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鹤庆白族人家的红白喜事

2020-09-17叙事散文wwmi06
鹤庆白族人家的红白喜事鹤庆自古以来的建制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新国中国以前,鹤庆的南部都属于大理那边,而北边主要是鹤庆坝子,都属于丽江这边。因此鹤庆的北部与丽江颇为相似,性格都有些耿直,直来直去,想着什么就是什么,毫不讳避自己的想法。而南部的

鹤庆白族人家的红白喜事   鹤庆自古以来的建制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新国中国以前,鹤庆的南部都属于大理那边,而北边主要是鹤庆坝子,都属于丽江这边。因此鹤庆的北部与丽江颇为相似,性格都有些耿直,直来直去,想着什么就是什么,毫不讳避自己的想法。而南部的鹤庆可能受到南方儒学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一般都比较含蓄,都不善于表白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县城附近和这些地区,好像既兼收了北部的豪直,也具有南部人的含蓄,显得有些厚重感。东部地区又与金沙江沿岸的永胜人的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边与剑川接界,多多少少都要受剑川白族的牵连。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鹤庆的北部仍旧属于丽江、香格里拉和怒江这边的人,南部地区属于邓川大理。宗教信仰也是怪里古董的,一方面相信儒教思想,有生死轮回的概念;另一方面也相信道教思想,常常过年时在门坊上贴上符画,以避鬼神伤害,还有自己的本主崇拜。这跟杂交水稻一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杂交后产量大增了。就是服饰和建筑也是一样,介于丽江和大理之间。比如服饰,既没有大理的白族服饰丽艳,也没有丽江服饰的淡暗,中规中矩地介于这两个地区服饰之间一种独特的特质,平实中有几分峻峭,峻峭中又有几分规矩。也许是交融了大理的丽艳和丽江实朴的原因。就是建筑也是一样,没有大理人的富丽高雅堂皇,也缺少丽江人的简朴实在耐用。比起大理人鹤庆的建筑更像小家碧玉,而比起丽江的建筑,鹤庆人房子更像是土豪老财家的清丽少爷。反正都是介于丽江大理之间的不冷不热,不死不活的温吞水状态。可能你说不出鹤庆是好是坏,但也不能否认鹤庆也有自己的东西在吸引着人们,这有点曹操鸡肋的味道。鹤庆的红白喜事也是这样,说有特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又有自己的一些东西在里面,这给表达也带来了难度。在这里我仍以我的遗胞之地,县城附近的金锁邑村为中心,来整点感想。一来我经历过,二来这个地方也比较特别。甸南人说我们是甸北人,而甸北人又说我们的是甸南人,自然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子事:竹米客   应该说人出生是从竹米客开始的。有些地方又称这为粥米客,但从白族语言和鹤庆白族来看,我个人觉得竹米客更为确切一些。粥米可能理解是要喝大米熬煮的大米稀饭,可请生孩子的竹米客,鹤庆白族话的音译是:“送孩日”,义译就是送饭的意思,因此没有要熬煮大米粥饭的意思。相反我们这里早些时候送竹米客,都是拿一个竹子编的小提箩,在最低下放一小层大米,大米上面就放上鸡蛋,鸡蛋的数字也是双数的。那么把大米放到竹箩里,按照白族语言比较形象生动来推理,应该用竹米客来形容最为恰当。而粥米是音译的结果,主要因为那天做客根本没有喝大米粥的。有讲究的人,也会把鸡蛋染成红色的。过去,白族人生孩子,头胎孩子也有很多忌讳,比如生了孩子要将石灰或者灶灰撒在大门口,提醒有孝服在身的人不能闯入家里。当然如果生孩子后第一个进入这家的人,主人要煮红糖鸡蛋给这个人吃,认为将来这个孩子的脾气性格会像这个人。这个人也就被称做这个小孩子生命中的贵客,认为会影响这个孩子的一生。   请竹米客一般在生孩子后的半个月内,也有在满月时候一次请满月客。因此,粥米客也叫满月客。刚生孩子,要派女婿到亲家家里报喜的。小时候听到的白族民间《憨女婿》的故事,就是由女婿到女方家报喜而编造出来的。说是有个憨女婿到媳妇家报喜,媳妇就教他,家里人问什么喜时,要答公喜(生男孩,叫公喜;生女孩,叫母喜。村里的一种调侃说法),憨姑爷一路走一路记,走到水边,踩到了一只癞哈蟆,踩得那只癞哈蟆“呱呱呱”直,他就记成了“呱”喜。到岳母家,他就说成了“呱”喜,女方家还以为那孩子没有活下来。这女婿回家了,岳母给他提了一大提箩鸡蛋,教他水滚冒起来时候,把鸡蛋敲开,放到水里,捞出后给自己老婆吃,结果这憨姑爷提着鸡蛋,走到一条沟边,看到水翻滚起来,就把鸡蛋敲开往水沟里倒。这憨姑爷真是憨到极点了,也许小时候奶奶就用这个故事,劝导我们凡事都要多长几个心眼,要多动动脑筋吧,而不要像那位憨姑爷一样机械。   记得我小时候的送竹米都比较简单,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一般都是家庭主妇去,就提一竹篮下面垫了大米的鸡蛋,是娘家人就要再提几篮子小孩用的衣物,和四提箩红糖之类的,也不讲究什么席面了,就给来送竹米的客人煮一大钵盂红糖糯米粉鸡蛋。