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荞
2020-12-14叙事散文shishi2002-9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22 编辑
荞 <散文> 杨友泉山坡上穷苦的一种。 常常在高高的山坡上、边远的山峁间、石砂汇聚的沙滩上看见它的影子。它的影子寂寥。它的
荞 <散文> 杨友泉山坡上穷苦的一种。 常常在高高的山坡上、边远的山峁间、石砂汇聚的沙滩上看见它的影子。它的影子寂寥。它的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22 编辑 <br /><br /> 荞
<散文> 杨友泉
山坡上穷苦的一种。
常常在高高的山坡上、边远的山峁间、石砂汇聚的沙滩上看见它的影子。它的影子寂寥。它的颜色蔫黄,只在蔫黄里掺了一绺浅淡的绿,远远望去,象黄土地分离出来的一部分。
一次,在滇西云遮雾绕的崇山峻岭的公路中穿行,眼睛很快被云雾所湿,心情也湿漉漉的。这时在被高木大树和险峻陡峭包围的山巅上,有一片浅白的花,青青嫩嫩地铺着,轻轻松松地在大片大片的浓湿的绿中开着,象一片飞来的闲云野鹤,在人间和天界间挂悬着。细看却有人留下的痕迹,是人撒播出来的景,却不好想象人是从哪叠悬崖,哪丛深林中上去......有人说,那是荞。
荞我见过,就是长在最高的山顶,人迹少至的寒冷地方;或者是边缘的沙滩地上。瘠瘦的砂土中也立着几棵枯槁的形象,颜色衰微,似乎就是土地的颜色。只在衰微的叶子上,涂着一抹有气无力的绿,但如果以为它就要接近生命的尾声,那你就错了。这才是它生命的开始,它还要成长、开花、结籽呢。
它的花浅白浅白,淡而又淡,细碎的花朵撒在沟沟,峁峁间,像一些落下的不起眼的尘粒。在整个开花的季节里,它似乎卑微得退出了花的位置,只是在所有的花凋弊后,它才冷不丁地从你背后探出头来,补上这块空地,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花。
它的籽极瘦,就象只剩下三根肋骨支撑着似的。黢黑的里面似包含多少苦涩。皮肤松瘪。整个形象枯槁而苍老,和它的同族兄弟麦无法相比。小麦一诞生就显得两颊饱满,里面包含着多少养分似的,颜色更是既纯正又健康,年轻而可爱。
这就是荞,只要有土,一撮、一捧、薄薄的一片就够了。它不需要太多的水分,一口、一杯,一小盆,天上稀稀疏疏掉下几粒也就够了。它似乎也不计较温度,酷热的乱石岗,冷寒的大山巅,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原来我以为这种贫瘦的植物应该消逝了,却不知中国有多少正在老化和荒芜的土地,这些土地正等待着鲜活的生命去扶持,去养护,去填补。
却顽强。
被洪水从山上冲走,来到沟边、土塬、荒滩,不管是被暴力裹胁,还是远走他乡自甘流浪,只要有它经过,就有它的痕迹。一株、一丛、一簇、一坡或者一坳,随便地摆放着,随便地就开了花,随便地就繁殖了一大片的后代。仍然那样蔫黄,那样浅白,仍然近乎不存在。
却存在着。一点也不松懈,天天执着地。
生命的枯竭来自干旱。当弥天的干旱象无数蝗虫啃噬植物一样,发出嗞嗞嗞的响声来吸吮土地,小麦、玉米、蚕豆、水稻这些人们赖以生存的经典作物,也相继毙命时,天地间似乎再也看不到一抹绿了。漫天的枯槁连接着大地的枯竭,鹅黄死亡一样浮在天际,伸长着脖子窥探,久久不肯离去。人们在第二年的秋天也只是收到一些枯萎的稻桔时,同时也收到了一场饥饿带来的恐慌。人们终于到了第三年才在山峁上看到一抹绿,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当所有的绿战败后,死亡后,撩起来的绿。仍然那样蔫黄,在蔫黄中蕴藏着一抹淡淡的绿--只有在那天看到这种绿后,才算真正看到了生命样的绿,才觉得生命原来也可以埋得这样深,埋得这样平淡。那天,我亲眼看到了这抹绿,它站得很高很高,快要接近山顶。它的形状小且不规则,但己无人挑剔,人们只看见它使劲往外膨胀,我听到了它用力时骨节的咯咯声,我知道它面对的外力太大了。空气、阳光、土地、昆虫、人......都形成了巨大的阻力。人们充满恐惧地注视着山坡上的这抹绿,它很脆弱。人们曾经以同样充满希望的眼睛注视过小麦、水稻、玉米,人们的希望曾经破灭。
但是它却成长了,它继续漫延,象水洇在地上一样无声无息地向干枯的空间漫延。坳绿了,峁绿了,大半个山坡也绿了。
后来我想:那么多的作物在荞面前为什么都显得有些矫情,金枝玉叶似的。是不是每一种坚强都必须经过这样惨烈的检验人们才得以了解。是人们浅薄,还是事物太隐密。
二
如果我对荞有这么多的认识,我也许不会写下该文。它促使我写下该文,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人对荞的生长也产生了巨大的阻力。人们几乎对那片即将用来维系人们自己生命的绿造成灭产时,除了震惊我更多的是感到困惑。多年来这事梗介着我,我不得不写下该文,才不算太令人塞责。
