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城旧时年事
2020-12-14叙事散文雨夜昙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06 编辑
买山茶小城没有梅花和水仙,冬里,就只有山茶会开放。一大早,会有农家的女孩子蹲在菜街前卖山茶,身边背箩里满满是松针,身前的地上也铺了一层,上面放着捆扎成把
买山茶小城没有梅花和水仙,冬里,就只有山茶会开放。一大早,会有农家的女孩子蹲在菜街前卖山茶,身边背箩里满满是松针,身前的地上也铺了一层,上面放着捆扎成把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06 编辑 <br /><br />买山茶
小城没有梅花和水仙,冬里,就只有山茶会开放。
一大早,会有农家的女孩子蹲在菜街前卖山茶,身边背箩里满满是松针,身前的地上也铺了一层,上面放着捆扎成把的山茶。一把山茶两分钱。那些年,手头再紧,为了过个喜色暖意的年,怎么也要买把山茶。也没什么好挑捡的,每一把山茶,女孩都把正盛开的花朵和将开未开的花蕾搭配得均匀,把它们插进瓶中,就可开个十天半月。
每买一把山茶,女孩会搭着送几枝松针,绿多红少,更显出花的娇媚。把硬币塞进怀里的小袋后,女孩又从背箩里抓出许多松针放入买花人的菜篮:小城过年,家家要备几筒饵块,它们存放在桶里,每放两筒饵块,就要铺上一层松针,这样饵块不会干裂也不会因水分过多而霉变,吃时还有了松香味。
到松针成为商品时,行走在街头的人手里已宽裕许多,买山茶时,往往会买一背箩松针,请女孩送回家。这些松针铺在屋里,让孩子们坐在上面守岁和玩耍。
小城的山茶应开在很远的地方,至少在我爬过的附近的山上从没有见过,不知那些女孩们是从哪里摘来。但大清早就起来赶到市场上的她们是欢喜的,每有人买山花,总是笑脸相迎,那笑容中,还有些羞涩,好像占了别人天大的便宜一般。
那些夜晚,一家人团团坐在松针上玩牌,火炉上烘烤着饵块,桌上红瓣黄蕊的山茶正艳艳地开着,窗外飘着雪,有时还能听到北风的声音,但寒冷吹不进屋来。只是不知,那些卖山茶的女孩们,是否去买了雪花膏,擦在那被风吹得裂开的脸上。
买豆腐
一次看到则故事,说洋人聚餐,主人介绍:这是来自中国的奶酪,用植物做成。众人吃后赞不绝口。这所谓的植物奶酪,就是豆腐。
虽说豆腐营养丰富,但也不算是稀罕物,全国各地的菜市场均有出售。但当年在小城,豆腐是过年必备之物。这习俗想来是特定年代的产物,因为那时,豆腐凭票供应。而且,就算有票,也不是即到即买的,特别是春节前。买豆腐,要排很长很长的队。一次,父亲带我去买豆腐,队伍委实太长,一时半会排不到,就让我排队,他去上班。下班后,父亲竟忘了我,径直回家,到家看不到我,才想起买豆腐的事,匆忙赶到豆腐店,所幸,我刚刚排到。而我,浑忘了等待的焦急,只记住了见到父亲匆忙奔来时心里的欢喜。那次,买了和父亲手掌一般大的一块豆腐回家。
春节前买豆腐就没有这么轻松了,为了年夜菜里有这道菜,那天的店门前只有拥挤的人群,而没有了整齐的队伍。为此,许多人头一晚就得去店门口守着。大哥去买豆腐,人又多天又冷,排上两、三个小时就没了耐心,气鼓鼓地回家:不吃了!二哥去,就找到了窍门,他站在墙角,每有人买到豆腐退出来时,人群就往中间挤,二哥乘这时顺墙边挤进去。这么艰难地挪到柜台前,最多也不过买两块豆腐,出来时还得把这珍贵的东西高高举起,以免被挤坏。那时,二哥六、七岁。
那一年,有位老人为了年三十的晚上能吃块豆腐,头一晚就去门口等着,天亮开门时,才发现,她已没有了呼吸。那些年,小城的冬天特别冷。
洗猪肚
1973年,母亲到沈阳运猪,食品公司有人同行,此后,过年时,家里的菜肴就丰盛了起来。春节前,食品公司杀猪时,会为母亲留些猪肚、猪肠、猪头,那个年月,猪肉凭票供应,而这些是不用票的。
