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岸边
2020-12-14叙事散文春江花月夜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3 编辑
在黄河岸边从虢山坐汽车在蜿蜒的山区公路上北行78公里到桃林,从桃林再坐汽车在秦岭脚下西行20多公里到小镇常闫下车,然后走20多里河滩路到大禹渡口,
在黄河岸边从虢山坐汽车在蜿蜒的山区公路上北行78公里到桃林,从桃林再坐汽车在秦岭脚下西行20多公里到小镇常闫下车,然后走20多里河滩路到大禹渡口,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3 编辑 <br /><br />
在黄河岸边
从虢山坐汽车在蜿蜒的山区公路上北行78公里到桃林,从桃林再坐汽车在秦岭脚下西行20多公里到小镇常闫下车,然后走20多里河滩路到大禹渡口,再坐船过了黄河,爬上高高的河岸,再走20多里才能到山西省的未城县。这是水路。
还有一条旱路。就是从桃林坐火车到渭南市的孟塬,再从孟塬车站转乘北上太原的火车到风陵渡下车,在风陵渡再坐公共汽车走100多里,再到未城县城。俗话说,隔山不远隔河远。20年前,道路交通远没有现在这样方便。火车还没有提速,更没有个准点。孟塬是个大车站,又是个机务段,过往车辆要在这里加水,换头,客货交混,杂乱无章,很让人操心。汽车也没有现在多,小蹦车、摩托车更没有现在这样普遍。边远一点的路线,象两省、两地区之间的交往就麻烦多了。
走水路,直线距离看起来近,但除了偶然幸运能搭辆顺车外,一般情况下全凭两条腿。坐火车虽然不走路,但绕得很远,从桃林坐上下午1点46分的火车,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孟塬。而在孟塬往往要等四五个钟头,才能坐上北去的火车。有时遇到人流旺季,过去三、四趟火车都爆满而不停。于是每次都是早上就从虢山出发,晚上八点或者夜里两点才能到未城县。其艰难曲折程度可想而知。
读书、教书,为生存而奔波。有五年时间,二十多次,我独自一人穿梭在黄河两岸,感受母亲河的春夏秋冬,日夕晨昏,潮涨潮落。
冬天的天,黑得早。我从桃林车站下车时,已是下午一点。又坐小蹦蹦车到汽车站,刚好有一辆去故县的车,我赶快跳上去,走了一截,谁知人家不走常闫这条路。在新华书店门口又跳下来,又勾回去到汽车站。等啊等,终于等着了一辆去故县的车,司机很和气,一问,走常闫了。于是又等了一个钟头,车才开。到常闫下车,一看表已是下午三点了。时间有点晚,心中无把握。脚步迈得很急,只怕走到渡口跟不上最后一班船。心里嘀嘀咕咕,犹豫不绝。走,还是住下?一想到小镇旅社那种油腻、脏兮、气味,一夜也不是好熬的。拿住劲走吧,兴许到渡口还有船。
走了五里路,同行的小姑娘到家了,就剩我一人。奇怪,今天没有一个旅伴。一边走,一边心里不踏实。我有点底气不足,以往还能碰上顺车,而今天越是晚了,越是没车。我犹豫不决地走着,心里嘀嘀咕咕想着三个问题:一、撵天黑我能不能走到渡口,二、我走到渡口还有船没有,三、过了河离县城还有二十多里,没有车我走到何时?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到渡口还有船没有了。
冬日太阳有气无力地照着绵远的黄尘古道,村庄,枣树,土墙,还有我的影子。象行走在祖先居住过的部落一样的感觉,几许荒凉,几许凄清。在家时,母亲说我口讷,从小嘴不甜,给谁称呼个“婶”了,“叔”了都觉得很难,但现在出门在外,无依无靠,也只得由自己来问路了。经验告诉我,问路要问上年纪人,他们不打枉扎,实话实说。于是,到了一个村庄,我上前问一个正在打粪的老头:“老伯,我想问一下,我现在走到河边,还能坐上船不能?”老伯看看我,说:“满!”满?满跟上,能跟上?没问题的意思吧。我又走,心急腿快。走了一节,碰见一个拉柴禾的中年男人,我又问:“大叔,你说我现在往河边走,还能跟上坐船吗?”