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拖鞋
2020-09-17抒情散文匡建华
闲话拖鞋文/匡建华近来听一位在日本留学多年的同学说,日本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欢拖鞋的,就是平民百姓,每天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换拖鞋,而且每到一个房间都要换拖鞋,如客厅、厨房、卫生间、浴室、卧室、阳台等地方的门边都放有拖鞋。可以说日本人在家里
闲话拖鞋
文/匡建华
近来听一位在日本留学多年的同学说,日本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欢拖鞋的,就是平民百姓,每天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换拖鞋,而且每到一个房间都要换拖鞋,如客厅、厨房、卫生间、浴室、卧室、阳台等地方的门边都放有拖鞋。可以说日本人在家里的基本上是以脱鞋,换鞋,度过每一天的日子。上班进了办公室要换上拖鞋才开始工作,就是外出溜达,也是穿上拖鞋就出门了。
据文献记载,最初的拖鞋是以质地坚硬的木板做成,称之为“木屐”。孩提时没见过这种拖鞋,只是听长辈说,过去的大户人家穿拖鞋,而且是木头做的,土家族人则称之为“木屐子”。如今这种木屐早已离我们远去。我们只能通过电视剧和文献来了解。据东方朔《琐语》中记载:“春秋时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文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屐。”可见,当初载入史书的“拖鞋”,只是出于对死者的悼念,与休闲无关。在我国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将其经过改造,故也称“谢公屐”。有句唐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说的就是这种木屐。《红楼梦》里的多情公子贾宝玉经常穿的也是这种木质拖鞋。至于它如何流落民间又漂洋过海到了日本,不得而知。
据史料记载,第一双塑料拖鞋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问世,我国在1960年才生产出塑料拖鞋。时至今日,泡沫拖鞋,廉价而且耐用,让拖鞋更加“平易近人”。
近几年来,健康环保成为时尚,不少商家与时俱进,以皮、木、竹、麦秆等天然材料制造的拖鞋不断涌现,还开发出可按摩足底穴位的拖鞋,按照中医理论应该是有保健功能,只是还没有见到这方面对比研究的资料。如果说它能医治百病,那也是吹的。
如今中国人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同时也逼着人们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拖鞋就自然进入了百姓家,装修时在进门的地方大多会配置一个鞋柜。到人家去串门,第一是按门铃,第二是换鞋。可这规矩让很少进城的乡下老人不太习惯,因为他们从小就自由自在地生活,每天从家里去田里,再由田里回到家里,除了晚上洗澡后换上布鞋,平时几乎是不需要换鞋。几年前有一位亲友到同事家玩,人家叫他换鞋,还以是别人觉得身上脏,让他郁闷了好几天。有的老人偶尔到城里儿女那儿去玩几天,大多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了,理由是在城里一进屋子就要换鞋。我想不是单纯换鞋的问题,而是对陌生的环境不太适应。 到了新世纪人们对拖鞋的兴趣不减,从拖鞋数量的多少就可了解同事的人气指数。可人们逐渐发现,拖鞋也有不好的一面,如是臭脚,换上拖鞋味道更大,影响聚会的氛围,如有脚气病还可以通过拖鞋传给他人,特别是家里一般不会将仅穿一次的拖鞋就马上拿去消毒。因此现在又时兴给来的客人准备一双鞋套,这就少了经常要清洁消毒的苦恼。偶尔外出,发现不少城里的宾馆里已有备用的一次性拖鞋,让人感到住的更加放心、舒心。
在中国有许多礼仪,拖鞋也不是什么地方可以穿的。清人徐珂认为:“拖,曳也。拖鞋,鞋之无后跟者也。任意曳之,取其轻便也。”按“任意曳之”定义,说明拖鞋是休闲之物。《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关拖鞋的条文中还特别注明,拖鞋一般是在室内穿。 小时平时就是穿妈妈做的布鞋,夏天在家或在外面玩耍,一般是打赤脚,直到上大学后才买了一双拖鞋,主要是用于洗澡堂洗澡,不然自己的棉鞋或皮鞋就浸湿了。回到老家一般不会穿拖鞋,因为土家人对穿拖鞋的人没有什么好印象,认为穿拖鞋就是不想干活,有游手好闲之嫌。曾经教过我的杨老师就有一段与拖鞋有关的故事,那是20世纪70年代,他大学毕业回到土家山寨工作,平时他随意惯了,不论在家里,还是偶尔出门总是喜欢穿拖鞋,可他夫人的父母可看不惯,认为他像一个二流子,不同意他们的婚事,最后好在他夫人的坚持中,但还是拖了两年多才结婚。 在我国,室外穿拖鞋受到许多风俗、制度甚至是法规的约束,就是过去穿木屐的有钱人也只是在自家院子里悠荡。现在学校规定学生、老师不准穿拖鞋上课。据报道,驾驶员穿拖鞋容易发生车祸,因此交警规定驾驶员不准穿拖鞋上路。许多高档休闲场所规定穿拖鞋不得入内。如西装拖鞋在舞池里转,或穿着拖鞋在政府机关里晃悠,确实让人尴尬。不过有些地方也有例外,如医院医生一般不准穿拖鞋上班,可在手术室的工作人员是要穿拖鞋的。 拖鞋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生活必需品,换上拖鞋不仅是让自己的脚放松,还会让人感到随意和心情舒畅。不过穿拖鞋前要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明规定,入乡随俗很重要,不然脚虽然舒适了而心情却不愉快!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