大清早,母亲带一个竹编的背箩出去,回来时就背了满满一背箩的猪肚猪肠,手里还抱着一个猪头。
父亲早买回了蒜和盐,大哥二哥的活就来了。他们的任务是:洗猪肚和猪肠。我则搬个小凳坐一旁,看他们在天井里忙碌。至今,我仍然记得他们用冻得红肿的手,搓竹撮箕里的猪肚,洒了盐搓一遍,放了葱再搓一遍,用开水略煮一会,再用盐搓一遍。如此反复,才能把猪肚的那股异味除去。
然后,父亲就把这些猪肚们全卤了出来,送人一部分,余下的,当天就吃一顿,年三十还可透透地吃一顿,余下的,可以一直吃到大年初三。
当年,我坐在天井里不是白看的。多年后,父亲买回个猪肚,我接过来,也不用人指点,直接就进厨房洗净后卤了出来。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某天,向以能干著称的二嫂买了猪肚回家。二哥见了,连称自己四体不勤,不会做这东西。二嫂用面粉搓,用香油搓,要下锅卤时,被二哥看到,大大摇头:味还在,不能吃。接着他就忘了自己说过的话,教二嫂怎么才能洗干净。直到听完,二嫂才着恼:原来你会洗的,竟骗我!二哥也不为自己的慌言害羞:小时候洗怕了,虽然爱吃,但决心再也不洗这玩意!
灌香肠
腊月的北风吹起时,母亲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到我能为母亲打下手时,家里环境大为好转,市面上也能买到许多东西,可以灌香肠、腌腊肉、炸酥肉了。
母亲是四川人,灌的是川味香肠:把肉洗净切块,拌入食盐、五香粉、花椒等,再扎紧猪小肠的一端,另一端套上特意留着的挂窗帘用的、亮亮的铁圆环,把肉一块一块顺着圆环塞进去。母亲教我:精七肥三。太精了口感干硬,太肥了油腻。塞一段肉,扎根线,再塞下一段。香肠灌好后,就支起竹竿来,把它们一圈一圈地绕上去。在阳光和风声中,香肠的水份慢慢挥发,陆续出现一些气泡。我拿用火燎过的缝衣针扎它们,这样扎几天后,香肠就可以吃了。不等过年,母亲先切下一节来蒸到饭上,煮饭时,屋里弥漫着香肠的味。揭开锅盖,香肠的油已浸入饭里,整锅饭都特别香。
腊肉要用带皮的五花肉腌制,抓一撮食盐和辣椒面、花椒粒拌拢的佐料一遍一遍往肉上用力搓,然后挂到屋外晾着。酥肉是把肉切成块,小粉、鸡蛋、面粉和稀拌匀后,把肉放进去裹上面粉丢进油锅里炸。
无论香肠、腊肉还是酥肉,好似都是专为过年准备的,因为只有寒冷的冬天,这些肉们才能这样贮存些时日。
那时,我每晚总要潜进厨房,抓酥肉吃,也不怕油是冷的吃坏肚子。厨房外就挂着香肠和腊肉,就算在夜色下只能看到它们模糊的轮廓,也感觉到幸福。
穿新衣
家在小城时,每年过年都会下雪。年三十近黄昏时,雪花就从昏昏沉沉的天空中飘下来。那时,我喜欢搬个小凳坐在家门口,等候雪花落下来。父母和哥哥们则在屋内忙碌,准备年夜饭。屋里两个炉子烧得旺旺的,菜已做得差不多了,就等着雪下下来。
那一年,年夜饭快做好的时候,母亲就让我去洗脚,换新衣。据说,这一晚脚洗得早洗得干净,来年就有口福,能吃到好多东西。但我却磨磨蹭蹭,不愿意洗,因为雪还没有下下来。母亲说,不下雪也可以过年,我却认定了非要雪花落下来,才是过年。
那些年月,穿新衣是快乐的事,也是让人害羞的事。一年就只有这一身新衣服,要隆隆重重地在年三十穿,以应辞旧迎新之意。倘若有谁不在年夜就穿了新衣,会被小伙伴们说:她家太有钱了。这话不是褒义,倒有说人显摆的意思。有时,大家还会围上去,一人打两拳,说沾新。因而,一面想快快把那套早就试穿过无数次的新衣穿上身,一面却又担心——雪还没有下下来。
母亲没法,让我到院子外去看:别人家的孩子肯定都换上新衣服了。
院子外空空落落,走出院子,街道上也没有行人。
等呀等,终于有人走了出来,是两姐妹。见她们已换了新衣,我欢喜得跑回家:真是过年了!她们都穿了新衣服!
