤放谷物和一些杂粮。
我家的谷楼在土屋的左侧,空间不大,四面泥墙。泥墙里的几个老鼠洞,常年散发出一股异味。碎布,鼠粪,泥粉和一些被嗑掉白米的谷壳,夹杂在一起,散落在墙根下面。楼板用杉木铺成,屋檐离楼板1米5左右,举手便可以摸到瓦片,原来在瓦楞里的两片玻璃已经泛黄,谷楼里的光线暗淡。只有白天,太阳照着土屋时,才有一些微弱的光亮从缝隙漏进来,映在楼板上,那谷堆、木桶、箩筐和一些杂物,便在黑暗中慢慢清晰起来。
我看到母亲不时在上面走动,脚步很轻,她在谷楼里翻找那筐柚子,把最大的拿下来给我,并告诉我,因为柚子皮辛辣呛鼻,老鼠不敢偷吃,我们才能把柚子留到现在。
谷楼那窝老鼠,少说也有七、八只,如今,猫不捉,狗不拿,人也无计可施。它们白天躲在墙洞里,晚上或者没人在家的时候,便在谷楼里大肆活动,不但猖獗,而且越来越精明了。
记得土屋刚起成的时候,并没有谷楼,只在每间的土墙里预埋了十来根杉木,直径30公分左右,横架在两面墙壁之间,称作楼桥。屋顶正面盖瓦,背面盖茅草,中间空荡荡的。灰尘和草籽常常掉下来,蚊帐上面总是厚厚的一层,有时还掉进眼里,刺痛得泪水直流,除了自个儿拼命地揉,还叫妹对着眼眶使劲吹,弄得心里好长一段时间不舒服。
无数个童年的夜晚,我就睡在这下面,睡在一个年代的空壳里。
直到上学那年,父亲才叫村里的木匠师傅来帮忙镶了谷楼。筛板,刨花,开槽,再把杉木板铺到楼桥上,最后一块一块地镶好,足足花了半个月时间。我们的房间总算有了遮挡灰尘的“天花板”,父亲也像完成一件大事情一样,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当时,谷楼除了放一些农具外,并没有堆放别的东西,比如粮食。谷楼里也没有老鼠。谷子或杂粮都在生产队的大仓库里,定期分配,叫出谷子。老鼠也都呆在那里,吃多吃少没人在意。所以,好些年下来,家里的谷楼都徒有虚名,倒是因为每天烧柴做饭,谷楼被火烟熏得越来越黑了,蜘蛛也越来越喜欢在楼板背面结网,人在谷楼上面走动,稍为用力,下面的蜘蛛就会抓着一根丝往下掉,在半空中晃来晃去,或者慢慢坠地后,迅速地沿着墙壁再爬上去。
它们平常没什么动静,伏在网上,很老实的样子,母亲说,它们屙的尿或者吐出的口水都有毒,不小心沾上的话,皮肤就会发炎,甚至烂掉,治好后也容易留下疤痕。母亲除了不时清理房间,就是叫我晚上要好好睡觉,别乱动,别碰着它们。但我一直没有养成规规矩矩睡觉的习惯,有时碰着蜘蛛,毒液沾在我的皮上,痛却钻进母亲的肉里,好在没有留下疤痕。后来我才明白,在那个年代,我们对许多事物都想极力回避,但总是碰了个正着,比如饥荒、疟疾等,包括这些在暗地里伤人的小东西。
1981年。暑期。我们开始往谷楼上面堆放谷物,秋后,也堆一些杂粮,如木薯或者地瓜。收割,抢种,晒谷,打理家务,我们每天忙于农活,每个人都筋疲力尽。开始,并没有谁留意这些老鼠的入境,也没有谁料到它们后来死活都不肯离开这里。一只,两只,原以为它们只是村子里流浪或者是被别人家赶出来的老鼠,偶尔路过。但很快发觉不对劲,它们竟然安营扎寨下来了。先在墙根里打洞做窝,然后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我搞不清是一切生死自有规律,还是它们的生育自有法则,几十年下来,这群老鼠始终维持一定的数量,少则七、八只,多则十来只。
它们一直在我家的谷楼里坐享其成。
夜晚来临,星子悬挂在遥远的天边,土屋镶嵌在山村的黑暗里,木格窗子透进来的光吹进来的风总是显得那么微弱。在谷楼下面的房间里,我和妹妹贴着那张硬梆梆的木板床,挤着睡在一起。
妹妹们睡着了,整个村子的人都睡着了。
老鼠开始在谷楼上活动,先是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咀嚼,吃得津津有味,那些谷物的味道穿过楼板,混着一股鼠气,扑进我们的鼻孔。然后,它们开始扭打,四处奔跑,像人一样,把楼板震动得嘭、嘭、嘭直响,我的睡眠在半夜里被踩得粉碎,那些谷壳和泥粉一起,沙沙地撒漏下来,落在床上或地上,乱糟糟的。接着,便听到一只或两只老鼠拼命嘶叫,那声音如此尖细,锐利,像刀片一样,削着我的耳鼓,一种割裂的疼痛。我知道,看着那些被糟蹋的谷子,父亲又要暴跳如雷了,母亲也会在黑暗里惊醒过来,嘴里不停地咒骂:人都不够吃啊,你还来抢吃!这个(只)老鼠要死了!这个(只)老鼠要死了咯!