这是先前生活困难时候送竹米客样子。   后来生活富裕了,就办起了八大碗,全村有点亲戚关系的都要去,而且还设立了帐房先生挂礼,也不分男女都去庆贺。娘家人也要花好几千元去庆贺,小孩子的衣物,玩具车,童车……应有尽有。跟办大的喜事一样,非常热闹。那八大碗也是依据经济条件不同,操办得超过了喜事客。毕竟这是一个生命个体的诞生,请满月客的这一天,主人家要把婴儿到处让亲属抱一抱。大家都争着要抱一抱新加入的成员,也好像非常欢迎这位为本家族添丁加口的小主人的到来。   这竹米客是鹤庆白族地区为迎接新生命的庆典,也体现了白族人对生命的敬畏,也告诫人们一个人的诞生是不简单的。倾注着孩子双方父母的各种付出,也是教育后代要把婚姻家族看得重于一切,因此在白族地区,如今全国离婚离率居高不下的状况,离婚的家庭都比较低,远远低于全国的离婚率。也期望在鹤庆白族地区,这种有利于家庭稳定的竹米客能够办得简朴大方得体,只要大家高高兴兴地一起庆贺一番就行了,也不用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丑事:周岁客   小孩子一岁的时候,我们村也常有一些人请周岁客。看来一个人一生下来,就会与生俱来各种麻烦事。怪不得人死了,以前我们用来挂礼的本子,都要写上“勉终大事”几个字,看到这几个字,那时我也没有多想,现在想到那几个字,也佩服我们村人对人生透彻的感悟能力。直到人死了,万事皆休,真的做到勉了终身所有的事务。   在我们村里竹米客和周岁客都属于小事情,比较大的事情就是结婚、丧葬和竖新房。从挂礼来区分也是,一般竹米客和周岁客都挂得少,而结婚、丧葬和竖新房就挂最高格了。当然挂礼各家的情况不同,家庭条件好的,大事情最高也挂到1万的也有,一般也就挂上1000元左右,礼尚往来,表示个意思就行。那小事情的话,也就减半了,普通人家也挂上500元,聊表下心意。当然这礼钱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增加了,过去大家数人家也就十来元,一般人也就挂几元钱。那周岁客跟满月客也没有大的差别,现在一般的也就是要根据亲疏送份礼,自然娘家人是要花费一大笔钱的。还是要准备宰一头猪,做了八碗一座盘,或者六碟八碗的,远近的亲戚也都要来庆贺。   这时一周岁孩子都已经能够走路了,也有的能够说几个简单的词了。当然这天都要把这孩子当成中心人物。有些爱面子的,也要给孩子一些东西,比如长命锁啊,富贵结啊。也有的家庭还要让小孩子抓东西,看看他(或她)喜欢抓什么,就认为将来这孩子就喜欢做什么,而白族人家最喜欢的就是孩子抓书本或者笔杆,就认为将来他(或她)就喜欢读书,都喜欢得不得了,可以看出白族人对于文化知识的重视。   这从白族照壁上书写的四个大字“耕读传家”上可看出来,白族人对文化知识的追求和重视,自古以来白族人就认为要想出人投地,就是要读书。即便在田间耕种多少辛劳,也要以读书为主,将读书赋于很高地地位。既然是小孩子的周岁客当然也就要以小孩子爱读书为中心了,给孩子拿笔取书,也就这种思想的人为体现,其实周岁的小孩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的。还有我们这里最重视的就是给孩子取名字,也叫打干亲家的。过去也有人传说取名字的时候,就在鹤庆县城街天,在钟鼓楼下面数100个人,数到谁谁就是这个孩子的干爹和干娘了。也有专门请有知识文化的人当干亲家,目的是让孩子也能像有知识文化的人一样出人投地。   当然这是人们寄寓孩子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而且一旦和外戚打了干亲家,有时候这孩子就相当于拜寄给这家人了,姓也姓家亲家的姓,同时,两家人家里办点大事小情了,都要相互帮忙外,还像亲家一样,要素养四色礼。有的处得好还真像亲家一样来往。以此可以看出,鹤庆白族对孩子的教育是相当重视,二十一世纪初期,鹤庆教育也办得非常成功,由于鹤庆一、三中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多,周边怒江兰坪、丽江地区、大理、剑川、洱源人想尽千方百计地相继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鹤庆一、三中就读,出现了奇特的鹤庆教育现象。周岁客为对读书重视的表现,为鹤庆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岁客也是比较热闹的,很多亲友都来喝喜酒,对孩子说一些祝福的话语。特别是看到孩子抓书拿笔,更是说这个孩子将来肯定可以读得着书,肯定有大出息的。就在这祝福声中,周岁客也就慢慢散了。   寅事:结婚客   白族也同样信奉人生最得意的就是:“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传宗接代,一直是被奉为是人生重中之重的事情,每个人都非常的重视和卖力。事实也是这样,绝后为大,连后代也没有,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结婚也就是传宗接代的开始,每个人怎么能敢怠慢呢!   男女到谈婚论嫁了,我们村里人为了表示婚姻的重要性,就是自由恋爱也必需请个介绍人,不论这个介绍人有用还是没有用,都得请。