这一刻,手忙脚乱起来,以一年中最快的速度洗脚,换新衣,跑到桌前坐下,准备吃年饭。
那年还是下雪了的,等我们已吃过年饭,雪才慢慢悠悠地落下来。早晨起来,屋外已是一片白。
压岁钱
大年初一,最开心的已不是穿新衣服了。父母早就准备好了崭新的压岁钱:一角面额的纸币十张,两角面额的五张。两元,是一个学期的学费,可买一百公斤大白菜,装到了口袋里,就觉得自己如富翁一般了。
手放在口袋里,紧紧捂住那一沓硬朗伸展的钱币,欢天喜地地到街头寻找自己喜欢的零食。
街头,有农村夫妇赶了马车来卖泡萝卜。马车上放着两个大木桶,里面泡着整个的萝卜。男的或坐在马车上或蹲在地上抽烟袋,马低着头安安心心地吃草——它的脖上挂一个麻袋,里面装着半袋草。木桶里的那些萝卜就全由农妇作主了。大过年的,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她也不例外,笑吟吟地用两手举起我来,让我去挑选桶里的萝卜。其实又不懂怎么挑,只知找面皮光洁的。农妇把我挑中的萝卜捞出来,切下手指厚的两片三片,再薄薄切一片算作旺头,洒上盐和辣椒面,放到半张用过的作业纸上。她一面在围兜里翻翻捡捡找零钱,挑一些略为干净的角子给我:“小孩子用新钱。”一面会问:“是压岁钱吧,新崭崭的。”
我倒不在意这个,心思全到了引得我垂涎三尺的泡萝卜上,那手掌大小的两三片乳白色的萝卜,已能让我从街这头吃到街那头。最下面那一片上,印了作业纸上蓝色的字迹和红色的勾或叉,也不舍丢弃。
那时最大的快乐就是去买泡萝卜,因为街上的确没有别的什么了。
包里装了钱,在家是怎么都坐不住的,每天都要出去买上两分三分的泡萝卜,父亲说就像那些钱在包包里跳一样。两元钱,那真是好大好大的一笔财富,一直这样用呀用,直到开学,还有剩余,就全交给百货公司了——买作业本。这时,那对卖泡萝卜的夫妇也不来了。
小城没有梅花和水仙,冬里,就只有山茶会开放。
一大早,会有农家的女孩子蹲在菜街前卖山茶,身边背箩里满满是松针,身前的地上也铺了一层,上面放着捆扎成把的山茶。一把山茶两分钱。那些年,手头再紧,为了过个喜色暖意的年,怎么也要买把山茶。也没什么好挑捡的,每一把山茶,女孩都把正盛开的花朵和将开未开的花蕾搭配得均匀,把它们插进瓶中,就可开个十天半月。
每买一把山茶,女孩会搭着送几枝松针,绿多红少,更显出花的娇媚。把硬币塞进怀里的小袋后,女孩又从背箩里抓出许多松针放入买花人的菜篮:小城过年,家家要备几筒饵块,它们存放在桶里,每放两筒饵块,就要铺上一层松针,这样饵块不会干裂也不会因水分过多而霉变,吃时还有了松香味。
到松针成为商品时,行走在街头的人手里已宽裕许多,买山茶时,往往会买一背箩松针,请女孩送回家。这些松针铺在屋里,让孩子们坐在上面守岁和玩耍。
小城的山茶应开在很远的地方,至少在我爬过的附近的山上从没有见过,不知那些女孩们是从哪里摘来。但大清早就起来赶到市场上的她们是欢喜的,每有人买山花,总是笑脸相迎,那笑容中,还有些羞涩,好像占了别人天大的便宜一般。
