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最后四篇短散文
2020-12-14叙事散文雪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8 编辑
1 河马我没有见过河马,我见过的只是牛羊骡子和毛驴,我见过的只是负犁拉车的马,我连草原上自由奔跑的马都没有见过,何况河马。但是我知道,河马生长在热带雨
1 河马我没有见过河马,我见过的只是牛羊骡子和毛驴,我见过的只是负犁拉车的马,我连草原上自由奔跑的马都没有见过,何况河马。但是我知道,河马生长在热带雨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8 编辑 <br /><br />1 河马
我没有见过河马,我见过的只是牛羊骡子和毛驴,我见过的只是负犁拉车的马,我连草原上自由奔跑的马都没有见过,何况河马。
但是我知道,河马生长在热带雨林气候下的草原与河谷,当雷鸣电闪的暴雨过后,枯木朽骨之中,浮渣飘滓之间,昂然而隆起它的头的,就是河马;当雷鸣电闪的暴雨过后,独木舟上,或者大石头上,那个头戴骑士帽,腰插左轮枪的,就是河马的歌者。河马的名字通过他的枪声走向大世界,一如菊花的名字通过陶渊明的诗走向中国人的心灵史。
曾经有一个小诗人,借用一个大诗人的名字流浪。他来到我当时所在的偏乡僻壤,茶足饭饱之后,就在我们校外的田埂上大肆背诵外国的诗句,一张嘴里一个傍晚不知跑出了多少只河马。我们指出他是一个假的大诗人但是也是一个真的小诗人后,他仍然走不下河马的背来和我们一起放羊。河马其实是一种丑陋的动物,比鳄鱼好看不了多少,再说,大诗人者,也不过是乡下农村头戴草帽的一个拾穗者。只有小诗人才满口河马,只有小画家才满口现代派,只有小官儿才满口政策条文。
我所生活过的那个乡下,有一个卦台山,山下不远,传说有一个龙马洞,说是当年有一个似龙又似马的东西,耸洪波而涌出,背负八卦图以示世人,后又栖居龙马洞云云。我曾想:这个龙马,是不是就是我们中国的河马呢?
中国的河马,是不是就是龙呢?
2 狮子
狮子是沙漠的王侯。
千万粒金黄的沙子造就了一头狮子。
狮子的长相比较奇怪:浑身的毛穷富不等,脖子一带的毛,长而多,繁而茂,脖子以下却光溜溜地一片赤贫。好在狮子的溜溜光皮并不红,倘若红,则狮子整个就成了刚从沸水里跑出来的样子--浑身的毛都被烫掉了,只残存脖子下的一小部分,如慌乱中掩在脖子里的一条厚围巾,好象狮子的羞处竟在脖子一带。
狮子于是就给人一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感觉。
和狮子相比,老虎就雍容华贵得多了,至少那一身虎毛要比狮子高级,狮子赤身露体,而老虎却西装革履,所以,狮子只配做一员赤膊的战将,而老虎则可以做仪表堂堂的领袖。
狮子身上最高贵的地方,只有它的眼睛,那是永远睡不醒的眼睛。狮子耷拉的眼皮,重得好象挂着一个金字塔。怪不得人们称狮子,就要称睡狮!法国人拿破仑远远地看中国,就说中国是一头东方睡狮。其实,中国人自己更喜欢说自己是卧龙。比如中国人说到自己的光明前途,常常说是巨龙腾飞,却并不说雄狮吼叫。此无它,中国人是有文化的,是讲究衣着的,只看一眼狮子的光屁股,中国人就老大的不自在,而龙呢,龙怎么会不穿衣服呢?云不是龙的衣裳吗!
所以睡狮者,可能是世界上的别一个国度吧。
3 羊
看到这个字,你就看到了一方青草的山坡,或者看到了一方静静的草原。羊是草的白匪,或者说羊就是草飘逸的魂。风吹草低见牛羊,羊好像是草世界里一种白色的珍藏。草原上的人,常常用天上的白云,来比喻自己洁白的羊群。
有诗人甚至说:羊是神遗落在大地上的白手套。
另有诗人说,羊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白鞋子。
然而,当你看到羊这个事物本身的时候呢?
