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往事
2020-12-14叙事散文吴蔚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一个夏日的夜晚,我去香港途经广州,与朋友晶乘船在珠江之上游戈。徐徐薰风中凭栏眺望,星光与灯光交相辉映,将羊城的夜色托衬得愈加迷人。晶一直在沉思,她突
一个夏日的夜晚,我去香港途经广州,与朋友晶乘船在珠江之上游戈。徐徐薰风中凭栏眺望,星光与灯光交相辉映,将羊城的夜色托衬得愈加迷人。晶一直在沉思,她突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00 编辑 <br /><br /> 一个夏日的夜晚,我去香港途经广州,与朋友晶乘船在珠江之上游戈。徐徐薰风中凭栏眺望,星光与灯光交相辉映,将羊城的夜色托衬得愈加迷人。
晶一直在沉思,她突然侧过头来,眼光变得深邃迷离,问我道:“你听说过紫洞庭么?”
听她的口气,似乎紫洞庭是个非常有名的物事,我努力搜索着记忆,却没有丝毫印象,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晶没有再多说什么,收回了目光。她的视觉凝视处,江水正被轮船层层劈开,流动的涟漪的波心带着光亮,被船毫不珍视地遗弃在一边。
我感觉到晶正陷入奇妙的回忆中,在我的逼问下,她开始了断断续续的讲述,因为她始终带着无限遗憾和向往的情绪,有些枝节是我从旁补充。
我们姑且称这个传奇故事为往事。
二十世纪初,广州流行的一句歇后语:张竹君坐大轿——倒看洋书,说的是女医生张竹君作风新派,出门必坐四人抬的敝篷椅轿,引得路人驻足侧目。张竹君被看得不好意思,以后出门便顺手带上精装洋书一本,假装在轿上看书。益发显得神情严肃,凛然不可侵犯,事实上轿子上看书,忽上忽下地跳动不已,哪里看得下去。于是这件事在朋友中成为笑谈,并愈传愈广。
张竹君年纪轻轻就开始自立门户,在广州创办医院,悬壶济世。还定期举办演说会,讨论会,传播新知,阐述时事,一时间她的医院成为广州新派人物、知识分子聚会的中心。经常来聚会有胡汉民、马君武、卢少歧等人,无一不是当地名士。夏天来临,天气闷热,张竹君长期租用一只大花航,取名“紫洞庭”,邀大家一同上船,游戈在珠江之中,清风指襟,款款清淡,大有同舟共济之慨。
晶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知道“紫洞庭”的来历,张竹君的名字我也听过,她是民国前后致力于女权运动的奇女子。当时海外发行甚广的《民报》曾有《女士张竹君传》一文,称她是中国的女豪杰,对她颂扬备至。还有诗中说她是:“女权波浪盖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名气很大。就连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女儿,后来嫁给了汪精卫的陈璧君都对张竹君神往不已,她从南洋北上日本留学,道经香港,特意到广州,便是想一赡张竹君的风采。还有报道说,张竹君的名气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她路遇强盗时,报出了张竹君的名号,歹徒竟然敛容正色,鞠躬而退。
但我不知道晶为什么会有这样苍凉的表情,如此渺茫的叹息。我隐隐猜到她可能跟张竹君有某种血缘关系。晶回过神来,解释说:“张竹君终身未婚。”
我当即想到:一个女权运动者有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晶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便说:“并不是因为她本人不够多情,而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
“多情”这两个扑朔的字眼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开始了追问,下面就是晶对我的问题的回答,我将它完整地讲述出来。
