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平安夜
2020-12-14抒情散文半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0 编辑
《平安夜》是圣诞歌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圣诞歌曲由Carol变化而来,在中世纪,泛指一切带副歌、有伴奏、并与舞蹈相联系的歌曲;十六世纪后,开始以耶稣诞生
《平安夜》是圣诞歌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圣诞歌曲由Carol变化而来,在中世纪,泛指一切带副歌、有伴奏、并与舞蹈相联系的歌曲;十六世纪后,开始以耶稣诞生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0 编辑 <br /><br /> 《平安夜》是圣诞歌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圣诞歌曲由Carol变化而来,在中世纪,泛指一切带副歌、有伴奏、并与舞蹈相联系的歌曲;十六世纪后,开始以耶稣诞生为主题,Carol由此专指圣诞歌曲。《平安夜》的歌词是奥地利一个乡村教会的神父Joseph Mohr在1816年所写,曲作者Franz Gruber是当地的一名音乐教师。Mohr神父一生贫寒,他把仅有的财富奉献给当地的学校和养老院,病逝的时候身上不名一文,真正体现了圣诞传统“博爱惠施”的精神。
1816年的Joseph Mohr神父,他应该是在泛着月光的雪夜写下这首流芳百世的《平安夜》,整首歌曲呈现出一副静谧、安宁的意象。和《平安夜》同样著名的另外一首圣诞歌曲《小城伯利恒》有这样的歌词“你是何等清静!无梦无惊”,说的大体也是如此。
奥地利的乡村和以色列的小城伯利恒一样,本身就近似神迹,朴素、安静;横贯奥地利全境的阿尔卑斯山脉,平缓流动的多瑙河,给了它神灵的气息。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茨威格。弗洛伊德。卡夫卡。音乐和人文的精灵在这个中欧国家自由歌唱绝非偶然,1816年圣诞前夕Joseph Mohr和Franz Gruber的合作也绝非偶然。《平安夜》歌词的中文翻译者刘廷芳,据说身材瘦小,自身也是“五四新文化基督徒”“生命社”的成员。“平安夜,圣善夜!……静享天赐安眠……圣容发出来荣光普照……”,这样的中文歌词,也近似神迹。
Joseph Mohr神父心里肯定在《平安夜》之前就平静、宽容,心里流淌着感恩。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他将心里流淌的感觉用文字表现出来,《平安夜》因此具备天籁的品质,宗教背景以及宏大、庄重的管风琴伴奏、圣经、圣子、救恩……将此再强化。在《平安夜》诞生的故事中都提到了最初的歌曲使用吉他伴奏,童声合唱。就是到现在,《平安夜》也是吉他独奏的保留曲目。琴弦拨动,音乐流淌,声音清明,待到使用轮指手法奏出的旋律开始,可以想象出夜、雪、月色,更重要的是宽容、安宁。这个时候,倾听者情感开始涌动,沉静,感动,感慨奔涌而出。还有另外的吟唱版本,我听过一个男歌手的演唱,浑厚的声线,演绎出的是真诚地歌颂,质朴无华,并不炫耀点滴技巧,流行因素的介入,并没有消解歌曲固有的本质。我一直认为童声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它本真、纯洁,一尘不染;它是永生的回忆和梦想回归的源头。当Joseph Mohr和Franz Gruber带领着脸上挂着圣洁光晕的孩子,周围的灯火熄灭,温馨的烛光弥漫,所有的声音瞬间遁去,期待,聆听,神的旋律鸣响,笼罩整个世界。环境高于时间,感觉先于理性。1816年,1916年,2000年,2003年,2004年的岁末,时间向前,并不重要,环境被复制,被重复,绵延不断。
我在一篇日志中说起过,并且多次说起,2003年——2004年,是我人生的分界点,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说,等我再老、更老些,我会记一笔,现在不会淡忘。2004年岁末的时候,我在外地开会,心绪难宁。时至午夜,听周围喧嚣的声音,酒精,没有意义的寒暄;也是灯火瞬间熄灭,也是烛光泛滥,童真的孩子,手捧着放在晶莹透明碟子上的蜡烛,在人群中穿行,天使般灿烂的笑容,烛光将笑容升华。庄重的声音响起来,这声音,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描写过:“一个寒噤从头到脚,像是受了一次洗礼。”当时,就是这样的感觉。我才知道,这个夜晚是圣诞夜,西方的传统,圣徒的节日。我静心,开始倾听。歌曲初始沉稳,合唱声音响起,然后轻缓地起伏,这种轻缓有一种坚韧的力量。一直有余音缭绕的感觉,每句歌词唱毕都是如此。我的心思被冲击,向另外的方向发散。那一刻的心境,已经被置换,另外的感触出来,我听出了宽容,听出了祝福,听出了豁达和感恩。就是这么奇怪,一首不知听过多少次的歌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和环境中,放射出光芒。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写下这样的句子:多么宁静的夜晚,多么神圣的领悟。
