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过年---渭水河春节系列散文之四
2020-12-14抒情散文渭水河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58 编辑
过 年---渭水河春节系列散文之四 作者题记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时间的年轮已进入到公历2006年农历腊月。一进入腊月春节就在眼
过 年---渭水河春节系列散文之四 作者题记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时间的年轮已进入到公历2006年农历腊月。一进入腊月春节就在眼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58 编辑 <br /><br /> 过 年---渭水河春节系列散文之四
作者题记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时间的年轮已进入到公历2006年农历腊月。一进入腊月春节就在眼前,写了几篇有关春节的系列散文,提交论坛,希望各位名家文友多提宝贵意见,以提高自己。今天发第四篇《过年》
过年
小年还不到,父母亲一天两个电话的问我过年回不回家,于是我就满口答应。
今年本应接父母亲来城里过年,城里我一家三口,七十多平米的楼房, 孩子幼小,我家小卧室还未住人,暖气成天热腾腾的。可父母亲离不开他们的农村的那个大家。我和妻子一商量,就作出一次妥协,今年我们一家三口干脆回老家过年。
腊月二十八日一大早,就和妻子儿子提着大包小包赶往长途汽车站,搭乘上回老家的班车。一下车母亲和侄儿侄女已守候在公路边接我们,尽管渭河南岸接站的地方是个风口,寒风吹的脸如刀子刮,可母亲和侄儿侄女依然端端正正的站在寒风中,等候着城里来的三位“客人”。七岁的儿子也顾不上冷,一下车冲进了奶奶的怀抱,奶奶长奶奶短的叫个不停。侄儿侄女帮我拎上大包小包向渭河北岸的家里赶。
回到家里,父母过年的东西已准备好,还给我一家三口将平日不住人的土炕添好了柴禾,一上炕热呼呼的,这就是我一家三口农村过年睡觉的地方。
妻子见过父母,就说,我们走的急,没有买多少东西,看家里缺啥,我们在农村集镇上再买。尽管父母亲说东西差不多了。但妻子还是硬约上我第二天去了趟镇上,赶了一趟年集,大包小包背回来好多。
在家里待了两天,已到了年三十,小弟从城里也赶了回来,二弟也歇下了跑的运输车。我们弟兄三个早早就贴春联,往门上粘福字。大门上贴上秦琼敬德两位门神,又给我住的小屋和父母亲的房屋里贴了几幅从城里带回的年画。父亲包好了先人的纸钱,母亲备好凉菜热菜,早早煮好了猪头肉。妻子也在厨房下面做好了红烧鲤鱼。
夜幕刚刚降临,我领上两个弟弟,儿子侄儿侄女去村口接先人,放过一串鞭炮。烧过一支香,便把先人请回到了上房,父亲给爷爷、奶奶,还有祖宗三代之内逝去的长辈们写好了纸钱,每人一份在上房正桌前方。又到院中间给立了个天地君亲师神位,所有年的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好了。
我儿子又打开了他奶奶的14寸的黑白电视。这电视本来要换的,父母亲舍不得换,说是留下个念想。电视是父母亲辛劳了一年买下的,现已有二十多年了。尽管二弟的屋内有21寸的彩色电视,可大过年的,弟兄们、妯娌们、儿子侄儿侄女们都坐在父母亲的正房的热炕上,一个高20厘米的炕桌在炕中央一放,热气腾腾的各种饭菜便上了桌,我倒上一杯红酒,敬给父母,并对父母说了些感激之类的话。于是,弟弟、妻子、弟媳们也端好了酒,先敬过父母,又互相致敬。
我在家里虽排行老大,可对父母,两个弟弟关心不够,这时我才真感到愧疚。我又倒上了红酒,又给在乡里生活的二弟敬过一杯红洒,希望我在外的时候多孝敬父母多出力。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正播着冯巩和朱军合演的情景相声《笑谈人生》,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亲情。于是热炕上一片欢腾,一家人拉着家常,品着幸福的红酒,唱着丰收的歌,哼着亲情的农村小曲小调。父母亲也高兴地合不拢嘴,儿子和侄儿侄女们热炕上做起了游戏,妻子和弟媳在炕上交流着城乡感情,唠着磕。
看到父母幸福的笑容,满意的心情,我也在炕上模仿电视上功夫表演起来,一家人在年三十团团圆圆,高高兴兴,一个劲的说着高兴的事,哼着农村小调小曲。