张竹君与卢少歧青梅竹马,在众人的眼中,一直将他们当作一对。但马君武也介入进来,他开始努力追求张竹君。因为国家正处在水深火热中,面临剧变,张竹君以要为社会多尽力量为由拒绝了马君武。马君武黯然离开,追随孙中山到了日本。但他并未就此忘记张竹君,《女士张竹君传》一文便是他在海外所写。张竹君获得了巨大的名声,但卢少歧却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他决定成人之美,一个人悄悄地出国深造。张竹君因为旧友星散,离开广州到了上海,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天地。
此时已经是一九一一年,中国正在巨大的动荡中,全国各地不断有革命党人起义。
张竹君的好友徐佩萱从南洋回来,她早已经加入了同盟会,与黄兴结为夫妇。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立即携徐佩萱赴难,但由于清朝缇骑四出,关卡严密,无法到达武汉。夫妇两人来到上海,张竹君决定千方百计将他夫妇二人送去武汉。她组成了红十字会救伤队,由她本人亲自领队,黄兴夫妇混迹其中,登上英商怡和公司的江轮,溯江而上,顺利抵达汉口。这时武汉的局势一片混乱,北洋精锐部队大举南下,黄兴立即担任了战时总司令,指挥若定,打退了北洋军队的进攻。岌岌可危的形势稳定下来,各省纷纷独立,清政府垮台。
张竹君回到上海的时候,中华民国已经成立,马君武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但革命胜利的果实很快为袁世凯窃取,马君武辞职出国,张竹君从此很少在公共场合出现。
晶的讲述太过笼统,我正自己遐思,晶补充说:“我姓张,张竹君是我的近亲。”
直到一周后回到北京,我的脑海中仍然想着这个故事。虽然心底觉得听到这段往事已经很久了,但我仍然能够清楚地记起那一晚的夜色和晶的表情,甚至感觉到故事中的人物就活生生地站在我眼前。
从完整性的角度来说,故事本身应该出现缺陷,或者更为完美。比如说,张竹君到底跟卢少歧是什么关系,她有没有爱过马君武?曾经有两个男人那么爱她,或许还有更多,她真的是因为要为国家和社会多尽力量而放弃爱情么?
我努力想将这段传奇变得完整,虽然我的想象力并不十分丰富,但出于好奇那个时代的才女如何理解爱情的缘故,我努力去幻化,想象我自己就是女主人公,设身处地地设置情节,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于是慢慢连我自己都不禁开始唏嘘叹息,恍惚间我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所以我将我的缅怀和追忆逝情的想象记录下来,作为对晶的故事的补充。
旧的或新的传说总也离不开奇女,有了张竹君就有了一个传奇的梗概。张竹君不但明艳豁达,而且善解人意。在她心中,她与卢少歧情义格外不同,自然聚会时两人也顺理成章地坐在一起。但张竹君还年轻,这只是一种模模糊糊的感情,如朦胧的月夜,容易淹没真相。
而马君武对张竹君的才干及魄力,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醉心到发狂的地步。在百般暗示都得不到明确回答的情况下,便用法文写了一封求婚信,词藻典雅,情词纯挚。张竹君看了后不禁感动,她少女的心荡怀起了微微的涟漪。她曾经在内心深处不止一次反复将马君武和卢少歧做比较,以确定自己的心意。但每确定一分,她就痛苦一分。这封法文信勾起了她心中久藏的情怀。
在那个局势动荡的黑暗年代,能够有美好的事物随着时光滋长,应该让人觉得十分高兴,可惜却错过了。
不知道张竹君是不是因有卢少歧在先,又或者不忍伤马君武的心,事情就拖了下来,结果反而是三个人都十分痛苦。
这一天卢少歧来找张竹君,她正在低头写信,微蹙的眉头表露她正要做出决定,她看起来既令人心旷神怡,又呈现出一种令人惆怅的魅力。她身上正披着一件灰色的裘皮,是卢少歧母亲的遗物。早逝的母亲对卢少歧来说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但也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感到哀伤的时刻。这件衣服是那么适合张竹君,母亲的影子在美丽而豪迈的张竹君身上重新体现。
张竹君写完了信,抬头看见了卢少歧,她用眼神示意他过来读信的内容。
信是给马君武的,大意是:“希望马君武先生多为国家社会尽些力量,一旦结婚以后,不但为家务所累,也将受儿女牵缠,所以婚姻问题,暂时不要作考虑!”