那坡绿顽强地抵抗了病虫害、持续不断的干旱、高温、风沙等天灾的侵袭后,面对人祸却显得无能为力。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阳光炽白地照在山岗上,但是,人们已经不太关心阳光的炽白带来的灾难。人们关心的是这抹将给生命带来希望的绿,归谁享有。享有者尽其维护,不能享有者尽可能往边上靠。靠得最近的是第一生产队,这个生产队不久前和第二生产队--荞地拥有者,是同一个生产队,分开不长时间。现在,它可以堂而皇之地向对方提出要求:要么共享,要么谁都甭想拥有。
没有人关心这天的阳光如何炽白,炽白的阳光却给人们带来不详的预兆。首当其冲受害的是和我家住一个院子的小老李叔(这是一个复称,有点象复姓。“小老”指他在我们家族里属于爷辈,由于排到最小故称。我们这里都把“爷”喊成“老”。“李叔”里的“叔”,则是根据从李氏家族那边称呼的)。那时我七,八岁 ,七、八岁的我一直认为小老李叔是一个快乐的人。小老李叔整天唱着歌儿出唱着歌儿进,会拉二胡,弹三弦,吹口琴。一有空就逗我们玩,用二胡摹我们的乳名。小老李叔当过兵,这些乐器是他从部队带回来的,是当时村里最新鲜、最奇妙的东西。院里院外的小孩子都喜欢围着他转。他是一个直白得孩童的眼睛都看得清楚的人。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去寻青,或者去找什么吃物。反正他到了那片令人馋的荞地旁。我想他一定哼着歌,激情洋溢的歌一定使他在山顶获得一种欲飘的快乐。在山风中他一定洋洋洒洒,象杨树上的一个飘逸的叶子。两年来仙人掌,磨芋,长出不久的琵芭叶,松树针叶上的挂菇粉......一直是他餐桌上的主食,他饥肠辘辘,他的世界却似乎并不营养不良。
成人的世界似乎与孩子的世界永远地不同,隔得看不清似地遥远。小老李叔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以及他自已孩子一样的快乐,并没有使成人世界里的成年人们感到快乐。或者说成年人们对这种快乐并没有认可。或者说这种快乐是对成年人的一种冒犯!也许是这种孩子气的快乐已经破坏了多年来饥饿带来的凄苦、无奈、麻木、困窘和宿命。这种孩子气的快乐鲜然地刺痛了他们麻木的神经,这些复苏的神经使他们觉得更加绝望。随着小老李叔艺术才能的一点点演示,他们对小老李叔孩子气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他们觉得这种孩子气出现在一个成年人身上是很危险的事情,他们觉得有必要制止。
另一个原因是:他是从村尾来村头倒插的门。倒插门在我们的乡村一直是待遇有别,因为在农村,这种人一直被看做是很没有能力的人。除非自已特别努力,在漫长的日子里一点点重新树立自已的形象,否则,这种有别于常人的景遇会延长数年,乃至一辈子。
由于他是倒插门,所以,他须改名,他被更名为杨姓,也许是要他当杨这个大家族的异物,他的杨姓名字一直就没有能够叫出来,一直延用李家的名儿。
再后来,他的两个名儿都被淡化,似乎要证明他不但是家族中的异物,而且是那种应该受到奚落的异物,他被取了一个绰号:“勺发”。这两个字完全是谐音,实际上应该是“骚发”更确切。倘若文雅一些解释就是:故意露脸儿、喜欢张扬自已、弦耀自已的风流劲。但是,我的一九七三年初夏的故乡,它似乎还要刻薄、甚至在尖酸中还掩藏着遭贱人的那种诡秘的窃笑。按照本意就是--当时的“骚”,就是“骚狐狸精”里的“骚”。而人们对这个“骚”倘觉不直观、有点抽象,更具体和形象化的就是农历三月天,在收割后高晴开阔的田野里,成十上百的毛驴子嚼着、奔着、叫着--这种叫声是从吃着干蚕豆粒、晒着中天的艳阳、皮毛开始黝黑油亮的公驴嘶亮出的,这是公驴一年四季里最辉煌最青春的日子,也最短暂,它们公然大声朝母驴嘶鸣、公然旋风般角逐、然后在蓝天白云下、在宽敞的田间地头、在有意和无意的男女老幼的眼皮底下,充满激情地跳上母驴的肥臀......这就是“骚发”的本意。
但是,“勺发”这个绰号,连娃们都可以叫。
“‘勺发’,饭吃了吗?”
“‘勺发’,玩纸牌儿!”
“‘勺发’,吹段口琴!”
“‘勺发’用二胡拉段‘赶马调!”
“‘勺发’弹曲三弦,好长时间没听你的三弦曲了!”
不管是小孩或者是成年人,都可以这样叫,他不恼,他只看你一眼,看你是不是认真,只要你认真,就给你奏。
三
没有人知道小老李叔在山坡的荞地边逗留的原因,也许他仅只是路过--到家里的自留地时路过而已;也许是在遍山野岭寻找可以充饥的野菜野薯;也许他真的是去偷地里的青荞--那些青荞的确是在那种年代可以让人不停咽唾液的饕餮之物。本来,种种的原因都不是原因,谁也不会从这件事上看出更深的奥意,但是,这件普通而微小的事情,却引发了两个生产队之间大的流血冲突。
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在院里玩,突然听到一个高尖急促的声音:“快走!‘勺发’被一队的人打了!”我随着大人的潮流往外涌,大人的潮流里还裹胁着一个缠着小脚的婆婆,这位婆婆颤抖的唇里不停发出:这咂资革?(这怎么办)这咂资革?这贼砍的!(骂李叔语)这贼杀的!这贼砍的啊--这贼杀的哟--!