你就看到了温柔。或者你就看到了软弱。或者你就看到了所谓的善良——我们这些像羊一样因为众多所以渺小的生命,我们看到羊的时候其实就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我们羊一样温柔、羊一样软弱、羊一样善良。可能由于我们软弱,所以我们不得不善良。
我看到的却是羊之死。
羊似乎是世界上最为大彻大悟的一种生命——他似乎知道被宰杀是自己必然的命运,于是它竟然无声无言地安然就死,而不是像猪那样拼命地大叫——虽然叫也是徒劳。
人们常说猪是哲学家,它吃了就睡、睡了再吃,然后一死,似乎它确实是洞明了生生死死之世上万事的。然而,与羊相比,猪的哲学就不过是肉体的哲学而已,因为它明白的似乎只是口腹之乐的哲学,而羊却像是生命的哲学家,因为羊明白的是超乎于口腹之乐的哲学。
有人曾以中国人多吃蔬菜西方人多吃肉来探究中西方人体质甚至性格的差异,我也隐隐地感觉到,似乎吃羊肉的人和吃猪肉的人真有一些区别。吃猪肉的人现实,吃羊肉的人试图超越现实;吃猪肉的人不走极端,而吃羊肉的人却多有反抗精神——好像羊最后的反抗精神竟然滚动在吃了羊肉者的身体里。然而,羊这种生命在现象上给人们的感觉,却是永远的沉默与隐忍,或者说是永远的温顺与软弱。
羊死了。温顺且软弱的羊死了。
但是羊事实上并没有死,羊把它的一部分生命——比如小小的一片白色——留在了这个世上,如云,如雪,如棉,如霜,如冰,如一张苍白的脸,如一张没有字的便条,上面写满了野草一样青青的词句。
人们啊,仔细想一下,当你看到羊的时候,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4 走出蜗居的蜗牛
在人的眼睛里,走出蜗居的蜗牛,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蜗牛,因为走出了蜗居的蜗牛显然意味着抛却了重负、摆脱了羁绊、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获得了新生,意味着终于离了婚、出了狱、离开了大陆,意味着厌战的士兵放下了刀枪、三陪的女子放弃了贞操、无权的光绪皇帝听到了慈禧的死讯、无罪的好人被判最终无罪。走出蜗居的蜗牛,是归去来兮的陶渊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
人们之所以这么看,是因为人们从来把责任当成是负担,把千锤百炼当成打击,把自己的天职当成是苦难。
其实,在蜗牛的眼睛里,走出蜗居的蜗牛,也许是世界上最不幸的蜗牛,也许恰恰意味着背井离乡、流浪、有国难奔、只好上梁山、被夫君遗弃、失业、下岗,意味着被开除出党、被剥夺政治权利、失恋、被缴械、赤裸裸、被剥光了衣服、找不到组织、失去了根据地、削职为民、摘下花翎顶戴……
蜗牛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在蜗牛看来,地没压力不出油,人没压力轻飘飘。大丈夫应该志在万里,抱负天下,后天下之乐而乐……,蜗牛显然深受了儒家思想的毒害。
娜拉出走以后,她少不了还要寻找这两样东西:一是自由,一是家。家其实就是蜗居。
我没有见过河马,我见过的只是牛羊骡子和毛驴,我见过的只是负犁拉车的马,我连草原上自由奔跑的马都没有见过,何况河马。
但是我知道,河马生长在热带雨林气候下的草原与河谷,当雷鸣电闪的暴雨过后,枯木朽骨之中,浮渣飘滓之间,昂然而隆起它的头的,就是河马;当雷鸣电闪的暴雨过后,独木舟上,或者大石头上,那个头戴骑士帽,腰插左轮枪的,就是河马的歌者。河马的名字通过他的枪声走向大世界,一如菊花的名字通过陶渊明的诗走向中国人的心灵史。
曾经有一个小诗人,借用一个大诗人的名字流浪。他来到我当时所在的偏乡僻壤,茶足饭饱之后,就在我们校外的田埂上大肆背诵外国的诗句,一张嘴里一个傍晚不知跑出了多少只河马。我们指出他是一个假的大诗人但是也是一个真的小诗人后,他仍然走不下河马的背来和我们一起放羊。河马其实是一种丑陋的动物,比鳄鱼好看不了多少,再说,大诗人者,也不过是乡下农村头戴草帽的一个拾穗者。只有小诗人才满口河马,只有小画家才满口现代派,只有小官儿才满口政策条文。
我所生活过的那个乡下,有一个卦台山,山下不远,传说有一个龙马洞,说是当年有一个似龙又似马的东西,耸洪波而涌出,背负八卦图以示世人,后又栖居龙马洞云云。我曾想:这个龙马,是不是就是我们中国的河马呢?
中国的河马,是不是就是龙呢?