卢少歧觉得这信其实也是给写他看的,他想起来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这让他内心深处更加仰慕她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
于是三个人理性地相处,以朋友的身份。但张竹君总逃避着马君武的目光,她年轻的心矛盾地道游于爱情的边缘。而马君武又何尝不是心猿意马。博大的胸襟,冷凝的感情,在他的脑海中组成了张竹君简洁明了而又动荡不定的形象,他的痛苦越来越深。
张竹君办了新的医院,马君武却没有到场道贺,原来他已经离开了广州。
新医院选在一处旧的寺庙,张竹君刚刚听说马君武去了日本的消息,她神情凝重,但眼神却是无比温柔,带着一言难尽的复杂神态,注视着医院中古典的建筑。无奈和哀伤渐渐地浮现在半剥落的红漆上,若隐若现,仿佛是从她心底透出来的虚弱。
梦里花落知多少,梦与醒的对立就是情与理的对立。梦的天地是情的世界,醒的时光却不得不为理所控制。
在公开场合张竹君依旧谈笑自如,笑看春风。但她在深夜里稠密的悲思,却被卢少歧偶然发现了。原来这个胸襟和风范均不同凡响的女子,也有着跟寻常女人一样的柔情,而这一缕情丝,却是牵系在另外的男人身上。于是在另外一天,卢少歧也悄然离去,从此永远地消失在故人的视线中。
张竹君不想再继续留在广州,这里依旧是中国最大的口岸,繁华如初,但却只令她感到零落渺茫、心灰意冷。她飘然来到上海,凭着渊博的医学知识,及娴熟的社交风范,在上海开了几家医院,风头之劲,比在广州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她一直单身未婚,愁绪和思念始终像轻纱一般的笼罩着她。这令那些关心她、跟她关系密切的人大惑不解。
这时候她的目光更多地关注在时局上,腐败的清政府摇摇欲坠,中国正面临新生的生死关头。三二九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张竹君多方打探黄兴的消息,因为她最好的朋友徐佩萱在起义前冒险犯难,往广州给黄兴送枪送炮。一直到十月份武昌起义爆发,徐佩萱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此时她已经是黄兴妻子的身份。
于是张竹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设法将黄兴夫妇送到了武昌。她回到上海时,便听说早年的好友都在民国政府担任要职,胡汉民荣任大总统府秘书长,马君武出任实业部次长,黄兴任陆军总长。
张竹君已经不只一次地在报上看到马君武的消息,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到他离自己如此地近,原来他已经来到了南京政府。一切都在顺利进行当中。她长舒了一口气,为了新的国家,也为了故人。
孤独的依然孤独,寂寞的依旧寂寞。张竹君继续豪放地忙于公益事业,陆续收养了二十几名孤儿,视同己出,把一片爱心倾注在他们的身上。她不再关心世事的变化,是刻意不去关心,不想让旧日故人的名字唤起她心灵深处的记忆和隐痛。久而久之,这种刻意也就成了习惯。一直到马君武来看她,她才知道政局又起了变化。
她打开门,看着站在门外的马君武,并不意外,而是像新嫁娘一样有些腼腆局促。这时候她觉得自己是个多情而温柔的女人,而不是被人们相传的女权主义者。
马君武想先说点什么,但是一阵伤痛浮上心来,话语都哽在了喉咙,曾经的亲昵感觉早就不见了踪影。
张竹君示意让马君武到她的房子里来,他坐下后仔细地端详着她,相比于少女时代的珠圆玉润,她清瘦了很多,但依旧年青美丽,愈发地干练洒脱。她将一杯茶端给他,他注意到她的手还是那么柔软精致,纤细光滑的手指泛着凝脂般的光泽。
看起来她的生活依旧潇洒,跟当初在广州一样。她一直努力追求男女平等,有着独立的精神,经济与社会地位都有着前驱性。他知道她依旧单身。也许她天生就是要在舞台上大展风华的女人,那是她存在的意义。可是,当初他喜欢她,不就是因为她比旁人都不同么?
