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失踪的粮食
2020-12-14叙事散文野猪皮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47 编辑
近几天我行走的路线是一致的。出镇,到村子外的公路岔道口下车,经一个水泥涵管,上坡,步行向北,走二里多路到生态园区的细辛药园。干活的人比我先到一会,我
近几天我行走的路线是一致的。出镇,到村子外的公路岔道口下车,经一个水泥涵管,上坡,步行向北,走二里多路到生态园区的细辛药园。干活的人比我先到一会,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47 编辑 <br /><br /> 近几天我行走的路线是一致的。出镇,到村子外的公路岔道口下车,经一个水泥涵管,上坡,步行向北,走二里多路到生态园区的细辛药园。
干活的人比我先到一会,我把百米测绳交给他们,有人砍了一捆拇指粗的短棍,一头削尖,准备放线。
人们分成组,放线,找水平距离,拿铁锹的,顺外线清挖出四周边沿,作业床高度二十五到三十公分。收割后的秸秆已经拉下山,留下满地豆茬和玉米茬。下一道工序中,连草根,石头,将被全部清理出去。
万事开头难,正常干活了,我就可以适当清闲些,到处走走。园子建在山的中下腹,坡向朝东。山地和树林隔开一条小路,有一棵油松长的好看,突出的高,在色调暗哑的秋天异常的绿。而粗壮的,毫无规则的枝杆,呈赤红色。它的四周,是一片白桦树,还有叶子枯黄但没掉落的柞树。在北方,这种树是最常见的,日本落叶松的黄,看上去就耀眼多了。华北和长白落叶松,因为品种的不同,叶子落的早,柔软的松针铺在树根之下,踩上去,让人想到猫在夜晚教堂顶上的行走,神秘的,带些敬畏和探视,不发出任何声音。
早晨还有些风,这个时候,风停止了。树林里微微湿润的温暖,是土壤和阳光的化合制剂。有一股气息,闻起来很舒服。穿梭在树林里,没有方向,也不辨方向。不知不觉走上山顶,山下的河流、村庄,一览无余。更多的山向更远处排列,灰蒙蒙,些微的沉闷。
翻下山顶,到背阴坡的一面,树根下,隔不远设置一个小窝,是村里人用来猎捕树鸡,松鸦等飞行动物的诱套。继续往前走,在树林密处看见一个土堆,(不过一个凸出的小土包)暗忖着,带些惶惑,仔细辨认周围景物,才恍然觉悟再次遭遇一段旧事。
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是跟同事搞林分子调查,打样,画号,记录。走到土堆跟前,不仅心里一惊。虽然几个同事都在,也不免一身冷汗涔涔。就是那天,同事指着土堆告诉我,它与失踪的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早先,这里埋过一个老地主,姓姜。就住在山下的村子。老地主是白手起家的,年轻时靠着勤俭,吃苦耐劳,逐渐囤积些家财,买了地,放出去,收地租子。滚雪球似的发展,家业慢慢大了, 又买下方圆十里的地。再后来,他的土地遍布全县。又置办房产,作坊,打铁等附属企业。听人讲,他当年在全省数一数二,跟山西的刘文采齐名。(我没有看过县志,上面怎么记载的不清楚。如果有机会看看,文字就是最好的证实了。)但是老地主很吝啬,尽管家财万贯,却从不奢侈浪费,吃跟家里的长工一锅饭菜,住泥炕,穿土布衣裳,扎紧裤角的东北农民的形象。他极少出门,哪里也不去,就守在村子里的几间房生活。
我对于老地主的印象的种种细枝末节,开始与少年时期。关于他的传说,演绎了多种版本。至今,随着年岁大的老人纷纷离世,已经没有谁能说清当年的真相了。但他出资建造的那座桥,却还连接着县城的南北。在家的时候去河南市场,每次都要经过。
县城有三座桥,新桥,蓝桥,平安桥。新桥和平安桥是水泥钢筋构架,也宽,行人和车俩各有其道。蓝桥居于俩桥的中间位置,是铁桥。很窄,对面来人,要稍稍斜身,倘若其中一个骑着自行车,就得把身子完全侧过去。