人们涌奔到我家大门口,站在几块大青石铺就的台阶往山坡眺望,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一片的人流在山坡的荞地摇来晃去,象狂暴的风在袭卷一片失去方向的落叶--小老李叔就是那枚无助而脆弱的落叶,小老李叔边左避右闪,逃避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袭击,边奋力突围,向村庄的方向逃窜。
这些细节历历在目。这些在电影里出现的镜头一但历历在目,人们立即表现反常,脸色死人样无血苍白,我觉得口渴极了,拼命咽唾液,而裹胁在人群里的缠着小脚的婆婆,一但看清自已的女婿在荞地里象一枚败叶,在锄头和扁担林里无助地狂舞,立刻象被撤了架,散落在地上。
那时的人们面对这种场景,不象今天的人们面对自相残害的同胞,还能够坐怀不乱地象看戏或观耍猴一样充满乐趣,甚至可以津津乐道,那时,我听到了每个人都拼命喘气,越是这样气就越难喘,喉咙里似被什么塞堵,有人开始大声地咳嗽,想把堵塞物从喉咙里抠弄出来,而更多的人却害怕把声音弄响,用手使劲地捂住口和鼻,想保持住最初的死寂。
山坡上的人越聚越多,竟然出现了妇女和孩子,妇女和孩子的手里竟然握着亮锃锃的镰刀,在阳光下逼刺人的眼,从一样的亮度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些刚磨过不久的利刃。
“是一队人!”眼尖的一个人喊道。“全是一队人!”“全是......全是....”“全是......全是......全是.......”死寂的空气被呼喊声点燃,一旦点燃,空气将被烧成灰烬!
这时,人们发现黑乎乎的一股人流从坡顶往下奔,象一股巨大的洪水,从山坡上滚滚而下,而在人流前面却有一个小黑点不停晃动,我看清了,那个小黑点就是小老李叔。小老李叔发挥了超人的才能,竟然撇开了千军万马的层层包围,象一个倘未退役的兵士那样,朝自已的村庄狂奔而来。而那些留在山坡上的妇女和孩子,一边享受着胜利带来的喜悦,一边以胜利者的姿态,尽情用镰刀左右开弓地砍劈贴在地上的那些青苗。我似乎能猜度出他们此时的心情,如果他们当时诅咒的话,肯定有这么一句:这些薄薄的、娇嫩的青苗,太把我们折磨够了!今天,我让你们见鬼去吧!
荞一直都是沉默者。没有人听过它说一个字,给事物端个是非,仿佛事物原来就没有是非。也不愤怒。但是,我感到了它的痛苦。
它的痛苦是无音的,以致于二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感到它的隐痛。二十年来,我再也没有听说过谁提起过它,我最慈善的公公、我本家最讲理义的大老、后来和我一起继续成长起来的亲密的朋友,甚至我的小老李叔,我并不认为他们有意徊避,因为他们都是族里有主见,有自已见解的人儿。特别是小老李叔,这个连孩子的眼睛都能看透的人,他不会把什么东西掩蔽得那么深,只要他心里有话,他就会说。
如果有谁提起过它,即使不能够责备自已,责备一两句当年别的施虐者,我痛苦的重会减轻,我会得到慰藉,因为无论如何这也不单是荞的事。
但是,再也没有人提起过它来。
在这些日复一日的尘封的日子里,我还是感到那片被拦腰斩断的青荞,它没有忘记。它在山坡上睁着一双眼,醒着。它甚至从来就没有睡去!它只不过象一块坚硬的石头,被折断后,埋进时间的土里。
四
我以为自已也被埋进时间的土里,上了锈,成了僵质的土。然而,某年的某天,竟被远山顶上的荞削去了土,露出皮来;剥去坚硬的皮,剩下坚硬的质;打开坚硬的质,露出颤栗的魂,我还是在无意中看到了自已苍白的血!
五
我没有亲见那地里的荞,不过我能想象得出,它那鲜嫩的秸叶像光鲜的青草一样,凌乱地铺陈着,炽白的阳光射照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这些秸叶的断口处开始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这种诱惑人的清香似是来自它的生命深处,实际上这种诱惑已经迷惑了别的众多的生命个体--我很难描述,作为庄稼人,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幼小的庄稼,可以象铺陈青草一样被肆意虐倒和铺陈。而虐倒和铺陈这些庄稼的,竟然是庄稼人中最柔软的女人手和最鲜嫩的孩子的手!
这些手和地里的庄稼是多么的接近!
这些和地里的庄稼几乎是同出一辙、来自同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的手, 它们应该相亲、相悦和相爱,她们应该属于生命中的最娇柔的部分,如果生命个体中还有最后一点善的话,就应该属于她们;如果生命个体中还有最后一缕真的话,也应该属于她们。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最可怕的恶梦,很长时间我一直没有解脱出来,及至长大成人,面对残酷的生存竞争,我知道了人面对生存是可以抛弃很多很多的,直至一切,可以只剩生命最原始的状态。
而那些充满生命色彩的手,它们的生命实际上已经被饥饿抽成真空,每一点与生存有关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它们极度地扭曲、变形。
这是一个无法消解的恶梦,它不会消除。除非我不想它,但是,就在那个时候它也跟着我!