热气腾腾在茶杯当中洋溢出来。马君武呷了一口茶,让茶的余香在舌尖回味了一下,才开始慢慢地告诉张竹君:他已经成家了,此次他前来探望,是专门来和她告别的。马君武说,南北议和成功,袁世凯就任了临时大总统,他辞去了实业部次长的职务,决定出国去。他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向袁世凯妥协是不对的,会失去许多的东西,尽管离去是痛苦的,但他已经没有什么义务继续留在这里。
张竹君淡淡地听着,在那安详的外表下感到非常地痛心。等马君武讲完后,她先平静地祝他万事如意,然后眼睛望着窗外,不让他看到她眼中盈盈的泪意。原来女性那种共同的命运,她这个女权主义者同样要承担。
她悠悠地回忆说:“当年我们一群人在广州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勉励着,要永远有勇气,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你已经做到了,但我却没有。”他真诚地答道,语气中充满了伤感。
张竹君的眼睛扫过来,两人的目光突然胶着到一起,刹那间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幻,是假是真。
外面的风似乎停了,阳光也黯淡下来,屋中和世间的所有声音都安静下来。连一丝风吹草动都没有,甚至连他们自己的呼吸声都消失了,他们的心跳仿佛也停止了。一声幽幽的叹息声仿佛从大地的最深处发出,传遍四周,两人的心脏又再度开始跳动。
两人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回想起他们的第一次相逢,火红的木棉树下的初次邂逅,原来那惊鸿一瞥如流星般灿烂的光华,从一开始就深印在各自的脑海中。一个梦,一个美丽而缥缈的青春之梦,在宽阔的木棉叶片之间,飘荡。
记忆绵绵密密地延伸,张竹君发现自己依旧爱着面前这个人,却没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绵绵愁怨,没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的苦苦守候,也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切切相思。
终于马君武要走了,张竹君凄凉地对他说:“我不送你了。”
马君武怅惘地说:“还是不送的好。”
感情之火始终没有烧熔理智,两个人就这样一直将心曲深藏,到最后一刻也没有互诉衷肠。张竹君以为自己一定会哭,但刚才的泪意早已经风干,就连眼角也没有留下泪的痕迹。她刚刚发现,她生命中最温柔、最易疼痛的那一部分,最圣洁遥远、最不可碰触的年华,都已随风远逝。
这一天过去了,对两个人来说,将各自忙于奔行自己的轨道。似乎一切都已经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惟有心底最深的悲哀,才感觉到存在的真实。
人生易老,时光无情。任何恋爱都会远去,“良辰未必有佳期”,人生原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戏剧,原是一种哀乐相生的情怀。
总有回首的时刻吧?真的爱过,分离后也不会忘记。
也许在以后的某一天,二人还曾经相逢过,男的儿女成群,女的孑然一身。但在认出对方一刹那的意外惊喜后,二人都迟迟不开口,在沉默中等待着,等待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依旧是相对无言。但半个世纪的情感风云在各自的脸上急剧地蒸腾着、翻滚着,映着苍苍的白发、衰老的容颜,直到最后深深的疲倦……
如今他们早就在另一个世界里,两个灵魂是否还会对语?
岁月飞逝,留给我们的只有记忆,莫名地惆怅而失落。好在我们还有记忆。我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我希望我生活在那个年代,这是我听说了最段伤感的往事以来最玄妙的幻想。我已经分不清这是张竹君的往事,还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同为女性,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遭遇,但我们却要承担同样的命运。
就在本文完成的这一天,晶打来电话,告诉我说,她在张竹君忌辰这天回番禺老家扫墓,遇上了一位姓马的年轻华侨,他称自己是马君武的后人。
(完成于2004年10月27日)
晶一直在沉思,她突然侧过头来,眼光变得深邃迷离,问我道:“你听说过紫洞庭么?”
听她的口气,似乎紫洞庭是个非常有名的物事,我努力搜索着记忆,却没有丝毫印象,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晶没有再多说什么,收回了目光。她的视觉凝视处,江水正被轮船层层劈开,流动的涟漪的波心带着光亮,被船毫不珍视地遗弃在一边。
我感觉到晶正陷入奇妙的回忆中,在我的逼问下,她开始了断断续续的讲述,因为她始终带着无限遗憾和向往的情绪,有些枝节是我从旁补充。
我们姑且称这个传奇故事为往事。
二十世纪初,广州流行的一句歇后语:张竹君坐大轿——倒看洋书,说的是女医生张竹君作风新派,出门必坐四人抬的敝篷椅轿,引得路人驻足侧目。张竹君被看得不好意思,以后出门便顺手带上精装洋书一本,假装在轿上看书。益发显得神情严肃,凛然不可侵犯,事实上轿子上看书,忽上忽下地跳动不已,哪里看得下去。于是这件事在朋友中成为笑谈,并愈传愈广。
张竹君年纪轻轻就开始自立门户,在广州创办医院,悬壶济世。还定期举办演说会,讨论会,传播新知,阐述时事,一时间她的医院成为广州新派人物、知识分子聚会的中心。经常来聚会有胡汉民、马君武、卢少歧等人,无一不是当地名士。夏天来临,天气闷热,张竹君长期租用一只大花航,取名“紫洞庭”,邀大家一同上船,游戈在珠江之中,清风指襟,款款清淡,大有同舟共济之慨。