家里一直没有养猫。
父亲说:猫和狗,一时好,一时丑,它们经常合不来,我们养狗就不能养猫。父亲打猎,这是他的选择。但偶尔也有猫(不知哪家的)到我们家里来,全家人曾暗自高兴了好一阵子,夜里一听到那猫爪在瓦面上爬出几下咔咔的响声,就有人说,别出声,有猫来了!然后个个屏住呼吸,躺在床上连身都不敢翻,生怕惊动了这只不请自来的猫。第二天,父亲还在谷楼里放了猫食。我们都希望它能对付这谷楼里的老鼠。
这只猫也着实在谷楼里扑腾了好几个晚上,可是,我们最后竟发现,那群老鼠除了被它吓唬一下,什么事都没有。它还时时跑下楼来,到灶房里,对着那串挂在钩子上的腊鱼,喵——喵——喵地叫个不停,父亲一气之下,拧着它的脖子把它扔了出去,从此,我对猫也失去了好感。
赶走那只猫后,大家把希望寄托在那只猎狗身上。先叫它上楼,嗅一下墙洞里老鼠的气味,再拍拍它的额头,让它在不打猎的时候,帮我们捉捉谷楼里的老鼠。它无疑是尽职的,见鼠便扑。但对于这谷楼里的老鼠来说,它显得那么笨拙,老鼠一钻进洞里或窜到墙上,它只能气愤地汪汪吼叫,或者伤心地呜呜低哼。好些晚上,我仿佛听到了那群老鼠在黑暗中发出咯咯的笑声,吓得我把头蒙在被窝里,将妹搂得紧紧的。然而,更糟糕的是,不知村里哪个贪便宜的家伙,乘我家猎狗上楼捉老鼠的时候,竟然偷走了父亲那把放在屋檐下的新犁头。我们不得不把猎狗叫回原来的位置,让它专心守着家门口。
以后很长时间,父亲在谷楼里装了铁夹子,大的小的,在洞口,或者沿墙根老鼠留下的脚印,每隔三、五米,便装上一个,然后嘱咐我们不要上楼乱走。但捕到几只后,老鼠便另外打洞或者绕道而行,并且更加嚣张起来,不但偷偷撕咬我们的衣物,然后拖进洞里做窝,还在谷堆上屙屎拉尿,特别是黑灯瞎火的时候,把楼板蹬得更响了,父亲常常半夜三更悄悄地爬上谷楼去,手里拿着电筒和木棍,朝着正在偷吃谷子的老鼠奋力追打,直把自己折腾得气喘嘘嘘。
……多少年过去,我们仍然烧柴做饭,谷楼在火烟中继续变黑,老化,只有我的记忆仍然清晰地保留着一群老鼠偷吃粮食的全部情景:
一只老鼠先从墙洞里探出半个头来,用鼻子嗅了嗅地面,脖子一伸,好像吞了一下口水,接着竖起耳朵,小眼睛贼溜溜地转了转,朝谷楼四周扫了几眼,没发现有人,然后脊背一弓,嗖地溜了出来,跑到那堆谷子旁边后,头抬了一下,朝另一个洞口轻轻吱了一声,另一只老鼠马上跑了出来,到了楼板中间后,似乎想起什么,再调转回去,头往那洞里伸了伸,接着好几只老鼠滚黑球一样,全窜了出来。有的爬到谷堆上,飞快地剥着谷子,有的钻进箩筐里,抱起一个红薯东啃一块西嚼一口,有一只还使劲撕咬那个木桶盖子,它竟然知道那里面有最好吃的糯米!还有两只忙着往洞里拖运木薯块,在楼板上来来回回,跑跑停停,还不时发出唧唧的叫声,极度兴奋的样子。心满意足后,它们便一个接一个地钻回窝里,那只最后离开谷堆的老鼠,还站立起来,用前爪捋了捋胡须,擦了擦嘴,然后拖着尾巴消失在黑洞中。
约2900字
2006/2/17
透透/文
谷楼,家里的粮仓,平时囤放谷物和一些杂粮。
我家的谷楼在土屋的左侧,空间不大,四面泥墙。泥墙里的几个老鼠洞,常年散发出一股异味。碎布,鼠粪,泥粉和一些被嗑掉白米的谷壳,夹杂在一起,散落在墙根下面。楼板用杉木铺成,屋檐离楼板1米5左右,举手便可以摸到瓦片,原来在瓦楞里的两片玻璃已经泛黄,谷楼里的光线暗淡。只有白天,太阳照着土屋时,才有一些微弱的光亮从缝隙漏进来,映在楼板上,那谷堆、木桶、箩筐和一些杂物,便在黑暗中慢慢清晰起来。
我看到母亲不时在上面走动,脚步很轻,她在谷楼里翻找那筐柚子,把最大的拿下来给我,并告诉我,因为柚子皮辛辣呛鼻,老鼠不敢偷吃,我们才能把柚子留到现在。