圣诞歌曲还有很多,《铃儿响叮当》和《红鼻子鹿》优美、欢快,《圣婴降临》充满期待和赞美……它们都说出了一种期望,就如戴望舒在《元旦祝福》说过的那样——“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希望”。每年的这个时候,要淡忘怨恨,淡忘烦忧,由衷的感恩,对所有的人都一样。
1816年的Joseph Mohr神父,他应该是在泛着月光的雪夜写下这首流芳百世的《平安夜》,整首歌曲呈现出一副静谧、安宁的意象。和《平安夜》同样著名的另外一首圣诞歌曲《小城伯利恒》有这样的歌词“你是何等清静!无梦无惊”,说的大体也是如此。
奥地利的乡村和以色列的小城伯利恒一样,本身就近似神迹,朴素、安静;横贯奥地利全境的阿尔卑斯山脉,平缓流动的多瑙河,给了它神灵的气息。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茨威格。弗洛伊德。卡夫卡。音乐和人文的精灵在这个中欧国家自由歌唱绝非偶然,1816年圣诞前夕Joseph Mohr和Franz Gruber的合作也绝非偶然。《平安夜》歌词的中文翻译者刘廷芳,据说身材瘦小,自身也是“五四新文化基督徒”“生命社”的成员。“平安夜,圣善夜!……静享天赐安眠……圣容发出来荣光普照……”,这样的中文歌词,也近似神迹。
Joseph Mohr神父心里肯定在《平安夜》之前就平静、宽容,心里流淌着感恩。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他将心里流淌的感觉用文字表现出来,《平安夜》因此具备天籁的品质,宗教背景以及宏大、庄重的管风琴伴奏、圣经、圣子、救恩……将此再强化。在《平安夜》诞生的故事中都提到了最初的歌曲使用吉他伴奏,童声合唱。就是到现在,《平安夜》也是吉他独奏的保留曲目。琴弦拨动,音乐流淌,声音清明,待到使用轮指手法奏出的旋律开始,可以想象出夜、雪、月色,更重要的是宽容、安宁。这个时候,倾听者情感开始涌动,沉静,感动,感慨奔涌而出。还有另外的吟唱版本,我听过一个男歌手的演唱,浑厚的声线,演绎出的是真诚地歌颂,质朴无华,并不炫耀点滴技巧,流行因素的介入,并没有消解歌曲固有的本质。我一直认为童声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它本真、纯洁,一尘不染;它是永生的回忆和梦想回归的源头。当Joseph Mohr和Franz Gruber带领着脸上挂着圣洁光晕的孩子,周围的灯火熄灭,温馨的烛光弥漫,所有的声音瞬间遁去,期待,聆听,神的旋律鸣响,笼罩整个世界。环境高于时间,感觉先于理性。1816年,1916年,2000年,2003年,2004年的岁末,时间向前,并不重要,环境被复制,被重复,绵延不断。
我在一篇日志中说起过,并且多次说起,2003年——2004年,是我人生的分界点,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说,等我再老、更老些,我会记一笔,现在不会淡忘。2004年岁末的时候,我在外地开会,心绪难宁。时至午夜,听周围喧嚣的声音,酒精,没有意义的寒暄;也是灯火瞬间熄灭,也是烛光泛滥,童真的孩子,手捧着放在晶莹透明碟子上的蜡烛,在人群中穿行,天使般灿烂的笑容,烛光将笑容升华。庄重的声音响起来,这声音,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描写过:“一个寒噤从头到脚,像是受了一次洗礼。”当时,就是这样的感觉。我才知道,这个夜晚是圣诞夜,西方的传统,圣徒的节日。我静心,开始倾听。歌曲初始沉稳,合唱声音响起,然后轻缓地起伏,这种轻缓有一种坚韧的力量。一直有余音缭绕的感觉,每句歌词唱毕都是如此。我的心思被冲击,向另外的方向发散。那一刻的心境,已经被置换,另外的感触出来,我听出了宽容,听出了祝福,听出了豁达和感恩。就是这么奇怪,一首不知听过多少次的歌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和环境中,放射出光芒。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写下这样的句子:多么宁静的夜晚,多么神圣的领悟。
圣诞歌曲还有很多,《铃儿响叮当》和《红鼻子鹿》优美、欢快,《圣婴降临》充满期待和赞美……它们都说出了一种期望,就如戴望舒在《元旦祝福》说过的那样——“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希望”。每年的这个时候,要淡忘怨恨,淡忘烦忧,由衷的感恩,对所有的人都一样。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