晶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知道“紫洞庭”的来历,张竹君的名字我也听过,她是民国前后致力于女权运动的奇女子。当时海外发行甚广的《民报》曾有《女士张竹君传》一文,称她是中国的女豪杰,对她颂扬备至。还有诗中说她是:“女权波浪盖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名气很大。就连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女儿,后来嫁给了汪精卫的陈璧君都对张竹君神往不已,她从南洋北上日本留学,道经香港,特意到广州,便是想一赡张竹君的风采。还有报道说,张竹君的名气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她路遇强盗时,报出了张竹君的名号,歹徒竟然敛容正色,鞠躬而退。
但我不知道晶为什么会有这样苍凉的表情,如此渺茫的叹息。我隐隐猜到她可能跟张竹君有某种血缘关系。晶回过神来,解释说:“张竹君终身未婚。”
我当即想到:一个女权运动者有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晶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便说:“并不是因为她本人不够多情,而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
“多情”这两个扑朔的字眼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开始了追问,下面就是晶对我的问题的回答,我将它完整地讲述出来。
张竹君与卢少歧青梅竹马,在众人的眼中,一直将他们当作一对。但马君武也介入进来,他开始努力追求张竹君。因为国家正处在水深火热中,面临剧变,张竹君以要为社会多尽力量为由拒绝了马君武。马君武黯然离开,追随孙中山到了日本。但他并未就此忘记张竹君,《女士张竹君传》一文便是他在海外所写。张竹君获得了巨大的名声,但卢少歧却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他决定成人之美,一个人悄悄地出国深造。张竹君因为旧友星散,离开广州到了上海,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天地。
此时已经是一九一一年,中国正在巨大的动荡中,全国各地不断有革命党人起义。
张竹君的好友徐佩萱从南洋回来,她早已经加入了同盟会,与黄兴结为夫妇。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立即携徐佩萱赴难,但由于清朝缇骑四出,关卡严密,无法到达武汉。夫妇两人来到上海,张竹君决定千方百计将他夫妇二人送去武汉。她组成了红十字会救伤队,由她本人亲自领队,黄兴夫妇混迹其中,登上英商怡和公司的江轮,溯江而上,顺利抵达汉口。这时武汉的局势一片混乱,北洋精锐部队大举南下,黄兴立即担任了战时总司令,指挥若定,打退了北洋军队的进攻。岌岌可危的形势稳定下来,各省纷纷独立,清政府垮台。
张竹君回到上海的时候,中华民国已经成立,马君武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但革命胜利的果实很快为袁世凯窃取,马君武辞职出国,张竹君从此很少在公共场合出现。
晶的讲述太过笼统,我正自己遐思,晶补充说:“我姓张,张竹君是我的近亲。”
直到一周后回到北京,我的脑海中仍然想着这个故事。虽然心底觉得听到这段往事已经很久了,但我仍然能够清楚地记起那一晚的夜色和晶的表情,甚至感觉到故事中的人物就活生生地站在我眼前。
从完整性的角度来说,故事本身应该出现缺陷,或者更为完美。比如说,张竹君到底跟卢少歧是什么关系,她有没有爱过马君武?曾经有两个男人那么爱她,或许还有更多,她真的是因为要为国家和社会多尽力量而放弃爱情么?
我努力想将这段传奇变得完整,虽然我的想象力并不十分丰富,但出于好奇那个时代的才女如何理解爱情的缘故,我努力去幻化,想象我自己就是女主人公,设身处地地设置情节,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于是慢慢连我自己都不禁开始唏嘘叹息,恍惚间我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所以我将我的缅怀和追忆逝情的想象记录下来,作为对晶的故事的补充。
旧的或新的传说总也离不开奇女,有了张竹君就有了一个传奇的梗概。张竹君不但明艳豁达,而且善解人意。在她心中,她与卢少歧情义格外不同,自然聚会时两人也顺理成章地坐在一起。但张竹君还年轻,这只是一种模模糊糊的感情,如朦胧的月夜,容易淹没真相。
而马君武对张竹君的才干及魄力,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醉心到发狂的地步。在百般暗示都得不到明确回答的情况下,便用法文写了一封求婚信,词藻典雅,情词纯挚。张竹君看了后不禁感动,她少女的心荡怀起了微微的涟漪。她曾经在内心深处不止一次反复将马君武和卢少歧做比较,以确定自己的心意。但每确定一分,她就痛苦一分。这封法文信勾起了她心中久藏的情怀。
在那个局势动荡的黑暗年代,能够有美好的事物随着时光滋长,应该让人觉得十分高兴,可惜却错过了。
不知道张竹君是不是因有卢少歧在先,又或者不忍伤马君武的心,事情就拖了下来,结果反而是三个人都十分痛苦。
这一天卢少歧来找张竹君,她正在低头写信,微蹙的眉头表露她正要做出决定,她看起来既令人心旷神怡,又呈现出一种令人惆怅的魅力。她身上正披着一件灰色的裘皮,是卢少歧母亲的遗物。早逝的母亲对卢少歧来说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但也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感到哀伤的时刻。这件衣服是那么适合张竹君,母亲的影子在美丽而豪迈的张竹君身上重新体现。
张竹君写完了信,抬头看见了卢少歧,她用眼神示意他过来读信的内容。
信是给马君武的,大意是:“希望马君武先生多为国家社会尽些力量,一旦结婚以后,不但为家务所累,也将受儿女牵缠,所以婚姻问题,暂时不要作考虑!”