拉车人抬头看了看我,又只说了一个字:“满!”这下我有信心了,又走。又走了几里路,看见一个在地里干活的人,我又上前问,他说:“走快了能跟上,走慢了不强中。”住在河边的人,对过往船只和渡口情况最了解。听了他的话,我又加快了步伐。一边走,一边心里狐狐疑疑。到河边,没有船,天黑了咋办?还不如现在勾回去,住到常闫小镇上的旅社里,明天一早过黄河。但又存着侥幸心理。又走了一截,碰上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人,他好心地劝我:“别往前走了,太晚了,过不了河咋办?勾回去住到乡政府旅社吧,我就在乡政府工作。”见我犹豫再三,他又说:“你不想勾回去也可以,勾回去还得走七八里。前面那个村子有我的一个熟人,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找他,今晚歇他那儿,明天一早过河。”说着,他撕开一个烟盒,拿出笔,在膝盖上写开了条子。条子上歪歪扭扭写到:“领子:你好!今向你交待一场事,现有苏静同志要过河,但天晚了,让她在你家住一夜。你要好好招呼。王相林。87年11月23日”。真是古道热肠啊。我接过条子,谢了他。
这时我已准备按这位好心人的意见办。但望望日头还高,又准备往前走。我不认识眼前这个王相林,更不认识他的朋友领子,不是万不得已,我怎么能去住一个陌生人的家?看我的神情,他又好心地劝我:“不敢走了,你一个小女家,天黑了老怕怕,住到村里还安全些。”是啊,这里毕竟是河南地界,那亲切的乡音听起来就让人舒服,心理上安全些。其时我已做好了两种打算,如果到河边,有船,我就走了;如果没有船,我再勾回来拿着这位王相林的条子去村里找那个领子。这里到河边,五六里路吧,即使天黑了,勾回来也不用发怵的。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我想起古诗十九首上的覊旅之思。大概是沿途最后一个村庄了,我又上前问一个中年男人,能过河不能?他说:“满!”这下,我下定决心走到河滩。走啊走,前望望,后望望,人没有人,车没有车,苍苍莽莽,无际无涯,心中着实有些害怕。“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我的脑海翻腾着一些诗句。幸亏年轻,幸亏傻蛋,行囊里装着未成章的诗句,热情还有浪漫,否则我如何能受了这等苦楚?走啊走,忘了饥饿,忘了疲劳,忘了观望,只有一个念头,走!平生没有走过这么快。
终于走到大禹渡口,但机帆船已经开走了。河边聚了连我在内三个要过河的人。他们说,上边杨家湾渡口还有小船,我们去那边吧。杨家湾渡口距大禹渡有一两里,我就和这两个人又往上走。走了一段路,到了杨家湾渡口,万幸,还有一只小船。是那种羊皮筏子似的小船。我坐上小船,只有五个人。小船晃晃悠悠在河里走,我有些害怕,款款伏在船中心,一动不敢动。终于过了黄河。
太阳已沉下山际,深沟高岸,长河落日,摇曳的荇草,还有吱吱嘎嘎的水鸟,远远近近一片苍茫。坐车是没有指望了。要到县城,还得走20多里。我和刚才船上的两个人--一个老一点的男人和一个半老女人相携往岸上走。他们说带我走近路。我以为他们是一家,其实不是。老头带路,我们沿着大禹渡水电站的管坡往上爬--一千多级台阶啊。从远处看,大禹渡水电站四根管子顺着管坡直插云霄,蔚为壮观。而人在它上面走,就小的象蚂蚁。边走边和老头拉话。原来那女的是个神婆子,会看地方。这个老头是专程到桃林请她来给看地方的。上了管坡顶,高矗在崖头的那棵大禹渡的千年古柏,已看不清模样,望上去只有黑森森一片。老头和神婆子他们往西陌去了,我一个人穿过村庄,向公路方向走去。走管坡,原本是求近的,谁知道却结果越走越远了。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我走着问着,不知道究竟有多远。走到一个村口,又问一个老头,老人家说:“哎呀,你咋弄这事,这里离县城还有二十多里,你怎么能走到呢?”我说:“老伯,只要能走到大路上,我是不害怕的。”正说着,一个小孩骑自行车打这里过,老头喊住他,让他带我一截。于是这个孩子带我走到他们村--程村。但一问人,说这里距离县城还有八九里。