这是几十辈子留下来的传统,怎能省略呢?况且请个介绍人也有利于男女双方之间相互沟通,也就起到磨刀石与刀子之间那点水的作用,省得双方不好当面说的事情,没有一个适当表达的方式,这时候介绍人起的作用可就大了。不好当面直接表白的事情,都可以通过介绍人来说比较恰当一些;或者说怕说得不得当,以免引起双方不必要的误会。反正我们村里的人世世代代都认为介绍人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介绍人,结婚前还必需吃定酒,也就是两人准备结婚了,喝完定婚酒,就基本上订下来了,一般不得反悔。定婚一般都要给女方买点金银首饰,和女方喜欢的几套衣物,几双鞋子什么的。当然现在的年轻人对婚姻的看法可能跟老一辈人有所不同,退婚也不是什么希罕事了。退婚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女方反悔了,得将男方的订婚物品如数归还,如果是男方反悔,一般就不退定婚物品。定婚与结婚之间相距的时间,也可以因为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定,有的怕有一方反悔,定了婚就马上结婚,也有的因为各种原因,定婚两三年才结婚有也有。前一种也就是当今社会所讲的闪婚,自然离婚的概率也就大。如果是后,应试叫做酿婚了吧,像酿酒一样,时间越长那味越纯正,正如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在其《鹊桥仙》一词中的名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时间能解决一切,婚姻也一样,是需要时间的酿造的。往往定婚几年也没有分开,也能够在一起的,婚姻也稳定长久。   结婚前如果是讨媳妇,男方得到女方家求婚,也得介绍人出面。如果女方提出一些条件,男方得尽量满足。如果是招女婿,一般就得女方家到男方家求婚。如果求婚成功了,就要合婚,一般也就是要有男方和女方的生辰八字,实际就是出生年月。合婚也就是请看风水的先生来依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适不适合结婚,有没有八字相克,即便八字相克了,风水先生也有办法可以找到化解的办法。当然这只一种无中生有的迷信方法,关键是男女双方家庭与性格合不适合适,不是生辰八字相不相生。我们金锁村最有名的风水先生就是吉庆村的李亚柏先生的了,我们家竖房子,竖墓碑,我们几个兄弟姊妹的结婚,我父母亲的去世的,都是李亚柏给我家看的日子。李亚柏的生意特别好,是因为我们那个白族村子,直到现在也还保留着凡是办点大事,也都要看看日子风俗习惯,需是吉日才可出行、动土或者实施重大决策。当然这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吧了,谋事还都在于人,不在于天不天的。   一般情况下合婚后才可定婚,如果合婚没有生辰八字相克了,说明可以结为夫妻了,那定婚以后才可以结婚。不过风水先生李亚柏先生应该来说也是做到与时俱进了,没有听说过他合的婚,那一对新人八字相克的。即便他自己觉得有些不妥的,他也会教人如何做就能化解了。这也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反正现在都自由恋爱了,父母都干涉不了,一个局外合婚人,怎能奈何得了。怪不得很多人都愿意请他看风水八字,是他既满足了我们这里人追求美满幸福的心愿,也能够让想做这件事的人能够实现愿意,可能他对人生有一套自己感悟和理解。当然我家请过他几次,他都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让人不得不相信。不过这也是人们的普遍心理,都要图个吉利,讨个口彩。也不是个个都相信迷信。   婚定了,一般是不得反悔的,下一步就是商定结婚的事了。我们一般结婚的时间是在冬、腊、正月,其它时间则认为是有特殊情况的。当然因为在外工作的也会例外,一般大多数是因为已经怀孕,不得不结了,这种情况是会被村里人所唾弃和讥笑的。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未婚先孕,赶着结婚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也不觉得稀奇事了。   看好了日子,家里便做好请客的准备,当然是要办八大碗的。这八大碗也是依据家庭经济条件而定,可以办得阔气些,也可以办得简略些。不过我们村最热闹,最为隆重的应该就是结婚客了。结婚前一天男方家就去女方家过礼,将男方家的彩礼背到女方家。这一天男女双方家的本家和邻居,都必需到办婚事的男女双方家帮忙,帮忙时还必需在男女双方家就餐。办事前的就餐也比较随便,主要以家里出产的菜肴为主,一般也就五素一荤一汤。那晚上,不论女方男方家,同村的同龄人都要到女方男方家贺礼。女方家则以成年女子为主,男方家则以成年男子为主。贺礼也可以依据家庭情况,可送礼金,也可送一些物品。一般习惯可送面盆、保温水瓶的居多。那天晚上还有一个节目就是男方家要请鹤庆境内的六合白依族人一面吹着锁呐一面把喜神请到家里,请完了,女方家也有要好的闺蜜,要在女方家压床;男方家也有要好的男伴压床。