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姐寄来毛线衣
2020-12-14叙事散文李昆恒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9 编辑
收到大姐寄来的毛线衣,这虽然己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件高领、黑色毛衣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那件毛衣寄托了一位大姐对她弟弟的
收到大姐寄来的毛线衣,这虽然己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件高领、黑色毛衣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那件毛衣寄托了一位大姐对她弟弟的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9 编辑 <br /><br /> 收到大姐寄来的毛线衣,这虽然己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件高领、黑色毛衣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那件毛衣寄托了一位大姐对她弟弟的深深的亲情及关爱,一想起这事,眼眶总有些湿润,也使我陷入了沉思,姐姐童年的身影总在脑海中出现。我敬重姐姐,敬佩姐姐为人,我能为有这样的大姐而骄傲。
六十年代正是自然灾害频频降临的年代,生存条件差,大家的日子过得很苦。
姐姐属猪,比我大一岁,现在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姐姐看上去比她实际年龄显得苍老得了许多。
那个年代不搞‘计划生育’,国家提倡“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干活”,一般的家庭,子女普遍都很多,五,六个七,八个子女很普遍。
全家就靠父亲一人的工资,既要维持全家人的生计,还要供养我们兄妹七人上学读书。父亲是一个读书人,他很明白,只有读书长知识,到外面去才能为国家做事 父亲就是一个通过读书,识字,懂道理,走出大山到省城公家做事,见过世面的人。
我们一大家人就住在一间二十多平方 米的土基平房里,房内满满的摆了三张床,就再没有什么空间及家什了,真可为家徒四壁。煮饭就在家门口,一个破木箱里放几快砖头,再装上一个铁三角架就算是露天厨房,遇到下雨天就只好打起伞煮饭。
父亲就凭着这样的信念,苦苦地供养着我们兄妹上学读书。父亲对我们很严,教我们奋发努力读书,做事。母亲慈祥善良,处处与人为善,开朗‘豁达照顾我们的生活,教会我们做人,还时时地帮人做活计挣些小钱添补家用。
在童年的情感天地中,姐姐的地位是仅次于母亲的。姐姐就像在田野中刨食的母鸡,总是带领着一群小鸡。当寻觅到食物后总是不停地个咯咯咯地叫唤着小鸡们来分享。然后又去寻觅新的食物。她用心地呵护着弟妹们的成长。
童年的生活,总是充满快乐,记忆中大姐是个秀气漂亮的女孩,乌黑的两鞭长头发齐腰杆,穿着件对襟花布衣裳总是洗得干干净净,大姐从小就懂事,听话,顾家,做事干活比较麻力,深得父亲单位同事及邻居的赞扬,都称她为“小大人”,的确“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直到上初中,每逢星期天,学校放假我们兄妹就跟着大姐到山上砍柴,采菌子,下河捉鱼,多的时候还可以去街上换些钱,以补家中燃眉之急。假期间有机会还到建筑工地做小工。跟随在大姐身旁的童年时代,日子虽然过得很苦,吃和穿比不上其他孩子 但我们兄妹总是充满着快乐和温馨。
童年的故乡很美,山清水秀天蓝,长满森林的大山环抱着小县城,县城是被史学家称为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一个重镇,往来边贸商贾云集,马帮曾川流不息地从父亲工作的盐务转运站把盐巴,驮往大山深处的山民及边疆民族地区。一条湾湾曲曲的银江河,穿城而过,一望无际的田野,蚕豆花开,麦苗青。处处鸟语花香,好一派田园风光,小县城特别的安祥,宁静。
“十六”岁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年龄,这时,大姐初中毕业了,她作出了一个叫父亲不能容忍的决定,她不准备继续读书,她要工作。记得父亲一定要她继续读书,对她说:“如果你不继续读书,我也就不上班了”,最终姐姐还是倔强地走向社会,到建筑工地挑沙灰,供销社当营业员,最后到县城要走两天山路的山区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她把青春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们,大姐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挑起了家庭及对弟妹们的责任的重担。