卢少歧觉得这信其实也是给写他看的,他想起来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这让他内心深处更加仰慕她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
于是三个人理性地相处,以朋友的身份。但张竹君总逃避着马君武的目光,她年轻的心矛盾地道游于爱情的边缘。而马君武又何尝不是心猿意马。博大的胸襟,冷凝的感情,在他的脑海中组成了张竹君简洁明了而又动荡不定的形象,他的痛苦越来越深。
张竹君办了新的医院,马君武却没有到场道贺,原来他已经离开了广州。
新医院选在一处旧的寺庙,张竹君刚刚听说马君武去了日本的消息,她神情凝重,但眼神却是无比温柔,带着一言难尽的复杂神态,注视着医院中古典的建筑。无奈和哀伤渐渐地浮现在半剥落的红漆上,若隐若现,仿佛是从她心底透出来的虚弱。
梦里花落知多少,梦与醒的对立就是情与理的对立。梦的天地是情的世界,醒的时光却不得不为理所控制。
在公开场合张竹君依旧谈笑自如,笑看春风。但她在深夜里稠密的悲思,却被卢少歧偶然发现了。原来这个胸襟和风范均不同凡响的女子,也有着跟寻常女人一样的柔情,而这一缕情丝,却是牵系在另外的男人身上。于是在另外一天,卢少歧也悄然离去,从此永远地消失在故人的视线中。
张竹君不想再继续留在广州,这里依旧是中国最大的口岸,繁华如初,但却只令她感到零落渺茫、心灰意冷。她飘然来到上海,凭着渊博的医学知识,及娴熟的社交风范,在上海开了几家医院,风头之劲,比在广州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她一直单身未婚,愁绪和思念始终像轻纱一般的笼罩着她。这令那些关心她、跟她关系密切的人大惑不解。
这时候她的目光更多地关注在时局上,腐败的清政府摇摇欲坠,中国正面临新生的生死关头。三二九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张竹君多方打探黄兴的消息,因为她最好的朋友徐佩萱在起义前冒险犯难,往广州给黄兴送枪送炮。一直到十月份武昌起义爆发,徐佩萱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此时她已经是黄兴妻子的身份。
于是张竹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设法将黄兴夫妇送到了武昌。她回到上海时,便听说早年的好友都在民国政府担任要职,胡汉民荣任大总统府秘书长,马君武出任实业部次长,黄兴任陆军总长。
张竹君已经不只一次地在报上看到马君武的消息,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到他离自己如此地近,原来他已经来到了南京政府。一切都在顺利进行当中。她长舒了一口气,为了新的国家,也为了故人。
孤独的依然孤独,寂寞的依旧寂寞。张竹君继续豪放地忙于公益事业,陆续收养了二十几名孤儿,视同己出,把一片爱心倾注在他们的身上。她不再关心世事的变化,是刻意不去关心,不想让旧日故人的名字唤起她心灵深处的记忆和隐痛。久而久之,这种刻意也就成了习惯。一直到马君武来看她,她才知道政局又起了变化。
她打开门,看着站在门外的马君武,并不意外,而是像新嫁娘一样有些腼腆局促。这时候她觉得自己是个多情而温柔的女人,而不是被人们相传的女权主义者。
马君武想先说点什么,但是一阵伤痛浮上心来,话语都哽在了喉咙,曾经的亲昵感觉早就不见了踪影。
张竹君示意让马君武到她的房子里来,他坐下后仔细地端详着她,相比于少女时代的珠圆玉润,她清瘦了很多,但依旧年青美丽,愈发地干练洒脱。她将一杯茶端给他,他注意到她的手还是那么柔软精致,纤细光滑的手指泛着凝脂般的光泽。
看起来她的生活依旧潇洒,跟当初在广州一样。她一直努力追求男女平等,有着独立的精神,经济与社会地位都有着前驱性。他知道她依旧单身。也许她天生就是要在舞台上大展风华的女人,那是她存在的意义。可是,当初他喜欢她,不就是因为她比旁人都不同么?