这压床很像其它民族的成年礼一般,似要跟那些曾经的姑娘小伙玩伴们告别,明天开始我不可能像过去一样陪你们了,我要陪我的爱人了。民间的智慧,真是细致得让人想不到。   爱玩的一般也要玩个通宵,一直舍不得自己失去青春年少似的。反正我们这里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都以结没结婚为标志。结婚了很事就要承担起责任,像做八仙挑灵柩,这样的事就发结婚不结婚为标准,结婚了就得去,没有结过婚年龄再大也不要你去做八仙的,这也为延续后代做了保障。结婚了就成家立业了,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不负责,贪玩了。   第二天不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四方八面的亲朋好友都向办喜事的男方女方家涌来,大家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新鞋子去朝贺这两家人。   大概晌午的时候,讨新媳妇的男方家的一帮人马就去女方家接新媳妇了。还有男方家的至亲和女方家的至亲,都要去做会亲客相互认亲。自然男方家要去一些得力的干将,还要负责搬运新娘的嫁妆呢。当然现在的话如果离得远就使用上现代的交通工具,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离得比较远的,也有男方女方家各办一天的。而且那天搬运东西还得小心,认为东西碎了,或者损坏了就不吉利。   一般男方迎亲还需要请白依族(鹤庆境内居住在六合的少数民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人吹唢呐,用大的唢呐吹出迎亲的号声,在号声和热闹的唢呐声中,迎亲的一干人到了女方家,有人就在大门口观望,见到迎亲的队伍远远地来了,就赶紧把大门紧紧关闭,要为难迎亲的人,意思也就是娶我家姑娘也不容易的。迎亲的队伍过来了,见女方家门没开,不得敲门,而是丢进去一些香烟,也有丢进去瓜子糖果的。见差不多了,女方家这才打开大门,将一干迎亲的队伍迎进堂屋。男方得殷勤地发香烟,似乎要求女方家尽快将女儿打发给男方似的。女方便慢慢待客,一般都要将女儿留到黄昏才打发,美其名曰“黄昏姑娘才值钱”。鹤庆有些地方也有为了考验女婿的才干,也有待独席的风俗习惯。   所谓待独席,就是要让未来的女婿一个人入一个八大碗席面,而且那席面上的所有的菜都用细铁丝穿上,因此过去有这种风俗习惯,讨媳妇的男子,事前需有所准备。带上一把锋利的刀子或者一把锋利的小剪刀才行,否则就会当场出洋相,女方亲属当中有尖酸刻薄的人,那是让人很尴尬的。且还民间规定,新郎入独席时,每一样都要用筷子夹一块来吃,如果不带上那些武器是行不通。我们这里据说新郞的日子最难过的就是结婚这一天,人人都可以给你出难题。也许这样做也是符合现实生活的,那就是要学会忍让,不能再耍小孩子性子了。独席圆满结束了,那就要求女方家给来迎亲的这些人待席,吃完八大碗,负责待客的总理好说话,他就会宣布打发姑娘了。如果没有跟他商量好,可能还要求爹爹告奶奶地跟他商量,请求打发姑娘。征得同意后就停止待席,开始打发姑娘。一面迎亲的人就安排搬运新娘的嫁妆,按风俗女方家的舅舅这边的人,还要将女方的东西放到木柜里面,还要给出嫁的女方四角压柜钱。这时女方要哭着一一同村人和亲戚朋友道别,特别是父母亲就要向他们叩头,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嫁妆全部准备齐全了,白依人吹响大号,迎亲队伍开始向男方家行进。一路上的节目就是闹新郞和新娘,不断给他们出难题,每过一座桥都要让新郞新娘做一些亲密的动作。如果路上遇到一起讨媳妇的同伙,据说是一个不能让一个,如果让的那一家就会倒霉。事前要准备一些硬币,相互遇到了就要用硬币相互打击,慢慢让开,聪明方法最好就是不要碰到一起,或者相互通报以后,相互错开时间或者另走他路,相互冲突是最不明智的,遇到野蛮的还会出人命。   到家了,新娘新郎两也不能空手进家,要一起端一盘下面垫了大米的红糖进家门才好。   然后把新娘送到新房,有些地方还搞个入洞房仪式,这似乎受影视剧的影响,或者受中原文化的熏陶。   晚上就是村里的半大小伙子小姑娘闹房的节目了。   第二天就是送喜神,还有就是新娘要改口,新娘要跟新郎的称呼一样。特别是对新郞至亲,更要跟新郎一样称呼。这时新娘也要准备礼物,甸南人就送自己做的绣花鞋,或者手工制品,可惜我们这边都只能到商场给至亲送点商场买的东,当然新郎父母也要回礼,回礼是最没有创意的,只能回点人民币。   然后就是回门。回门这一天新郎新娘要到城里的农贸市场买鱼和作料,据说这一天不论买什么都不能讨价还价,要价多少就是多少。这其中的内涵也许就是暗示夫妻俩今后不要斤斤计较,学会舍弃,要心中有对方,相互尊重这层意思了。   回门时回到女方村子里,男方陪新郎的小伙子不论见到老幼男女,都要赶紧发香烟。女方陪新娘的小姑娘也要将瓜子见者一份,不得有遗漏,也许是受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遗风影响。因此小时候听说村里有打发姑娘,不论亲疏,是不是相互请客了,只要村里打发姑娘了,回门的这一天,总要站在村口的大路上玩一阵子,等回娘家的新娘回娘家,可以为自己蹭把喜果子,也可以为爷爷蹭杆香烟,穷的时候就是一支香烟一把瓜子也是精贵的。