六
小老李叔突破了山地里的一队的人们的封锁,象一只受惊的麋鹿一路奔驰下来,然后奇迹般地从坍塌了的我们院子的后围墙跃进,出现在我们面前。长时间的奔跑和极度的紧张使他的脸色土灰白惨,他的整个身体象一堆没有剩下一滴血液的走肉。他迅疾地躲进了自家的偏房。自家的房屋也不再是可以逃避险恶的避难所,很快那些追击的人们尾随而至,一队人马迅疾从坍塌的后围墙涌进,另队人马却在大门口准备好截击。随着竭斯底里的喝斥声越来越喧嚣,小老李叔象一阵旋风,掀开屋门,跳到院心,缠着小脚的小老李叔的岳母,稍无声息地打开大门门栓,门外黑鸦鸦一片人群,皆举着锄头把和扁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表情都一样的凶狠,有的甚至是温和的,这部分人也许怎么也吊不起对小老李叔的仇意,只是象征性地拍打了小老李叔的臂部和臀部,小老李叔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重击。所以,小老李叔没有被击倒,迅疾穿过了林立的扁担和锄头把的攻击,侥幸地躲过了一劫。
但是还有一劫。
小老李叔带领一彪高大精悍人马很快杀了回来,其中有二队的队长和小老李叔的兄弟。这时村里的高音喇叭此起彼伏地呼喊着禁止械斗!禁止械斗!禁止械斗!!!但是在这时刻,这种严正的声音也显得过于苍白,只略略增加了些悲壮成分。
械斗开始在一口井的周围,结束在几十家的门外和几块山地里。我亲见山地里的血。我还亲见小老李叔那缠脚岳母的悲壮的一幕。小老李叔缠脚的岳母、这位几乎走得不太稳的老人也来了。我是命运让我来的,让我从放学了的二年级的教室跑出来,来到这个不祥的地方,比我大比我小的人们都象受惊吓的鸟,一嗅到这股不祥的气息,就纷纷缩躲进自已的窠里。后来有的伙伴告诉我,他们一回家就把门顶死。我就看见一个比我大两三岁的伙伴,吓得从一座庙后的深沟里往回走,那里长满了比人还高许多的荨麻。我却没有。我象要找什么似的,在空荡荡的巷道和村头走。哪里过分寂静就往哪里走,哪里过分纷乱就往哪里走。我常常遇到一个血人躺着;或者背靠着墙,头耷拉在肩上。看过之后,又走,就这样来到了井边。
我是命运让我以一个幽魂来游荡的,而小老李叔的母岳,我叫她老太太的老人,却是带着使命来的,她也是一个幽魂,她从小老李叔的身上嗅到了一股不祥的气息,她是跟着这股气息来的,这股气息终于把这位老人带到了她要来的地方。我和老人几乎同时看到了一根扁担举上了高空,这根扁担下落的位置就是小老李叔的后脑勺,而小老李叔此时却正在攻击着前面的对手,小老李叔已经被雪耻和攻击胀红了眼,已经散失了保护自已的能力。就在这根扁担悄悄落到小老李叔后脑勺的一瞬,老人用她枯木一样的臂膀挡住了这猛烈的一击,我听到了墩实的栗木扁担砍在腐朽的枯木上的声音,那是一种不堪一击的声音。结果,这截枯木嘎嘎吱吱断裂,绽开出一些墙土一样的东西。
七
这个故事应该结束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关于荞的故事。这个故事和荞的联系似乎是偶然的,但是,它们又有多少必然性啊!
后来我到异地读书,就很少回家。一回去,还能见着小老李叔,我还是那样叫,他还是那样答。笑,从大门外进来,哩嘞哩嘞咙,哩咙嘞哩咙。哼着的小曲最先跃过院墙,然后才听见他轻快的脚步,然后才是他脸上乐融融的笑,最后出现的才是他七、八年前穿着的那套蓝衣服。由于不显老,平头、衣服又没有变,所以看上去就整个是原来的那个人儿。后来,听说那个很疼他的岳母去世了,他也不很伤感,因此还招来过一些闲话。
奶奶去世后,我们举家迁到了县城,几乎就再不见面,后来听说小老李叔病了,患糖尿病和肺结核。这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是很难治的。一直到我在城里举行婚礼时的席宴上才看到他,走路已有些踉跄,下台阶时一个大滑,慌得我去拉,他已立稳,回我一个歉意的笑。这笑又隐隐约约苏生了十年前的他,但杂有些牵强,力不从心;还有点苍老。
八
这就是我见过的荞,它永远不会以显著的形象出现,他几乎就站在阴冷的角落。有时也会浮起一种涟漪--类似水纹的笑,但是,它是清浅的,是常在而不会消失的。它广居于山间和僻野,岁岁年年,守着自已的日光,向着瘠薄的深处滑行。
只要有土地,不管如何瘠薄,不管有多高寒的山峦,有多深幽的峡谷,就有它的身影,就有它清淡若无的花朵,就有它的不停竭的繁殖。山风一来,它还笑,笑得那样清浅,酣畅和质朴,仿佛就是土地本身发出来的那种惬意。
很多与它同宗同族的庄稼们都往前走了,成了新的、高产稳产质优的主人。稻子变得越来越圆阔了,玉米一个肩膀也扛了两大棒,麦子也是越来越肥胖了,就是辣椒、土豆这些远亲也是今非昔比--只有荞,仿佛就独自守着那点祖宗留下的破房屋、旧衣裳,仍然精瘦,黢黑,不起眼。仍然守着过去,守着长了苔丝的日子。仍然是心甘情愿的仆从。
一些有远见的植物学家,已经若干年前就在收藏植物的种籽,因为现在的种籽实在是更新得太快了,有的已经走得非常远。它们到底从什么地方来,总得给它们留个本。这是有相当好处的。很多事物都是往前走易,往回走难,譬如时间,譬如植物的种籽。而荞则不必要,因为它在最冷僻的一角,没有更新,也勿须更新,似乎它天生就没有新和旧的区分。它自已就是自已的本,自已就是自已的根。如果真有活化石的话,那么,荞就是。
穷苦,然后寂寥,永久。这就是荞与生俱来的命。
2001.7.29.