这才就是过年,过年图的就是一个团团圆圆,日圆月圆情更圆,天下父母想念着儿女们,儿女们也要时常记着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只有这个传统的年,才把亲情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我真希望天天过年,好让多一份亲情。
作者题记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时间的年轮已进入到公历2006年农历腊月。一进入腊月春节就在眼前,写了几篇有关春节的系列散文,提交论坛,希望各位名家文友多提宝贵意见,以提高自己。今天发第四篇《过年》
过年
小年还不到,父母亲一天两个电话的问我过年回不回家,于是我就满口答应。
今年本应接父母亲来城里过年,城里我一家三口,七十多平米的楼房, 孩子幼小,我家小卧室还未住人,暖气成天热腾腾的。可父母亲离不开他们的农村的那个大家。我和妻子一商量,就作出一次妥协,今年我们一家三口干脆回老家过年。
腊月二十八日一大早,就和妻子儿子提着大包小包赶往长途汽车站,搭乘上回老家的班车。一下车母亲和侄儿侄女已守候在公路边接我们,尽管渭河南岸接站的地方是个风口,寒风吹的脸如刀子刮,可母亲和侄儿侄女依然端端正正的站在寒风中,等候着城里来的三位“客人”。七岁的儿子也顾不上冷,一下车冲进了奶奶的怀抱,奶奶长奶奶短的叫个不停。侄儿侄女帮我拎上大包小包向渭河北岸的家里赶。
回到家里,父母过年的东西已准备好,还给我一家三口将平日不住人的土炕添好了柴禾,一上炕热呼呼的,这就是我一家三口农村过年睡觉的地方。
妻子见过父母,就说,我们走的急,没有买多少东西,看家里缺啥,我们在农村集镇上再买。尽管父母亲说东西差不多了。但妻子还是硬约上我第二天去了趟镇上,赶了一趟年集,大包小包背回来好多。
在家里待了两天,已到了年三十,小弟从城里也赶了回来,二弟也歇下了跑的运输车。我们弟兄三个早早就贴春联,往门上粘福字。大门上贴上秦琼敬德两位门神,又给我住的小屋和父母亲的房屋里贴了几幅从城里带回的年画。父亲包好了先人的纸钱,母亲备好凉菜热菜,早早煮好了猪头肉。妻子也在厨房下面做好了红烧鲤鱼。
夜幕刚刚降临,我领上两个弟弟,儿子侄儿侄女去村口接先人,放过一串鞭炮。烧过一支香,便把先人请回到了上房,父亲给爷爷、奶奶,还有祖宗三代之内逝去的长辈们写好了纸钱,每人一份在上房正桌前方。又到院中间给立了个天地君亲师神位,所有年的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好了。
我儿子又打开了他奶奶的14寸的黑白电视。这电视本来要换的,父母亲舍不得换,说是留下个念想。电视是父母亲辛劳了一年买下的,现已有二十多年了。尽管二弟的屋内有21寸的彩色电视,可大过年的,弟兄们、妯娌们、儿子侄儿侄女们都坐在父母亲的正房的热炕上,一个高20厘米的炕桌在炕中央一放,热气腾腾的各种饭菜便上了桌,我倒上一杯红酒,敬给父母,并对父母说了些感激之类的话。于是,弟弟、妻子、弟媳们也端好了酒,先敬过父母,又互相致敬。
我在家里虽排行老大,可对父母,两个弟弟关心不够,这时我才真感到愧疚。我又倒上了红酒,又给在乡里生活的二弟敬过一杯红洒,希望我在外的时候多孝敬父母多出力。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正播着冯巩和朱军合演的情景相声《笑谈人生》,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亲情。于是热炕上一片欢腾,一家人拉着家常,品着幸福的红酒,唱着丰收的歌,哼着亲情的农村小曲小调。父母亲也高兴地合不拢嘴,儿子和侄儿侄女们热炕上做起了游戏,妻子和弟媳在炕上交流着城乡感情,唠着磕。
看到父母幸福的笑容,满意的心情,我也在炕上模仿电视上功夫表演起来,一家人在年三十团团圆圆,高高兴兴,一个劲的说着高兴的事,哼着农村小调小曲。
这才就是过年,过年图的就是一个团团圆圆,日圆月圆情更圆,天下父母想念着儿女们,儿女们也要时常记着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只有这个传统的年,才把亲情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我真希望天天过年,好让多一份亲情。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