谷楼那窝老鼠,少说也有七、八只,如今,猫不捉,狗不拿,人也无计可施。它们白天躲在墙洞里,晚上或者没人在家的时候,便在谷楼里大肆活动,不但猖獗,而且越来越精明了。
记得土屋刚起成的时候,并没有谷楼,只在每间的土墙里预埋了十来根杉木,直径30公分左右,横架在两面墙壁之间,称作楼桥。屋顶正面盖瓦,背面盖茅草,中间空荡荡的。灰尘和草籽常常掉下来,蚊帐上面总是厚厚的一层,有时还掉进眼里,刺痛得泪水直流,除了自个儿拼命地揉,还叫妹对着眼眶使劲吹,弄得心里好长一段时间不舒服。
无数个童年的夜晚,我就睡在这下面,睡在一个年代的空壳里。
直到上学那年,父亲才叫村里的木匠师傅来帮忙镶了谷楼。筛板,刨花,开槽,再把杉木板铺到楼桥上,最后一块一块地镶好,足足花了半个月时间。我们的房间总算有了遮挡灰尘的“天花板”,父亲也像完成一件大事情一样,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当时,谷楼除了放一些农具外,并没有堆放别的东西,比如粮食。谷楼里也没有老鼠。谷子或杂粮都在生产队的大仓库里,定期分配,叫出谷子。老鼠也都呆在那里,吃多吃少没人在意。所以,好些年下来,家里的谷楼都徒有虚名,倒是因为每天烧柴做饭,谷楼被火烟熏得越来越黑了,蜘蛛也越来越喜欢在楼板背面结网,人在谷楼上面走动,稍为用力,下面的蜘蛛就会抓着一根丝往下掉,在半空中晃来晃去,或者慢慢坠地后,迅速地沿着墙壁再爬上去。
它们平常没什么动静,伏在网上,很老实的样子,母亲说,它们屙的尿或者吐出的口水都有毒,不小心沾上的话,皮肤就会发炎,甚至烂掉,治好后也容易留下疤痕。母亲除了不时清理房间,就是叫我晚上要好好睡觉,别乱动,别碰着它们。但我一直没有养成规规矩矩睡觉的习惯,有时碰着蜘蛛,毒液沾在我的皮上,痛却钻进母亲的肉里,好在没有留下疤痕。后来我才明白,在那个年代,我们对许多事物都想极力回避,但总是碰了个正着,比如饥荒、疟疾等,包括这些在暗地里伤人的小东西。
1981年。暑期。我们开始往谷楼上面堆放谷物,秋后,也堆一些杂粮,如木薯或者地瓜。收割,抢种,晒谷,打理家务,我们每天忙于农活,每个人都筋疲力尽。开始,并没有谁留意这些老鼠的入境,也没有谁料到它们后来死活都不肯离开这里。一只,两只,原以为它们只是村子里流浪或者是被别人家赶出来的老鼠,偶尔路过。但很快发觉不对劲,它们竟然安营扎寨下来了。先在墙根里打洞做窝,然后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我搞不清是一切生死自有规律,还是它们的生育自有法则,几十年下来,这群老鼠始终维持一定的数量,少则七、八只,多则十来只。
它们一直在我家的谷楼里坐享其成。
夜晚来临,星子悬挂在遥远的天边,土屋镶嵌在山村的黑暗里,木格窗子透进来的光吹进来的风总是显得那么微弱。在谷楼下面的房间里,我和妹妹贴着那张硬梆梆的木板床,挤着睡在一起。
妹妹们睡着了,整个村子的人都睡着了。
老鼠开始在谷楼上活动,先是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咀嚼,吃得津津有味,那些谷物的味道穿过楼板,混着一股鼠气,扑进我们的鼻孔。然后,它们开始扭打,四处奔跑,像人一样,把楼板震动得嘭、嘭、嘭直响,我的睡眠在半夜里被踩得粉碎,那些谷壳和泥粉一起,沙沙地撒漏下来,落在床上或地上,乱糟糟的。接着,便听到一只或两只老鼠拼命嘶叫,那声音如此尖细,锐利,像刀片一样,削着我的耳鼓,一种割裂的疼痛。我知道,看着那些被糟蹋的谷子,父亲又要暴跳如雷了,母亲也会在黑暗里惊醒过来,嘴里不停地咒骂:人都不够吃啊,你还来抢吃!这个(只)老鼠要死了!这个(只)老鼠要死了咯!