大理市凤仪一中(671000) 杨友泉
<散文> 杨友泉
山坡上穷苦的一种。
常常在高高的山坡上、边远的山峁间、石砂汇聚的沙滩上看见它的影子。它的影子寂寥。它的颜色蔫黄,只在蔫黄里掺了一绺浅淡的绿,远远望去,象黄土地分离出来的一部分。
一次,在滇西云遮雾绕的崇山峻岭的公路中穿行,眼睛很快被云雾所湿,心情也湿漉漉的。这时在被高木大树和险峻陡峭包围的山巅上,有一片浅白的花,青青嫩嫩地铺着,轻轻松松地在大片大片的浓湿的绿中开着,象一片飞来的闲云野鹤,在人间和天界间挂悬着。细看却有人留下的痕迹,是人撒播出来的景,却不好想象人是从哪叠悬崖,哪丛深林中上去......有人说,那是荞。
荞我见过,就是长在最高的山顶,人迹少至的寒冷地方;或者是边缘的沙滩地上。瘠瘦的砂土中也立着几棵枯槁的形象,颜色衰微,似乎就是土地的颜色。只在衰微的叶子上,涂着一抹有气无力的绿,但如果以为它就要接近生命的尾声,那你就错了。这才是它生命的开始,它还要成长、开花、结籽呢。
它的花浅白浅白,淡而又淡,细碎的花朵撒在沟沟,峁峁间,像一些落下的不起眼的尘粒。在整个开花的季节里,它似乎卑微得退出了花的位置,只是在所有的花凋弊后,它才冷不丁地从你背后探出头来,补上这块空地,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花。
它的籽极瘦,就象只剩下三根肋骨支撑着似的。黢黑的里面似包含多少苦涩。皮肤松瘪。整个形象枯槁而苍老,和它的同族兄弟麦无法相比。小麦一诞生就显得两颊饱满,里面包含着多少养分似的,颜色更是既纯正又健康,年轻而可爱。
这就是荞,只要有土,一撮、一捧、薄薄的一片就够了。它不需要太多的水分,一口、一杯,一小盆,天上稀稀疏疏掉下几粒也就够了。它似乎也不计较温度,酷热的乱石岗,冷寒的大山巅,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原来我以为这种贫瘦的植物应该消逝了,却不知中国有多少正在老化和荒芜的土地,这些土地正等待着鲜活的生命去扶持,去养护,去填补。
却顽强。
被洪水从山上冲走,来到沟边、土塬、荒滩,不管是被暴力裹胁,还是远走他乡自甘流浪,只要有它经过,就有它的痕迹。一株、一丛、一簇、一坡或者一坳,随便地摆放着,随便地就开了花,随便地就繁殖了一大片的后代。仍然那样蔫黄,那样浅白,仍然近乎不存在。
却存在着。一点也不松懈,天天执着地。
生命的枯竭来自干旱。当弥天的干旱象无数蝗虫啃噬植物一样,发出嗞嗞嗞的响声来吸吮土地,小麦、玉米、蚕豆、水稻这些人们赖以生存的经典作物,也相继毙命时,天地间似乎再也看不到一抹绿了。漫天的枯槁连接着大地的枯竭,鹅黄死亡一样浮在天际,伸长着脖子窥探,久久不肯离去。人们在第二年的秋天也只是收到一些枯萎的稻桔时,同时也收到了一场饥饿带来的恐慌。人们终于到了第三年才在山峁上看到一抹绿,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当所有的绿战败后,死亡后,撩起来的绿。仍然那样蔫黄,在蔫黄中蕴藏着一抹淡淡的绿--只有在那天看到这种绿后,才算真正看到了生命样的绿,才觉得生命原来也可以埋得这样深,埋得这样平淡。那天,我亲眼看到了这抹绿,它站得很高很高,快要接近山顶。它的形状小且不规则,但己无人挑剔,人们只看见它使劲往外膨胀,我听到了它用力时骨节的咯咯声,我知道它面对的外力太大了。空气、阳光、土地、昆虫、人......都形成了巨大的阻力。人们充满恐惧地注视着山坡上的这抹绿,它很脆弱。人们曾经以同样充满希望的眼睛注视过小麦、水稻、玉米,人们的希望曾经破灭。
但是它却成长了,它继续漫延,象水洇在地上一样无声无息地向干枯的空间漫延。坳绿了,峁绿了,大半个山坡也绿了。
后来我想:那么多的作物在荞面前为什么都显得有些矫情,金枝玉叶似的。是不是每一种坚强都必须经过这样惨烈的检验人们才得以了解。是人们浅薄,还是事物太隐密。
二
如果我对荞有这么多的认识,我也许不会写下该文。它促使我写下该文,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人对荞的生长也产生了巨大的阻力。人们几乎对那片即将用来维系人们自己生命的绿造成灭产时,除了震惊我更多的是感到困惑。多年来这事梗介着我,我不得不写下该文,才不算太令人塞责。
那坡绿顽强地抵抗了病虫害、持续不断的干旱、高温、风沙等天灾的侵袭后,面对人祸却显得无能为力。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阳光炽白地照在山岗上,但是,人们已经不太关心阳光的炽白带来的灾难。人们关心的是这抹将给生命带来希望的绿,归谁享有。享有者尽其维护,不能享有者尽可能往边上靠。靠得最近的是第一生产队,这个生产队不久前和第二生产队--荞地拥有者,是同一个生产队,分开不长时间。现在,它可以堂而皇之地向对方提出要求:要么共享,要么谁都甭想拥有。
