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社火
2020-12-14叙事散文柳向红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24 编辑
社火社火据说是以山西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著称。约有 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
社火社火据说是以山西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著称。约有 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24 编辑 <br /><br /> 社火
社火据说是以山西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著称。约有 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但我所说的社火并没有这么复杂,在我的记忆里,我甘肃家乡的社火就那么有限的几种。有传统小调,但不甚多,大多是把陕西秦腔里摘录下来的片断赋予我们传统的小调子,后来也有不改调子就用在社火里的,我想这就是秦腔与社火的亲缘关系以及其强大的感染力了。在故乡,人们形象的称社火为“地摊子”,就是因为她不用搭建舞台,只要在场地上围个圈就可以演出。
每逢过年,我总是想起家乡的社火来,故乡的事物就日夜萦绕在心中,自从上了大学,直到后来工作了三四年,社火占据了我大部分的心里空间,成了挥之不去的故乡文化情结。
我的邻居余公是个老社火迷。每到腊月农闲的时候,他总叫上我五爷、叔叔、他弟弟以及村里不多的几个大点的姑娘在自家被燃煤油灯熏得黑洞洞的屋子里吹打练唱起来。那时候我太小,就和几个伙伴在一边凑热闹,冷了就爬到余公的火炕上暖一会,常常这一暖就睡了过去,直到天亮才知道睡在余公的怀里。那时候就很奇怪余公不和他的媳妇同床的,长大了就渐渐的明白,余公父母包办的婚姻早早就破裂了,夫妻分居,可是他们直到现在一直生活在一起,没有争吵,没有离婚。所以我就佩服他和他那分居的媳妇家庭观念之强烈,对子女之厚爱。这样的事情恐怕在这热闹的都市里难得听说。这似乎就有点扯远了……
余公很聪明(至少小时候我这样认为),他会唱很多很多的折子戏(也就是秦腔里摘录的改成家乡传统小调的一段),就是后来我成为村里社火团主角的时候,我所学的社火折子戏都是他一句一句的教我的。我成为社火团主角是很偶然又很必然的事。那个时候我很喜欢唱戏的,有一次在余公家练习社火,突然余公就让我唱两句,我扭捏的唱了几句,大家就发现我了,小时候我的声音是很好听的,男女声都能唱得了。我三天时间就学会了一大折戏——《二进宫》,得到了余公的赏识。记得他对父母老说:“这娃子聪明,肯定有出息的!”当我以全镇成绩第一名考上重点高中,随后又上了重点大学,余公见到我的父母便说:“我说这娃子有出息哩!”我工作之后,回家总要发根好烟给他抽,感谢他那句话成了我一生的动力。我所学社火除了一些小调还有折子戏,主要有《二进宫》和《李延贵卖水》,前者主要是讲徐延章和四郎官精忠报国,保年幼太子直到登基的故事,后者是讲了一个穷书生卖水定终生,坚定的爱情故事。这两个故事对自己成长奠定了坚实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情观!每到了正月,村里的社火团总隔三差五的到其他村里去演出,偶尔演出也会被安排在农村土筑的舞台上,我的演出总会博得观众的掌声(或许是我年幼可爱吧),余公乐意把我塑造成一个女孩的形象,给我画上脸谱。那个时候,在演戏间隙里甚至有可爱的老妈妈到后台来要选我做她的儿媳妇,打听后知道我是男孩也就作罢了。在那几年每逢过年,我就受到社火团里演员的追捧,村人的夸奖,过几天明星般的生活。父母的脸上流露出难以遮掩的自豪。
后来由于升学的事情我离开了社火团,进入高中的时候,村里的社火团也就随之解散,直到今天社火团再也没有人张罗了。余公辞掉了社火团娅娅的职务(是对一把手的称呼,家乡农村是不叫娅娅的,发音为nia,但是这个音在普通话里是找不到的,就用娅娅代替),原因是孩子都已经娶妻生子,自己还那么出风头是要被笑话的。后来五爷以及社火团里的老人都相继去世,社火就没有了复苏的迹象。我觉得很可惜,直到现在,每逢过年总是想起家乡的社火来,因为这个扎根于生活,充分体现了人们爱恨情仇、忧愁以及快乐的文化,有其深厚的根基。更重要的是这种积极健康的文化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录象,就连村里的祭祀也改用放录象秦腔代替了。这或许也是一种进步吧……
几年前我回家时,村里冷冷清清,社火团的行头(演出服装等的称呼)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看见余公已经头发花白,腰驼的很厉害,不住的打着咳嗽,提起以前我们一起唱社火的事情,他眼睛就亮了,但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偶尔也哼几句,但已没有往日的激情。后来工作了,好几年没有回家了,村里的老人一个一个的相继入土,听说余公的身体还好,但是跟儿媳妇关系似乎不大好,生活过的颇为凄苦。我想明年一定回家,去看看余公和村里那些慈爱的老人。
想着,写着,不觉眼睛就潮湿了,自己到底是思念五爷以及相继去世的老人了。
故乡啊,你成了游子一生的牵挂!