这么多年,蓝桥从来涂蓝色油漆,好像人们已经在意识中把它固定了。它的寿命比老地主长,解放前到现在,还保持着原先的风骨。但人们只知桥的用途,老地主的名字几乎没有谁再提起。小一点的孩子,不知道世界上曾经有着这么个人存在过。他们上学校,每天在桥上走来走去,响亮的读书声站在桥上就听得清清楚楚。
蓝桥后来成了老地主的罪证之一,要了老地主的命。桥是日本人统治时期建的,县城被日本人占领后,修建了当时惟一的一座桥。竣工的铁桥威风,漂亮。日本人跨着洋刀,牵着狼狗派人把老地主请到城里,恭恭敬敬地让他骑上马,在桥上溜一圈。下了马,日本人笑容可掬的狠狠掏了一回老地主的腰包。所以,根据整个事情经过,老地主委实情非得已,而是一次强迫性的巧夺。
老地主独自承担了修桥的款项,也向日本人控制的县政府捐纳粮物。但是,他拒绝进维持会,各种社会活动都不参加。也不接受封给他的各种头衔。他就呆在乡下,抽他的旱烟袋,看着他的地,翻他的帐本。
据说,老地主富可敌县。够子子孙孙承袭几代人。但他没料到,辛苦换来的财富有一天成了他的祸患,也给他的后辈带来灾祸和耻辱,到七十年代末,后辈们才逐渐走出他的巨大阴影。
快解放的时候,老地主做了一项很秘密的工程。他开始不断地买石条。雇马车拉到屯子外的山沟,傍晚,他就在沟口等着,让车主回家,他自己把装载石条的车赶走。第二天早上,马车再还给车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一车车的石条拉到哪里。给他做工的,全部是外地人,山东,河南一带,隔几日打发走一批。最后,他花了一笔钱,遣散了雇工。他囤积的粮食,也神鬼不觉的不见了。
处心积虑的老地主终于迎来分产分田的日子,他数量庞大的土地很快就被重新分配。转眼间,他又还原到了穷光蛋的角色。事情并未到此结束,老地主被人五花大绑,批斗,开会,要他交代金银粮食的藏匿之处。老地主惜财如命,打的浑身是血也不肯招供。人们纳闷他的浮财到底哪里去了,这时有人想起他买的石条,大量的雇工。依据种种蛛丝马迹,联想到一些事情。
于是人们按照线索,到沟里去找。很奇怪,那些粮食,像是在地下蒸发分解了一样,整条沟挖遍,也不见一粒玉米高梁。
惟一知情者,只有老地主。可是他的账本,簿册,被他烧毁。任何有利用价值的东西都没了。
吃尽苦头的老地主被新政府枪毙了。刑场设在镇子外,围了好多的人观看。被人反绑了双手,闭着眼睛。枪声一响,他的脑袋瓜子一低,向前扑到,乌青的嘴唇深深插进地里。那顶烟筒似的纸帽子,在风中跌了几跤,破碎了。
我上中学头一年,周末放学,就有同学指着一块光秃秃的黄土岗,说是老地主行刑的地方。从此我不敢到那里去,我老是觉得那里有个蜷缩的身子,嘴里塞着泥,含混不清地呻吟着,悲嚎的像一只负伤的动物,眼前总晃动着一顶纸帽子,时而飞起来,时而落下,又发出呜呜的声音,让我惊恐,惧怕。这种感觉直到我长大,才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命运的好奇和追问。被神秘化的老地主,究竟是个何等模样?这个谜团,在今天,仍然在心里聚拢。
我还记得上中学后,有个语文老师,二十刚出头,人长得像个大姑娘,白晰,个子高。偶尔,他还客串体育课。高年级的女生都喜欢他,麻雀似的围着他。年轻的女老师给他织毛衣,还送他东西。语文老师也姓姜,那时我并未想到,他和老地主有什么渊源。上了初二,我才知道,他是老地主的隔辈孙子。初二下半年,语文老师调走了,调到市里。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找了对象,对象的哥哥在市里;二是他的教学水平高,乡,县两级优秀教师。语文老师走了以后,再没见过他。祖先的事,在学校时从未听他提起过。他应该比他父辈幸运,童年时期的阴影,被青春的太阳照耀的无影无踪。