自然回门也还要款待新娘家比较亲的亲戚,有些能干的家庭主妇还要蒸米糕,款待回门的女儿和女婿。饭吃了,新娘一阵难过,还需新娘父母亲戚催促回新郎家,这时新郎也就哄新娘不要难过,跟自己回家。同时要相机改口,称女方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其它在场的至亲也一样的和新娘一样称呼。但不用行什么礼,男的给递枝烟,女的打个招呼就行。尽管白族人家都不大重男轻女,可能这种习俗是从汉族那里引进过来的,很有男尊女卑的味道在里面。   第三天就去男方家庭的墓地上,做饭吃,也是认祖宗的一种形式。一般聪明的新郎都要告诉墓地上埋的是什么人,也是新人融入新家族的一种形式。   至此繁琐的结婚算是告一个段落了,后边就是安心地养家糊口,生子传代了。也许白族人将婚礼摆弄得这么冗繁陈杂,是告诫新婚的夫妻,这婚姻是来之不易的,各人要好之珍爱,不可相互伤害。民间的智慧,真是让人无限的崇敬。   卯事:参军客   我们村应该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典范执行者。家里有人参军了,不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而是“一人参军,全村光荣。”全村人或者全村人当中跟那个年龄相仿的人,都要在验上解放军的那后生,马上入伍的前几天,都要去到这家去送行,好像这家人出了个将军似的。鉴于这个原因,当然这不是我们村传统的红白喜事,而是适应新社会而形成的喜事。后来就固化成了请客做宴席的形式,被固定下来了,成为我们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去只是村里人与这家有关系的,还有就是跟这个后生年龄相仿的年轻后生,到那家人去送点表示敬意的小礼物,也是祝愿他能到外面弄个一官半职,反正官本位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每个人的话都是一样:“到部队上好好干,整个官回来。”这足以看出,人们对指挥千成马的那种英雄气概是何等的佩服和崇敬。也许是唐诗读得多,对“金戈铁马”、“沙场秋点兵”的边塞战争生活印象特别深刻,便有了到部队带兵的憧憬。   到办事这一天,也和所有的宴席一样,都是金锁邑村模式,村里的厨师们也要睡晚起早地要把那八碗一座盘精心准备好。在这准备的过程中,家里老老少少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有时候我们去某家做客,吃着他们美味的八碗一盘时,其实这背后肯定会有很多艰辛在里面。其中有几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省嘴待客省出来的,比如:羊乳饼夹火腿片、茶豆煮豆腐、麦兰菜炒山豆腐,那是平时家里来了贵重客人才舍吃的。现在全部拿出来招待来庆贺家里出了个军人的村里,这可以看出人们对保家卫国解放军人的崇拜。   全村人有头有面,自家的亲戚都赶来庆贺。长辈人临走前还要千叮嘱万叮嘱,出去外面要好好干,干出个样子回来。这还算是比较含蓄的说法了。有的就干脆说,出去可不要只当三年老憨兵回来,要弄个一官半职回来啊。   后来我经历了大学生客以后,才知道村里人骨子里的“光宗耀祖”的思想,把一些人害得“近乡心更怯”了。   如果只是当了三年老憨兵回来的人,就有点“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项羽了,当然了不必要自刎,但毕竟出去当兵时千叮嘱万叮嘱,现在自己不过老憨兵回来,实在面子上是过意不去的。   同辈的人更要去送送的,不去那是最没有面子的事。   自然这家人出了这样光宗耀祖的人,全家人宁可再累一点也毫无怨言。   直到现在我才想起和我一起同龄曾去参军,后来听说在外面混得不是很好,结果有一个却自杀了。现在想想也许那人混得不好,有种无脸见江东的强烈意识,本也可以回到村里结婚生子,慢慢过普通人的生活的,结果没有做到光宗耀祖,便轻易结果自己宝贵的生命。这跟古代中国女子为保住节操而宁死不从的道理是一样的。我心里一直为那位同龄人的死而感到惋惜。现在回到村里看到他母亲孤苦伶仃的样子,心里总有一种如被梗住的难受感。   这喜事也是非常有压力的,不过人生在世,还是普普通通是福。当然出人投地也是每个人的追求和梦想,可是出人投地那有那种简单的事。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地为人儿女,为人父母也不入乏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毕竟出人投的人是点少数。   辰事:大学客   我们村的学子考上大学的大学客,是我刻骨铭心的感受。邓小平同志刚刚恢复高考不久的1981年7月,通过努力我也考取了大理师范,虽然不是大学,那时也是属于凤毛麟角的事。家里也非要请几桌客,要庆贺一下。我们家那时兄弟姊妹多,家里也特别穷,请这几桌客可以说是已经倾全家的财力物力人力了。   从收到录取通知后,我们一家人就计划着要吃哪几个八大碗,因为大学客那几天,对于刚刚包产到户的那几年,还是七荒八月的,大部份秋天和春天储备的物资,已经消耗贻尽。翻箱倒柜也没有发现一两样现成的能做八大碗的原料。这样计划好了之后,每个鹤庆县城逢1、4、7的街子天,都要到街上买请客用的东西。