只有走吧,天已那么黑了,但路上还不断人,还不怎么害怕。只是脚实在是困了,疼了。刚才紧张的心情一过,脚的问题又提到议事日程。刚才走到河滩,心里急,不觉乏,现在困乏、饥渴,一齐都袭来了。路平平渐渐,似乎没有尽头。走一节,问问人,还是七八里。走一节再问,还是七八里。天!一辆汽车走过来了,我试试探探扬扬手,没有拦住。一辆摩托过来了,我再次羞羞怯怯扬扬手,还是没有挡住。最后,一辆拉沙的拖拉机开过来,这一次,我不敢再错过了,决心挡住它。我走到当路,大声喊一下,向他说明情况,还好,人家停住了。我赶忙跳上去,突突突,一直坐到未城县街口上。其实时间并不是太晚,只是天黑的太早了。
终于我在晚上八点多,敲开了姑姑家的门。
……
记不清这是第几十几次分别了,只有隐隐的酸楚依旧。汽车迎着寒风,碾着积雪,呼啸着开出车站,把送行的人远远地抛在身后。匆匆,太匆匆。又要离开温馨的家,又要留下孤单的你,踏上风雪凄迷的路途,享受孤独。晓星,已冉冉升起;残月,还斜挂在黑魆魆的山头。一阵黎明的奇寒袭来,我打了一个哆嗦,紧紧地裹住大衣。索性做一个梦吧,一个繁花似锦的梦。朦胧中,车厢传来一阵嚷闹声。睁开眼,天色已大亮,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又是那个玩铅笔套的小痞子在翻动嘴皮子,诱哪个不知情的傻瓜上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舍不得二百二,换不来四百四,舍不得三百三,换不来六百六,舍不得四百四,换不来八百八。舍不得孩子打不了狼,舍不得老婆捉不住和尚……。”他都胡说些什么啊,也不嫌累。我想。
孟塬车站。蜂拥的人流向检票口蠕动。从早晨到现在,西去的列车还没有开过来一趟呢。等啊等,只有等了。3点,4点,5点,一趟,两趟,三趟,车是来了,但严重超员,车门不开。有人从窗户爬进去,里面传来吵骂声。唯一开着的车门,下者下不来,上者上不去,乘务员在叫骂着把人往下拉,打。车一辆辆开走了,站台上的人有增无减。我不能傻等啊,我和一个西安公路学院的女学生商量,咱们去第二站台吧。还有一个中年妇女也随着我们去。但去第二站台要走过高高的天桥,绕很远。我们决定钻过一个停着的货车,尽快走过去。我挎着包刚钻过去,脚还没有站稳,货车就开动了,那个女学生正准备钻,发现车动了就赶快退回去。而这时谁也没有注意,那个中年妇女已钻到车头下面,下楞了,乱动弹。车上地下的人一齐惊呼着:“啊,爬在中间,不要动!”车站工作人员也一起摇旗呐喊,但车一时怎么能停下来呢?轰隆隆,车头拖带着几节车厢呼呼开过,震耳欲聋的声音把那个妇女的心都要震掉。车开过后,中年妇女脸色煞白,瘫软在道轨中间。我和女学生慌忙拉起她。这一下,差点把人吓死,从此我再也不敢钻火车了。
一阵惊险过后,我们又开始在第二站台上等车。终于,最后一列火车开来了,人们一拥而上。我不能失去这最近的机会。我鼓足勇气,一手挎包,一手拚命抓住车门,往里挤,挤。下面的人簇着,拥着,不知怎么就糊里糊涂上来了。车门就在我身后关闭。我正庆幸自己终于上来了,然而立刻就反悔:车厢里密不透风,赛过炎夏酷暑。我被牢牢地固定在车门背后,想挪动一步都是不可能的。两个大汉一左一右象两座大山,胳膊架在我头顶。我觉得呼吸不畅,心想弄不好会捂死的。其实这时捂死也就捂死了,那个热,那个闷呀。
火车开动以后,空气似乎流通了一些。透过脏兮兮的玻璃门,望得见星光下的秦岭峭拔的身影。紧张慌乱、不安全感暂时撤出大脑后,疲劳就准时袭来了。我摇摇晃晃睡着了,仿佛又回到汽车上那个梦中:一只鸽子,红红的小嘴正在啄蒲公英的花朵;草地上,孩子们翩翩起舞,鲜红的绸节随风飘扬;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睁大黑亮的眼睛出神……