家里一直没有养猫。
父亲说:猫和狗,一时好,一时丑,它们经常合不来,我们养狗就不能养猫。父亲打猎,这是他的选择。但偶尔也有猫(不知哪家的)到我们家里来,全家人曾暗自高兴了好一阵子,夜里一听到那猫爪在瓦面上爬出几下咔咔的响声,就有人说,别出声,有猫来了!然后个个屏住呼吸,躺在床上连身都不敢翻,生怕惊动了这只不请自来的猫。第二天,父亲还在谷楼里放了猫食。我们都希望它能对付这谷楼里的老鼠。
这只猫也着实在谷楼里扑腾了好几个晚上,可是,我们最后竟发现,那群老鼠除了被它吓唬一下,什么事都没有。它还时时跑下楼来,到灶房里,对着那串挂在钩子上的腊鱼,喵——喵——喵地叫个不停,父亲一气之下,拧着它的脖子把它扔了出去,从此,我对猫也失去了好感。
赶走那只猫后,大家把希望寄托在那只猎狗身上。先叫它上楼,嗅一下墙洞里老鼠的气味,再拍拍它的额头,让它在不打猎的时候,帮我们捉捉谷楼里的老鼠。它无疑是尽职的,见鼠便扑。但对于这谷楼里的老鼠来说,它显得那么笨拙,老鼠一钻进洞里或窜到墙上,它只能气愤地汪汪吼叫,或者伤心地呜呜低哼。好些晚上,我仿佛听到了那群老鼠在黑暗中发出咯咯的笑声,吓得我把头蒙在被窝里,将妹搂得紧紧的。然而,更糟糕的是,不知村里哪个贪便宜的家伙,乘我家猎狗上楼捉老鼠的时候,竟然偷走了父亲那把放在屋檐下的新犁头。我们不得不把猎狗叫回原来的位置,让它专心守着家门口。
以后很长时间,父亲在谷楼里装了铁夹子,大的小的,在洞口,或者沿墙根老鼠留下的脚印,每隔三、五米,便装上一个,然后嘱咐我们不要上楼乱走。但捕到几只后,老鼠便另外打洞或者绕道而行,并且更加嚣张起来,不但偷偷撕咬我们的衣物,然后拖进洞里做窝,还在谷堆上屙屎拉尿,特别是黑灯瞎火的时候,把楼板蹬得更响了,父亲常常半夜三更悄悄地爬上谷楼去,手里拿着电筒和木棍,朝着正在偷吃谷子的老鼠奋力追打,直把自己折腾得气喘嘘嘘。
……多少年过去,我们仍然烧柴做饭,谷楼在火烟中继续变黑,老化,只有我的记忆仍然清晰地保留着一群老鼠偷吃粮食的全部情景:
一只老鼠先从墙洞里探出半个头来,用鼻子嗅了嗅地面,脖子一伸,好像吞了一下口水,接着竖起耳朵,小眼睛贼溜溜地转了转,朝谷楼四周扫了几眼,没发现有人,然后脊背一弓,嗖地溜了出来,跑到那堆谷子旁边后,头抬了一下,朝另一个洞口轻轻吱了一声,另一只老鼠马上跑了出来,到了楼板中间后,似乎想起什么,再调转回去,头往那洞里伸了伸,接着好几只老鼠滚黑球一样,全窜了出来。有的爬到谷堆上,飞快地剥着谷子,有的钻进箩筐里,抱起一个红薯东啃一块西嚼一口,有一只还使劲撕咬那个木桶盖子,它竟然知道那里面有最好吃的糯米!还有两只忙着往洞里拖运木薯块,在楼板上来来回回,跑跑停停,还不时发出唧唧的叫声,极度兴奋的样子。心满意足后,它们便一个接一个地钻回窝里,那只最后离开谷堆的老鼠,还站立起来,用前爪捋了捋胡须,擦了擦嘴,然后拖着尾巴消失在黑洞中。
约2900字
2006/2/17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