而且我妈妈还跟人家分厘计较,有时免不了还发生口角冲突,反而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年轻气盛外,自尊心还怪强。我也劝过我父亲,说不用那么麻烦了。我父亲说人家参军都请客,你现在是跳出农门了,比起他们来我们更要请。何况人家也请我们,我们不请人家就太没有面子了。   既然父亲发话,那这客是请定了。   我们便每个街子天都到鹤庆县城街子上买东西,本来钱就少,都要跟人家分分计较,否则如果超出几十元的计划,我们的请客事业都会泡汤的。而且七荒八月,大家肚子里正缺荤少油的,肯定比起客事比较多的十冬腊月要准备的多一些才能应对。   我们请亲戚当中做厨子的钢花姐衡量了又衡量,我的感觉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可母亲说了:“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如何难也要办好考出去这个抬客。”我们家族上代人才考出去你三伯父一个人,这代人只有你一个人考出去,也算是你为我们家族光宗耀祖了。   那时没有“压力山大”这个词,却也让我们感觉到身上的压力比苍山、九鼎山份量都还要重,像人们说的那尤如泰山压顶。   那时候也没有现在的大学客,光明正大地设一个收礼台,请记帐先生记帐的。饭吃完了,大家都给我塞几块钱,虽然比起现在几千几万数量非常有限,但我心里还是非常感谢,有的就说路上买张车票,有的就说到学校买本书,反正挺让人感动的。我知道那点微不足道的几元人民币,都是他们从牙缝里节省出来的。当时我就暗下决心,将来我要报答他们。   可是后来我才发觉,大理师范毕业,被分配到深山沟里从教,无论如何努力,我都得不到一官半职,我连自己的生存都有些艰难,谈何报答他们。   这时我深深地理解到那位跟我同龄人,为什么不肯回村,为什么宁可选择自杀,也不敢面对自己的亲人。我只不过比他脸皮厚,受挫力强罢了。因此,我还好好地活下来了。不过我自己觉得安慰的事,我在自己的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努力奋争,尽自己最大努力教每一位山乡的孩子。我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也不算愧对我的亲人和那场大学客了。这白族人的请客的风俗,确实给人压力大太了,也许这也是一种文化,鼓励后生们努力奋进,不落人后头。   巳事:竖柱客   不知道其它民族跟鹤庆白族是不是一样,对自己的居住房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宠幸和关爱。反正鹤庆白族具有对房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重视和关注,内心有一种“万年桩”情怀,甚至觉得人生的成功与否,就在于能不能竖一院像样的房子。因此对于竖房子的事,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因此,这么对于鹤庆白族来说重大的事,不好好办他几席庆贺一下,那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   在鹤庆白族人的各种红白喜事当中来说,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一方面竖房子是件经济压力最大的事情。我们村是鹤庆坝子中央典型的以农耕业为主的村子,收入也是地里刨食的那种,过的是只能勉强混饱肚子的苦日子。能造一方白族人的人字木木头房子,那是需要经过无数的努力和省吃俭用,才能实现的。所以,还要请上百把十桌的八大碗,那还是属于雪上加霜的事情。不过这么大的事,就是借点钱也要请几桌庆贺庆贺的。   一般女主人在要大办宴席的一个月前就淹好了麦兰菜酸淹菜和淹鸭蛋。   前一天邻居亲戚都来帮忙的帮忙,庆贺的庆贺。有些地方还需要给木匠做点好吃,也要找一只大红公鸡,这大红公鸡的用处也很大的,一方面用来点血在红梁上,结束了宰杀了用来感谢木匠师傅哩。   在大宴宾客的前一夜,我们这里有些地方这天晚上木匠师傅们会做一场贺鲁班的活动。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吃糖果瓜子,能唱戏的还哼两口。白族人对竖房子都很重视,因此竖房子开工前也要请风水先生看日子,我们这里现在准备竖房子也得先请木神,木匠活做完了,也还要送木气,反正也要请风水先生看,木气要送往那个方向,送木气的时候,也做四面三角形的小红旗,也要做木马。然后就要烧香磕头。我也弄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当然前天晚上如果是姻亲亲家的话,要到竖房子这家送对子。对子上都写着祝贺的对联:比如:“上梁正逢黄道日,竖柱巧遇紫微星。”还要将喜梁染成红色,在红纸上写上:“天无忌地无忌天地无忌,阴无忌阳无忌阴阳无忌百事无忌”的字样,写好后贴在喜梁上,喜梁的中间还要贴上在红纸上画就的八卦图。这是为第二要上梁时准备的。还得到漾弓江里打一壶无根水,不能用井水,井水是有根水,而漾弓江里的水是从天上下来的,是属于无根水。我们那里的人都这样认,我觉得太玄虚了。   还要弄一个宝瓶,在宝瓶里放一些无根水。