186正全力以赴,凭感觉我知道它正在通过黄河大桥。风陵渡车站到了。我将要经过一番拚搏才能下得车来,再将坐在汽车上熬过四个钟头的冬天。午夜两点,我将从车站走到东关姑姑家。一路星辰一路风,只有刻在心上的两行大字在支持着我,走完余下的路:在水一方情如故,离愁别绪终有期。
命运,以这样的形式让我和母亲河亲近,壮阔我的行色,沉郁我的底蕴。
在黄河岸边
从虢山坐汽车在蜿蜒的山区公路上北行78公里到桃林,从桃林再坐汽车在秦岭脚下西行20多公里到小镇常闫下车,然后走20多里河滩路到大禹渡口,再坐船过了黄河,爬上高高的河岸,再走20多里才能到山西省的未城县。这是水路。
还有一条旱路。就是从桃林坐火车到渭南市的孟塬,再从孟塬车站转乘北上太原的火车到风陵渡下车,在风陵渡再坐公共汽车走100多里,再到未城县城。俗话说,隔山不远隔河远。20年前,道路交通远没有现在这样方便。火车还没有提速,更没有个准点。孟塬是个大车站,又是个机务段,过往车辆要在这里加水,换头,客货交混,杂乱无章,很让人操心。汽车也没有现在多,小蹦车、摩托车更没有现在这样普遍。边远一点的路线,象两省、两地区之间的交往就麻烦多了。
走水路,直线距离看起来近,但除了偶然幸运能搭辆顺车外,一般情况下全凭两条腿。坐火车虽然不走路,但绕得很远,从桃林坐上下午1点46分的火车,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孟塬。而在孟塬往往要等四五个钟头,才能坐上北去的火车。有时遇到人流旺季,过去三、四趟火车都爆满而不停。于是每次都是早上就从虢山出发,晚上八点或者夜里两点才能到未城县。其艰难曲折程度可想而知。
读书、教书,为生存而奔波。有五年时间,二十多次,我独自一人穿梭在黄河两岸,感受母亲河的春夏秋冬,日夕晨昏,潮涨潮落。
冬天的天,黑得早。我从桃林车站下车时,已是下午一点。又坐小蹦蹦车到汽车站,刚好有一辆去故县的车,我赶快跳上去,走了一截,谁知人家不走常闫这条路。在新华书店门口又跳下来,又勾回去到汽车站。等啊等,终于等着了一辆去故县的车,司机很和气,一问,走常闫了。于是又等了一个钟头,车才开。到常闫下车,一看表已是下午三点了。时间有点晚,心中无把握。脚步迈得很急,只怕走到渡口跟不上最后一班船。心里嘀嘀咕咕,犹豫不绝。走,还是住下?一想到小镇旅社那种油腻、脏兮、气味,一夜也不是好熬的。拿住劲走吧,兴许到渡口还有船。
走了五里路,同行的小姑娘到家了,就剩我一人。奇怪,今天没有一个旅伴。一边走,一边心里不踏实。我有点底气不足,以往还能碰上顺车,而今天越是晚了,越是没车。我犹豫不决地走着,心里嘀嘀咕咕想着三个问题:一、撵天黑我能不能走到渡口,二、我走到渡口还有船没有,三、过了河离县城还有二十多里,没有车我走到何时?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到渡口还有船没有了。
冬日太阳有气无力地照着绵远的黄尘古道,村庄,枣树,土墙,还有我的影子。象行走在祖先居住过的部落一样的感觉,几许荒凉,几许凄清。在家时,母亲说我口讷,从小嘴不甜,给谁称呼个“婶”了,“叔”了都觉得很难,但现在出门在外,无依无靠,也只得由自己来问路了。经验告诉我,问路要问上年纪人,他们不打枉扎,实话实说。于是,到了一个村庄,我上前问一个正在打粪的老头:“老伯,我想问一下,我现在走到河边,还能坐上船不能?”老伯看看我,说:“满!”满?满跟上,能跟上?没问题的意思吧。我又走,心急腿快。走了一节,碰见一个拉柴禾的中年男人,我又问:“大叔,你说我现在往河边走,还能跟上坐船吗?”拉车人抬头看了看我,又只说了一个字:“满!”这下我有信心了,又走。又走了几里路,看见一个在地里干活的人,我又上前问,他说:“走快了能跟上,走慢了不强中。”住在河边的人,对过往船只和渡口情况最了解。听了他的话,我又加快了步伐。一边走,一边心里狐狐疑疑。到河边,没有船,天黑了咋办?还不如现在勾回去,住到常闫小镇上的旅社里,明天一早过黄河。但又存着侥幸心理。