就在大姐工作的第二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州府所在地的一所中学高中班读书,全家都很高兴,因为当时一个县上能考上高中的同学为数很少。
风城的风是大的名不虚传,冬天是寒冷的,特别早晚风一刮起就像鬼哭狼嚎,天寒地冻,叫人受不了,县上来的同学比起城里人,各方面条件就要差得多。就在我上高中的第一个冬天我收到了大姐给我寄来的毛线衣,当时的高兴劲真无法形容,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件毛衣。还特意地与同学照了一张像,至今还珍藏着。
因大姐织来的毛衣而度过了寒冷而漫长的冬天。每当一看到这件毛衣就想到大姐,心头便有一种如同思念慈母般的心情。很难想像:而今十六,七岁的姑娘还正好是依恋在父母身旁撒娇的年龄。而我愁肠的大姐确在大山的灯光下为她牵挂着在异乡的弟弟编织着毛衣。这“身影”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无限姐弟之情是我内心深处永远的珍贵回忆。
在异乡读书期间,每个月我都能按时收到父亲寄来的生活费及零用钱。当 从邮局取到这占父亲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的钱时。我才明白,醒悟, 姐姐当时为什么要放弃升学而毅然坚决地走向社会,寻找工作。因为一大家人还要生活,弟妹还要读书,急需用钱,她要尽快分担父亲肩上那沉沉的担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从姐姐的身上我逐步地领悟到了一些人生真谛,是的,我们真该学会生活,学会承担责任。
姐姐一生简朴,勤奋,直到现在几乎不戴任何首饰,但她‘爱’这个家,可以为这个家作出太多的付出与放弃。有一首歌,这样写到“爱是心灵的呼唤,爱是人间最美的真情”。而苦难的人生,也因有了爱而变得温馨,我的童年何尝不是这样。
我常想,也许岁月可以改变山河,但有一种精神永远也不会衰落,那便是“爱”。
其实,认真思量,当今物欲不断膨胀,人际关系日益冷漠,而亲情,友情,爱情就显得特别的珍贵。人生是短暂的,而亲情是永恒的,人们更应吝惜这份“缘份”。失之就很难再得到。
大姐为我编织的毛线衣,帮我度过了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就像一件护身符,伴随着我读完高中,经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直到参加工作。那件大姐为我 编织的“高领黑色毛衣”,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我不能我大姐做什么事,以报答大姐对弟妹们的深情厚爱,就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祝大姐一生平安。
六十年代正是自然灾害频频降临的年代,生存条件差,大家的日子过得很苦。
姐姐属猪,比我大一岁,现在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姐姐看上去比她实际年龄显得苍老得了许多。
那个年代不搞‘计划生育’,国家提倡“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干活”,一般的家庭,子女普遍都很多,五,六个七,八个子女很普遍。
全家就靠父亲一人的工资,既要维持全家人的生计,还要供养我们兄妹七人上学读书。父亲是一个读书人,他很明白,只有读书长知识,到外面去才能为国家做事 父亲就是一个通过读书,识字,懂道理,走出大山到省城公家做事,见过世面的人。
我们一大家人就住在一间二十多平方 米的土基平房里,房内满满的摆了三张床,就再没有什么空间及家什了,真可为家徒四壁。煮饭就在家门口,一个破木箱里放几快砖头,再装上一个铁三角架就算是露天厨房,遇到下雨天就只好打起伞煮饭。
父亲就凭着这样的信念,苦苦地供养着我们兄妹上学读书。父亲对我们很严,教我们奋发努力读书,做事。母亲慈祥善良,处处与人为善,开朗‘豁达照顾我们的生活,教会我们做人,还时时地帮人做活计挣些小钱添补家用。
在童年的情感天地中,姐姐的地位是仅次于母亲的。姐姐就像在田野中刨食的母鸡,总是带领着一群小鸡。当寻觅到食物后总是不停地个咯咯咯地叫唤着小鸡们来分享。然后又去寻觅新的食物。她用心地呵护着弟妹们的成长。