家里有金银的话,也需在红梁上砸进去一点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有镇房宝器的意思在里面。即便是用来将喜梁拉上去的绳子,也要染成红色的,表示庆贺吧。这样看来白族人对上梁是非常重视的。也要在新房上梁的地方搭上一个架子,供上梁人在上面丢馒头,馒头一般是亲家送来的。还要弄一些人民币硬币,将谷子炒成米花,和硬币拌在一起。在堂屋正中,摆上高八仙桌,上面再摆上木匠用的锛、刨、铲、锯、直尺、墨斗、画墨签,还有裁缝用的剪刀和尺子,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来是房子竖好后,人们要在里面生活,生活用具要一应俱全吧。或者也只是说明白族人对上喜梁的重视程度。   这是前一天晚上需要准备好的东西,第二天亲家要送斗米,斗米上面要插上100元大票额人民币,还有蒸好的馒头,馒头代表金元宝吧,这有点像戏曲里的虚拟方式。说是要压一压地基,觉得新建的房子,人气不够,怕将来压不下,会出三长两短的。反正白族一下是天不怕地不怕,一下要什么都小心翼翼。白族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民族。   不过不说白族了,其它民族在你不大了解他们之间,都有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就来源于些比较奇特的风俗之中的。   前一夜主人家还要挨家挨户请在家的青壮年男劳力,来帮忙竖房子。第二天天不亮,还在放鞭炮,提醒村里人去竖房子。全村人都来到竖房子这家了,主人已经煮好了大米稀饭,大家都喝完大米稀饭,就开始动将一排一排的柱子竖起来,每竖完一排柱子,都要放一串鞭炮。竖完房子,主人还需待给来帮忙竖房子的人八大碗,以示对来帮忙人的答谢。竖房子的人竖完房子,不是很亲的人就都各自回家了。如果与这家人是隔壁邻居,或者是家族里的人,不管男男女女,都要留下来的帮忙。后面就是亲家来上祭,等到中午12点左右,就开始上喜梁了。上喜梁也是竖房子的高潮部分,要选两位木匠师傅外,且嘴巴子得力的,一面还要斗诗句,一面捉了大红公鸡。嘴里喊道:“鸡是什么鸡?鸡是大红冠子凤凰鸡。水是什么水?水是东海龙王水。”一面一头站一个人,用事前染好的红绳子,将喜梁吊到将来做堂屋的那间子中间的横梁上,要将鸡血点在喜梁上,嘴里还要喊道:“喜梁,喜梁,今天把你从深山老林请出来,要保佑全家万福万寿。’”在场的人都要回应一声:“好!”   将喜梁吊到位置上以后,要斧头敲好,还要一边插一双用大红纸做成的三角红旗,也要斗出诗句来才行。然后先散硬币和谷花米,嘴里喊:“遍地散金银,保佑主人大发大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大馒头丢给主人,嘴里喊:“主人来接宝,接着者荣华富贵,接不着者富贵荣华。”反正都是祝福主人的吉利话语。   然后就拉开八仙桌,款待四方来客,先待老人客,然后是亲家,最后是村里人,好不热闹。可惜如今兴时修建平顶小洋楼,这竖房子的热闹劲也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而且如果不抢救也就慢慢地成为年纪大点人的回忆了。穷欢乐的日子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真是觉得太可惜了。   午事:安龙奠土客   安龙奠土也是关于建新房的一项重要活动,只是相对于竖房子要简略一些。   前几年由于赚钱比较难,我们村里人大部分让新房子出水后,就已经财力贻尽了。再没有能力隔榨,现在来说就是装修房子了。有时候要丢好几年,或者发展好,等手头有了几个活钱,才开始考虑隔榨。   隔榨好了以后,当然就要住人。也有是家里人结婚了,需要当新房,就逼着要隔榨。隔榨过程也很少用现在工厂里生产种聚脂漆或者各种陶瓷制品,或者各种压制的密度板,而的原生态的实木隔榨而成,绝不会住进去甲醛乙醛超标或有其它有害物质就不存在了,那是真是做到“马上住”。   搬进新房子以前,也要把自己的老祖宗请到新房子里住,这也是白族人感恩戴德的行动体现。   安龙奠土这件客事,实际上也就是要将自己的在旧房子里的老祖宗的祖宗牌位,从旧房子里迎出来,安放在新房子的祖宗牌位置上的一种隆重仪式。虽然比不上竖新房子隆重,一般有老人的家庭还是比较重视,也体现了白族人对上代人的感恩。   这一天要准备一棵摆钱树和海底罐,还要请人做八大碗,也跟其它客一样,是需要挂礼的,应该说是一项宗教活动,一般请客的范围也只是请最亲的家族和亲家。这一天村里的老奶奶就忙乎一阵子了,她们会做一些莫名奇妙的活动,其含义和作用我也不大理解,反正大家觉得自古以来就这么,也就沿袭至今。   比如他们要烧纸元宝,纸银锭。还有各种像七月半,清明节给祖宗送东西的各种礼节。反正老祖宗回家了,要该有的要有,该送的要送。   这一天事先要砍一棵四季长绿的柏腊树枝或者其它冬天不落叶了树技也可以,当做摇钱树用。也许自古以来,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是地球人共同的兴趣爱好。然后在每个小树枝上贴上一些角票,在最高的主干上挂上一个100元的大红包,当然这个大红包是要由主人自己先取下来的。