又走了一截,碰上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人,他好心地劝我:“别往前走了,太晚了,过不了河咋办?勾回去住到乡政府旅社吧,我就在乡政府工作。”见我犹豫再三,他又说:“你不想勾回去也可以,勾回去还得走七八里。前面那个村子有我的一个熟人,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找他,今晚歇他那儿,明天一早过河。”说着,他撕开一个烟盒,拿出笔,在膝盖上写开了条子。条子上歪歪扭扭写到:“领子:你好!今向你交待一场事,现有苏静同志要过河,但天晚了,让她在你家住一夜。你要好好招呼。王相林。87年11月23日”。真是古道热肠啊。我接过条子,谢了他。
这时我已准备按这位好心人的意见办。但望望日头还高,又准备往前走。我不认识眼前这个王相林,更不认识他的朋友领子,不是万不得已,我怎么能去住一个陌生人的家?看我的神情,他又好心地劝我:“不敢走了,你一个小女家,天黑了老怕怕,住到村里还安全些。”是啊,这里毕竟是河南地界,那亲切的乡音听起来就让人舒服,心理上安全些。其时我已做好了两种打算,如果到河边,有船,我就走了;如果没有船,我再勾回来拿着这位王相林的条子去村里找那个领子。这里到河边,五六里路吧,即使天黑了,勾回来也不用发怵的。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我想起古诗十九首上的覊旅之思。大概是沿途最后一个村庄了,我又上前问一个中年男人,能过河不能?他说:“满!”这下,我下定决心走到河滩。走啊走,前望望,后望望,人没有人,车没有车,苍苍莽莽,无际无涯,心中着实有些害怕。“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我的脑海翻腾着一些诗句。幸亏年轻,幸亏傻蛋,行囊里装着未成章的诗句,热情还有浪漫,否则我如何能受了这等苦楚?走啊走,忘了饥饿,忘了疲劳,忘了观望,只有一个念头,走!平生没有走过这么快。
终于走到大禹渡口,但机帆船已经开走了。河边聚了连我在内三个要过河的人。他们说,上边杨家湾渡口还有小船,我们去那边吧。杨家湾渡口距大禹渡有一两里,我就和这两个人又往上走。走了一段路,到了杨家湾渡口,万幸,还有一只小船。是那种羊皮筏子似的小船。我坐上小船,只有五个人。小船晃晃悠悠在河里走,我有些害怕,款款伏在船中心,一动不敢动。终于过了黄河。
太阳已沉下山际,深沟高岸,长河落日,摇曳的荇草,还有吱吱嘎嘎的水鸟,远远近近一片苍茫。坐车是没有指望了。要到县城,还得走20多里。我和刚才船上的两个人--一个老一点的男人和一个半老女人相携往岸上走。他们说带我走近路。我以为他们是一家,其实不是。老头带路,我们沿着大禹渡水电站的管坡往上爬--一千多级台阶啊。从远处看,大禹渡水电站四根管子顺着管坡直插云霄,蔚为壮观。而人在它上面走,就小的象蚂蚁。边走边和老头拉话。原来那女的是个神婆子,会看地方。这个老头是专程到桃林请她来给看地方的。上了管坡顶,高矗在崖头的那棵大禹渡的千年古柏,已看不清模样,望上去只有黑森森一片。老头和神婆子他们往西陌去了,我一个人穿过村庄,向公路方向走去。走管坡,原本是求近的,谁知道却结果越走越远了。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我走着问着,不知道究竟有多远。走到一个村口,又问一个老头,老人家说:“哎呀,你咋弄这事,这里离县城还有二十多里,你怎么能走到呢?”我说:“老伯,只要能走到大路上,我是不害怕的。”正说着,一个小孩骑自行车打这里过,老头喊住他,让他带我一截。于是这个孩子带我走到他们村--程村。但一问人,说这里距离县城还有八九里。