老地主的财产去向最终成为迷案。据说他拥有的粮食,够全县人吃一年的。而大烟土,金条,银元到底有多少,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老地主死了,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却还有着持久的生命力。文革时候,有人砸了他的墓碑,还挖了他的坟。企图寻找神秘消失的藏宝。但是他和他大老婆的坟里,是空的,除了几根骨头,腐烂的木板,就是泥土了。小老婆的坟里,找到小量的金钗,金耳环,金手镯之类的饰物,别的,一无所获。
一百多年的躯体,一百多年的谜语,太多的疑问,在泥土中分解,长成草,长成树,开放成花朵。身前身后,财富荣耀,再无足贵了。人类一直是这么走过来的,绕着一个轨迹在走,只是我们不曾留心罢了。
转出树林,见大伙在休息。多数人在吸烟,也有人说笑话。我站在一边,脑子里盘算着成堆的事情,杂乱,繁琐-----人员调配,制定劳动时间,农药,化肥,幼苗,栽植,农家粪肥,每亩地多少作业床,有效面积计算等。我得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合理统筹,确保完成任务,因此并没怎么注意大伙的神态。
就在这时,很突然地,有个岁数大点的老农说:看中国的大好河山,一望无边啊!声音很大,一种深不见底的苍老。他的话说的太突兀了,没有铺陈和过渡,也没有像演员或官吏那样的感情虚构和情绪渲染。平滑,自然,如同随手一抛的物件。
我被震的呆住,讶异,惊诧。我根本就没想到,在这么个地方,这么个时候(劳动已经使人们筋疲力尽),一位泥土镶满皱纹老农会出人意外的说出如此一句充满感情的话。我不知道他受到什么触动,但想他肯定属于那种人,读过一些书,有过一些见识,一辈子没什么造化。野史,正史略通一二,说起来头头是道,哪怕自编杜撰的,或者张冠李戴,也有板有眼。在村里,常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村里的高层文化者。
有几个人嗤嗤地笑了。我在众多的笑声中打量他,他缺少弹性的脸上捕捉到一丝表情,右眼仁是一种胶质的白。两根短而粗糙的手指之间夹一支纸烟。铁锹垫在屁股底下的垄台上,玉米叶子,夏天的枯草,和成堆的小石子拢在他脚边。五十多岁的老农并不在乎听众们的反映,抽抽鼻子,手指捏紧鼻尖,挤出一小滩粘稠的鼻涕甩出去,双手互相擦拭,然后指着对面东南方的一座山峰,接自己的话往下说,从地图上看,那个山头,是长白山脉的三角点。
其他人不信,开始争执。争到后来就变了主题,说到阴阳师,风水茔地,还有人讲了一个勾动欲望的故事。事实上,谁也说不清,究竟长白山脉的三角点是不是那座山。我不读国家地理,也缺少社科类知识,从没想过长白山脉的三角点在哪里,长白山脉有没有三角点我更是一无所知。我倒是佩服他的大胆创新的提法。
争了十五分钟,村干部招呼干活。
下午,天气就变了。荒野的风硬得像切割后的金刚石棱角,一阵强似一阵的风,我裹紧单薄的迷彩服,瑟瑟发抖。有一会,空中还飘下稀疏的雪粒。掉在脸上,凉冰冰的。强大的风势造成冬季来临,大雪封山的感觉。又一会,风中没了雪粒,速度减慢,但依然是硬。天太冷,影响劳动。村干部建议提前下班,一行人收拾了绳子,工具,沿路下山。
穿黑衣的老农走在前面, 扛一把铁锹。忽然想起他那句话,就问村干部。村干部说,他姓姜,早年老地主的孙子。儿女都走了,家里就剩老两口。住市里的儿子接好几回,老头儿说什么不走。你注意他那只眼睛吗,村干部说,那时被人打的,看不见了。
我没再说什么,我断定他就是语文老师的爹。我想这件事情还是不提的好,要是提起来,很有可能我会犯了追问的毛病,有些往事,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回忆的。
下山回到村里,等候从县城返回的汽车。在村口等车的时候,四下里安静的没有一点声音。路上也不见行人,到处乱跑的鸡,河套边的鸭子,必是被主人找回,关进窝里。炊烟一缕缕飘起来,想到烧开的水,淘净的米,满屋子的蒸汽,肮脏的毛巾,廉价的香皂,污垢的物什,苍蝇,灰吊,蜘蛛网,汗脚的酸臭味,那是一个叫做家的地方;再穷再苦,也厮守着,不嫌弃,不厌倦。什么时候,它都是最好,最舒畅的篱窝。