也要请经帮(我们这里由会吹拉弹唱的老年男人组成,会帮村里人念经拜佛的人员组成)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宗教仪式做完后,由小孩子们去抢摇钱树上的角票,抢了钱就可以去村里的小卖店买糖吃。   将海底罐在堂屋中央靠墙的地方挖一洞埋进去,一般人家在建房的时候就留了位置。然后再请村里老太婆念经,来念阵子经。大伙吃台八大碗也就结束了。觉得也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不过家家户户都还是非常重视,不敢轻易怠慢。也许大家都觉得迎请老祖宗到新房子里面居住,是非常体面非常值得做的事情,也许是教化年轻人要尊老爱幼吧。民间的一些民俗活动说穿了都要教化的作用,只是白族地区可能更聪明的做法,不是在口头上的枯燥说教,而是通过一些仪式和宗教活动,在活动中教化,也许比单纯用口头教训更有教育渗透力。也许学校教育也应该像白族民间学习,要多做一些活动和仪式,让学生在活动和仪式当中汲取精华,从而比在课堂上呆板的说教有教育作用,学生也就不会太厌学和觉得太无聊了。   未事:出殡客   人死了,在我们村也是很麻烦活着的事。人死了以后,就要请隔壁邻居来帮忙将尸体入殓。趁人还没有僵硬,就要把他或她的新衣服换上,然后再用麻线把人捆好。也不能在死者身上带铁器,否则死者就托生不了,亲人哭的时候也不能将眼泪滴在死者身上。将棺入殓好后,就要将堂屋门全取下来,就将棺材摆放在堂屋中央。棺材的大头朝外,小头朝里。   然后在死者的灵柩前点上一盏长明灯,摆一些糖果碟子,还在要棺材男的一放一床草帘子,女的一边铺上稻草。孝子女要在两边守灵。一般就按男左,女右的方位在两边。如果吊孝的来,孝子要跪在灵柩两侧回礼。   一般规矩是灵柩两旁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二十四小时有人守着。   人的一生也就像赵本山他们小品中说的,就这一睁眼一闭眼之间就结束了。一般用的礼薄本上也要写上“勉终大事”几个字,真的一生人就这样什么都勉了,不需要负什么责任了,也负不了什么责任了。装棺好了以后,接着主要任务就是接待吊孝的亲戚朋友同事领导了。   本家户族的人,都要轮流着到这家有去世人家的家里帮忙,主要任务是做给孝子和来吊孝的人做一日三餐。晌午饭一般也比较简单,烤点粑粑就行。如果这家人要请村里的经帮念经,超度亡灵的话,也要负责经帮的一日三餐。   这是所有红白喜事里的最大的大事,我们村里也常流行着一句话:“红事请到,白事遇到。”意思是办红事,就要规规矩矩地到人家家里去请,要请到。而白事就不同,就是只要遇到或者听到,就要马上赶到,是不用请的。   去世的人装好棺后,也要把去世人的去世时间和生辰八字报给风水先生李亚柏,请他看出殡的日子。李亚柏一般也要写一张下葬的时间日程表,出殡的日子这样告示一样的纸张,就要张贴在堂屋显眼的地方,提醒人们出殡的日子。过去一般也没有仆告之类的东西,这张纸就类似于仆文,通知各方面的人出殡的日子,大家都要做好准备。   到要出殡前三天,就要开始请客。孝子都要亲自登门请客。一般孝子戴孝是不能出入别人的家门的。要有家族中一起陪伴请客的人。如果需要到这家人家里喊人时,需脱掉戴在头上的白孝。被请的这家人,要到大门外接孝。孝子需跪地上,双手托孝交给被请的人。被请的人也要赶快把孝子拉起,一般都不能进入人家里。就是村里隔壁邻居也不能像平时一样进出,过去守孝三年之间,也不能进出任何人家家里。白族人认为戴孝进到家里,会给人带去晦气,因此当孝子的人,是不能随便进出别人家的。   到了去世的人去世了三天的那天傍晚,认为这一天晚上他或她的魂魄要回家了,需要将亡灵的魂魄接回家来。这天晚上都要接祖,并要接亡灵回家,重要的亲戚也都要参加接祖和接亡灵。还在要大门口用板凳搭上板,位上孝布,以便让亡灵能够顺着桥回到家,一直要将亡灵接到楼上的祖宗牌位上。所有的孝子孝孙都大哭,到门口时要喊亡灵的称呼,场面极其的悲痛。   晚上也要二十四小时轮流着守灵,直到出殡那天。   最热闹的就要数出殡这一天了,这一天四方八面的亲戚朋友都要来参加出殡活动。早早的村里的八仙(八仙就是指专门有资格挑亡灵的人,一般由结婚后的50岁以下的壮年男子担任)就要到位,早上要早早地开席,主要让八仙先吃了八大碗,这一天八仙就像仙人一样的优待。一般都要在12点左右出灵,出灵后才能待客。   准备出灵了,孝子孝女都要吃离别饭,吃过离别饭后,就是绕棺走三圈,走完以后有一个司仪的就用砍柴刀砸碎一只碗,高喊:“起灵——”。所有的孝子孝女都要在棺材前哭泣,全部来做的所有都要送灵,送灵的人排在路的两边,中间如果是亲家还举行邀路祭,要磕头,摆上糖果、烟酒,好像似送亡灵好好上路似的。一直将棺材送到村子外面,过桥时孝子要高声呼唤亡灵的称呼,让亡灵不要害怕。到村口孝子孝女要将麻线解下来烧掉,然后返回家里,家里的人要在大门口燃一堆火,回来的人都要从上面跨过去,烧掉晦气。八仙和扛白旗(招魂嶓)的长孙和长子,要送亡灵到墓地上,下葬的时间也是风水先生看好了,时间到就要下葬。   下完葬八仙和孝子孝孙就可以回家了。回到家,孝子要给八仙叩头,酬谢他们的辛苦,每人送一包烟,也要送一大碗炒蚕豆。那天晚上所有的孝子孝孙都要在堂屋里睡觉。   第二天还要复山,就是最亲近的亲人都要到亡灵的坟上,要在坟上加土,弄一些石头修整一下坟墓。要在那里做饭吃,女眷还要哭丧。   人的一生也就入土为安了,人生也就画上了句号。这样从竹米客出生的庆贺和亡灵下葬,都是我们村里人的大事件,也是对一个人出生尊重和看重。

文章评论