没有人关心这天的阳光如何炽白,炽白的阳光却给人们带来不详的预兆。首当其冲受害的是和我家住一个院子的小老李叔(这是一个复称,有点象复姓。“小老”指他在我们家族里属于爷辈,由于排到最小故称。我们这里都把“爷”喊成“老”。“李叔”里的“叔”,则是根据从李氏家族那边称呼的)。那时我七,八岁 ,七、八岁的我一直认为小老李叔是一个快乐的人。小老李叔整天唱着歌儿出唱着歌儿进,会拉二胡,弹三弦,吹口琴。一有空就逗我们玩,用二胡摹我们的乳名。小老李叔当过兵,这些乐器是他从部队带回来的,是当时村里最新鲜、最奇妙的东西。院里院外的小孩子都喜欢围着他转。他是一个直白得孩童的眼睛都看得清楚的人。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去寻青,或者去找什么吃物。反正他到了那片令人馋的荞地旁。我想他一定哼着歌,激情洋溢的歌一定使他在山顶获得一种欲飘的快乐。在山风中他一定洋洋洒洒,象杨树上的一个飘逸的叶子。两年来仙人掌,磨芋,长出不久的琵芭叶,松树针叶上的挂菇粉......一直是他餐桌上的主食,他饥肠辘辘,他的世界却似乎并不营养不良。
成人的世界似乎与孩子的世界永远地不同,隔得看不清似地遥远。小老李叔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以及他自已孩子一样的快乐,并没有使成人世界里的成年人们感到快乐。或者说成年人们对这种快乐并没有认可。或者说这种快乐是对成年人的一种冒犯!也许是这种孩子气的快乐已经破坏了多年来饥饿带来的凄苦、无奈、麻木、困窘和宿命。这种孩子气的快乐鲜然地刺痛了他们麻木的神经,这些复苏的神经使他们觉得更加绝望。随着小老李叔艺术才能的一点点演示,他们对小老李叔孩子气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他们觉得这种孩子气出现在一个成年人身上是很危险的事情,他们觉得有必要制止。
另一个原因是:他是从村尾来村头倒插的门。倒插门在我们的乡村一直是待遇有别,因为在农村,这种人一直被看做是很没有能力的人。除非自已特别努力,在漫长的日子里一点点重新树立自已的形象,否则,这种有别于常人的景遇会延长数年,乃至一辈子。
由于他是倒插门,所以,他须改名,他被更名为杨姓,也许是要他当杨这个大家族的异物,他的杨姓名字一直就没有能够叫出来,一直延用李家的名儿。
再后来,他的两个名儿都被淡化,似乎要证明他不但是家族中的异物,而且是那种应该受到奚落的异物,他被取了一个绰号:“勺发”。这两个字完全是谐音,实际上应该是“骚发”更确切。倘若文雅一些解释就是:故意露脸儿、喜欢张扬自已、弦耀自已的风流劲。但是,我的一九七三年初夏的故乡,它似乎还要刻薄、甚至在尖酸中还掩藏着遭贱人的那种诡秘的窃笑。按照本意就是--当时的“骚”,就是“骚狐狸精”里的“骚”。而人们对这个“骚”倘觉不直观、有点抽象,更具体和形象化的就是农历三月天,在收割后高晴开阔的田野里,成十上百的毛驴子嚼着、奔着、叫着--这种叫声是从吃着干蚕豆粒、晒着中天的艳阳、皮毛开始黝黑油亮的公驴嘶亮出的,这是公驴一年四季里最辉煌最青春的日子,也最短暂,它们公然大声朝母驴嘶鸣、公然旋风般角逐、然后在蓝天白云下、在宽敞的田间地头、在有意和无意的男女老幼的眼皮底下,充满激情地跳上母驴的肥臀......这就是“骚发”的本意。
但是,“勺发”这个绰号,连娃们都可以叫。
“‘勺发’,饭吃了吗?”
“‘勺发’,玩纸牌儿!”
“‘勺发’,吹段口琴!”
“‘勺发’用二胡拉段‘赶马调!”
“‘勺发’弹曲三弦,好长时间没听你的三弦曲了!”
不管是小孩或者是成年人,都可以这样叫,他不恼,他只看你一眼,看你是不是认真,只要你认真,就给你奏。
三
没有人知道小老李叔在山坡的荞地边逗留的原因,也许他仅只是路过--到家里的自留地时路过而已;也许是在遍山野岭寻找可以充饥的野菜野薯;也许他真的是去偷地里的青荞--那些青荞的确是在那种年代可以让人不停咽唾液的饕餮之物。本来,种种的原因都不是原因,谁也不会从这件事上看出更深的奥意,但是,这件普通而微小的事情,却引发了两个生产队之间大的流血冲突。
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在院里玩,突然听到一个高尖急促的声音:“快走!‘勺发’被一队的人打了!”我随着大人的潮流往外涌,大人的潮流里还裹胁着一个缠着小脚的婆婆,这位婆婆颤抖的唇里不停发出:这咂资革?(这怎么办)这咂资革?这贼砍的!(骂李叔语)这贼杀的!这贼砍的啊--这贼杀的哟--!