那些夜晚,一家人团团坐在松针上玩牌,火炉上烘烤着饵块,桌上红瓣黄蕊的山茶正艳艳地开着,窗外飘着雪,有时还能听到北风的声音,但寒冷吹不进屋来。只是不知,那些卖山茶的女孩们,是否去买了雪花膏,擦在那被风吹得裂开的脸上。
买豆腐
一次看到则故事,说洋人聚餐,主人介绍:这是来自中国的奶酪,用植物做成。众人吃后赞不绝口。这所谓的植物奶酪,就是豆腐。
虽说豆腐营养丰富,但也不算是稀罕物,全国各地的菜市场均有出售。但当年在小城,豆腐是过年必备之物。这习俗想来是特定年代的产物,因为那时,豆腐凭票供应。而且,就算有票,也不是即到即买的,特别是春节前。买豆腐,要排很长很长的队。一次,父亲带我去买豆腐,队伍委实太长,一时半会排不到,就让我排队,他去上班。下班后,父亲竟忘了我,径直回家,到家看不到我,才想起买豆腐的事,匆忙赶到豆腐店,所幸,我刚刚排到。而我,浑忘了等待的焦急,只记住了见到父亲匆忙奔来时心里的欢喜。那次,买了和父亲手掌一般大的一块豆腐回家。
春节前买豆腐就没有这么轻松了,为了年夜菜里有这道菜,那天的店门前只有拥挤的人群,而没有了整齐的队伍。为此,许多人头一晚就得去店门口守着。大哥去买豆腐,人又多天又冷,排上两、三个小时就没了耐心,气鼓鼓地回家:不吃了!二哥去,就找到了窍门,他站在墙角,每有人买到豆腐退出来时,人群就往中间挤,二哥乘这时顺墙边挤进去。这么艰难地挪到柜台前,最多也不过买两块豆腐,出来时还得把这珍贵的东西高高举起,以免被挤坏。那时,二哥六、七岁。
那一年,有位老人为了年三十的晚上能吃块豆腐,头一晚就去门口等着,天亮开门时,才发现,她已没有了呼吸。那些年,小城的冬天特别冷。
洗猪肚
1973年,母亲到沈阳运猪,食品公司有人同行,此后,过年时,家里的菜肴就丰盛了起来。春节前,食品公司杀猪时,会为母亲留些猪肚、猪肠、猪头,那个年月,猪肉凭票供应,而这些是不用票的。
大清早,母亲带一个竹编的背箩出去,回来时就背了满满一背箩的猪肚猪肠,手里还抱着一个猪头。
父亲早买回了蒜和盐,大哥二哥的活就来了。他们的任务是:洗猪肚和猪肠。我则搬个小凳坐一旁,看他们在天井里忙碌。至今,我仍然记得他们用冻得红肿的手,搓竹撮箕里的猪肚,洒了盐搓一遍,放了葱再搓一遍,用开水略煮一会,再用盐搓一遍。如此反复,才能把猪肚的那股异味除去。
然后,父亲就把这些猪肚们全卤了出来,送人一部分,余下的,当天就吃一顿,年三十还可透透地吃一顿,余下的,可以一直吃到大年初三。
当年,我坐在天井里不是白看的。多年后,父亲买回个猪肚,我接过来,也不用人指点,直接就进厨房洗净后卤了出来。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某天,向以能干著称的二嫂买了猪肚回家。二哥见了,连称自己四体不勤,不会做这东西。二嫂用面粉搓,用香油搓,要下锅卤时,被二哥看到,大大摇头:味还在,不能吃。接着他就忘了自己说过的话,教二嫂怎么才能洗干净。直到听完,二嫂才着恼:原来你会洗的,竟骗我!二哥也不为自己的慌言害羞:小时候洗怕了,虽然爱吃,但决心再也不洗这玩意!