一百多户人家,我逐个猜测,这些房子里头,哪个屋顶是黑衣老农的。或许他还是住着在老宅基础上翻建的房子,每日沉浸在暧昧的往事之中。那些往事的年轮越长越密,一圈一圈向外阔展。像水纹,宁静,荡漾,所有的角色,是一个人。
干活的人比我先到一会,我把百米测绳交给他们,有人砍了一捆拇指粗的短棍,一头削尖,准备放线。
人们分成组,放线,找水平距离,拿铁锹的,顺外线清挖出四周边沿,作业床高度二十五到三十公分。收割后的秸秆已经拉下山,留下满地豆茬和玉米茬。下一道工序中,连草根,石头,将被全部清理出去。
万事开头难,正常干活了,我就可以适当清闲些,到处走走。园子建在山的中下腹,坡向朝东。山地和树林隔开一条小路,有一棵油松长的好看,突出的高,在色调暗哑的秋天异常的绿。而粗壮的,毫无规则的枝杆,呈赤红色。它的四周,是一片白桦树,还有叶子枯黄但没掉落的柞树。在北方,这种树是最常见的,日本落叶松的黄,看上去就耀眼多了。华北和长白落叶松,因为品种的不同,叶子落的早,柔软的松针铺在树根之下,踩上去,让人想到猫在夜晚教堂顶上的行走,神秘的,带些敬畏和探视,不发出任何声音。
早晨还有些风,这个时候,风停止了。树林里微微湿润的温暖,是土壤和阳光的化合制剂。有一股气息,闻起来很舒服。穿梭在树林里,没有方向,也不辨方向。不知不觉走上山顶,山下的河流、村庄,一览无余。更多的山向更远处排列,灰蒙蒙,些微的沉闷。
翻下山顶,到背阴坡的一面,树根下,隔不远设置一个小窝,是村里人用来猎捕树鸡,松鸦等飞行动物的诱套。继续往前走,在树林密处看见一个土堆,(不过一个凸出的小土包)暗忖着,带些惶惑,仔细辨认周围景物,才恍然觉悟再次遭遇一段旧事。
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是跟同事搞林分子调查,打样,画号,记录。走到土堆跟前,不仅心里一惊。虽然几个同事都在,也不免一身冷汗涔涔。就是那天,同事指着土堆告诉我,它与失踪的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早先,这里埋过一个老地主,姓姜。就住在山下的村子。老地主是白手起家的,年轻时靠着勤俭,吃苦耐劳,逐渐囤积些家财,买了地,放出去,收地租子。滚雪球似的发展,家业慢慢大了, 又买下方圆十里的地。再后来,他的土地遍布全县。又置办房产,作坊,打铁等附属企业。听人讲,他当年在全省数一数二,跟山西的刘文采齐名。(我没有看过县志,上面怎么记载的不清楚。如果有机会看看,文字就是最好的证实了。)但是老地主很吝啬,尽管家财万贯,却从不奢侈浪费,吃跟家里的长工一锅饭菜,住泥炕,穿土布衣裳,扎紧裤角的东北农民的形象。他极少出门,哪里也不去,就守在村子里的几间房生活。
我对于老地主的印象的种种细枝末节,开始与少年时期。关于他的传说,演绎了多种版本。至今,随着年岁大的老人纷纷离世,已经没有谁能说清当年的真相了。但他出资建造的那座桥,却还连接着县城的南北。在家的时候去河南市场,每次都要经过。
县城有三座桥,新桥,蓝桥,平安桥。新桥和平安桥是水泥钢筋构架,也宽,行人和车俩各有其道。蓝桥居于俩桥的中间位置,是铁桥。很窄,对面来人,要稍稍斜身,倘若其中一个骑着自行车,就得把身子完全侧过去。
这么多年,蓝桥从来涂蓝色油漆,好像人们已经在意识中把它固定了。它的寿命比老地主长,解放前到现在,还保持着原先的风骨。但人们只知桥的用途,老地主的名字几乎没有谁再提起。小一点的孩子,不知道世界上曾经有着这么个人存在过。他们上学校,每天在桥上走来走去,响亮的读书声站在桥上就听得清清楚楚。
蓝桥后来成了老地主的罪证之一,要了老地主的命。桥是日本人统治时期建的,县城被日本人占领后,修建了当时惟一的一座桥。竣工的铁桥威风,漂亮。日本人跨着洋刀,牵着狼狗派人把老地主请到城里,恭恭敬敬地让他骑上马,在桥上溜一圈。下了马,日本人笑容可掬的狠狠掏了一回老地主的腰包。所以,根据整个事情经过,老地主委实情非得已,而是一次强迫性的巧夺。