人们涌奔到我家大门口,站在几块大青石铺就的台阶往山坡眺望,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一片的人流在山坡的荞地摇来晃去,象狂暴的风在袭卷一片失去方向的落叶--小老李叔就是那枚无助而脆弱的落叶,小老李叔边左避右闪,逃避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袭击,边奋力突围,向村庄的方向逃窜。
这些细节历历在目。这些在电影里出现的镜头一但历历在目,人们立即表现反常,脸色死人样无血苍白,我觉得口渴极了,拼命咽唾液,而裹胁在人群里的缠着小脚的婆婆,一但看清自已的女婿在荞地里象一枚败叶,在锄头和扁担林里无助地狂舞,立刻象被撤了架,散落在地上。
那时的人们面对这种场景,不象今天的人们面对自相残害的同胞,还能够坐怀不乱地象看戏或观耍猴一样充满乐趣,甚至可以津津乐道,那时,我听到了每个人都拼命喘气,越是这样气就越难喘,喉咙里似被什么塞堵,有人开始大声地咳嗽,想把堵塞物从喉咙里抠弄出来,而更多的人却害怕把声音弄响,用手使劲地捂住口和鼻,想保持住最初的死寂。
山坡上的人越聚越多,竟然出现了妇女和孩子,妇女和孩子的手里竟然握着亮锃锃的镰刀,在阳光下逼刺人的眼,从一样的亮度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些刚磨过不久的利刃。
“是一队人!”眼尖的一个人喊道。“全是一队人!”“全是......全是....”“全是......全是......全是.......”死寂的空气被呼喊声点燃,一旦点燃,空气将被烧成灰烬!
这时,人们发现黑乎乎的一股人流从坡顶往下奔,象一股巨大的洪水,从山坡上滚滚而下,而在人流前面却有一个小黑点不停晃动,我看清了,那个小黑点就是小老李叔。小老李叔发挥了超人的才能,竟然撇开了千军万马的层层包围,象一个倘未退役的兵士那样,朝自已的村庄狂奔而来。而那些留在山坡上的妇女和孩子,一边享受着胜利带来的喜悦,一边以胜利者的姿态,尽情用镰刀左右开弓地砍劈贴在地上的那些青苗。我似乎能猜度出他们此时的心情,如果他们当时诅咒的话,肯定有这么一句:这些薄薄的、娇嫩的青苗,太把我们折磨够了!今天,我让你们见鬼去吧!
荞一直都是沉默者。没有人听过它说一个字,给事物端个是非,仿佛事物原来就没有是非。也不愤怒。但是,我感到了它的痛苦。
它的痛苦是无音的,以致于二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感到它的隐痛。二十年来,我再也没有听说过谁提起过它,我最慈善的公公、我本家最讲理义的大老、后来和我一起继续成长起来的亲密的朋友,甚至我的小老李叔,我并不认为他们有意徊避,因为他们都是族里有主见,有自已见解的人儿。特别是小老李叔,这个连孩子的眼睛都能看透的人,他不会把什么东西掩蔽得那么深,只要他心里有话,他就会说。
如果有谁提起过它,即使不能够责备自已,责备一两句当年别的施虐者,我痛苦的重会减轻,我会得到慰藉,因为无论如何这也不单是荞的事。
但是,再也没有人提起过它来。
在这些日复一日的尘封的日子里,我还是感到那片被拦腰斩断的青荞,它没有忘记。它在山坡上睁着一双眼,醒着。它甚至从来就没有睡去!它只不过象一块坚硬的石头,被折断后,埋进时间的土里。
四
我以为自已也被埋进时间的土里,上了锈,成了僵质的土。然而,某年的某天,竟被远山顶上的荞削去了土,露出皮来;剥去坚硬的皮,剩下坚硬的质;打开坚硬的质,露出颤栗的魂,我还是在无意中看到了自已苍白的血!
五
我没有亲见那地里的荞,不过我能想象得出,它那鲜嫩的秸叶像光鲜的青草一样,凌乱地铺陈着,炽白的阳光射照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这些秸叶的断口处开始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这种诱惑人的清香似是来自它的生命深处,实际上这种诱惑已经迷惑了别的众多的生命个体--我很难描述,作为庄稼人,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幼小的庄稼,可以象铺陈青草一样被肆意虐倒和铺陈。而虐倒和铺陈这些庄稼的,竟然是庄稼人中最柔软的女人手和最鲜嫩的孩子的手!
这些手和地里的庄稼是多么的接近!
这些和地里的庄稼几乎是同出一辙、来自同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的手, 它们应该相亲、相悦和相爱,她们应该属于生命中的最娇柔的部分,如果生命个体中还有最后一点善的话,就应该属于她们;如果生命个体中还有最后一缕真的话,也应该属于她们。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最可怕的恶梦,很长时间我一直没有解脱出来,及至长大成人,面对残酷的生存竞争,我知道了人面对生存是可以抛弃很多很多的,直至一切,可以只剩生命最原始的状态。
而那些充满生命色彩的手,它们的生命实际上已经被饥饿抽成真空,每一点与生存有关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它们极度地扭曲、变形。
这是一个无法消解的恶梦,它不会消除。除非我不想它,但是,就在那个时候它也跟着我!