2 狮子
狮子是沙漠的王侯。
千万粒金黄的沙子造就了一头狮子。
狮子的长相比较奇怪:浑身的毛穷富不等,脖子一带的毛,长而多,繁而茂,脖子以下却光溜溜地一片赤贫。好在狮子的溜溜光皮并不红,倘若红,则狮子整个就成了刚从沸水里跑出来的样子--浑身的毛都被烫掉了,只残存脖子下的一小部分,如慌乱中掩在脖子里的一条厚围巾,好象狮子的羞处竟在脖子一带。
狮子于是就给人一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感觉。
和狮子相比,老虎就雍容华贵得多了,至少那一身虎毛要比狮子高级,狮子赤身露体,而老虎却西装革履,所以,狮子只配做一员赤膊的战将,而老虎则可以做仪表堂堂的领袖。
狮子身上最高贵的地方,只有它的眼睛,那是永远睡不醒的眼睛。狮子耷拉的眼皮,重得好象挂着一个金字塔。怪不得人们称狮子,就要称睡狮!法国人拿破仑远远地看中国,就说中国是一头东方睡狮。其实,中国人自己更喜欢说自己是卧龙。比如中国人说到自己的光明前途,常常说是巨龙腾飞,却并不说雄狮吼叫。此无它,中国人是有文化的,是讲究衣着的,只看一眼狮子的光屁股,中国人就老大的不自在,而龙呢,龙怎么会不穿衣服呢?云不是龙的衣裳吗!
所以睡狮者,可能是世界上的别一个国度吧。
3 羊
看到这个字,你就看到了一方青草的山坡,或者看到了一方静静的草原。羊是草的白匪,或者说羊就是草飘逸的魂。风吹草低见牛羊,羊好像是草世界里一种白色的珍藏。草原上的人,常常用天上的白云,来比喻自己洁白的羊群。
有诗人甚至说:羊是神遗落在大地上的白手套。
另有诗人说,羊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白鞋子。
然而,当你看到羊这个事物本身的时候呢?
你就看到了温柔。或者你就看到了软弱。或者你就看到了所谓的善良——我们这些像羊一样因为众多所以渺小的生命,我们看到羊的时候其实就是看到了我们自己。我们羊一样温柔、羊一样软弱、羊一样善良。可能由于我们软弱,所以我们不得不善良。
我看到的却是羊之死。
羊似乎是世界上最为大彻大悟的一种生命——他似乎知道被宰杀是自己必然的命运,于是它竟然无声无言地安然就死,而不是像猪那样拼命地大叫——虽然叫也是徒劳。
人们常说猪是哲学家,它吃了就睡、睡了再吃,然后一死,似乎它确实是洞明了生生死死之世上万事的。然而,与羊相比,猪的哲学就不过是肉体的哲学而已,因为它明白的似乎只是口腹之乐的哲学,而羊却像是生命的哲学家,因为羊明白的是超乎于口腹之乐的哲学。
有人曾以中国人多吃蔬菜西方人多吃肉来探究中西方人体质甚至性格的差异,我也隐隐地感觉到,似乎吃羊肉的人和吃猪肉的人真有一些区别。吃猪肉的人现实,吃羊肉的人试图超越现实;吃猪肉的人不走极端,而吃羊肉的人却多有反抗精神——好像羊最后的反抗精神竟然滚动在吃了羊肉者的身体里。然而,羊这种生命在现象上给人们的感觉,却是永远的沉默与隐忍,或者说是永远的温顺与软弱。
羊死了。温顺且软弱的羊死了。
但是羊事实上并没有死,羊把它的一部分生命——比如小小的一片白色——留在了这个世上,如云,如雪,如棉,如霜,如冰,如一张苍白的脸,如一张没有字的便条,上面写满了野草一样青青的词句。
人们啊,仔细想一下,当你看到羊的时候,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4 走出蜗居的蜗牛
在人的眼睛里,走出蜗居的蜗牛,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蜗牛,因为走出了蜗居的蜗牛显然意味着抛却了重负、摆脱了羁绊、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获得了新生,意味着终于离了婚、出了狱、离开了大陆,意味着厌战的士兵放下了刀枪、三陪的女子放弃了贞操、无权的光绪皇帝听到了慈禧的死讯、无罪的好人被判最终无罪。走出蜗居的蜗牛,是归去来兮的陶渊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
人们之所以这么看,是因为人们从来把责任当成是负担,把千锤百炼当成打击,把自己的天职当成是苦难。
其实,在蜗牛的眼睛里,走出蜗居的蜗牛,也许是世界上最不幸的蜗牛,也许恰恰意味着背井离乡、流浪、有国难奔、只好上梁山、被夫君遗弃、失业、下岗,意味着被开除出党、被剥夺政治权利、失恋、被缴械、赤裸裸、被剥光了衣服、找不到组织、失去了根据地、削职为民、摘下花翎顶戴……
蜗牛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在蜗牛看来,地没压力不出油,人没压力轻飘飘。大丈夫应该志在万里,抱负天下,后天下之乐而乐……,蜗牛显然深受了儒家思想的毒害。
娜拉出走以后,她少不了还要寻找这两样东西:一是自由,一是家。家其实就是蜗居。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