2005年2月于广东潮州
社火据说是以山西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著称。约有 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但我所说的社火并没有这么复杂,在我的记忆里,我甘肃家乡的社火就那么有限的几种。有传统小调,但不甚多,大多是把陕西秦腔里摘录下来的片断赋予我们传统的小调子,后来也有不改调子就用在社火里的,我想这就是秦腔与社火的亲缘关系以及其强大的感染力了。在故乡,人们形象的称社火为“地摊子”,就是因为她不用搭建舞台,只要在场地上围个圈就可以演出。
每逢过年,我总是想起家乡的社火来,故乡的事物就日夜萦绕在心中,自从上了大学,直到后来工作了三四年,社火占据了我大部分的心里空间,成了挥之不去的故乡文化情结。
我的邻居余公是个老社火迷。每到腊月农闲的时候,他总叫上我五爷、叔叔、他弟弟以及村里不多的几个大点的姑娘在自家被燃煤油灯熏得黑洞洞的屋子里吹打练唱起来。那时候我太小,就和几个伙伴在一边凑热闹,冷了就爬到余公的火炕上暖一会,常常这一暖就睡了过去,直到天亮才知道睡在余公的怀里。那时候就很奇怪余公不和他的媳妇同床的,长大了就渐渐的明白,余公父母包办的婚姻早早就破裂了,夫妻分居,可是他们直到现在一直生活在一起,没有争吵,没有离婚。所以我就佩服他和他那分居的媳妇家庭观念之强烈,对子女之厚爱。这样的事情恐怕在这热闹的都市里难得听说。这似乎就有点扯远了……
余公很聪明(至少小时候我这样认为),他会唱很多很多的折子戏(也就是秦腔里摘录的改成家乡传统小调的一段),就是后来我成为村里社火团主角的时候,我所学的社火折子戏都是他一句一句的教我的。我成为社火团主角是很偶然又很必然的事。那个时候我很喜欢唱戏的,有一次在余公家练习社火,突然余公就让我唱两句,我扭捏的唱了几句,大家就发现我了,小时候我的声音是很好听的,男女声都能唱得了。我三天时间就学会了一大折戏——《二进宫》,得到了余公的赏识。记得他对父母老说:“这娃子聪明,肯定有出息的!”当我以全镇成绩第一名考上重点高中,随后又上了重点大学,余公见到我的父母便说:“我说这娃子有出息哩!”我工作之后,回家总要发根好烟给他抽,感谢他那句话成了我一生的动力。我所学社火除了一些小调还有折子戏,主要有《二进宫》和《李延贵卖水》,前者主要是讲徐延章和四郎官精忠报国,保年幼太子直到登基的故事,后者是讲了一个穷书生卖水定终生,坚定的爱情故事。这两个故事对自己成长奠定了坚实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情观!每到了正月,村里的社火团总隔三差五的到其他村里去演出,偶尔演出也会被安排在农村土筑的舞台上,我的演出总会博得观众的掌声(或许是我年幼可爱吧),余公乐意把我塑造成一个女孩的形象,给我画上脸谱。那个时候,在演戏间隙里甚至有可爱的老妈妈到后台来要选我做她的儿媳妇,打听后知道我是男孩也就作罢了。在那几年每逢过年,我就受到社火团里演员的追捧,村人的夸奖,过几天明星般的生活。父母的脸上流露出难以遮掩的自豪。
后来由于升学的事情我离开了社火团,进入高中的时候,村里的社火团也就随之解散,直到今天社火团再也没有人张罗了。余公辞掉了社火团娅娅的职务(是对一把手的称呼,家乡农村是不叫娅娅的,发音为nia,但是这个音在普通话里是找不到的,就用娅娅代替),原因是孩子都已经娶妻生子,自己还那么出风头是要被笑话的。后来五爷以及社火团里的老人都相继去世,社火就没有了复苏的迹象。我觉得很可惜,直到现在,每逢过年总是想起家乡的社火来,因为这个扎根于生活,充分体现了人们爱恨情仇、忧愁以及快乐的文化,有其深厚的根基。更重要的是这种积极健康的文化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录象,就连村里的祭祀也改用放录象秦腔代替了。这或许也是一种进步吧……
几年前我回家时,村里冷冷清清,社火团的行头(演出服装等的称呼)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看见余公已经头发花白,腰驼的很厉害,不住的打着咳嗽,提起以前我们一起唱社火的事情,他眼睛就亮了,但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偶尔也哼几句,但已没有往日的激情。后来工作了,好几年没有回家了,村里的老人一个一个的相继入土,听说余公的身体还好,但是跟儿媳妇关系似乎不大好,生活过的颇为凄苦。我想明年一定回家,去看看余公和村里那些慈爱的老人。
想着,写着,不觉眼睛就潮湿了,自己到底是思念五爷以及相继去世的老人了。
故乡啊,你成了游子一生的牵挂!
2005年2月于广东潮州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