六
小老李叔突破了山地里的一队的人们的封锁,象一只受惊的麋鹿一路奔驰下来,然后奇迹般地从坍塌了的我们院子的后围墙跃进,出现在我们面前。长时间的奔跑和极度的紧张使他的脸色土灰白惨,他的整个身体象一堆没有剩下一滴血液的走肉。他迅疾地躲进了自家的偏房。自家的房屋也不再是可以逃避险恶的避难所,很快那些追击的人们尾随而至,一队人马迅疾从坍塌的后围墙涌进,另队人马却在大门口准备好截击。随着竭斯底里的喝斥声越来越喧嚣,小老李叔象一阵旋风,掀开屋门,跳到院心,缠着小脚的小老李叔的岳母,稍无声息地打开大门门栓,门外黑鸦鸦一片人群,皆举着锄头把和扁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表情都一样的凶狠,有的甚至是温和的,这部分人也许怎么也吊不起对小老李叔的仇意,只是象征性地拍打了小老李叔的臂部和臀部,小老李叔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重击。所以,小老李叔没有被击倒,迅疾穿过了林立的扁担和锄头把的攻击,侥幸地躲过了一劫。
但是还有一劫。
小老李叔带领一彪高大精悍人马很快杀了回来,其中有二队的队长和小老李叔的兄弟。这时村里的高音喇叭此起彼伏地呼喊着禁止械斗!禁止械斗!禁止械斗!!!但是在这时刻,这种严正的声音也显得过于苍白,只略略增加了些悲壮成分。
械斗开始在一口井的周围,结束在几十家的门外和几块山地里。我亲见山地里的血。我还亲见小老李叔那缠脚岳母的悲壮的一幕。小老李叔缠脚的岳母、这位几乎走得不太稳的老人也来了。我是命运让我来的,让我从放学了的二年级的教室跑出来,来到这个不祥的地方,比我大比我小的人们都象受惊吓的鸟,一嗅到这股不祥的气息,就纷纷缩躲进自已的窠里。后来有的伙伴告诉我,他们一回家就把门顶死。我就看见一个比我大两三岁的伙伴,吓得从一座庙后的深沟里往回走,那里长满了比人还高许多的荨麻。我却没有。我象要找什么似的,在空荡荡的巷道和村头走。哪里过分寂静就往哪里走,哪里过分纷乱就往哪里走。我常常遇到一个血人躺着;或者背靠着墙,头耷拉在肩上。看过之后,又走,就这样来到了井边。
我是命运让我以一个幽魂来游荡的,而小老李叔的母岳,我叫她老太太的老人,却是带着使命来的,她也是一个幽魂,她从小老李叔的身上嗅到了一股不祥的气息,她是跟着这股气息来的,这股气息终于把这位老人带到了她要来的地方。我和老人几乎同时看到了一根扁担举上了高空,这根扁担下落的位置就是小老李叔的后脑勺,而小老李叔此时却正在攻击着前面的对手,小老李叔已经被雪耻和攻击胀红了眼,已经散失了保护自已的能力。就在这根扁担悄悄落到小老李叔后脑勺的一瞬,老人用她枯木一样的臂膀挡住了这猛烈的一击,我听到了墩实的栗木扁担砍在腐朽的枯木上的声音,那是一种不堪一击的声音。结果,这截枯木嘎嘎吱吱断裂,绽开出一些墙土一样的东西。
七
这个故事应该结束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关于荞的故事。这个故事和荞的联系似乎是偶然的,但是,它们又有多少必然性啊!
后来我到异地读书,就很少回家。一回去,还能见着小老李叔,我还是那样叫,他还是那样答。笑,从大门外进来,哩嘞哩嘞咙,哩咙嘞哩咙。哼着的小曲最先跃过院墙,然后才听见他轻快的脚步,然后才是他脸上乐融融的笑,最后出现的才是他七、八年前穿着的那套蓝衣服。由于不显老,平头、衣服又没有变,所以看上去就整个是原来的那个人儿。后来,听说那个很疼他的岳母去世了,他也不很伤感,因此还招来过一些闲话。
奶奶去世后,我们举家迁到了县城,几乎就再不见面,后来听说小老李叔病了,患糖尿病和肺结核。这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是很难治的。一直到我在城里举行婚礼时的席宴上才看到他,走路已有些踉跄,下台阶时一个大滑,慌得我去拉,他已立稳,回我一个歉意的笑。这笑又隐隐约约苏生了十年前的他,但杂有些牵强,力不从心;还有点苍老。
八
这就是我见过的荞,它永远不会以显著的形象出现,他几乎就站在阴冷的角落。有时也会浮起一种涟漪--类似水纹的笑,但是,它是清浅的,是常在而不会消失的。它广居于山间和僻野,岁岁年年,守着自已的日光,向着瘠薄的深处滑行。
只要有土地,不管如何瘠薄,不管有多高寒的山峦,有多深幽的峡谷,就有它的身影,就有它清淡若无的花朵,就有它的不停竭的繁殖。山风一来,它还笑,笑得那样清浅,酣畅和质朴,仿佛就是土地本身发出来的那种惬意。
很多与它同宗同族的庄稼们都往前走了,成了新的、高产稳产质优的主人。稻子变得越来越圆阔了,玉米一个肩膀也扛了两大棒,麦子也是越来越肥胖了,就是辣椒、土豆这些远亲也是今非昔比--只有荞,仿佛就独自守着那点祖宗留下的破房屋、旧衣裳,仍然精瘦,黢黑,不起眼。仍然守着过去,守着长了苔丝的日子。仍然是心甘情愿的仆从。
一些有远见的植物学家,已经若干年前就在收藏植物的种籽,因为现在的种籽实在是更新得太快了,有的已经走得非常远。它们到底从什么地方来,总得给它们留个本。这是有相当好处的。很多事物都是往前走易,往回走难,譬如时间,譬如植物的种籽。而荞则不必要,因为它在最冷僻的一角,没有更新,也勿须更新,似乎它天生就没有新和旧的区分。它自已就是自已的本,自已就是自已的根。如果真有活化石的话,那么,荞就是。
穷苦,然后寂寥,永久。这就是荞与生俱来的命。
2001.7.29.
大理市凤仪一中(671000) 杨友泉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