只有走吧,天已那么黑了,但路上还不断人,还不怎么害怕。只是脚实在是困了,疼了。刚才紧张的心情一过,脚的问题又提到议事日程。刚才走到河滩,心里急,不觉乏,现在困乏、饥渴,一齐都袭来了。路平平渐渐,似乎没有尽头。走一节,问问人,还是七八里。走一节再问,还是七八里。天!一辆汽车走过来了,我试试探探扬扬手,没有拦住。一辆摩托过来了,我再次羞羞怯怯扬扬手,还是没有挡住。最后,一辆拉沙的拖拉机开过来,这一次,我不敢再错过了,决心挡住它。我走到当路,大声喊一下,向他说明情况,还好,人家停住了。我赶忙跳上去,突突突,一直坐到未城县街口上。其实时间并不是太晚,只是天黑的太早了。
终于我在晚上八点多,敲开了姑姑家的门。
……
记不清这是第几十几次分别了,只有隐隐的酸楚依旧。汽车迎着寒风,碾着积雪,呼啸着开出车站,把送行的人远远地抛在身后。匆匆,太匆匆。又要离开温馨的家,又要留下孤单的你,踏上风雪凄迷的路途,享受孤独。晓星,已冉冉升起;残月,还斜挂在黑魆魆的山头。一阵黎明的奇寒袭来,我打了一个哆嗦,紧紧地裹住大衣。索性做一个梦吧,一个繁花似锦的梦。朦胧中,车厢传来一阵嚷闹声。睁开眼,天色已大亮,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又是那个玩铅笔套的小痞子在翻动嘴皮子,诱哪个不知情的傻瓜上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舍不得二百二,换不来四百四,舍不得三百三,换不来六百六,舍不得四百四,换不来八百八。舍不得孩子打不了狼,舍不得老婆捉不住和尚……。”他都胡说些什么啊,也不嫌累。我想。
孟塬车站。蜂拥的人流向检票口蠕动。从早晨到现在,西去的列车还没有开过来一趟呢。等啊等,只有等了。3点,4点,5点,一趟,两趟,三趟,车是来了,但严重超员,车门不开。有人从窗户爬进去,里面传来吵骂声。唯一开着的车门,下者下不来,上者上不去,乘务员在叫骂着把人往下拉,打。车一辆辆开走了,站台上的人有增无减。我不能傻等啊,我和一个西安公路学院的女学生商量,咱们去第二站台吧。还有一个中年妇女也随着我们去。但去第二站台要走过高高的天桥,绕很远。我们决定钻过一个停着的货车,尽快走过去。我挎着包刚钻过去,脚还没有站稳,货车就开动了,那个女学生正准备钻,发现车动了就赶快退回去。而这时谁也没有注意,那个中年妇女已钻到车头下面,下楞了,乱动弹。车上地下的人一齐惊呼着:“啊,爬在中间,不要动!”车站工作人员也一起摇旗呐喊,但车一时怎么能停下来呢?轰隆隆,车头拖带着几节车厢呼呼开过,震耳欲聋的声音把那个妇女的心都要震掉。车开过后,中年妇女脸色煞白,瘫软在道轨中间。我和女学生慌忙拉起她。这一下,差点把人吓死,从此我再也不敢钻火车了。
一阵惊险过后,我们又开始在第二站台上等车。终于,最后一列火车开来了,人们一拥而上。我不能失去这最近的机会。我鼓足勇气,一手挎包,一手拚命抓住车门,往里挤,挤。下面的人簇着,拥着,不知怎么就糊里糊涂上来了。车门就在我身后关闭。我正庆幸自己终于上来了,然而立刻就反悔:车厢里密不透风,赛过炎夏酷暑。我被牢牢地固定在车门背后,想挪动一步都是不可能的。两个大汉一左一右象两座大山,胳膊架在我头顶。我觉得呼吸不畅,心想弄不好会捂死的。其实这时捂死也就捂死了,那个热,那个闷呀。
火车开动以后,空气似乎流通了一些。透过脏兮兮的玻璃门,望得见星光下的秦岭峭拔的身影。紧张慌乱、不安全感暂时撤出大脑后,疲劳就准时袭来了。我摇摇晃晃睡着了,仿佛又回到汽车上那个梦中:一只鸽子,红红的小嘴正在啄蒲公英的花朵;草地上,孩子们翩翩起舞,鲜红的绸节随风飘扬;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睁大黑亮的眼睛出神……
186正全力以赴,凭感觉我知道它正在通过黄河大桥。风陵渡车站到了。我将要经过一番拚搏才能下得车来,再将坐在汽车上熬过四个钟头的冬天。午夜两点,我将从车站走到东关姑姑家。一路星辰一路风,只有刻在心上的两行大字在支持着我,走完余下的路:在水一方情如故,离愁别绪终有期。
命运,以这样的形式让我和母亲河亲近,壮阔我的行色,沉郁我的底蕴。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