老地主独自承担了修桥的款项,也向日本人控制的县政府捐纳粮物。但是,他拒绝进维持会,各种社会活动都不参加。也不接受封给他的各种头衔。他就呆在乡下,抽他的旱烟袋,看着他的地,翻他的帐本。
据说,老地主富可敌县。够子子孙孙承袭几代人。但他没料到,辛苦换来的财富有一天成了他的祸患,也给他的后辈带来灾祸和耻辱,到七十年代末,后辈们才逐渐走出他的巨大阴影。
快解放的时候,老地主做了一项很秘密的工程。他开始不断地买石条。雇马车拉到屯子外的山沟,傍晚,他就在沟口等着,让车主回家,他自己把装载石条的车赶走。第二天早上,马车再还给车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一车车的石条拉到哪里。给他做工的,全部是外地人,山东,河南一带,隔几日打发走一批。最后,他花了一笔钱,遣散了雇工。他囤积的粮食,也神鬼不觉的不见了。
处心积虑的老地主终于迎来分产分田的日子,他数量庞大的土地很快就被重新分配。转眼间,他又还原到了穷光蛋的角色。事情并未到此结束,老地主被人五花大绑,批斗,开会,要他交代金银粮食的藏匿之处。老地主惜财如命,打的浑身是血也不肯招供。人们纳闷他的浮财到底哪里去了,这时有人想起他买的石条,大量的雇工。依据种种蛛丝马迹,联想到一些事情。
于是人们按照线索,到沟里去找。很奇怪,那些粮食,像是在地下蒸发分解了一样,整条沟挖遍,也不见一粒玉米高梁。
惟一知情者,只有老地主。可是他的账本,簿册,被他烧毁。任何有利用价值的东西都没了。
吃尽苦头的老地主被新政府枪毙了。刑场设在镇子外,围了好多的人观看。被人反绑了双手,闭着眼睛。枪声一响,他的脑袋瓜子一低,向前扑到,乌青的嘴唇深深插进地里。那顶烟筒似的纸帽子,在风中跌了几跤,破碎了。
我上中学头一年,周末放学,就有同学指着一块光秃秃的黄土岗,说是老地主行刑的地方。从此我不敢到那里去,我老是觉得那里有个蜷缩的身子,嘴里塞着泥,含混不清地呻吟着,悲嚎的像一只负伤的动物,眼前总晃动着一顶纸帽子,时而飞起来,时而落下,又发出呜呜的声音,让我惊恐,惧怕。这种感觉直到我长大,才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命运的好奇和追问。被神秘化的老地主,究竟是个何等模样?这个谜团,在今天,仍然在心里聚拢。
我还记得上中学后,有个语文老师,二十刚出头,人长得像个大姑娘,白晰,个子高。偶尔,他还客串体育课。高年级的女生都喜欢他,麻雀似的围着他。年轻的女老师给他织毛衣,还送他东西。语文老师也姓姜,那时我并未想到,他和老地主有什么渊源。上了初二,我才知道,他是老地主的隔辈孙子。初二下半年,语文老师调走了,调到市里。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找了对象,对象的哥哥在市里;二是他的教学水平高,乡,县两级优秀教师。语文老师走了以后,再没见过他。祖先的事,在学校时从未听他提起过。他应该比他父辈幸运,童年时期的阴影,被青春的太阳照耀的无影无踪。
老地主的财产去向最终成为迷案。据说他拥有的粮食,够全县人吃一年的。而大烟土,金条,银元到底有多少,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老地主死了,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却还有着持久的生命力。文革时候,有人砸了他的墓碑,还挖了他的坟。企图寻找神秘消失的藏宝。但是他和他大老婆的坟里,是空的,除了几根骨头,腐烂的木板,就是泥土了。小老婆的坟里,找到小量的金钗,金耳环,金手镯之类的饰物,别的,一无所获。