灌香肠
腊月的北风吹起时,母亲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到我能为母亲打下手时,家里环境大为好转,市面上也能买到许多东西,可以灌香肠、腌腊肉、炸酥肉了。
母亲是四川人,灌的是川味香肠:把肉洗净切块,拌入食盐、五香粉、花椒等,再扎紧猪小肠的一端,另一端套上特意留着的挂窗帘用的、亮亮的铁圆环,把肉一块一块顺着圆环塞进去。母亲教我:精七肥三。太精了口感干硬,太肥了油腻。塞一段肉,扎根线,再塞下一段。香肠灌好后,就支起竹竿来,把它们一圈一圈地绕上去。在阳光和风声中,香肠的水份慢慢挥发,陆续出现一些气泡。我拿用火燎过的缝衣针扎它们,这样扎几天后,香肠就可以吃了。不等过年,母亲先切下一节来蒸到饭上,煮饭时,屋里弥漫着香肠的味。揭开锅盖,香肠的油已浸入饭里,整锅饭都特别香。
腊肉要用带皮的五花肉腌制,抓一撮食盐和辣椒面、花椒粒拌拢的佐料一遍一遍往肉上用力搓,然后挂到屋外晾着。酥肉是把肉切成块,小粉、鸡蛋、面粉和稀拌匀后,把肉放进去裹上面粉丢进油锅里炸。
无论香肠、腊肉还是酥肉,好似都是专为过年准备的,因为只有寒冷的冬天,这些肉们才能这样贮存些时日。
那时,我每晚总要潜进厨房,抓酥肉吃,也不怕油是冷的吃坏肚子。厨房外就挂着香肠和腊肉,就算在夜色下只能看到它们模糊的轮廓,也感觉到幸福。
穿新衣
家在小城时,每年过年都会下雪。年三十近黄昏时,雪花就从昏昏沉沉的天空中飘下来。那时,我喜欢搬个小凳坐在家门口,等候雪花落下来。父母和哥哥们则在屋内忙碌,准备年夜饭。屋里两个炉子烧得旺旺的,菜已做得差不多了,就等着雪下下来。
那一年,年夜饭快做好的时候,母亲就让我去洗脚,换新衣。据说,这一晚脚洗得早洗得干净,来年就有口福,能吃到好多东西。但我却磨磨蹭蹭,不愿意洗,因为雪还没有下下来。母亲说,不下雪也可以过年,我却认定了非要雪花落下来,才是过年。
那些年月,穿新衣是快乐的事,也是让人害羞的事。一年就只有这一身新衣服,要隆隆重重地在年三十穿,以应辞旧迎新之意。倘若有谁不在年夜就穿了新衣,会被小伙伴们说:她家太有钱了。这话不是褒义,倒有说人显摆的意思。有时,大家还会围上去,一人打两拳,说沾新。因而,一面想快快把那套早就试穿过无数次的新衣穿上身,一面却又担心——雪还没有下下来。
母亲没法,让我到院子外去看:别人家的孩子肯定都换上新衣服了。
院子外空空落落,走出院子,街道上也没有行人。
等呀等,终于有人走了出来,是两姐妹。见她们已换了新衣,我欢喜得跑回家:真是过年了!她们都穿了新衣服!
这一刻,手忙脚乱起来,以一年中最快的速度洗脚,换新衣,跑到桌前坐下,准备吃年饭。
那年还是下雪了的,等我们已吃过年饭,雪才慢慢悠悠地落下来。早晨起来,屋外已是一片白。
压岁钱
大年初一,最开心的已不是穿新衣服了。父母早就准备好了崭新的压岁钱:一角面额的纸币十张,两角面额的五张。两元,是一个学期的学费,可买一百公斤大白菜,装到了口袋里,就觉得自己如富翁一般了。
手放在口袋里,紧紧捂住那一沓硬朗伸展的钱币,欢天喜地地到街头寻找自己喜欢的零食。
街头,有农村夫妇赶了马车来卖泡萝卜。马车上放着两个大木桶,里面泡着整个的萝卜。男的或坐在马车上或蹲在地上抽烟袋,马低着头安安心心地吃草——它的脖上挂一个麻袋,里面装着半袋草。木桶里的那些萝卜就全由农妇作主了。大过年的,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她也不例外,笑吟吟地用两手举起我来,让我去挑选桶里的萝卜。其实又不懂怎么挑,只知找面皮光洁的。农妇把我挑中的萝卜捞出来,切下手指厚的两片三片,再薄薄切一片算作旺头,洒上盐和辣椒面,放到半张用过的作业纸上。她一面在围兜里翻翻捡捡找零钱,挑一些略为干净的角子给我:“小孩子用新钱。”一面会问:“是压岁钱吧,新崭崭的。”
我倒不在意这个,心思全到了引得我垂涎三尺的泡萝卜上,那手掌大小的两三片乳白色的萝卜,已能让我从街这头吃到街那头。最下面那一片上,印了作业纸上蓝色的字迹和红色的勾或叉,也不舍丢弃。
那时最大的快乐就是去买泡萝卜,因为街上的确没有别的什么了。
包里装了钱,在家是怎么都坐不住的,每天都要出去买上两分三分的泡萝卜,父亲说就像那些钱在包包里跳一样。两元钱,那真是好大好大的一笔财富,一直这样用呀用,直到开学,还有剩余,就全交给百货公司了——买作业本。这时,那对卖泡萝卜的夫妇也不来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