童年的生活,总是充满快乐,记忆中大姐是个秀气漂亮的女孩,乌黑的两鞭长头发齐腰杆,穿着件对襟花布衣裳总是洗得干干净净,大姐从小就懂事,听话,顾家,做事干活比较麻力,深得父亲单位同事及邻居的赞扬,都称她为“小大人”,的确“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直到上初中,每逢星期天,学校放假我们兄妹就跟着大姐到山上砍柴,采菌子,下河捉鱼,多的时候还可以去街上换些钱,以补家中燃眉之急。假期间有机会还到建筑工地做小工。跟随在大姐身旁的童年时代,日子虽然过得很苦,吃和穿比不上其他孩子 但我们兄妹总是充满着快乐和温馨。
童年的故乡很美,山清水秀天蓝,长满森林的大山环抱着小县城,县城是被史学家称为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一个重镇,往来边贸商贾云集,马帮曾川流不息地从父亲工作的盐务转运站把盐巴,驮往大山深处的山民及边疆民族地区。一条湾湾曲曲的银江河,穿城而过,一望无际的田野,蚕豆花开,麦苗青。处处鸟语花香,好一派田园风光,小县城特别的安祥,宁静。
“十六”岁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年龄,这时,大姐初中毕业了,她作出了一个叫父亲不能容忍的决定,她不准备继续读书,她要工作。记得父亲一定要她继续读书,对她说:“如果你不继续读书,我也就不上班了”,最终姐姐还是倔强地走向社会,到建筑工地挑沙灰,供销社当营业员,最后到县城要走两天山路的山区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她把青春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们,大姐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挑起了家庭及对弟妹们的责任的重担。
就在大姐工作的第二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州府所在地的一所中学高中班读书,全家都很高兴,因为当时一个县上能考上高中的同学为数很少。
风城的风是大的名不虚传,冬天是寒冷的,特别早晚风一刮起就像鬼哭狼嚎,天寒地冻,叫人受不了,县上来的同学比起城里人,各方面条件就要差得多。就在我上高中的第一个冬天我收到了大姐给我寄来的毛线衣,当时的高兴劲真无法形容,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件毛衣。还特意地与同学照了一张像,至今还珍藏着。
因大姐织来的毛衣而度过了寒冷而漫长的冬天。每当一看到这件毛衣就想到大姐,心头便有一种如同思念慈母般的心情。很难想像:而今十六,七岁的姑娘还正好是依恋在父母身旁撒娇的年龄。而我愁肠的大姐确在大山的灯光下为她牵挂着在异乡的弟弟编织着毛衣。这“身影”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无限姐弟之情是我内心深处永远的珍贵回忆。
在异乡读书期间,每个月我都能按时收到父亲寄来的生活费及零用钱。当 从邮局取到这占父亲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的钱时。我才明白,醒悟, 姐姐当时为什么要放弃升学而毅然坚决地走向社会,寻找工作。因为一大家人还要生活,弟妹还要读书,急需用钱,她要尽快分担父亲肩上那沉沉的担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从姐姐的身上我逐步地领悟到了一些人生真谛,是的,我们真该学会生活,学会承担责任。
姐姐一生简朴,勤奋,直到现在几乎不戴任何首饰,但她‘爱’这个家,可以为这个家作出太多的付出与放弃。有一首歌,这样写到“爱是心灵的呼唤,爱是人间最美的真情”。而苦难的人生,也因有了爱而变得温馨,我的童年何尝不是这样。
我常想,也许岁月可以改变山河,但有一种精神永远也不会衰落,那便是“爱”。
其实,认真思量,当今物欲不断膨胀,人际关系日益冷漠,而亲情,友情,爱情就显得特别的珍贵。人生是短暂的,而亲情是永恒的,人们更应吝惜这份“缘份”。失之就很难再得到。
大姐为我编织的毛线衣,帮我度过了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就像一件护身符,伴随着我读完高中,经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直到参加工作。那件大姐为我 编织的“高领黑色毛衣”,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我不能我大姐做什么事,以报答大姐对弟妹们的深情厚爱,就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祝大姐一生平安。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