一百多年的躯体,一百多年的谜语,太多的疑问,在泥土中分解,长成草,长成树,开放成花朵。身前身后,财富荣耀,再无足贵了。人类一直是这么走过来的,绕着一个轨迹在走,只是我们不曾留心罢了。
转出树林,见大伙在休息。多数人在吸烟,也有人说笑话。我站在一边,脑子里盘算着成堆的事情,杂乱,繁琐-----人员调配,制定劳动时间,农药,化肥,幼苗,栽植,农家粪肥,每亩地多少作业床,有效面积计算等。我得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合理统筹,确保完成任务,因此并没怎么注意大伙的神态。
就在这时,很突然地,有个岁数大点的老农说:看中国的大好河山,一望无边啊!声音很大,一种深不见底的苍老。他的话说的太突兀了,没有铺陈和过渡,也没有像演员或官吏那样的感情虚构和情绪渲染。平滑,自然,如同随手一抛的物件。
我被震的呆住,讶异,惊诧。我根本就没想到,在这么个地方,这么个时候(劳动已经使人们筋疲力尽),一位泥土镶满皱纹老农会出人意外的说出如此一句充满感情的话。我不知道他受到什么触动,但想他肯定属于那种人,读过一些书,有过一些见识,一辈子没什么造化。野史,正史略通一二,说起来头头是道,哪怕自编杜撰的,或者张冠李戴,也有板有眼。在村里,常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村里的高层文化者。
有几个人嗤嗤地笑了。我在众多的笑声中打量他,他缺少弹性的脸上捕捉到一丝表情,右眼仁是一种胶质的白。两根短而粗糙的手指之间夹一支纸烟。铁锹垫在屁股底下的垄台上,玉米叶子,夏天的枯草,和成堆的小石子拢在他脚边。五十多岁的老农并不在乎听众们的反映,抽抽鼻子,手指捏紧鼻尖,挤出一小滩粘稠的鼻涕甩出去,双手互相擦拭,然后指着对面东南方的一座山峰,接自己的话往下说,从地图上看,那个山头,是长白山脉的三角点。
其他人不信,开始争执。争到后来就变了主题,说到阴阳师,风水茔地,还有人讲了一个勾动欲望的故事。事实上,谁也说不清,究竟长白山脉的三角点是不是那座山。我不读国家地理,也缺少社科类知识,从没想过长白山脉的三角点在哪里,长白山脉有没有三角点我更是一无所知。我倒是佩服他的大胆创新的提法。
争了十五分钟,村干部招呼干活。
下午,天气就变了。荒野的风硬得像切割后的金刚石棱角,一阵强似一阵的风,我裹紧单薄的迷彩服,瑟瑟发抖。有一会,空中还飘下稀疏的雪粒。掉在脸上,凉冰冰的。强大的风势造成冬季来临,大雪封山的感觉。又一会,风中没了雪粒,速度减慢,但依然是硬。天太冷,影响劳动。村干部建议提前下班,一行人收拾了绳子,工具,沿路下山。
穿黑衣的老农走在前面, 扛一把铁锹。忽然想起他那句话,就问村干部。村干部说,他姓姜,早年老地主的孙子。儿女都走了,家里就剩老两口。住市里的儿子接好几回,老头儿说什么不走。你注意他那只眼睛吗,村干部说,那时被人打的,看不见了。
我没再说什么,我断定他就是语文老师的爹。我想这件事情还是不提的好,要是提起来,很有可能我会犯了追问的毛病,有些往事,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回忆的。
下山回到村里,等候从县城返回的汽车。在村口等车的时候,四下里安静的没有一点声音。路上也不见行人,到处乱跑的鸡,河套边的鸭子,必是被主人找回,关进窝里。炊烟一缕缕飘起来,想到烧开的水,淘净的米,满屋子的蒸汽,肮脏的毛巾,廉价的香皂,污垢的物什,苍蝇,灰吊,蜘蛛网,汗脚的酸臭味,那是一个叫做家的地方;再穷再苦,也厮守着,不嫌弃,不厌倦。什么时候,它都是最好,最舒畅的篱窝。
一百多户人家,我逐个猜测,这些房子里头,哪个屋顶是黑衣老农的。或许他还是住着在老宅基础上翻建的房子,每日沉浸在暧昧的往事之中。那些往事的年轮越长越密,一圈一圈向外阔展。像水纹,宁静,荡漾,所有的角色,是一个人。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