热气腾腾在茶杯当中洋溢出来。马君武呷了一口茶,让茶的余香在舌尖回味了一下,才开始慢慢地告诉张竹君:他已经成家了,此次他前来探望,是专门来和她告别的。马君武说,南北议和成功,袁世凯就任了临时大总统,他辞去了实业部次长的职务,决定出国去。他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向袁世凯妥协是不对的,会失去许多的东西,尽管离去是痛苦的,但他已经没有什么义务继续留在这里。
张竹君淡淡地听着,在那安详的外表下感到非常地痛心。等马君武讲完后,她先平静地祝他万事如意,然后眼睛望着窗外,不让他看到她眼中盈盈的泪意。原来女性那种共同的命运,她这个女权主义者同样要承担。
她悠悠地回忆说:“当年我们一群人在广州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勉励着,要永远有勇气,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你已经做到了,但我却没有。”他真诚地答道,语气中充满了伤感。
张竹君的眼睛扫过来,两人的目光突然胶着到一起,刹那间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幻,是假是真。
外面的风似乎停了,阳光也黯淡下来,屋中和世间的所有声音都安静下来。连一丝风吹草动都没有,甚至连他们自己的呼吸声都消失了,他们的心跳仿佛也停止了。一声幽幽的叹息声仿佛从大地的最深处发出,传遍四周,两人的心脏又再度开始跳动。
两人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回想起他们的第一次相逢,火红的木棉树下的初次邂逅,原来那惊鸿一瞥如流星般灿烂的光华,从一开始就深印在各自的脑海中。一个梦,一个美丽而缥缈的青春之梦,在宽阔的木棉叶片之间,飘荡。
记忆绵绵密密地延伸,张竹君发现自己依旧爱着面前这个人,却没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绵绵愁怨,没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的苦苦守候,也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切切相思。
终于马君武要走了,张竹君凄凉地对他说:“我不送你了。”
马君武怅惘地说:“还是不送的好。”
感情之火始终没有烧熔理智,两个人就这样一直将心曲深藏,到最后一刻也没有互诉衷肠。张竹君以为自己一定会哭,但刚才的泪意早已经风干,就连眼角也没有留下泪的痕迹。她刚刚发现,她生命中最温柔、最易疼痛的那一部分,最圣洁遥远、最不可碰触的年华,都已随风远逝。
这一天过去了,对两个人来说,将各自忙于奔行自己的轨道。似乎一切都已经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惟有心底最深的悲哀,才感觉到存在的真实。
人生易老,时光无情。任何恋爱都会远去,“良辰未必有佳期”,人生原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戏剧,原是一种哀乐相生的情怀。
总有回首的时刻吧?真的爱过,分离后也不会忘记。
也许在以后的某一天,二人还曾经相逢过,男的儿女成群,女的孑然一身。但在认出对方一刹那的意外惊喜后,二人都迟迟不开口,在沉默中等待着,等待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依旧是相对无言。但半个世纪的情感风云在各自的脸上急剧地蒸腾着、翻滚着,映着苍苍的白发、衰老的容颜,直到最后深深的疲倦……
如今他们早就在另一个世界里,两个灵魂是否还会对语?
岁月飞逝,留给我们的只有记忆,莫名地惆怅而失落。好在我们还有记忆。我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我希望我生活在那个年代,这是我听说了最段伤感的往事以来最玄妙的幻想。我已经分不清这是张竹君的往事,还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同为女性,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遭遇,但我们却要承担同样的命运。
就在本文完成的这一天,晶打来电话,告诉我说,她在张竹君忌辰这天回番禺老家扫墓,遇上了一位姓马的年轻华侨,他称自己是马君武的后人。
(完成于2004年10月27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